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小孩泡溫泉的好處與禁忌(3歲孩子泡溫泉險些喪命)
2023-05-05 10:19:47
天氣寒冷,暖暖的溫泉一安排,全家拍手叫好。
泡溫泉,這項秋冬季著名休閒娛樂活動,受歡迎程度早已實現跨越物種。
圖源:網絡
親子溫泉也是現在非常火熱的項目,很多場館裡的兒童設施一應俱全,吸引了眾多家長,隱患也就此浮現。
一歲半的小希希跟著爺爺去溫泉水世界玩耍,長時間在水中浸泡,加上汗蒸室地板的高溫,稚嫩的小腳很快被燙掉一層皮,露出皮下的肉。
帶孩子泡溫泉,看似安逸的環境,卻讓家長很容易放鬆警惕。
林靜瓔醫生特此提醒大家:
除了要提防意外和危險,泡溫泉對於低齡孩子的身體還潛在其他負面影響,有些事項一定要注意!
關於寶寶究竟多大才能泡溫泉,醫學上並沒有明確的定論。
一般來說,我們不建議3歲以下的小寶寶泡溫泉。
首先,0~3歲是嬰幼兒過敏的高發年齡段。公共溫泉池很容易引起寶寶皮膚過敏或出現相關皮膚問題。
其次,寶寶這個時候還處在生長發育階段,體溫調節功能不如成人,泡溫泉前後溫差較大,可能會給寶寶的身體帶來一定的損害。
最後,就是衛生問題。對寶寶來說,他們的免疫系統還未完善,容易在溫泉水中被傳染上相關疾病。
孩子泡溫泉可能有什麼危險?對皮膚的影響
如果是規範消毒、定期換水、做好水體檢測的溫泉池,基本問題不大。
但商家常在溫泉水裡加牛奶、玫瑰、人參等,有一些成分本身就是細菌的培養基,且溫泉水長期保持溫熱,更容易滋生細菌,存在隱患。
▲溫泉衛生問題多/中國消費者報導
對寶寶來說,他們的皮膚屏障還未完善,尤其是本身有溼疹或皮膚問題的寶寶,有可能加重溼疹或引起繼發的皮膚感染。
同時,過長時間泡溫泉,也會使皮脂丟失過多而影響皮膚正常的屏障功能。
對血管及大腦的影響
冬天進出溫泉浴池,會有比較大的溫度差,導致體表皮膚和軟組織的血管擴張和收縮會很劇烈。
對於正在生長發育階段或者原先就有心血管疾病的寶寶來說,這些變化會刺激心臟收縮,孩子可能會出現臉紅、窒息、呼吸困難等症狀。
大腦長期缺氧會導致腦細胞死亡,從而影響嬰幼兒的大腦發育。
▲泡溫泉致高溫脫水發高燒/人民網
孩子若在溫度高的溫泉裡泡過長時間,人體為了降溫會大量出汗,從而帶走身體大量水分,若沒有及時補水,可能會出現脫水,甚至中暑(很熱的浴池或溫泉裡,常常會發生的「暈堂」也是中暑)。
這是很致命的急症,容易發生心臟功能異常、神志不清和呼吸困難等。
對生殖器的影響很大
男寶寶的睪丸對溫度是比較敏感的,睪丸需要在比正常體溫低2-3度的環境才能形成精子。
溫泉的溫度一般在40℃左右,長時間高頻率泡溫泉的話,有可能影響睪丸發育。
女寶寶外陰尚未完全發育好,細菌很容易入侵。
嬰幼兒外陰陰道炎常見的病原體,可以通過患病成人的手、衣物、毛巾、公共浴池等間接傳播。因此,泡溫泉後一定要及時給孩子清洗外陰。
當心感染休閒水病
在溫泉、遊泳池、水上樂園等公共場所,還可能感染休閒水病(RWIs)。
休閒水病是我們在遊樂過程中,通過吞咽或者呼吸,接觸受細菌和化學物質汙染的水而引起的疾病。
最常見的RWIs是腹瀉,可能會出現腹瀉、嘔吐、胃痙攣、食欲不振和發燒等症狀。
兒童,孕婦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正是比較容易感染休閒水病的人群。
帶孩子泡溫泉這些事項要注意泡溫泉,當心孩子泡過頭!
寶寶每次下水的時間,儘量控制在10~15分鐘以內,總的時長不要超過半小時。
在環境溫度適宜的情況下,37~38℃之間的水溫是最合適的。
下水前要適當熱身後,先泡溫度低的池,再逐漸升高溫度。
結束的時候,依次從高溫到低溫,再出水。
不論時間長短,只要發現寶寶出汗很多甚至大汗淋漓,或者泡得滿臉通紅,就說明「泡過頭」了,不要猶豫,及時把寶寶從池子裡抱出來。
在做好保暖的情況下到通風透氣處,防止寶寶「暈堂」;並及時補充液體防止脫水。
正確的做法是,讓寶寶泡一會兒,上來玩兒一會兒,不要長時間泡在池子裡。上岸的時候需要做好保暖,並補充水分。
注意:全程盯牢,不要讓孩子離開你的視線,避免出現意外溺水事件。
▲父母一時不注意,3歲男童泡溫泉時溺水
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為了避免出現脫水和中暑的情況,在泡的過程中和泡完之後都建議及時、少量多次地補充水分。
若出現脫水錶現(如口渴、尿少、眼窩凹陷、精神狀態煩躁或欠佳等),需立即離開溫泉池,並補充口服補液鹽III。
出水後,注意保暖
結束的時候,若原先泡在較高溫度的池子裡,可以依次從高溫池到低溫池,再出水。
出水後立即用浴巾儘快蘸幹寶寶身體水分,擦乾頭部,並裹好浴袍,迅速到更衣室換洗。過程中注意少量多次補充溫水。
泡完後,注意衝洗和保溼
泡完後要及時仔細地用流動溫水衝洗寶寶的各處皮膚。
女寶寶要特別注意清洗外陰;男寶寶清洗陰莖時,如果包皮已與龜頭分離,需輕柔後翻包皮至有阻力時停止,並用流動溫水輕輕衝洗後翻回。
衝洗乾淨後迅速用浴巾蘸幹皮膚,三分鐘內大量抹上保溼霜。
以下情況不建議泡溫泉孩子本身有心血管疾病或生病期間,不建議泡溫泉。
孩子有溼疹,或皮膚有傷口、潰爛,或有各種感染症狀時,不宜泡溫泉。
孩子空腹或剛吃飽時不宜泡溫泉,飯後1小時,泡溫泉會比較安全。
孩子精神狀態不好時,不宜泡溫泉。
嬰幼兒不建議泡溫泉。
患有陰道炎症的女性,不建議泡溫泉。
女性月經期、孕期,不建議泡溫泉。
不要酒後泡溫泉,避免腦供血不足而暈倒。
周圍無人,不要單人泡單池,當心溺水。
以上就是今天的安全泡湯錦囊。
我們可以等孩子年齡成熟,身體狀況允許,再全家一起去泡溫泉,祝大家暖冬快樂!
參考資料:
[1]https://www.webmd.com/a-to-z-guides/hot-tubs-safety
[2]Lipner SR. Onychomadesis Following a Fish Pedicure. JAMA Dermatol. Published online July 03, 2018. doi:10.1001/jamadermatol.2018.1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