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助力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3:55:36 1
本發明涉及人力車領域,推桿箱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動助力裝置。
背景技術:
自行車是一種低碳環保的代步工具,但如果長時間騎行比較耗費體力。因此,很多人著眼於研究自行車的電動助力裝置。為了儘可能減小整車的重量和增加美觀,自行車的電動助力裝置需要朝著低質量、小體積的方向發展。在現有的電動助力裝置中,摩擦車輪驅動比較普遍,理論上驅動摩擦輪的動力需要使用低轉速(不超過4000r/min)、大扭矩電機。而現有的電動助力裝置大多數採用內轉子電機。外轉子電機一般轉速不高,與內轉子電機相比,功率密度高,轉動慣量大、散熱性好,適合應用在摩擦車輪驅動的電動助力裝置上。所以,使用內轉子電機摩擦車輪驅動的電動助力裝置必然不能兼顧自行車強動力高速運轉和整車既輕又美觀的優點。而且很多摩擦車輪驅動的電動助力裝置安裝在自行車座管上,影響自行車座墊高度的調節。
現有的拉杆箱電動助力裝置中傳動系統一般包括電機、減速器和輪子,這種傳動系統中間損耗能量太多,而且很少有離合功能,在下坡或平穩路面時,不能切換到人力模式,當電源沒電時,就更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動助力裝置,通過絲槓副配合滑軌導向來控制摩擦輪與車輪的「離合」,達到操作輕巧方便的效果。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上述技術目的的。
一種電動助力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摩擦輪、輪轂電機、輪轂電機架、滑塊、絲槓架、絲槓和限位卡簧;所述輪轂電機安裝在摩擦輪內部,所述摩擦輪的輪軸上安裝輪轂電機架;所述滑塊固定安裝在輪轂電機架上,所述絲槓一端通過絲槓副連接在所述滑塊上,另一端穿過所述絲槓架、且安裝限位卡簧,用於阻止所述絲槓在絲槓架內軸向運動;所述絲槓架上設有滑槽,所述滑塊安裝在所述絲槓架的滑槽內;當所述絲槓轉動,且所述絲槓架固定不轉動時,所述滑塊在所述絲槓架的滑槽內滑動;所述輪轂電機與動力電池連接。
進一步,所述輪轂電機為電動滑板上自帶摩擦輪的無刷有感輪轂電機。
進一步,所述絲槓副為滾珠絲槓副。
一種安裝電動助力裝置的自行車,其特徵在於,包括電動助力裝置;所述電動助力裝置的絲槓架固定在靠近自行車後輪位置,通過絲槓副的運動使摩擦輪貼合自行車後輪。
進一步,所述靠近自行車後輪位置為後上叉靠近座管夾處或後下叉靠近中軸處或立管處。
一種安裝電動助力裝置的自行車,其特徵在於,包括電動助力裝置;所述電動助力裝置的絲槓架固定在靠近自行車前輪位置,通過絲槓副的運動使摩擦輪貼合自行車前輪。
進一步,所述靠近自行車前輪位置為下管靠近頭管處或前叉靠近頭管處。
一種安裝電動助力裝置的拉杆箱,其特徵在於,包括電動助力裝置;所述電動助力裝置的絲槓架固定在拉杆箱底部,通過絲槓副的運動使摩擦輪貼合拉杆箱的車輪。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1.本發明所述的電動助力裝置,通過使用單位體積功率大、扭矩大、散熱性好的外轉子輪轂電機作為動力,提高了電動助力裝置的緊湊性,質量輕,體積小,既不過多增加整車重量又不影響整車美觀,而且輪轂電機的饋能有利於能量回收。
2.本發明所述的電動助力裝置,通過絲槓副配合滑軌導向來控制摩擦輪與車輪的「離合」,達到操作輕巧方便的效果。
3.本發明所述的帶有電動助力裝置自行車,通過安裝電動助力裝置,解決上坡難騎,負載過重或者長途騎行疲勞的問題。
4.本發明所述的帶有電動助力裝置自行車,電動助力裝置安裝位置方便,而且不改變原自行車結構。
5.本發明所述的帶有電動助力裝置拉杆箱,通過安裝電動助力裝置,解決上坡難拉或負載過重的問題,方便在沒有電梯場所出行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電動助力裝置結構示意圖。
1-摩擦輪;2-輪轂電機;3-輪轂電機架;4-滑塊;5-限位卡簧;6-絲槓架;7-絲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限於此。
如圖1所示,一種電動助力裝置,包括摩擦輪1、輪轂電機2、輪轂電機架3、滑塊4、絲槓架6、絲槓7和限位卡簧5;所述輪轂電機2安裝在摩擦輪1內部,所述摩擦輪1的輪軸上安裝輪轂電機架3;所述滑塊4固定安裝在輪轂電機架3上,所述絲槓7一端通過絲槓副連接在所述滑塊4上,另一端穿過所述絲槓架6、且安裝限位卡簧5,用於阻止所述絲槓7在絲槓架6內軸向運動;所述絲槓架6上設有滑槽,所述滑塊4安裝在所述絲槓架6的滑槽內;當所述絲槓7轉動,且所述絲槓架6不轉動時,所述滑塊4在所述絲槓架6的滑槽內滑動;所述輪轂電機2與動力電池連接。所述絲槓副為滾珠絲槓副。工作原理:通過旋轉絲槓7,滑塊4沿絲槓7運動,帶動輪轂電機架3滑動。
實施例一:一種安裝電動助力裝置的自行車,包括電動助力裝置;所述電動助力裝置的絲槓架6固定在靠近自行車後輪位置,通過絲槓副的運動使摩擦輪1貼合自行車後輪。所述靠近自行車後輪位置為後上叉靠近座管夾處或後下叉靠近中軸處或立管處。
實施例二:一種安裝電動助力裝置的自行車,包括電動助力裝置;所述電動助力裝置的絲槓架6固定在靠近自行車前輪位置,通過絲槓副的運動使摩擦輪1貼合自行車前輪。所述靠近自行車前輪位置為下管靠近頭管處或前叉靠近頭管處。
一種安裝電動助力裝置的自行車,通過絲槓副配合滑軌導向來控制摩擦輪與車輪的「離合」有3種工作狀態:
當人力騎行時,輪轂電機2與動力電池斷開,旋轉絲槓7,使摩擦輪1不接觸自行車輪;
當需要助力時,輪轂電機2與動力電池連接,旋轉絲槓7,使摩擦輪1接觸自行車輪;
當需要饋能時,輪轂電機2與動力電池連接,旋轉絲槓7,使摩擦輪1接觸自行車輪,輪轂電機2處於發電狀態。
實施例三:一種安裝電動助力裝置的拉杆箱,其特徵在於,包括電動助力裝置;所述電動助力裝置的絲槓架6固定在拉杆箱底部,通過絲槓副的運動使摩擦輪1貼合拉杆箱的車輪,方便老年人在沒有電梯場所出行使用。
所述實施例為本發明的優選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背離本發明的實質內容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做出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動助力裝置,包括摩擦輪、輪轂電機、輪轂電機架、滑塊、絲槓架、絲槓和限位卡簧;所述輪轂電機安裝在摩擦輪內部,所述摩擦輪的輪軸上安裝輪轂電機架;所述滑塊固定安裝在輪轂電機架上,所述絲槓一端通過絲槓副連接在所述滑塊上,另一端穿過所述絲槓架;所述絲槓上安裝限位卡簧,用於阻止所述絲槓在絲槓架內軸向運動;所述絲槓架上設有滑槽,所述滑塊安裝在所述絲槓架的滑槽內;當所述絲槓轉動,且所述絲槓架不轉動時,所述滑塊在所述絲槓架的滑槽內滑動;所述輪轂電機與動力電池連接。本發明可以通過絲槓副配合滑軌導向來控制摩擦輪與車輪的「離合」,達到操作輕巧方便的效果。
技術研發人員:陳挑挑;梅德清;陳滿意;塗立志;孫潮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江蘇大學
技術研發日:2017.06.09
技術公布日: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