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果專用出流式地下滲灌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02:55:46 1
專利名稱:林果專用出流式地下滲灌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樹木灌溉裝置,尤其是一種專門用於樹木地下灌溉的林果專用出流式地下滲灌器。
背景技術:
在城市地區,由於對地下水的不斷抽取而導致城市地下水位越來越低。由於有些城市的地下水深達數十米,使得這些城市生長的樹木吸水困難,生長不茂盛,有些樹木甚至因缺水而乾枯死亡。為了保證樹木的正常成長,必須對樹木進行灌溉。目前,現有樹木的節水灌溉方式有滴灌、微噴、小管出流和滲灌四種。前三種方式都是採用地面灌溉方式,將灌水器都要放在地表後容易老化損壞和丟失,從而影響對樹木的後期撫育操作,而且滴灌和微噴這兩種方式都不適合灌溉株距較大的樹木。滲灌是把全身布滿出水微孔的滲灌管埋在地下進行灌溉的形式,但存在出水均勻度差及容易堵塞的缺點。
另外,現有的用於樹木灌溉的設備其外形各異,因此還具有加工組裝不便利,不適合用於地下灌溉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外,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設計結構合理,安裝方便,更適合地下灌溉,並且能夠克服現有滲灌器出水均勻度差與易堵塞問題的一種林果專用出流式地下滲灌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林果專用出流式地下滲灌器,包括滲灌體與灌水器,所述灌水器的出水端與進水端分別設置於所述滲灌器的上端與底部,所述滲灌體由上蓋與盒體構成,所述盒體的外形為方形,在所述滲灌體的側壁表面設有滲水口 ,所述滲水口由小孔部分與大孔部分構成。
所述小孔部分由上、下兩組圓孔構成,所述大孔部分設置於上、下兩組所述圓孔之間。
所述大孔部分由單排圓孔構成。
所述灌水器由過水通道、穩流器與直通構成,所述過水通道的進水端及出水端分別與所述直通及所述穩流器相連接。
所述穩流器及所述直通分別採用插接的方式與所述過水通道相連接。所述滲水口的上端側壁為實壁部分。
所述滲灌體由上蓋、盒體與底座構成,所述上蓋與所述底座分別設置於所述盒體的上端與下端。
所述上蓋的邊緣呈90°向下方延伸形成扣合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林果專用出流式地下滲灌器,包括滲灌體與灌水器,灌水器的出水端與進水端分別設置於滲灌器的上端與底部,灌水器由過水通道、穩流器與直通構成,過水通道的進水端及出水端分別與直通及穩流器相連接,滲灌體由上蓋與盒體構成,其中,盒體為方形結構,在滲灌體的側壁表面設有由小孔部分與大孔部分構成的滲水口,小孔部分由上、下兩組圓孔構成,大孔部分設置於上、下兩組圓孔之間。本實用新型設計結構合理,由於滲灌體將出水端與外面的土壤分開,可防止出水口在灌溉停止時產生的負壓吸入雜質,解決了滲灌器的從外部堵塞問題。穩流器能保證滲灌器出水均勻度,滲灌體中部有機動滲水口,從而擴大滲水區域,所以本實用新型非常適合地下灌溉,既避免了由於灌溉材料放在地表容易丟失和損壞的難題,更不影響對樹木的後期的撫育管理操作。由於沒有風吹日曬的影響,因此還大大延長了灌溉設備的使用壽命;另外,由於出水裝置為可拆卸式結構,因此可以根據樹木和土壤的不同,安裝不同出水量的出水裝置,從而使樹木能保證達到最佳的灌溉效果。
圖l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滲灌體的又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滲灌體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
1盒體 2上蓋
4小孔部分 5大孔部分
7圓孔B 8實壁部分
10過水通道 11直通
3底座6圓孔A9穩流器12提手
13扣合部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的表述本實用新型,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與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林果專用出流式地下滲灌器,包括滲灌體與灌水器,灌水器的出水端與進水端分別設置於滲灌器的上端與底部。其中,滲灌體由上蓋2與盒體1構成,在本實施例中,該盒體1的為長方形結構,上蓋2扣合於盒體1的上端表面。在滲灌體的側壁表面設有用於滲水的滲水口,在滲水口的上端側壁為實壁部分8。滲水口由小孔部分4與大孔部分5構成,小孔部分4由上、下兩組圓孔構成,大孔部分5設置於小孔部分中上、下兩組圓孔之間。在本實施例中,小孔部分中每組圓孔由按順序排列的三層圓孔A6構成,並且小孔部分4中圓孔A6的直徑為大孔部分5中圓孔B7直徑的1/2。大孔部分5由單排圓孔B7構成,圓孔B7為機動滲水口,在與管道連接後可向外側延伸,從而擴大其滲水的區域。灌水器由過水通道10、穩流器9與直通11構成,過水通道10的進水端及出水端分別與直通11及穩流器9相連接,穩流器9及直通11分別採用插接的方式與過水通道10相連接,直通ll的另一端與供水管道相連接。其中,過水通道10進水端與出水端的直徑均為3-5mm,較佳的實施例為4mm。直通11的直徑為3-5mm,較佳的實施例為4mm。
圖3為本實用新型滲灌體的又一實施例示意圖,滲灌體由上蓋2與盒體1構成,其中,該盒體1的為方形結構,上蓋2扣合於盒體1的上端表面,在
上蓋2的上側表面還設的提手12。上蓋2的邊緣呈90°向下方延伸形成扣合部13,從而將盒體1的上端邊緣設置於扣合部13的內側。
圖4為本實用新型滲灌體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滲灌體由上蓋2、盒體l與底座3構成,其中,該盒體1的為方形結構,上蓋2與底座3分別設置於盒體1的上端與下端,在上蓋2的上側表面還設的提手12。上蓋2的邊緣呈90。向下方延伸形成扣合部13,從而將盒體1的上端邊緣設置於扣合部13的
本實用新型還具有以下優點
1、 節水、節能系統全部由管道輸水,沒有滲漏和蒸發的損失,只溼潤作物根區的部分土壤,因此較其他灌水方法,水的利用率高,出流式滲灌比噴灌節水40%,比地面灌水節水50%-80%。
2、 提高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出流式滲灌能夠合理地補充水分,控制土壤含水量的變化,形成適宜的田間小氣候。
3、 能夠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水直接從滲滲灌器的微孔滲出,靠土壤的
毛細管作用逐漸擴散溼潤土壤,無地面重力水的作用,使土壤疏鬆,不板結,通氣性能好。
4、 能夠調節環境溼度,抑制和減少病蟲害由於只溼潤耕層土壤,減少了地表水的蒸發,降低了空氣溼度,減輕了病菌孢子的萌發和病蟲害滋生蔓延。
5、 肥料的利用律高施肥是肥料直接隨水供給作物的根區,肥料的利用率高,節肥效果顯著。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並非局限於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林果專用出流式地下滲灌器,包括滲灌體與灌水器,所述灌水器的出水端與進水端分別設置於所述滲灌器的上端與底部,所述滲灌體由上蓋與盒體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盒體的外形為方形,在所述滲灌體的側壁表面設有滲水口,所述滲水口由小孔部分與大孔部分構成。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林果專用出流式地下滲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小孔部分由上、下兩組圓孔構成,所述大孔部分設置於上、下兩組所述圓孔之間。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林果專用出流式地下滲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大孔部分由單排圓孔構成。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林果專用出流式地下滲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灌水器由過水通道、穩流器與直通構成,所述過水通道的進水端及出水端分別與所述直通及所述穩流器相連接。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林果專用出流式地下滲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穩流器及所述直通分別採用插接的方式與所述過水通道相連接。
6、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林果專用出流式地下滲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滲水口的上端側壁為實壁部分。
7、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林果專用出流式地下滲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滲灌體由上蓋、盒體與底座構成,所述上蓋與所述底座分別設置於所述盒體的上端與下端。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林果專用出流式地下滲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蓋的邊緣呈90°向下方延伸形成扣合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林果專用出流式地下滲灌器,包括滲灌體與灌水器,灌水器的出水端與進水端分別設置於滲灌器的上端與底部,灌水器由過水通道、穩流器與直通構成,過水通道的進水端及出水端分別與直通及穩流器相連接,滲灌體由上蓋與盒體構成,其中,盒體為方形結構,在滲灌體的側壁表面設有由小孔部分與大孔部分構成的滲水口,小孔部分由上、下兩組圓孔構成,大孔部分設置於上、下兩組圓孔之間。本實用新型設計結構合理,加工工藝簡單,安放方便,能夠克服現有滲灌器出水均勻度差與易堵塞的問題,穩流器能保證滲灌器出水均勻度,更適合用於地下灌溉,從而延長了灌溉設備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A01G25/06GK201398355SQ20092021765
公開日2010年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29日
發明者邢長山 申請人:北京潤鬱豐灌溉技術有限公司;邢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