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以及安裝有該傳輸電線的電極敷墊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1:40:46
專利名稱: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以及安裝有該傳輸電線的電極敷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以及安裝有該傳輸電線的電極敷墊。
背景技術:
到目前為止,關於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以及安裝有該傳輸電線的電極 敷墊,公知有如下所述的結構。
艮P,眾所周知,具有如下特徵的傳輸電線在一個面上設置一對連接端 子,上述一對連接端子用於連接將1張粘性敷墊的導電部分割為2個部分的 粘性敷墊,而且,在設置於一個面上的一對連接端子之間設置溝槽部,各自 的軸線彼此傾斜地配置一對連接端子,至少將溝槽部周邊由易彎曲的材料形 成,使得對於具有陡峭 的曲面的部位,也能夠利用粘性敷墊來容易地進行粘 貼(參照專利文獻l)。
專利文獻l: JP特開2002-191704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然而,在這樣的現有技術中,即使是採用易彎曲的材料、在一對連接端 子之間設置溝槽部或者各自的軸線彼此傾斜地配置一對連接端子,但要將粘 性敷墊粘貼在具有陡峭的曲面的部位上,則在對於曲面的適應能力上也會存 在極限。進而,在將導電部分割為3個以上部分的粘性敷墊中,傳輸電線和 粘性敷墊之間的連接部變大,所以向具有陡峭的曲面的部位粘貼變得更加困 難。
在將這樣的粘性敷墊粘貼在手腕等曲率大的治療部位上的情況下,粘性 敷墊的端部會懸空,所以難以將粘性敷墊緊密粘貼在曲率大的治療部位上。
本發明是鑑於如上所述的情形提出的,其目的在於,即便是在將敷墊粘 貼在曲率大的治療部位上的情況下,也能夠更加可靠地將敷墊緊密粘貼在治療部位上。
用於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採用了如下的手段。
艮P,本發明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的特徵在於,具有
多個連接端子部,設置為分別能夠與設置在敷墊上的多個電極連接或分
離,
多股導線,分別與上述多個連接端子部的每一個連接,對低頻治療儀主 體和上述敷墊進行電連接,
連結部,由彈性材料構成,用於對連接端子部之間進行連結; 其特徵在於,
上述多個連接端子部分別獨立設置,並通過上述連結部彼此連結,以此 構成一個連接端子部組。
這樣,利用連結部將分別獨立設置的多個連接端子部連結在一起,以此 構成1個連接端子部組,從能夠提高連接端子部之間的柔軟性。由此,即使 採用連接(安裝)有本發明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敷墊,也不會如以往那 樣被傳輸電線動作受限,從而能夠保持其柔軟性。
因此,即使在將連接有本發明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的敷墊粘貼於手 腕等曲率大的治療部位上的情況下,也不會使敷墊30的端部懸空,從而能夠 更加可靠地將敷墊緊密粘貼在治療部位上。
另外,上述連結部優先在連接端子部之間具有彎曲形狀。
通過這樣地將連結部具有彎曲形狀,能夠使連結部具有更大的伸縮性和 柔軟性。由此,即使在將連接有本發明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的敷墊粘貼 於手腕等曲率大的治療部位上的情況下,連結部也不會限制敷墊的動作,從 而能夠使其按照敷墊的動作靈活地變形。
在此,連結部在未施加外力(沒有外力的作用)的自然狀態下,優先在 連接端子部之間具有彎曲形狀,但在向曲率大的治療部位粘貼之前的(彎曲 之前)的敷墊上連接有多個連接端子部的狀態下,連接端子部之間的連結部 可以具有彎曲形狀。即,連結部具有彎曲形狀,該彎曲形狀不會妨礙敷墊的 彎曲動作,而且,在敷墊粘貼在曲率大的治療部位上的(彎曲的)狀態下,
5外力進一步降低。
另外,優選地,上述連結部彎曲設置,使得在上述多個連接端子部與設 置於上述敷墊上的多個電極連接的狀態下,用戶能夠將手指插入到上述連結 部和上述敷墊之間來保持上述敷墊。
通過這樣的結構,能夠提高將連接有本發明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的 敷墊粘貼於治療部位上時的粘貼操作性。進而,由於用戶的手指(手指尖) 位於設置在電極之間的連結部,所以能夠更加可靠地將敷墊粘貼在所期望的 治療部位上。
另外,優選地,上述連結部彎曲設置,使得在上述多個連接端子部與設 置於上述敷墊上的多個電極連接的狀態下,用戶能夠將上述敷墊夾在手指和 手指之間來保持。
通過這樣的結構,能夠提高將連接有本發明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的 敷墊粘貼於治療部位上時的粘貼操作性。由於用戶能夠在手指之間夾住設置 在電極之間的連結部,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對敷墊進行操作時的便利性,而 且能夠更加可靠地將敷墊粘貼在所期望的治療部位上。
兒々k /HN生+4b皿艮右加市結;.說加市始.雲田;jfe H未玄盼豆錄AUff瓶
治療儀主體一側到上述連接端子部組附近為止捆成束,
上述多股導線在上述連接端子部組附近一股一股地分支,並分別與上述 多個連接端子部的每一個連接。
通過這樣的結構,能夠將多股導線整理成1條,所以不會發生多股導線 亂成一團的現象,從而能夠更加良好地對低頻治療儀進行操作。而且,在連 接端子部組附近一股一股地分支並與多個連接端子部的每一個連接,所以不 會發生連接端子部的動作受限於導線的情形。即,即使在將連接有本發明的 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的敷墊粘貼於手腕等曲率大的治療部位上的情況下, 也不會發生敷墊的動作受限於導線的現象。
另外,優選地,具有捆束單元,該捆束單元用於將上述多股導線從低頻 治療儀主體一側到上述連接端子部組為止捆成束,
利用上述捆束單元到上述連接端子部組為止捆成束的上述多股導線,通 過上述連結部的內部分別與對應的連接端子部連接。
通過這樣的結構,能夠將多股導線整理成1條,所以不會發生多股導線亂纏成一團的現象,從而能夠更加良好地對低頻治療儀進行操作。而且,利 用捆束單元來到連接端子部組為止捆成束的多股導線通過連結部內部分別與 對應的連接端子部相連接,所以多股導線不會亂纏在手指上,從而能夠進一 步提高對低頻治療儀進行操作時的便利性、操作性。
此外,"導線通過連結部內部"並不僅限定於導線的外周完全被連結部 覆蓋(包覆在其中)的狀態,而也可以是導線的外周中的至少一部分被連結 部覆蓋的狀態。
另外,優選地,在上述多個連接端子部上的與上述敷墊上所設置的多個 電極連接的一側的相反一側,設置有突出的突起以能夠利用手指來保持。
通過這樣的結構,用戶能夠在對傳輸電線進行操作時把持突起,從而能 夠進一步提高對傳輸電線進行操作時的便利性、操作性。另外,在傳輸電線 和敷墊之間的連接部設置有突起(把持部),所以能夠進一步提高將傳輸電 線安裝於敷墊上時的安裝操作性。進而,能夠使將連接有本發明的低頻治療 儀用傳輸電線的敷墊粘貼於治療部位上時的粘貼操作變得更加容易。
另外,優選地,上述多個連接端子部排成列來構成一個連接端子部組。
而且,優選地,利用上述捆束單元來捆成束的上述多股導線朝向上述連 接端子部組的方向垂直於排成列來構成的上述連接端子部組的排列方向。
通過這樣的結構,能夠使將連接有本發明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的敷 墊粘貼於治療部位上時的粘貼作業變得更加容易。
另外,優選地,上述多個連接端子部中的至少一個連接端子部能夠相對 上述連結部移動。
通過這樣的結構,即使在將連接有本發明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的敷 墊粘貼於手腕等曲率大的治療部位上的情況下,除了連結部的柔軟性之外, 還能夠使連接端子部相對連結部移動,所以能夠更加可靠地將敷墊緊密粘貼 在治療部位上。
另外,本發明的電極敷墊安裝有如上所述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其 特徵在於,具有
多個導電電極層,設置在基體材料薄片上,分別構成與上述多個連接端 子部連接的電極;
凝膠層,由凝膠狀的材料一體構成,並在上述基體材料薄片上覆蓋上述多個導電電極層,並具有用於粘貼在治療部位上的粘貼面。
通過這樣的結構,能夠將對治療部位的粘貼區域確保得更大,所以能夠 使對治療部位的敷墊的粘貼力變得更大。因此,即使在將本發明的電極敷墊 粘貼在手腕等曲率大的治療部位上的情況下,也不會使敷墊的端部懸空,從 而能夠更加可靠地將敷墊緊密粘貼在治療部位上。
另外,在基體材料薄片上一體地設置凝膠層,所以不需對每個導電電極 層都設置凝膠層,從而能夠簡化凝膠層的生成。進而,由於無需對每個導電 電極層設置(分離生成)凝膠層,所以也可以加大導電電極層形狀的複雜程 度。即,根據低頻治療儀的規格,能夠適當設定導電電極層的形狀。
另外,通過在基體材料薄片上一體地設置凝膠層,能夠使對治療部位的 粘貼部分擴展到整個基體材料薄片,所以能夠使電極敷墊主體的剛性變得大 致均勻。因此,即使在使電極敷墊主體彎曲的情況下,也不會存在易折曲的 部分。因此,能夠降低將敷墊粘貼於治療部位上時敷墊被折曲以使粘貼面彼 此粘在一起的可能性。
此外,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儘量組合採用上述各結構。
發明效果
如上所說明那樣,若採用本發明,則即使在將敷墊粘貼於曲率大的治療 部位上的情況下,也能夠更加可靠地將敷墊緊密粘貼在治療部位上。
圖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敷墊以及電線的立體圖。
圖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敷墊以及電線的俯視圖。 圖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圖2所示的A-A剖面的圖。 圖4是圖3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圖。
圖5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敷墊的立體圖。
圖6示意性地示出了從粘貼面一側觀察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敷墊的圖。
圖7是用於說明導電碳層的配置的變形例的圖。
圖8是用於說明導電碳層的配置的變形例的圖。
圖9是用於說明導電碳層的配置的變形例的圖。圖10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低頻治療儀的外觀的立體圖。
圖1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電線的立體圖。
圖1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敷墊以及電線的側視圖。
圖1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電線的立體圖。
圖14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敷墊以及電線的側視圖。
圖15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電線的立體圖。
圖16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電線的立體圖。
圖17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敷墊以及電線的側視圖。
圖18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變形例的圖。
圖19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電線的立體圖。
圖20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敷墊以及電線的側視圖。
圖2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電線的俯視圖。
圖2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敷墊以及電線的側視圖。
圖23示意性地示出了將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電線從其與敷墊之間的連
接部一側觀察時的圖。
圖24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中用戶用手保持了敷墊的
狀態的圖。
圖25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中用戶用手保持了敷墊的 狀態的圖。
圖26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電線的俯視圖。
圖27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敷墊以及電線的側視圖。
附圖標記的說明 10低頻治療儀 20治療儀主體 21按鈕 22顯7K部 30敷墊 31粘貼面
932凝膠
33a、 33b、 33c導電碳層 34基體材料薄片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電線
41插頭
42 (42a、 42b 、 42c)連接端子部 43a、 43b、 43c導線
44、 51、 61、 71、 81、 91、 101、 111連結部 45分支部
46a、 46b、 46c撳鈕(snap) 52、 92溝槽 72突起 102間隙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基於實施例,舉例並詳細說明用於實施本發明的具體 實施方式。但是,若沒有特別的特定記載,則在本實施例所記載的結構部件 的尺寸、材質、形狀、其相對配置等,其宗旨並不是將本發明的範圍僅限定 為其範圍內。
(第一實施例)
下面,對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以及電極敷墊進行 說明。
首先,對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以及電極敷墊所適 用的低頻治療儀進行說明。
圖10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低頻治療儀10的外觀的立 體圖。
低頻治療儀10大致由治療儀主體20、用於粘貼在治療部位上的一對敷 墊30、用於對治療儀主體20和敷墊30之間進行電連接的電線40構成。在 此,敷墊30構成本發明的電極敷墊,電線40構成本發明的低頻治療儀用傳
10輸電線。
治療儀主體20具有用於進行電源的設定和其他各種設定等的多個按鈕
21、用於顯示設定內容及治療時間的顯示部22。關於治療儀主體自身,適用
包括公知技術的各種技術即可,故省略其詳細說明。
敷墊30用於構成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電極敷墊,由薄且柔軟性高的材料
構成,其一側面由凝膠狀的導電性材料構成,具有粘性。
電線40用於構成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在其一端 設置有用於與治療儀主體20連接的插頭41,在其另一端設置有用於與敷墊 30連接的連接端子部42。
接下來,更加詳細地說明敷墊30以及電線40。
圖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敷墊30以及電線40的立體 圖。圖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敷墊30以及電線40的俯視 圖。圖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圖2所示的A-A剖面的圖。圖4是圖3所示的B 部分的放大圖。
下面,對電線40進行說明。
本實施例的電線40由3股導線43a、 43b、 43c構成,在敷墊30 —側的 端部,為了與敷墊30電連接而設置有分別與3股導線43a、 43b、 43c連接的 相同數目的連接端子部、即3個連接端子部42a、 42b、 42c。
3個連接端子部42a、 42b、 42c分別獨立地(與其他連接端子部分離地) 設置,利用連結部44對連接端子部42a、 42b之間、連接端子部42b、 42c之 間進行連結,以此排成列(呈一列串聯地排在一條線上)設置成連接端子部 組。在附圖中,3個連接端子部42a、 42b、 42c以大致直線狀排列設置,但 並不僅限定於此,例如也可以設置成彎曲狀。
連結部44由作為彈性材料的彈性體(elastomer)構成。而且,如圖所示, 形成為使帶狀(細長的形狀、大致平板狀)的構件彎曲的形狀。在本實施例 中,利用由1個構件構成的連結部44,對連接端子部42a、 42b之間、連接 端子部42b、 42c之間進行連結,但並不僅限定於此,也可以利用由多個構件 構成的連結部(或者2個連結部)來分別獨立地對連接端子部42a、 42b之間 以及連接端子部42b、 42c之間進行連結。
3股導線43a、 43b、 43c被捆束單元從插頭41起到連接端子部42a、 42b、
ii42c附近為止捆成束以被整理成l條,並在設置在連接端子部42a、 42b、 42c 附近的分支部45處被分支,而且每股分別與連接端子部42a、 42b、 42c連接。 關於捆束單元,只要能夠將多股導線整理成1束,則並沒有特別的限定。 例如,可以通過成形加工將多股導線成形為1條電線,也可以利用膠帶、樹
脂材料等能夠捆束的部件纏繞在多股導線上來捆成1束。
另外,在3個連接端子部42a、 42b、 42c上分別設置有凹型的撳鈕46a、 46b、 46c,上述撳鈕46a、 46b、 46c用於與敷墊30實現機械連接及電連接。
接下來,關於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敷墊30進行說明。
圖5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敷墊30的立體圖。
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敷墊30中,從粘貼面31 —側向連接端子部 42c —側依次形成有如下的層具有粘貼於生物體表面的治療部位上的粘貼 面31的作為凝膠層的凝膠32;作為導電電極層的導電碳層33c;形成有導電 碳層33c的基體材料薄片34。
而且,在與連接端子部42c連接的部分,設置有用於與連接端子部42c 的凹型的撳鈕46c連接的凸型的撳鈕35c。撳鈕35c是從形成有導電碳層33c 的基體材料薄片34的兩側安裝(鉚接)的,而且,凝膠32是在向基體材料 薄片34安裝了撳鈕35c之後再設置的。
在利用圖4所進行的上述說明中,對敷墊30中與電線40的連接端子部 42c對應的部分進行了說明,但在敷墊30中與連接端子部42a、 42b對應的 部分,除了導電碳層和撳鈕以外的部分即凝膠32和基體材料薄片34也具有 相同的結構。與此相對,關於導電碳層和撳鈕,分別與連接端子部42a和42b 對應而設置有導電碳層33a和撳鈕35a,以及導電碳層33b和撳鈕35b。
圖6示意性地示出了從粘貼面31 —側觀察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敷墊30 的圖。此外,在圖6中,為了便於說明,在與導電碳層33a、 33b、 33c相當 的區域畫出了陰影線(斜線)。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的敷墊30中,形成在1張基體材料薄片34上的 導電碳層分割為3個導電碳層33a、 33b、 33c,使得分別與設置在電線40上 的3個連接端子部42a、 42b、 42c相對應。
而且,在上述3個導電碳層33a、 33b、 33c上,設置有成為一體(l個) 凝膠32,該凝膠32具有大致依照基體材料薄片34的外形所形成的形狀。如上所述,若根據本實施例,則將分別獨立設置的多個連接端子部42a、 42b、 42c利用連結部44來連結起來,以此構成1個連接端子部組,由此能 夠提高連接端子部42a、 42b、 42c的各自的連接端子部之間的柔軟性。由此, 即使釆用連接了電線40的敷墊30,也不會如以往那樣被傳輸電線限制動作, 從而能夠保持其柔軟性。
因此,即使在將敷墊30粘貼在手腕等曲率大的治療部位上的情況下,也 不會使敷墊30的端部懸空,從而能夠更加可靠地將敷墊30緊密粘貼在治療 部位上。
另外,由於使設置在3個導電碳層33a、 33b、 33c上的凝膠32成為一體, 所以能夠將對於治療部位的粘貼區域確保得更大,從而能夠使敷墊30對治療 部位的粘貼力變得更大。
另外,由於採用一體的凝膠32,所以無需對每個導電碳層均都設置凝膠, 從而能夠簡化凝膠的生成。進而,由於無需對每個導電碳層均都設置凝膠, 所以能夠適當地加大導電碳層形狀的複雜程度。
另外,通過設置一體的凝膠32,能夠使對治療部位的粘貼部分擴展到基 體材料薄片的整體,所以能夠使敷墊30主體的剛性變得大致均勻。因此,即 使在使敷墊30主體彎曲的情況下,也不會存在易折彎的部分。因此,能夠 降低在將敷墊30粘貼於治療部位上時敷墊30被折彎以使其粘貼面彼此粘在 一起的可能性。
此外,圖6所示的導電碳層33a、 33b、 33c分別與連接端子部42a、 42b、 42c相對應地排列,並設置成彼此大致平行,但導電碳層33a、 33b、 33c的配 設位置並不僅限定於此。在此,對於導電碳層33a、 33b、 33c的配設位置的' 變形例進行說明。
圖7 圖9是用於說明導電碳層33a、 33b、 33c的配置的變形例的圖。 在圖7中,示出了以大致同心圓狀設置了 3個導電碳層33a、 33b、 33c 的例子。即,在圖7中示出了如下的例子分別將3個導電碳層33a、 33b、 33c分割設置為基體材料薄片34上的3個區域,g口,中央區域、位於中央區 域的外周的第一外周區域、位於第一外周區域的外周的第二外周區域。
在圖8、圖9所示的例子中,分割為基體材料薄片34上的2個區域,即 中央區域、外周區域,在圖8所示的例子中,將外周區域再分割為2個區域,在圖9所示的例子中,將中央區域再分割為2個區域。
艮P,在圖8中示出了如下的例子分別將3個導電碳層33a、 33b、 33c 分割設置為基體材料薄片34上的3個區域,即, 一端側的外周區域、中央區 域、另一端側的外周區域。
另外,在圖9中示出了如下的例子分別將3個導電碳層33a、 33b、 33c
分割設置為基體材料薄片34上的3個區域,即,外周區域、 一端側的中央區
域、另一端側的中央區域。
這些圖7 圖9所示的導電碳層的配置示出了設置有3個導電碳層33a、
33b、 33c的情形的一例,但導電碳層的配置並不僅限定於此。根據低頻治療 儀的規格,能夠適當地設定導電碳層的配置。
通過這樣的配置,能夠適當地改變向電極通電的區域,所以能夠變更粘 貼了敷墊30的生物體的治療部位,從而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治療。
此外,關於連結部,上述第一實施例所示的連結部44隻不過是一個例子 而已,連結部並不僅限定於本實施例。
下面,示出了連結部的變形例作為第二 第八實施例。在此,這些實施 例的連結部若特別沒有特定的記載,則優先由作為彈性材料的彈性體構成。 另外,在捆束單元中,並沒有設置有如第一實施例那樣的分支部45,而處於 到連接端子部組為止將3股導線43a、 43b、 43c捆成束的狀態(將3股導線 捆成束而成的1條電線與連結部連接的狀態)。此外,基本結構與上述的第 一實施例的低頻治療儀10相同,所以省略其說明。另外,關於敷墊30和連 接端子部42a、 42b、 42c,由於其功能及連接部分相同,所以使用了相同的 附圖標記。
(第二實施例) 下面,對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進行說明。
圖1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電線50的立體圖。圖12 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敷墊30以及電線50的側視圖,示出 了將安裝有電線50的敷墊30粘貼在曲率大的治療部位(由斜線部分C示出) 上的狀態。
本實施例的連結部51設置成帶狀。而且,在本實施例中,在連結部51
14上設置有溝槽52以作為用於使連結部的柔軟性、伸縮性變得更大單元。
對於溝槽的形狀並沒有特別的限定,但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2所示,溝 槽52沿著與用於對連接端子部之間進行連結的假想線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 溝槽52優先設置在連結部51中彎曲(變形)的程度大的部分,在本實施例 中分別設置在帶狀的連結部51的兩面側,即分別設置在連接端子部之間的大 致中央部的安裝有敷墊30 —側的相反一側、連接端子部附近的安裝有敷墊 30 —側。
(第三實施例) 下面,對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進行說明。
圖1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電線60的立體圖。圖14 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敷墊30以及電線60的側視圖。
與上述第二實施例的連結部51同樣地,本實施例的連結部61設置成帶 狀,並採用了用於使連結部的柔軟性、伸縮性變得更大的單元。而且,在本 實施例中,如圖所示,將連結部61設計成波紋狀以作為用於使連結部之間的 柔軟性、伸縮性變得更大的單元。此外,只要將波紋狀的部分設置在連接端 子部之間的至少一部分上即可。
(第四實施例) 下面,對本發明第四實施例進行說明。
圖15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電線70的立體圖。 與上述的第三實施例同樣地,在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連結部71設置有波 紋狀的部分。進而,在本實施例中,在連接端子部42a、 42b、 42c上的安裝 有敷墊30的一側的相反一側分別設置有突起72。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這樣的突起72,在對電線70進行操作的情況 下,用戶能夠在手指和手指之間夾住突起72來進行保持,所以能夠進一步提 高對電線70進行操作時的便利性、操作性。另外,在電線70和敷墊30之間 的連接部分設置有突起72,所以能夠進一步提高將電線70安裝在敷墊30上 時的安裝操作性。進而,能夠更加容易地進行將敷墊30粘貼在治療部位上時 的粘貼操作。(第五實施例) 下面,對本發明第五實施例進行說明。
圖16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電線80的立體圖。圖17 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敷墊30以及電線80的側視圖。
與上述的第三、第四實施例的連結部61、 71同樣地,本實施例的連結部 81採用波紋狀的形狀作為用於使連結部的柔軟性、伸縮性變得更大單元,但 第三、第四實施例的連結部61、 71為帶狀,而本實施例採用將棒狀的構件(剖 面形狀的縱橫長度幾乎相等的構件)加工成波紋狀的形狀。此外,只要將波 紋狀的部分設置在連接端子部之間的至少一部分即可。
在此,在第三、第四實施例中的連結部61、 71的波紋狀是指,在與安裝 有電線的敷墊30的基體材料薄片34的薄片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圖14所示的 箭頭D方向、安裝於敷墊30上的一側和其相反一側之間)上重複形成有凹 凸的形狀,而在本實施例中,設置成在基體材料薄片34的薄片面內重複形成 有凹凸。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在連接端子部42a、 42b、 42c上的安裝有敷墊30 的一側的相反一側,分別設置有突起82。該突起82與第四實施例的突起72 相同。
圖18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實施例的波紋狀的變形例的圖。 在基體材料薄片34的薄片面內重複形成有凹凸的連結部81的波紋狀, 也可以採用圖18所示的形狀。
(第六實施例) 下面,對本發明第六實施例進行說明。
圖19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電線90的立體圖。圖20 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敷墊30以及電線90的側視圖。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在連接端子部42a、 42b、 42c上的安裝敷墊30的 一側的相反一側,分別設置有突起93。該突起93與第四實施例的突起72相 同。
在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中,連結部91採用在平板狀的構件上設置有溝槽92的形狀。在本實施例中,其在自然狀態下不具有彎曲狀的形狀,而且在連 結部91中,只有在安裝敷墊30的一側的相反一側設置有溝槽。
對於溝槽92的形狀並沒有特別的限定,但與第二實施例同樣地,該溝槽 沿著與對連接端子部之間進行連結的假想線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
通過這樣地設置連結部91,能夠構成可沿著敷墊30靈活變形的電線90。
(第七實施例) 下面,對本發明第七實施例進行說明。
圖2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電線100的俯視圖。圖22 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敷墊30以及電線100的側視圖。圖 23示意性地示出了從其與敷墊30的連接部一側所觀察到的本發明第七實施 例的電線100的圖,以虛線示出了安裝在電線100上的敷墊30以及設置在敷 墊30上的3個導電碳層33a、 33b、 33c。
在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中的導線與連接端子部組的連接位置、導線與連接 端子部組的連接方向,與上述的第二 第六實施例不同。
在上述的實施例中,與在設置成1列的連接端子部組中位於端部的連接 端子部相連接,而且其連接部處的導線的連接方向為與連接端子部組的排列 方向(對連接端子部之間進行連結的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
與此相對,在本實施例中,與在設置成1列的連接端子部組中位於正中 央的連接端子部相連結,而且導線與該連接端子部相交叉,g卩,其連接部處 的導線的連接方向為與連接端子部組的排列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
針對導線與連接端子部組的連接方向採用不同的2個方式的這樣的電
線,可以根據低頻治療儀的規格來適當選擇使用。另外,1臺低頻治療儀可 以採用2個方式的電線,並根據治療部位適當選擇使用也可。
本實施例的連結部101為帶狀,並設置成彎曲形狀,在電線100安裝在 敷墊30上的情況下,在連結部101和敷墊30之間形成有間隙102。 圖24、圖25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用戶用手保持敷墊30的狀態的圖。 如圖24所示,用戶通過將手指插入到連結部101和敷墊30之間的間隙 102中,能夠保持敷墊30。另外,將間隙102形成為使用戶能夠插入手指的 大小,從而如圖25所示那樣可容易地實現在手指之間夾住設置成1列的連
17接端子部組。另外,無需將間隙102設置成用戶能夠插入手指的大小,而可
以將其形成為能夠在手指和手指之間夾住連結部101的大小。
若採用本實施例,則在用戶手持敷墊30的情況下,不需進行用手抓住敷 墊30的動作,而在向連結部插入手指或在手指之間夾住連結部的狀態下,能 夠將敷墊30粘貼在治療部位上。因此,能夠提高操作敷墊30時的便利性, 從而能夠提高將敷墊30粘貼在治療部位上時的粘貼操作性。
進而,用戶的手指(手指尖)位於分別設置在與導電碳層33a、 33b、 33c 之間相當的位置的連結部,所以能夠更加可靠地將敷墊30粘貼在所期望的治 療部位上。
(第八實施例) 下面,對本發明第八實施例進行說明。
圖26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電線110的俯視圖。圖27 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敷墊30以及電線110的側視圖。
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特徵在於,利用橫向長的間隙112來將連接端子部 42a、 42c保持在連結部111以使其能夠移動。
在本實施例中,連接端子部42a、 42c設置成能夠沿著連接端子部組的排 列方向(圖26所示的箭頭方向)移動。另外,在連結部lll設置有與利用圖 19、圖20來說明的第六實施例的溝槽92相同的溝槽。
與能夠移動地設置的連接端子部42a、 42c相連接的導線43a、 43c,設置 成能夠移動以使不妨礙連接端子部42a、 42c的移動。在此,優先將導線43a、 43c設置在連結部111的內部,但也可以將其設置在比連結部111更靠近安 裝有敷墊30的一側。g卩,在將敷墊30安裝在電線IIO上的狀態下,只要導 線43a、 43c不使用戶的粘貼操作的操作性降低即可。
若採用本實施例,則連接端子部42a、 42c能夠移動地保持在連結部111, 所以即使在將敷墊30粘貼在曲率大的治療部位上的情況下,除了連結部111 能夠變形之外,連接端子部42a、 42c也能夠隨著敷墊30的彎曲動作來移動。 因此,能夠更加靈活地使電線110的動作與敷墊30的動作相對應。
這樣,在本實施例中,除了利用連結部111的柔軟性之外,還使連接端 子部42a、 42c相對連結部111移動,所以即使在將敷墊30粘貼在手腕等曲
18率大的治療部位上的情況下,敷墊30的端部也不會發生懸空,從而能夠更加
可靠地將敷墊30粘貼在治療部位上。由此,能夠使構成連結部lll的彈性材
料的材質的適用範圍擴大。即,在本實施例中,也可以由樹脂材料等構成連 結部111。
19
權利要求
1.一種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具有多個連接端子部,設置為分別能夠與設置在敷墊上的多個電極連接或分離,多股導線,分別與上述多個連接端子部的每一個連接,對低頻治療儀主體和上述敷墊進行電連接,連結部,由彈性材料構成,用於對連接端子部之間進行連結;其特徵在於,上述多個連接端子部分別獨立設置,並通過上述連結部彼此連結,以此構成一個連接端子部組。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其特徵在於,上述連結部在連接端子部之間具有彎曲形狀。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其特徵在於,上述連結 部彎曲設置,使得在上述多個連接端子部與設置於上述敷墊上的多個電極連 接的狀態下,用戶能夠將手指插入到上述連結部和上述敷墊之間來保持上述 敷墊。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其特徵在於,上述連結 部彎曲設置,使得在上述多個連接端子部與設置於上述敷墊上的多個電極連 接的狀態下,用戶能夠將上述敷墊夾在手指和手指之間來保持。
5. 如權利要求1 4中任一項所述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其特徵在於,具有捆束單元,該捆束單元用於將上述多股導線從低頻治療儀主體一側 到上述連接端子部組附近為止捆成束,上述多股導線在上述連接端子部組附近一股一股地分支,並分別與上述 多個連接端子部的每一個連接。
6. 如權利要求1 4中任一項所述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其特徵在於,具有捆束單元,該捆束單元用於將上述多股導線從低頻治療儀主體一側 到上述連接端子部組為止捆成束,利用上述捆束單元到上述連接端子部組為止捆成束的上述多股導線,通過上述連結部的內部分別與對應的連接端子部連接。
7. 如權利要求1 6中任一項所述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其特徵在 於,在上述多個連接端子部上的與上述敷墊上所設置的多個電極連接的一側 的相反一側,設置有突出的突起以能夠利用手指來保持。
8. 如權利要求1 7中任一項所述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其特徵在 於,上述多個連接端子部排成列來構成一個連接端子部組。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其特徵在於,利用上述 捆束單元來捆成束的上述多股導線朝向上述連接端子部組的方向垂直於排成 列來構成的上述連接端子部組的排列方向。
10. 如權利要求1 9中任一項所述的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其特徵在 於,上述多個連接端子部中的至少一個連接端子部能夠相對上述連結部移動。
11. 一種電極敷墊,安裝有權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低頻治療儀 用傳輸電線,其特徵在於,具有多個導電電極層,設置在基體材料薄片上,分別構成與上述多個連接端 子部連接的電極;凝膠層,由凝膠狀的材料一體構成,並在上述基體材料薄片上覆蓋上述 多個導電電極層,並具有用於粘貼在治療部位上的粘貼面。
全文摘要
提供低頻治療儀用傳輸電線以及安裝有該傳輸電線的電極敷墊,即使在將敷墊粘貼在曲率大的治療部位上的情況下,也能夠更加可靠地將敷墊粘貼在治療部位上。電線(40)具有連接端子部(42a、42b、42c),設置為分別能夠與設置在敷墊(30)上的多個電極連接或分離;導線(43a、43b、43c),分別與連接端子部(42a、42b、42c)的每一個連接,對低頻治療儀主體和敷墊(30)進行電連接;連結部(44),由彈性材料構成,用於對連接端子部(42a、42b、42c)之間進行連結;其中,連接端子部(42a、42b、42c)分別獨立設置,並通過連結部(44)彼此連結,以此構成一個連接端子部組。
文檔編號A61N1/04GK101495176SQ200780027800
公開日2009年7月29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2日 優先權日2006年8月8日
發明者三木章利, 水田義和, 淺井裡佳 申請人:歐姆龍健康醫療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