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廠化栽培節能控溫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0:12:46 1
專利名稱:食用菌工廠化栽培節能控溫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用菌工廠化栽培節能控溫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地下水進行製冷和加熱到設定溫度後對菇房內的溫度進行調節的循環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食用菌工廠化控溫栽培在我國已有20多年的歷史,主要栽培品種有金針菇、杏鮑菇、蟹味菇、茶樹菇等。由於各種菇類的食用菌產品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食品,且富含多種人類必須的胺基酸,對於維護人類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而食用菌工廠化控溫栽培可以有效提高產量和保障產品周年的穩定供應。因而工廠化控溫栽培的發展方興未艾。但是,目前主要採用製冷(熱)機製冷(熱)直接對菇房進行製冷(熱),電能消耗相當大。 也有的單純利用地下水對菇房進行控溫,但不能達到所設定的溫度,不能滿足生產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源消耗低控溫效果好的食用菌工廠化栽培節能控溫系統。本實用新型解決所述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其包括用於抽取地下水的水泵 I、用於盛放水泵I抽取的地下水建在冷庫內的冷水池、建在冷庫旁邊的熱水池、用於對冷水進一步降溫的制冷機I和對熱水進一步升溫的加熱機(加熱機也可用爐灶或鍋爐替代), 用於從冷水池或熱水池抽水的水泵II、控制冷庫溫度的制冷機II、安裝於菇房內的溼簾、抽風機和風筒,冷水池安裝有水位傳感器I和溫度傳感器I,熱水池中安裝有水位傳感器II和溫度傳感器II,菇房內安裝有溫度傳感器III,所述水位傳感器I、水位傳感器II與水泵I的控制器I連接,所述溫度傳感器I與制冷機1的控制器III連接,溫度傳感器II與加熱機的控制器IV連接,所述菇房內溫度傳感器III與水泵II的控制器II連接,水泵II與溼簾之間、水泵 II與冷水池及熱水池之間設有保溫水管,溼簾與冷水池及熱水池之間也設有保溫水管,溼簾通過抽風機與風筒連接。工作過程水泵I抽取地下水進入冷水池或熱水池,水泵I根據冷水池或熱水池的水位自動調節工作;控制冷庫溫度的制冷機II可根據庫房設定溫度自動調節工作,冷庫用於食用菌低溫保鮮儲藏和協助製冷冷水,制冷機I根據冷水池設定溫度自動調節工作,加熱機可根據熱水池設定溫度自動調節工作,熱水池的上部有熱蒸汽,用於食用菌培養料的消毒滅菌, 冷水池及熱水池的冷源和熱源均可綜合利用;另外,可利用栽培食用菌後的菌包廢料作燃料,對熱水池的水進行加熱,以達到廢物綜合利用節能的目的。冷水池或熱水池的冷水或熱水經水泵II抽取通過保溫水管流至溼簾,與溼簾進行熱交換,使溼簾處的空氣溫度降低或升高,冷空氣或熱空氣通過抽風機經風筒送入菇房各個部位,使菇房內溫度降低或升高。菇房內所裝的溫度傳感器III能將菇房內的實際溫度信號傳送到控制器II,控制器II根據設定溫度及菇房實際溫度,控制水泵II的工作;冷水、熱水經過溼簾後自動回流到冷水池或熱水池。使用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冬暖夏涼的地下水作為進一步冷卻或加熱的介質,用於調控菇房內夏天的降溫或冬天的升溫,能節約電能60%以上,特別是,還能自動準確控制菇房內處於設定溫度士 1°C的範圍內。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照附圖,本實施例包括用於抽取地下水的水泵I 1、用於盛放水泵I抽取的地下水建在冷庫內的冷水池2、冷庫旁邊的熱水池3、用於從冷水池或熱水池抽水的水泵II 4、安裝於菇房內的溼簾5、抽風機6、安裝於菇房內的風筒7,冷水池2和熱水池3中分別安裝有水位傳感器I 8、水位傳感器II 9,冷水池和熱水池內分別安裝有溫度傳感器I 13,溫度傳感器II 14,用於對冷水進一步降溫的制冷機I 16,用於加熱熱水的加熱機19,菇房內安裝有溫度傳感器III 10,所述冷水池2中的水位傳感器I 8和熱水池3中的水位傳感器II 9與水泵I 1的控制器I 11連接,所述冷水池2中的溫度傳感器I 13與制冷機I 16的控制器 III 15連接,熱水池3中的溫度傳感器II 14與加熱機19的控制器IV 18連接,所述菇房內溫度傳感器III 10與水泵II 4的控制器II 12連接,水泵II 4與溼簾5之間,水泵II 4與冷水池2、熱水池3之間設有保溫水管,冷水池2、熱水池3與溼簾5之間也設有保溫水管,溼簾 5通過抽風機6與風筒7連接。工作過程(一)以夏天茶樹菇的栽培為例根據食用菌不同生長期間的菇房內所需的不同溫度,通過控制器II設定溫度控制目標範圍;冷庫房在制冷機II 17的控制下,恆定在0-5°C,用於保鮮貯藏食用菌鮮品,將冷水池2的水溫降至0°C _5°C,在室外溫度38°C情況下,地下水溫度為21. 5°C,溫差16. 5°C。 利用水泵I 1抽取地下水進入冷水池2,地下水在冷水池2製冷後經水泵II 4抽取,通過保溫水管流至溼簾5,與溼簾5進行熱交換,使溼簾5處的空氣溫度降低,溫度降低後的空氣即冷氣通過抽風機6經風筒7送入菇房各個部位,使菇房內溫度降到設定溫度,溼簾冷交換後的5-10°C冷水通過保溫水管自動流入冷水池2 ;溫度傳感器III10將菇房內的實際溫度信號傳送到控制器II 12,控制器II 12根據設定溫度及菇房實際溫度,控制水泵II 4的工作;/K 泵I 1根據冷水池2中的水位自動調節工作。溫度傳感器I 13將冷水池內的實際溫度信號傳送到控制器III15,控制器III15根據設定溫度與冷水池實際溫度,控制制冷機I 16的工作。試驗表明,6噸冷水可保180m3出菇房4間達到18°C -25°C不同生長期的溫度控制要求。冷水池M小時補水量為0.5噸。能自動準確控制菇房內處於設定溫度士 1°C的波動範圍內。在相同規模種植數量及食用菌品種的條件下,能節約電能68%。(二)以冬天茶樹菇的栽培為例[0018]根據食用菌不同生長期間的菇房內所需的不同溫度,通過控制器II設定溫度控制目標範圍;將熱水池3的水溫升至60°c-99°c,在室外溫度2°C情況下,地下水溫度為12°C, 溫差10°C。採用水泵I 1抽取地下水進入熱水池3,地下水在熱水池3加熱60-99°C後經水泵II 4抽取,通過保溫水管流至溼簾5,與溼簾5進行熱交換,使溼簾5處的空氣溫度升高, 溫度升高後的空氣即熱氣通過抽風機6經風筒7送入菇房各個部位,使菇房內溫度升到設定溫度,溼簾熱交換後的55-95 °C熱水通過保溫水管自動流入熱水池3 ;溫度傳感器III10將菇房內的實際溫度信號傳送到控制器II 12,控制器II 12根據設定溫度及菇房實際溫度,控制水泵II 4的工作;水泵I 1根據熱水池3中的水位自動調節工作。溫度傳感器II 14將熱水池內的實際溫度信號傳送到控制器IV 18,控制器IV 18根據設定溫度控制加熱機19工作。試驗表明,4噸60-99°C的熱水可保180m3出菇房4間達到16°C _22°C不同生長期的溫度控制要求。熱水池M小時補水量為0.8噸。能自動準確控制菇房內處於設定溫度士 1°C的波動範圍內。在相同規模種植數量及食用菌品種的條件下,能節約電能70%。
權利要求1.一種食用菌工廠化栽培節能控溫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用於抽取地下水的水泵 I、用於盛放水泵I抽取的地下水建在冷庫內的冷水池、建在冷庫旁邊的熱水池、用於對冷水進一步降溫的制冷機I和對熱水進一步升溫的加熱機,用於從冷水池或熱水池抽水的水泵II、控制冷庫溫度的制冷機II、安裝於菇房內的溼簾、抽風機和風筒,冷水池安裝有水位傳感器I和溫度傳感器I,熱水池中安裝有水位傳感器II和溫度傳感器II,菇房內安裝有溫度傳感器III,所述水位傳感器I、水位傳感器II與水泵I的控制器I連接,所述溫度傳感器 I與制冷機1的控制器III連接,溫度傳感器II與加熱機的控制器IV連接,所述菇房內溫度傳感器III與水泵II的控制器II連接,水泵II與溼簾之間、水泵II與冷水池及熱水池之間設有保溫水管,溼簾與冷水池及熱水池之間也設有保溫水管,溼簾通過抽風機與風筒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工廠化栽培節能控溫系統,其特徵在於,加熱機用灶或鍋爐替代。
專利摘要一種食用菌工廠化栽培節能控溫系統,其包括水泵Ⅰ、冷水池、熱水池、制冷機Ⅰ、加熱機、水泵Ⅱ、制冷機Ⅱ、溼簾、抽風機和風筒,冷水池安裝有水位傳感器I和溫度傳感器I,熱水池中安裝有水位傳感器Ⅱ和溫度傳感器Ⅱ,菇房內安裝有溫度傳感器Ⅲ,水位傳感器I、水位傳感器Ⅱ與水泵Ⅰ的控制器Ⅰ連接,溫度傳感器I與制冷機1的控制器Ⅲ連接,溫度傳感器Ⅱ與加熱機的控制器Ⅳ連接,菇房內溫度傳感器Ⅲ與水泵Ⅱ的控制器Ⅱ連接,水泵Ⅱ與溼簾之間、水泵Ⅱ與冷水池及熱水池之間設有保溫水管,溼簾與冷水池及熱水池之間也設有保溫水管,溼簾通過抽風機與風筒連接。採用本實用新型,可實現食用菌工廠化栽培節約電能60%以上。
文檔編號A01G1/04GK201976524SQ2011200892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30日
發明者喻桃生 申請人:長沙湘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