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設打造文案(主播人設打造方案介紹)
2023-04-19 03:41:29 4
我們說私域流量有三個特徵:為品牌所有、反覆觸達、可以免費使用。
那麼是誰來承接品牌私域?誰來反覆觸達?誰來使用?
毫無疑問,正是品牌搭建的一個個帳號,具體來說應該是具象化的人設帳號,人設打造的本質目的是建立與用戶的信任關係,信任才是轉化的基石。
人設打造在搭建私域流量體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是直面用戶、觸達用戶最近的一環。
所以非常有必要進行深度的思考,反覆的調優,廣泛的探討。
那品牌應該如何做好人設打造呢?以下是我的方法論:
1.基礎的四件套必不可少
2.個人標籤要鮮明
3.三個渠道表達人設
一.基礎的四件套必不可少
我們常說人設四件套:暱稱、個性籤名、頭像和背景圖。這是一個完整的微信人設必備的四個設置。
如果把微信帳號比作一家超市,暱稱就是超市的名稱,個性籤名就是超市的slogan,頭像就是超市的logo,背景圖則是超市內的裝修風格。
Ⅰ. 縱觀私域品牌,微信頭像分為三類:
動漫形象真人形象品牌形象以動漫形象作為微信頭像的企業佔據很大一部分,諸如瑞幸咖啡、鍾薛高、每日黑巧、西貝等等;以真人形象作為微信頭像的企業有完美日記、新氧醫美、銀行、保險、攝影類品牌、知識付費行業等等;以品牌形象作為微信頭像的企業有江小白、全棉時代、蒙牛、恰恰食品等等。

以動漫形象和品牌形象作為微信頭像的幾乎佔據90%以上的行業,如果動漫形象不突出,會給人造成千篇一律的感覺;真人形象為微信頭像的大多以銀行業、保險業、知識付費行業、婚紗旅拍行業為主,用來突出品牌人設的真實性、專業性和權威性。
Ⅱ. 微信暱稱上也有三類形式:
真實姓名/IP暱稱暱稱+態度暱稱+品牌/產品/行業真實姓名/IP暱稱 作為微信暱稱多以影響力較大的個人IP(KOL)居多,尤其是知識付費行業;暱稱+態度,比如xxx-慢慢來比較快,xx-唯信任不可辜負;暱稱+品牌/產品/行業,比如:xx-玉石禮物定製,xx-蛋糕烘焙,xx-轟趴館預定,xx-形象管理等等。
暱稱+態度用的人設比較少,大部分人會把態度放在個性籤名上。
暱稱表達的是who,個性籤名表達的是what。
Ⅲ. 個性籤名的表達形式主要有兩類:
表達態度表達身份表達態度是表達暱稱的態度,比如慢慢來比較快,工作狂,能量爆炸的小姐姐,廚藝很贊哦。總之一句話就能讓暱稱這個角色鮮活了起來,原來他是一個工作狂,原來他很正能量,原來他還會廚藝呢等等。
表達身份是表達暱稱的身份,比如xxx品牌創始人,專注xxx行業;比如xx品牌客服,工作時間9:00-18:00;比如xxx教練;比如《xxxx》書作者。
Ⅳ. 背景圖作為朋友圈的門面擔當,主要有兩類主張:
品牌主張個人主張背景圖的選擇主要看人設,無論是暱稱還是個性籤名,能承載的字數畢竟太少,無法清晰描述一個人的特點。
品牌主張的背景圖中描述公司,產品,合作等內容,或者是品牌的門店圖、品牌牆等;個人主張的背景圖有兩類,一類是通過個人簡介+形象照來豐滿個人形象,這類人設往往會是行業KOL;另一類是個人的生活狀態圖,你是愛學習的可以放手握圖書的照片,你愛美食可以放製作美食的照片。
人設一定不是刻意為之,而是將個人特徵展現出來。
人設一定不是弄虛作假,時間會是檢驗一切的標尺。
以上是基礎的四件套,彼此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如果說人設是一張栩栩如生的人物畫,四件套相當於起了個稿,我們還要形體塑造,還要上色。
二. 個人標籤要鮮明
這裡的個人標籤,並不是單一的標籤。
我們思考一下,為什麼很多人那麼討厭微商?那麼討厭廣告黨?說到底這類人在我們的心中已經打上了廣告黨的標籤,有誰會知道他們中還有幽默風趣,敢闖敢拼不怕吃苦的優秀品質呢?如果你也有苦於賣不出產品,苦於用戶粘性太差的痛點,你真的需要好好學習本文內容了。
人設不僅僅來自於工作,想一下為什麼你會喜歡某些明星,無論是演員,還是歌手,這都是他們的工作;真正吸引你的可能是某個明星在參加綜藝節目時表現出來的勇敢擔當,也有可能是來自於某個電視臺採訪的人物故事,甚至是他們不斷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的模範丈夫的角色深入你心,這些都是工作之外的給粉絲建立的認知。
而有些明星人設崩塌的部分主要也不是來自於工作,而是工作之外給粉絲建立的認知上的崩塌。
如果想讓人設更立體更鮮明,那就需要打造你的第二標籤,這個標籤更多來源於生活的認知。在打造你的第二標籤時,有個重要的前提就是你要了解自己。你是誰?你會什麼?你懂什麼?

一個人的身上會有很多標籤,虛擬的移動網際網路世界裡我們無法一一進行展現,只能將自己最擅長最熱愛的那部分展現給別人,如果你是一位運動達人,朋友圈中可以展現你平時運動的圖片,輸出你運動後的感悟,如果你是一位美食愛好者,平時一定比平常人製作品嘗更多美食,也可以拍攝好看的美食照發布在朋友圈,同時分享製作的過程和感覺。
一位愛生活愛工作的形象人設,誰又能不喜歡呢?相反,每天發營銷內容的人反而會越來越痛苦。
三. 3個渠道表達人設
微信生態中人設與用戶之間觸達的點有三個:朋友圈,社群和私聊。其中朋友圈是打造人設的重點,因為生活中的美好更符合主動打卡朋友圈。
Ⅰ. 朋友圈
朋友圈表達人設主要還是看內容,朋友圈內容的作用有很多,其他暫且不說,我們主要看朋友圈的內容規劃。
想要做好朋友圈人設的打造,必須做好內容上的規劃,為此我曾拆解了幾大行業KOL的朋友圈內容(官方帳號)。

如何讓朋友圈內容有趣有料有乾貨有價值,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① 娛樂式朋友圈:主要定位在人設的生活內容,譬如吃了一頓美食的照片,出去旅行的照片,生活感悟等等與「我」有關的,還可以通過有趣的點讚遊戲做促活。

② 分享式朋友圈:以輸出價值為主,通過某個現象可以與生活有關,與工作有關,表達自己的觀點。一個真實的人一定是要有自己的觀點的,我們以分享式朋友圈對話的形式開始。舉個慄子:

③ 解決問題式朋友圈:這類朋友圈主要以解決用戶問題為主,大多以案例的形式進行,自己說自己好不行,得讓用戶見到其他用戶在說你好才行,所以用戶反饋起的作用同樣很大,舉個慄子:

很多人做營銷往往都是直接發廣告信息在朋友圈,卻不知道還可以通過用戶反饋的形式做心智植入。解決問題式朋友圈我曾經用過很長時間,自己本人也是受益者之一,長期佔據公司銷冠就得益於這個秘密。
④ 銷售式朋友圈:終於有一條內容可以打廣告啦,不過不要得意,銷售式朋友圈並非直接帶入廣告內容,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比如以「提出問題-解決方案埋點-呼籲行動」為框架的銷售式朋友圈。

除此之外,「用戶反饋+解決問題+呼籲行動」,「提出價值+呼籲行動」等等也是經常用到的文案公式。四類朋友圈在人設打造上是缺一不可的,缺少任一環節都不是完整的。
Ⅱ. 社群
朋友圈內容學會之後,人設與用戶第二個觸達場景就是社群了,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做的優秀的私域社群,用戶很活躍,文案很精彩,轉化效果也不錯。社群人設打造主要分為互動型、活動型、分享型和轉化型四種。內容上也要做的有料有趣有乾貨有價值,讓人設擁有這樣的標籤。
① 互動型
互動型內容要求人設放下嚴謹端莊的姿態與用戶交流,以用戶需求或熱點話題為突破口,迎合用戶的表達欲,有時候也會通過遊戲的形式送一些福利產品來達到促活的目的。

② 活動型
我發現很多品牌做活動從社群啟動的時候,往往是直接發送群公告,遇到冷場就很尷尬,所以在社群內開展活動一定要提前預熱,把活動氛圍炒熱,紅包開場往往是比較有效果的。另外在預熱活動內容方面有個不錯的公式:故事引出活動+活動玩法+獎品+開始時間。比如:

③ 分享型
分享型社群內容主要是以提供價值為主,要知道用戶留下來的主要衡量標準還是要看是否對他有價值。所有的互動只是用來促成信任關係的潤滑劑,現在很多品牌也在以品牌能夠提供用戶什麼價值去思考,不斷輸出價值內容做留存。比如碧生源會為用戶提供健康信息,完美日記會為用戶提供化妝技巧,舉個例子。

④ 轉化型
社群轉化是品牌搭建私域的目的,營收才是關鍵,這也是體現社群運營對品牌的價值所在,也是檢驗這段周期內社群運營的效果之一。每日黑巧的轉化玩法很獨特,切入到場景中,教用戶如何製作黑巧甜品,從而給用戶製造復購的需求,完成轉化目的。不過大多品牌還是以內容+轉化連結的形式操作,也有以快閃群的形式做的非常優秀的。不管怎樣,找到符合自己的玩法才是最重要的,畢竟瑞幸咖啡用每天送券的形式也能轉化十幾萬杯。

Ⅲ. 私聊
最後一個觸達方式就是私聊了,私聊最重要的還是要了解客戶,了解客戶的需求。這在前期制定標籤體系,完成用戶畫像搭建方面至關重要。
經常會聽到說私聊客戶,客戶不回應,甚至會刪除品牌,刨除用營銷內容觸達用戶造成騷擾這個重要原因之外,我想必然是不了解客戶了,私聊是一個很有技巧性的動作。在這裡我提出一個觀點:聊天式私聊。
聊天式私聊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思考一下與朋友聊天的場景,一定是你來我往,話題不斷,不知不覺幾個小時就過去了,這才是與客戶私聊的秘訣,你來我往、有話題才是健康的溝通方式,如果沒有那就趕快去建立溝通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