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除垢花灑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9:33:34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花灑,特別是涉及一種自動除垢花灑。
背景技術:
花灑是一種在生活中被普遍使用的淋浴設備,花灑經過長時間使用或在水質較差的地方使用時,其出水面蓋上的出水孔的孔壁容易附著水垢,日積月累後水垢會堵塞出水孔,導致花灑無法正常使用。為此,市面上出現了不少帶除垢功能的花灑,其一般是在花灑內活動設置一底面布設有多個除垢針的除垢板,並採用手動或水流驅動方式帶動除垢板移動,使除垢針與出水孔的孔壁發生摩擦運動,從而消除出水孔的孔壁上已有的水垢。顯然,手動式除垢花灑需要人為驅動,操作較為不便。靠水流衝擊實現自動除垢的花灑目前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直接依靠水流驅動除垢板運動,並設置彈性件供除垢板復位,這種方式需要多道的密封配合,對工藝要求較高,對後續的批量生產會有一定的影響。此外,這種方式由於除垢板面積較大,水流衝擊力被分散,導致實際使用時除垢效果不佳。另一種是依據原子筆的按壓彈跳原理設計自動控制機構,這種自動控制機構零部件較多,結構複雜,不便於裝配,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除垢花灑,其克服了現有技術的自動除垢花灑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除垢花灑,包括花灑本體、出水面蓋、除垢板、用於驅使除垢板上下移動的自動控制機構,除垢板可上下移動地設在花灑本體和出水面蓋之間,且除垢板底面布設有與出水面蓋上的全部或局部出水孔一一對應的除垢針;自動控制機構包括:
驅動件,其活動設在花灑本體和出水面蓋之間,並受水流衝擊實現運動;
傳動件,其可轉動地設在出水面蓋內側,並與驅動件聯動配合,通過驅動件運動帶動傳動件轉動預設角度;傳動件與除垢板配合有第一傳動結構,通過傳動件轉動帶動除垢板上移,使除垢板的除垢針退出出水面蓋的出水孔;
復位裝置,用於驅使除垢板、傳動件和驅動件中的任意一個或幾個復位。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件為活塞,其與傳動件配合有第二傳動結構,以通過移動頂推傳動件轉動預設角度。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傳動結構包括沿周向間隔設在活塞上的若干頂推部,以及沿周向間隔設在傳動件上且頂面為非平面的凸臺,頂推部與凸臺頂推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若干凸臺呈坡狀結構,並具有相同的順向,凸臺的頂面為斜面或弧面。
進一步的,所述除垢板中部設有傳動件的容讓孔,所述第一傳動結構包括沿周向間隔設在除垢板中部位置的若干第一凸部,以及沿周向間隔設在傳動件上的若干第二凸部,第一凸部與第二凸部上下頂推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凸部呈下凸的山脊狀,所述第二凸部呈上凸的山脊狀,二者能適配嚙合。
進一步的,所述復位裝置包括:
第一復位裝置,用於使除垢板保持在除垢針插入出水面蓋的出水孔的狀態;
第二復位裝置,用於使活塞軸向復位。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復位裝置包括第一彈性件,其抵設在除垢板和花灑本體之間,和/或,所述第二復位裝置包括第二彈性件,其抵設在活塞和出水面蓋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除垢板設有若干過水孔。
進一步的,所述活塞頂部外周套設有密封圈,該密封圈在花灑本體進水前對花灑本體內壁與活塞的頂部側面之間的縫隙進行封堵。
相較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採用驅動件、傳動件、復位裝置構成自動控制機構,利用驅動件帶動傳動件轉動並帶動除垢板移動,零部件少,結構簡單,易於組裝,成本低,且整體靈活性強,除垢效果顯著。
2、所述驅動件優選為活塞,利用水流衝擊活塞移動,工作狀態穩定,除垢效果好。
3、除垢板復位時,其除垢針插入出水面蓋的出水孔內,能對花灑起到一定的止水作用。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除垢花灑不局限於實施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活塞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傳動件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除垢板的底面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在進水前的剖面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活塞、傳動件、除垢板在進水前的配合示意圖(剖面);
圖7是本實用新型在進水過程中的剖面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活塞、傳動件、除垢板在進水過程中的配合示意圖(剖面)。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請參見圖1-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除垢花灑,其為頂噴花灑(本實用新型的花灑不局限於頂噴花灑,也可以是手持花灑等),包括花灑本體1、出水面蓋2、除垢板3、用於驅使除垢板3上下移動的自動控制機構,除垢板3可上下移動地設在花灑本體1和出水面蓋2之間,且除垢板3底面布設有與出水面蓋2上的出水孔21一一對應的除垢針31。花灑本體1頂部設進水口,並採用螺母10、墊環12、襯套11裝有球頭9,且球頭9和花灑本體1內壁之間配合有密封圈13。自動控制機構包括:
驅動件,其活動設在花灑本體1和出水面蓋2之間,並受水流衝擊實現運動;
傳動件5,其可轉動地設在出水面蓋2內側,並與驅動件聯動配合,通過驅動件運動帶動傳動件5轉動預設角度;傳動件5與除垢板3配合有第一傳動結構,通過傳動件5轉動帶動除垢板3上移,使除垢板3的除垢針31退出出水面蓋2的出水孔21;
復位裝置,用於驅使除垢板3、傳動件5和活塞4中的任意一個或幾個復位,具體,該復位裝置包括:
第一復位裝置,用於使除垢板3保持在除垢針31插入出水面蓋2的出水孔21的狀態;
第二復位裝置,用於使活塞4軸向復位。
本實施例中,所述驅動件具體為活塞4,其可軸向移動地設在花灑本體1和出水面蓋2之間,並受水流衝擊實現移動。該活塞4與與傳動件5配合有第二傳動結構,以通過移動頂推傳動件5轉動預設角度。所述第二傳動結構包括沿周向間隔設在活塞4上的若干頂推部41,以及沿周向間隔設在傳動件5上且頂面為非平面的凸臺51,頂推部41與凸臺51上下頂推配合。所述若干頂推部41布設在活塞4外周,並呈柱狀結構,且其底面的拐角部位經過倒圓角處理。所述若干凸臺51布設在傳動件5的內周,呈坡狀結構,並具有相同的順向,凸臺51的頂面為斜面(或者也可以是弧面)。所述頂推部41和凸臺51的形狀不局限於本實施例。
本實施例中,所述除垢板3中部設有傳動件5的容讓孔32,傳動件5位於該容讓孔32內,並套在活塞4外,所述第一傳動結構包括沿周向間隔設在除垢板3的容讓孔31內壁的若干第一凸部33,以及沿周向間隔設在傳動件5上的若干第二凸部52,第一凸部33與第二凸部52上下頂推配合。所述第一凸部33呈下凸的山脊狀,所述第二凸部52呈上凸的山脊狀,二者能適配嚙合。第一凸部33和第二凸部52的形狀不局限於山脊狀,只需第一凸部和/或第二凸部的頂面有可被頂推的斜面或弧面即可。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復位裝置包括第一彈性件6,其抵設在除垢板3和花灑本體1之間,所述第二復位裝置包括第二彈性件7,其抵設在活塞4和出水面蓋2之間。第一彈性件6和第二彈性件7優選採用彈簧。
本實施例中,所述除垢板3設有若干過水孔34,該若干過水孔34的設計,一方面起到分水作用,使水流能均勻地流向出水面蓋,另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水流對除垢板3的衝擊,避免因水壓過大導致除垢板3無法向上移動或除垢板3向上移動後被水壓壓下。所述活塞4頂部外周套設有密封圈8,該密封圈8優選採用Y型密封圈,該密封圈8在花灑本體1進水前對花灑本體1內壁與活塞4頂部側面之間的縫隙進行封堵,使活塞4頂面和花灑本體1頂部的內壁之間圍成一相對密封並連通花灑本體1的進水口的進水腔。
本實施例中,所述出水面蓋2的內端面向上延伸若干第一導柱22,各第一導柱22分別穿過除垢板3,且第一導柱22的頂端插入花灑本體1,對除垢板3的上下移動進行導向。所述出水面蓋2內端面的中部位置向上延伸一第二導柱23,所述活塞4底面開設一沉孔42,第二導柱23插裝在該沉孔42中,對活塞4的上下運動進行導向。第二導柱23的頂面也開設一沉孔24,所述第二彈性件7即抵設在兩沉孔42、24的底面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自除垢方法為:花灑進水時,活塞4受水流衝擊向下移動並頂推傳動件5轉動預設角度,該傳動件5通過轉動頂推除垢板3上移,使除垢板3的除垢針31退出花灑的出水孔21;花灑關水時,除垢板3、活塞4、傳動件5復位。具體,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花灑本體1進水前,除垢板3的除垢針31插入出水面蓋2的出水孔21內,活塞4處於最頂端位置,且其上的密封圈8與花灑本體1的內壁形成密封,如圖5所示。此時,活塞4上的各頂推部41的底端觸靠在傳動件5的各凸臺51頂面的高處,除垢板3上的各第一凸部33與傳動件5上的第二凸部52適配嚙合(即各第一凸部33分別插入各兩相鄰的第二凸部52的間隔中),如圖6所示。
花灑本體1進水時,水流衝擊活塞4頂面,推動活塞4克服第二彈性件7的彈力作用向下移動,隨著活塞4向下移動,一方面其上的密封圈8逐漸脫離花灑本體1的內壁,使水可以從活塞4側面流下,並從出水面蓋2的出水孔21流出,另一方面活塞4上的各頂推部41頂推傳動件5上的凸臺51,由於該凸臺51頂面為斜面,且傳動件5僅可轉動,使得傳動件5受迫轉動一定的角度,在傳動件5轉動時,傳動件5上的第二凸部52跟著轉動並頂推除垢板3上的第一凸部33,最終將除垢板3頂起,使除垢板3上的各除垢針31分別向上退出出水面蓋2的出水孔21,且第一彈性件6被壓縮處於儲能狀態,如圖7所示。在除垢板3向上移動的過程中,其除垢針31與出水孔21的內壁發生摩擦運動,使出水孔21內壁附著的水垢鬆脫,並被水流衝走,達到自動除垢的效果。在出水面蓋2出水過程中,傳動件5的各第二凸部52保持頂住除垢板3的各第一凸部33的狀態,活塞4受水壓作用保持移動到最底端位置,此時,其各頂推部41的底端脫離凸臺51(或者可以觸靠在凸臺51頂面的低處),如圖8所示。
花灑本體1關水時,水流對花灑的衝擊力消失,活塞4在第二彈性件7的回覆力作用下向上復位,除垢板3在第一彈性件6的回覆力作用下向下復位,使其除垢針31插入出水面蓋2的出水孔21。除垢板3向下復位時,其上的各第一凸部33頂推傳動件5的第二凸部52,由於傳動件5僅可轉動,使得傳動件5受迫轉動一定的角度,使活塞4的各頂推部41回復到觸靠在傳動件5的各凸臺51頂面高處的狀態,為下一次進水時活塞4頂推傳動件5轉動做好準備。在除垢板3向下移動的過程中,其除垢針31再次與出水孔21的內壁發生摩擦運動,進一步消除出水孔21內壁附著的水垢,達到進一步清潔的目的,因而除垢效果更佳。此外,關水時,除垢針31插入出水孔21內,起到一定的止水作用,解決現有花灑關水後,其出水孔21會短暫性滴水的問題。
在其它實施例中,僅除垢板或活塞或傳動件配置有復位裝置,其餘部件則通過聯動方式進行復位。
在其它實施例中,僅除垢板和傳動件分別配置有復位裝置,活塞由傳動件帶動進行復位,或者,僅傳動件和活塞分配配置有復位裝置,除垢板由傳動件帶動進行復位。
在其它實施例中,除垢板、活塞和傳動件分別配置有復位裝置。
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復位裝置包括彈性件和磁性復位機構,或者,所述復位裝置僅包括磁性復位機構。
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彈性件為彈性墊或壓縮氣囊或具有彈性結構的錐狀波紋管。
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呈上下適配的楔形結構。
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驅動件為葉輪,其與傳動件同軸相接,進水時,水流衝擊衝擊葉輪,使其帶動傳動件轉動預設角度。
上述實施例僅用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除垢花灑,但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實施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落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