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人工銀盾魚親魚的產卵巢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9:44:16 2
一種新型人工銀盾魚親魚的產卵巢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人工銀盾魚親魚的產卵巢,包括一圓篩,所述圓篩底部連接有垂體,所述圓篩上設有提繩,所述提繩上端與浮標相連,所述圓篩呈拋物狀,所述圓篩的直徑為45~50cm、高為20~25cm,所述圓篩的內壁貼附有一層60目的網布。本實用新型不僅利於銀盾魚受精卵的收集、處理和集中孵化,而且便於該實用新型本身的定位、撈取與檢查,另外結構簡單,經濟實用,可進行銀盾魚的規模化育苗生產。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人工銀盾魚親魚的產卵巢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人工銀盾魚親魚的產卵巢。
【背景技術】
[0002]銀盾魚,學名黑莓魚盧(黑刺蓋太陽魚)QPomoxis nigromacufastus),H名crappie,屬日自盧科(Centrarchidae),莓自盧屬(Pomoxis),在北美是一種深受歡迎的遊釣魚類,其肉質白嫩、鮮美,商品價值很高。我國自美國引進以來,已人工繁育成功,商品化養殖在珠三角地區興起,推廣到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和福建等我國南北地區,國內俗稱為銀盾魚、銀斑鱸、美國斑點鱸。該魚性成熟年齡為2齡,通常在晚春時開始產卵,產卵持續至早秋。銀盾魚親魚有造穴產卵且雄魚有守巢護卵習性。自然環境下,在0.5?1.5m淺水中修築佔地性魚巢,雄魚利用其尾柄的扇動,在較硬的泥底上掃壓出巢穴,魚巢深5?15cm、直徑約30?40cm,築巢後,雄魚吸引雌性進入魚巢,產卵並受精,卵粘附於魚巢內。產卵後,雌魚即離開魚巢,由雄魚看護,既防止卵被其他魚類捕食,同時又扇動魚巢給卵增氧,同時清除魚巢內的髒物。目前該魚的人工繁殖技術仍有不少缺陷,由於銀盾魚為性腺分批成熟,多次產卵魚類,水泥池人工催產繁育技術操作繁雜,工作量大,親魚損傷嚴重,簡單的操作也會引起銀盾魚的過激反應,24小時後也難以消除;土池自然繁育仍存在受精卵收集較為困難,容易造成魚卵流失等因素。現有技術主要有:(I)選用60目紗網做成20 cm X 40cm的墊片,再在其上縫合棕片製成人工魚巢;(2)魚巢採用棕片鋪底,四周用磚皇成窩形,再將窩四周加上棕片,供親魚產卵;(3)在人工巢穴內放置一塊30釐米X40釐米的60目魚用網布,用小石子壓放在人工巢穴底部。存在問題:人工產卵巢形狀與自然產卵巢不一致,容易造成魚卵流失;且魚巢布於池底後,日常觀察和受精卵收集極不方便,需要操作人員下池,容易造成親魚產生應激反應;魚巢缺少定位標記,易造成遺漏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做出改進,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便於收集銀盾魚受精卵的新型人工銀盾魚親魚的產卵巢。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人工銀盾魚親魚的產卵巢,包括一圓篩,所述圓篩底部連接有垂體,所述圓篩上設有提繩,所述提繩上端與浮標相連。
[0005]進一步的,所述圓篩呈拋物狀。
[0006]進一步的,所述圓篩的直徑為45?50cm、高為20?25cm。
[0007]進一步的,所述圓篩的內壁貼附有一層60目的網布。
[0008]進一步的,所述提繩有三根,所述提繩下端均與圓篩上邊沿相連。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於銀盾魚親魚受精卵的收集、處理和集中孵化;(2)便於該實用新型本身的定位、撈取與檢查;(3)可直接吊掛在育苗池內或孵化網箱內進行孵化,不必另建專門的銀盾魚孵化池;(4)結構簡單,經濟實用,且消毒後可重複利用,可進行銀盾魚的規模化育苗生產。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0012]圖中:1_圓篩,2-垂體,3-提繩,4-浮標。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人工銀盾魚親魚的產卵巢,包括一圓篩1,所述圓篩I底部連接有垂體2,所述圓篩I上設有提繩3,所述提繩3上端與浮標4相連。
[001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圓篩I呈拋物狀,與銀盾魚自然所築魚巢形狀一致,銀盾魚容易接受該產卵巢;所述圓篩I可以是塑料篩、竹編篩等,材質普通,便於獲取;所述圓篩I的直徑為45?50cm、高為20?25cm,便於銀盾魚親魚進入該產卵巢內棲息配對、交配產卵;所述圓篩I的內壁貼附有一層60目的網布,所述網布為尼龍篩絹網布,由於銀盾魚親魚的卵為粘性卵,粘附力強,該網布的材質、網目大小易於銀盾魚受精卵的附著,且有利於水流交換,保證含氧量,同時能及時清除該產卵巢內的髒物。所述網布伸出圓篩I的上邊沿並反包,且網布用尼龍繩固定在圓篩I上,當然也可以用其他繩子固定,不局限於此。
[001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垂體2由尼龍繩捆綁在圓篩I底部,用於使該產卵巢沉入池底,所述垂體2可以是水泥塊、磚塊、石塊等。
[0016]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提繩3有三根,所述提繩3下端均與圓篩I上邊沿相連,提繩3末端打結後連接一個浮標4,提繩3長度使該產卵巢恰好能沉至親魚池底,浮標4剛好能浮於水面,以方便該產卵巢的定位、撈取和檢查。所述三等分點處系上的三根提繩3便於觀察者提起該產卵巢,不會使其傾覆,又便於著力。當然,可以在圓篩I頂部邊沿的四等分點或五等分點處系上四根或五根提繩3,根據實際需要而定,並不局限於此。
[0017]使用時:將該產卵巢放置於銀盾魚親魚產卵池0.5?1.0m的淺水位池底,產卵巢放置密度為2?3個/ Hf,數量一般為每對親魚配置I個,操作人員採用長杆鉤通過浮標4鉤取產卵巢進行檢查,當檢查到銀盾魚已產卵時,把該產卵巢連同粘附在該產卵巢內的受精卵一同從產卵池中取出,並在原處補充一個空的產卵巢。收集的受精卵連同該產卵巢經消毒處理後,可直接吊掛在育苗池內或孵化網箱內孵化,孵化率高,且不必另建專門的銀盾魚孵化池,孵化後的該產卵巢經清洗消毒後可重複使用,經濟實用,可進行銀盾魚的規模化育苗生產。
[001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人工銀盾魚親魚的產卵巢,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圓篩,所述圓篩底部連接有垂體,所述圓篩上設有提繩,所述提繩上端與浮標相連,所述圓篩呈拋物狀,所述圓篩的直徑為45?50cm、高為20?25cm,所述圓篩的內壁貼附有一層60目的網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人工銀盾魚親魚的產卵巢,其特徵在於:所述提繩有三根,所述提繩下端均與圓篩上邊沿相連。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4217670SQ201420506301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4日
【發明者】鍾全福, 鄧志武, 樊海平, 薛凌展, 秦志清 申請人:福建省淡水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