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易於全自動裝配的適配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6:06:1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源適配器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易於全自動裝配的適配器。
背景技術:
電源適配器一般包括外殼、電路板和母座,其中電路板安裝在外殼內部,母座設置外殼上,母座一端與電路板電連接,另一端通過導線連接用電設備,目前的電源適配器的組裝工藝為,先將母座與電路板用導線焊接,再將電路板與設置在下蓋的金屬極片焊接,母座卡扣在下蓋側壁,最後再合上上蓋,並通過超聲波工藝將上蓋和下蓋融合,這種工藝需要大量的手工作業,組裝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出了一種易於全自動裝配的適配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一種易於全自動裝配的適配器,包括上蓋、下蓋、電路板和母座,所述電路板設置在上蓋和下蓋之間的安裝空間內,所述下蓋上固設有呈豎直設置的互相平行的兩個金屬極片,所述兩個金屬極片的上端嵌裝在下蓋內且其上端頭部延伸到下蓋內側,所述兩個金屬極片的上端頭部分別卡接有兩個勾狀彈片,所述電路板底部設置有與兩個勾狀彈片頂端抵接的導電部,所述下蓋側壁設置有一凸出的卡塊,所述卡塊上表面為一斜坡面,卡塊下表面為一平面且與上蓋側面垂直,所述母座固定連接至電路板,所述母座上設置有與下蓋及上蓋卡扣的卡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兩個勾狀彈片的下端設有與金屬極片上端頭卡接的卡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兩個金屬極片的上端頭部呈上大下小的形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在組裝時,通過全自動設備進行操作,首先將勾狀彈性卡接到金屬極片的上端頭部,再將電路板一端抵接在卡塊下方、勾狀彈性的上方,最後將上蓋和下蓋用超聲波焊接,整個過程無需人工焊接,全部通過設備來完成,大大提高了組裝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放大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金屬極片的上端頭部與勾狀彈性底端卡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至圖3,一種易於全自動裝配的適配器的實施例,包括上蓋1、下蓋2、電路板3和母座4,所述電路板3設置在上蓋1和下蓋2之間的安裝空間內,所述下蓋2上固設有呈豎直設置的互相平行的兩個金屬極片21,所述兩個金屬極片21的上端嵌裝在下蓋2內且其上端頭部210延伸到下蓋2內側,所述兩個金屬極片21的上端頭部210分別卡接有兩個勾狀彈片22,所述電路板3底部設置有與兩個勾狀彈片22頂端抵接的導電部,所述下蓋2側壁設置有一凸出的卡塊23,所述卡塊23上表面為一斜坡面,卡塊23下表面為一平面且與上蓋側面垂直,所述母座4固定連接至電路板3,所述母座4上設置有與下蓋2及上蓋1卡扣的卡槽41。
所述兩個勾狀彈片22的下端設有與金屬極片21上端頭部隊210卡接的卡孔,這樣勾狀彈性22通過相應的夾具可以直接卡接在金屬極片形成電連接,省去了以往需要的焊接工藝。
所述兩個金屬極片21的上端頭部210呈上大下小的形狀,便於勾狀彈片22卡接在金屬極片上端頭部210後不易脫落。
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是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但這些變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