一種地埋式汙水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3:27:31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汙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埋式汙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的處理方式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生物方法或幾種方法的綜合使用,由於部分汙水處理裝置存在有對大自然二次汙染的問題,所以研究出全套設備埋於地下的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部件以玻璃鋼、不鏽鋼為主要原料製成,集去除BOD5、COD、NH3-N於一身,具有技術性能穩定可靠,處理效果好,投資省,佔地少,維護方便等優點。但是由於全套設備均埋於地下,當發生故障需要維修時,如何能方便快捷的進行維修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設置有檢修裝置的地埋式汙水處理裝置,所述檢修裝置可自動升降,大大便於維修人員進出,使得維修更加方便快捷,通過對多個檢修裝置的設計,可減少檢修人員在處理罐內穿行長度,大大提高工作安全性和舒適性。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地埋式汙水處理裝置,包括依次連通的化糞池、汙水處理罐、消毒罐和蓄水池,還包括控制系統,所述汙水處理罐設置於地下,所述控制器設置在地上且與所述汙水處理罐信號連接,所述汙水處理罐上設置有檢修裝置,所述檢修裝置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通過所述檢修裝置可以對所述汙水處理罐內的裝置進行檢修,使得汙水處理裝置運行更順暢,提高壽命。
進一步的,所述檢修裝置包括頂蓋,所述汙水處理罐頂部設置有與所述頂蓋適配的檢修口,所述檢修口四周設置有凸臺,所述頂蓋設置在所述凸臺上,且所述頂蓋的一端通過轉軸與所述凸臺餃接,所述頂蓋的另一端和所述凸臺之間設置有密封件。所述頂蓋可以繞所述轉軸向上向下轉動,從而實現與所述檢修口的打開和閉合,所述密封件用於防止外來液體流入到汙水處理罐內。
進一步的,所述頂蓋上設置有用於將所述頂蓋提起和放下的把手。當控制器出現問題時,可通過手動將所述頂蓋打開。
進一步的,所述頂蓋下端設置有液壓機構,所述液壓機構的一端與所述汙水處理罐固定連接,所述液壓機構的另一端與所述頂蓋固定連接,且所述液壓機構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通過所述液壓機構將所述頂蓋頂起和放下,方便快捷,減少人力消耗。
進一步的,所述液壓機構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液壓機構分別設置在所述頂蓋掀開側的兩邊。
進一步的,所述檢修裝置還包括直梯,所述直梯設置在所述汙水處理罐內,所述汙水處理罐頂部設置有升降機構,所述直梯通過所述升降機構與所述汙水處理罐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機構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所述直梯在所述升降機構的作用下進行升起和降下,便於維修人員安全的進入到所述汙水處理罐內。
進一步的,所述汙水處理罐內設置有依次連通的沉澱池、氧化池、厭氧池、膜反應池、消毒池和清水池。
進一步的,所述氧化池和所述膜反應池均設置有所述檢修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汙水處理罐內位於所述檢修口旁邊設置有照明燈具,所述照明燈具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頂蓋為方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採用自動打開和閉合的頂蓋,大大提高檢修工作的便利性,當頂蓋很大很重時,無需多人操作,節約人力,使得維修工作安全性也進一步提高。
2、本實用新型採用可自動升降的直梯,當頂蓋打開後直梯在升降機構的驅動下可自動下降和提升,便於維修人員快速進入到汙水處理罐內進行維修,提高維修效率,使得維修人員進入更方便。
3、本實用新型汙水處理罐內設置照明裝置,在維修時提供照明,大大提高工作環境的舒適性,且安全性進一步提高。
4、本實用新型採用設置多個檢修裝置,減少維修人員在汙水處理罐內穿行長度,方便維修人員快速到達檢修位置,而且還提高了工作舒適度,避免了從不同處理池之間的翻越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地埋式汙水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區域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頂蓋;2、把手;3、密封件;4、照明燈具;5、轉軸;6、液壓機構;7、清水池;8、消毒池;9、膜反應池;10、厭氧池;11、氧化池;12、沉澱池;13、升降機構;14、直梯。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方式,都屬於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範圍。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地埋式汙水處理裝置,包括依次連通的化糞池、汙水處理罐、消毒罐和蓄水池,還包括控制系統,汙水處理罐設置於地下,控制器設置在地上且與汙水處理罐信號連接,汙水處理罐上設置有檢修裝置,檢修裝置與控制器電連接。檢修裝置包括頂蓋1、直梯14和照明燈具4,頂蓋1上表面設置有把手2,把手2用於手動將頂蓋1抬起和放下。頂蓋1下部設置有液壓機構6,液壓機構6一端與汙水處理罐固定連接,液壓機構6的另一端與頂蓋1下表面固定連接,且液壓機構6與控制器電連接,液壓機構6用於將頂蓋1自動抬起和放下,液壓機構6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液壓機構6分別設置在頂蓋1掀開側的兩邊。汙水處理罐頂部開設有與頂蓋1外形相匹配的檢修口,檢修口四周設置有凸臺,頂蓋1架設在凸臺上,且頂蓋1的一端與凸臺之間通過轉軸5餃接,頂蓋1可繞著轉軸5轉動,頂蓋1的另一端和凸臺之間設置有防水防塵的密封件3。檢修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汙水處理罐內的直梯14,直梯14的頂端通過升降機構13與汙水處理罐固定連接,升降機構13可將直梯14提升和放下。照明燈具4設置在檢修口的旁邊,照明燈具4與控制器電連接。
汙水處理罐內設置有依次連通的沉澱池12、氧化池11、厭氧池10、膜反應池9、消毒池8和清水池7,沉澱池12、氧化池11和厭氧池10之間設置有可翻越的隔板,膜反應池9、消毒池8和清水池7之間設置有可翻越的隔板,氧化池11和膜反應池9的上部設置有檢修裝置。
頂蓋1為方形結構,也可以採用其他形狀結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