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箱及電子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5:33:41 1
機箱及電子設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機箱及電子設備,涉及裝配領域,可以使其無需工具便可進行拆裝。機箱包括:箱體以及支撐架。支撐架包括設有第一軸的第一側板、設有第二軸和第一限位結構的第二側板以及設有插頭的第三側板;箱體的第一側壁的內壁面上設有支撐槽,第一軸和第二軸分別嵌入對應的支撐槽內。箱體的第一側壁上還設有與插頭配合的插槽,插頭旋轉至插槽內。箱體的第二側壁上設有與第一限位結構與第二限位結構配合使用,以限制支撐架向箱體外方向的旋轉。支撐架可以通過其兩側的第一軸與第二軸旋轉至箱體內,插槽與插頭卡合以阻擋支撐架繼續向箱體內旋轉,第一限位結構與第二限位結構限位阻止支撐架反向的旋轉。
【專利說明】機箱及電子設備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箱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計算機內部都設有用於固定光碟驅動器的光碟驅動器支架,光碟驅動器支架是通過螺釘將其固定在電子設備內,可以使光碟驅動器穩固的設置在電子設備內。
[0003]在實現本實用新型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對於現有的一部分計算機而言,計算機內部的主板是設置在光碟驅動器下面的,每次維修主板的時候都需要使用螺絲刀等工具將光碟驅動器拆下,拆卸光碟驅動器時比較麻煩,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則無法對光碟驅動器進行拆除。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機箱及電子設備,主要目的在於無需工具便可對其進行組裝或拆卸,從而更加方便。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方面,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機箱包括:箱體以及設置在所述箱體內的支撐架;其中,
[0007]所述支撐架包括第一側板、設置在所述第一側板第一側邊的第二側板、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側板第二側邊的第三側板,其中,所述第一側邊與所述第二側邊分別為所述第一側板的兩相對側邊;
[0008]所述第一側板的第三側邊上設有插頭,所述第三側邊處於所述第一側邊和所述第二側邊之間;
[0009]所述第二側板上設有第一軸,所述第三側板上設有第一限位結構以及與所述第一軸同軸的第二軸;
[0010]所述箱體的第一側壁的內壁面上設有第一支撐板筋和第二支撐板筋,所述第一支撐板筋和所述第二支撐板筋上均設有支撐槽,所述第一軸和第二軸分別嵌入至對應的所述支撐槽內;
[0011 ] 所述箱體的第一側壁上還設有與所述插頭配合使用的插槽,所述支撐架繞所述第一軸旋轉至所述第一側板與所述第一側壁呈設定角度時,所述插頭插入至所述插槽內;
[0012]所述箱體的與所述第一側壁相鄰的第二側壁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限位結構配合的第二限位結構,所述第一限位結構與所述第二限位結構配合使用,以限制所述支撐架相對所述箱體移動。
[001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採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0014]可選的,前述的支撐架,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結構為彈性裝置,所述彈性裝置包括彈片,所述彈片上設有凸起於所述彈片外表面的凸塊,所述彈片的一端彈起於所述第三側板。所述第二限位結構為與所述凸塊配合的開口,所述凸塊由所述彈片壓設在所述開口內。
[0015]可選的,前述的支撐架,其中所述彈片的一端還設有連接板以及設置在所述連接板上的手柄,所述連接板朝向所述箱體內方向彎折於所述彈片的一端。
[0016]可選的,前述的支撐架,其中所述彈性裝置還包括垂直於所述第三側板外表面的支撐板,以及設置在所述支撐板上且平行於所述第三側板外表面的固定板,所述彈片的另一端與所述固定板連接。
[0017]可選的,前述的支撐架,其中所述固定板上設有從所述固定板外表面凸起的第一折板。所述第二側壁上設有凸起於所述箱體內方向的凸起平臺,所述凸起平臺上開有與所述第一折板配合的豁口,所述第一折板與所述豁口相牴觸。
[0018]可選的,前述的支撐架,其中所述第一側板上設有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側板設有下凹於所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所述插頭為凸起於所述第二平面的第二折板。所述插槽包括:擋板以及連接所述擋板與所述第一側壁的斜板,所述擋板凸起於所述第一側壁的箱體內側方向。
[0019]可選的,前述的支撐架,還包括:擋塊,其設置在所述第二側板外表面和所述第三側板外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撐板筋和所述第二支撐板筋上均設有擋槽,所述擋塊嵌入擋槽內。
[0020]可選的,前述的支撐架,其中所述擋槽為U形擋槽。
[0021]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包括:機箱。
[0022]所述機箱包括:箱體以及設置在所述箱體內的支撐架;其中,
[0023]所述支撐架包括第一側板、設置在所述第一側板第一側邊的第二側板、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側板第二側邊的第三側板,其中,所述第一側邊與所述第二側邊分別為所述第一側板的兩相對側邊;
[0024]所述第一側板的第三側邊上設有插頭,所述第三側邊處於所述第一側邊和所述第二側邊之間;
[0025]所述第二側板上設有第一軸,所述第三側板上設有第一限位結構以及與所述第一軸同軸的第二軸;
[0026]所述箱體的第一側壁的內壁面上設有第一支撐板筋和第二支撐板筋,所述第一支撐板筋和所述第二支撐板筋上均設有支撐槽,所述第一軸和第二軸分別嵌入至對應的所述支撐槽內;
[0027]所述箱體的第一側壁上還設有與所述插頭配合使用的插槽,所述支撐架繞所述第一軸旋轉至所述第一側板與所述第一側壁呈設定角度時,所述插頭插入至所述插槽內;
[0028]所述箱體的與所述第一側壁相鄰的第二側壁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限位結構配合的第二限位結構,所述第一限位結構與所述第二限位結構配合使用,以限制所述支撐架相對所述箱體移動。
[0029]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採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0030]可選的,前述的電子設備,還包括:主板以及光碟驅動器;
[0031]所述光碟驅動器設置在所述支撐架內;
[0032]所述主板設置在所述機箱箱體的連接所述第一側壁以及所述第二側壁的第三側壁上。
[0033]藉由上述技術方案中提供的至少一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0034]一、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機箱中的支撐架可以通過其兩側的第一軸與第二軸旋轉至箱體內,至所述插頭旋轉至所述插槽內,所述插槽阻擋插頭及支撐架繼續向所述箱體旋轉,同時,所述第一限位結構與所述第二限位結構配合,阻止所述支撐架在箱體內反向的旋轉,使支撐架無需工具便可固定在箱體內,從而使電子設備在拆裝支撐架時更加方便。
[0035]二、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機箱及電子設備結構較為簡單,易於規模化生產。
[0036]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並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機箱的結構示意圖;
[003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機箱的支撐架的結構示意圖;
[0039]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機箱的側壁面部分結構示意圖;
[0040]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機箱的彈片裝置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0041]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機箱的插頭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2]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光碟驅動器的光碟驅動器支架需要通過螺絲刀等工具才能將其拆下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機箱及電子設備,使其無需工具便可對其進行組裝或拆卸,從而在安裝及組裝方面變的更加方便。
[004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總體思路如下:
[004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機箱,包括:
[0045]箱體以及設置在所述箱體內的支撐架;其中,
[0046]所述支撐架包括第一側板、設置在所述第一側板第一側邊的第二側板、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側板第二側邊的第三側板,其中,所述第一側邊與所述第二側邊分別為所述第一側板的兩相對側邊;
[0047]所述第一側板的第三側邊上設有插頭,所述第三側邊處於所述第一側邊和所述第二側邊之間;
[0048]所述第二側板上設有第一軸,所述第三側板上設有第一限位結構以及與所述第一軸同軸的第二軸;
[0049]所述箱體的第一側壁的內壁面上設有第一支撐板筋和第二支撐板筋,所述第一支撐板筋和所述第二支撐板筋上均設有支撐槽,所述第一軸和第二軸分別嵌入至對應的所述支撐槽內;
[0050]所述箱體的第一側壁上還設有與所述插頭配合使用的插槽,所述支撐架繞所述第一軸旋轉至所述第一側板與所述第一側壁呈設定角度時,所述插頭插入至所述插槽內;
[0051]所述箱體的與所述第一側壁相鄰的第二側壁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限位結構配合的第二限位結構,所述第一限位結構與所述第二限位結構配合使用,以限制所述支撐架相對所述箱體移動。
[0052]基於同一實用新型構思,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包括:上述機箱。
[0053]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機箱中的支撐架可以通過其兩側的第一軸與第二軸旋轉至箱體內,至所述插頭旋轉至所述插槽內,所述插槽阻擋插頭及支撐架繼續向所述箱體旋轉,同時,所述第一限位結構與所述第二限位結構配合,阻止所述支撐架在箱體內反向的旋轉,使支撐架無需工具便可固定在箱體內,從而使電子設備在拆裝支撐架時更加方便。
[0054]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機箱及電子設備其【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徵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後。在下述說明中,不同的「一實施例」或「實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實施例。此外,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的特定特徵、結構、或特點可由任何合適形式組合。
[0055]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提出的一種機箱包括:箱體5以及設置在所述箱體5內的支撐架100。其中,如圖2所示,所述支撐架100包括第一側板11、設置在所述第一側板11第一側邊的第二側板13、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側板11第二側邊的第三側板12,其中,所述第一側邊與所述第二側邊分別為所訴第一側板11的兩相對側邊。所述第一側板11的第三側邊上設有插頭3,所述第三側邊處於所述第一側邊和所述第二側邊之間,所述第二側板13上設有第一軸2,所述第三側板12上設有第一限位結構以及與所述第一軸2同軸的第二軸。如圖1所示,所述箱體5的第一側壁52的內壁面上設有第一支撐板筋521和第二支撐板筋522,所述第一支撐板筋521和所述第二支撐板筋522上均設有支撐槽5211,所述第一軸和第二軸分別嵌入至對應的所述支撐槽5211內。所述箱體5的第一側壁52上還設有與所述插頭配合的插槽523,所述支撐架100繞所述第一軸2旋轉至所述第一側板11與所述第一側壁52呈設定角度時,所述插頭插入至所述插槽5211內。如圖3所示,所述箱體的與所述第一側壁52相鄰的第二側壁51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限位結構配合的第二限位結構511,所述第一限位結構與所述第二限位結構511配合使用,如圖1所示,以限制所述支撐架100相對所述箱體5移動。
[005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出的機箱中的支撐架可以通過其兩側的第一軸與第二軸與箱體內的支撐槽配合旋轉至箱體內,至所述插頭旋轉至所述插槽內,使所述插槽阻擋插頭及支撐架繼續向所述箱體旋轉,同時,所述第一限位結構與所述第二限位結構配合,阻止所述支撐架在箱體內反向的旋轉,使支撐架無需工具便可固定在箱體內。
[0057]具體的,如圖4所示,上述實施例一中所述的機箱還提供如下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結構為彈性裝置,所述彈性裝置3包括彈片31,所述彈片31上設有凸起於所述彈片31外表面的凸塊311,所述彈片31的一端彈起於所述第三側板12。如圖3所示,所述第二限位結構511為與所述凸塊配合的開口,所述凸塊由所述彈片壓設在所述開口內。
[0058]進一步的,如圖4所示,為了方便用戶在對支撐架拆卸時操作方便,上述實施例一中所述的機箱還提供如下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彈片31的一端還設有連接板312以及設置在所述連接板312上的手柄313,所述連接板312朝向所述箱體內方向彎折於所述彈片31的一端。在拆卸支撐架時,用戶無需去搬動彈片裝置上的凸塊,只需要搬動手柄,然後反向旋轉所述支撐架即可。
[0059]進一步的,如圖4所示,為了使彈片手柄不會佔用容納體內部空間,上述實施例一中所述的機箱還提供如下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彈性裝置3還包括垂直於所述第三側板12外表面的支撐板32,以及設置在所述支撐板32上且平行於所述第三側板12外表面的固定板33,所述彈31片的另一端與所述固定板33連接,使所述手柄313與所述連接板312位於所述第三側板12外側。
[0060]進一步的,如圖4所示,為了使支撐架固定在所述容納腔內的固定效果更好,上述實施例一中所述的機箱還提供如下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固定板33上設有從所述固定板33外表面凸起的第一折板34。如圖3所示,所述第二側壁51上設有凸起於所述箱體內方向的凸起平臺5a,所述凸起平臺5a上開有與所述第一折板配合的豁口 512,所述第一折板與所述豁口 512相牴觸。
[0061]具體的,如圖5所示,上述實施例一中所述的機箱還提供如下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側板11上設有第一平面11a,所述第一側板11設有下凹於所第一平面Ila的第二平面11b,所述插頭111為凸起於所述第二平面Ilb的第二折板。如圖1所示,所述插槽523包括:擋板以及連接所述擋板與所述第一側壁52的斜板,所述擋板凸起於所述第一側壁52的箱體5內側方向。
[0062]進一步的,如圖2所示,為了使支撐架在所述機箱內的固定效果更好,上述實施例一中所述的機箱還提供如下的實施方式,所述機箱其中還包括:擋塊4,其設置在所述第二側板13外表面和所述第三側板12 (圖中未不出)外表面上;如圖1所不,所述第一支撐板筋521和所述第二支撐板筋上均設有擋槽5212,所述擋塊嵌入擋槽內。當然所述擋塊也可以只設置在第二側板外表面上,或是第三側板外表面上。
[0063]進一步的,如圖1所示,為了使所述擋塊易於轉動至擋槽內,上述實施例一中所述的機箱還提供如下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擋槽212為U形擋槽。在安裝所述支撐架時,所述擋塊可從U形擋槽的廣口進入擋槽內,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
[006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電子設備包括:機箱。所述機箱包括:箱體以及設置在所述箱體內的支撐架。其中,所述支撐架包括第一側板、設置在所述第一側板的第一側邊的第二側板、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側板的第二側邊的第三側板,其中,所述第一側邊與所述第二側邊相對。所述第一側板的第三側邊上設有插頭,所述第三側邊處於所述第一側邊和所述第二側邊之間,所述第二側板上設有第一軸,所述第三側板上設有第二軸,所述第三側板上還設有第一限位結構。所述箱體的第一側壁的內壁面上設有第一支撐板筋和第二支撐板筋,所述第一支撐板筋和所述第二支撐板筋上均設有支撐槽,所述第一軸和第二軸分別嵌入對應的所述支撐槽內。所述箱體的第一側壁上還設有與所述插頭配合的插槽,所述插頭以所述第一支撐板筋和所述第二支撐板筋的支撐槽構成的軸線從插槽外旋轉至插槽內。所述箱體的第二側壁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限位結構配合的第二限位結構,所述第一限位結構與所述第二限位結構配合使用,以限制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一支撐板筋和所述第二支撐板筋的支撐槽構成的軸線向所述箱體外方向的旋轉。
[006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電子設備無需工具便可對所述支撐架進行拆裝,從而在使用上更加方便、快捷。
[0066]進一步的,如圖1所示,為了降低機箱的體積,上述實施例二中所述的電子設備還提供如下的實施方式,其中還包括:主板6、光碟驅動器7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側壁52以及所述第二側壁51的第三側壁53 ;所述光碟驅動器7設置在所述支撐架100內;所述主板6設置在所述第三側壁53上,可以減小原有機箱內光碟驅動器與主板之間的距離。
[0067]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機箱,其特徵在於,包括:箱體以及設置在所述箱體內的支撐架;其中, 所述支撐架包括第一側板、設置在所述第一側板第一側邊的第二側板、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側板第二側邊的第三側板,其中,所述第一側邊與所述第二側邊分別為所述第一側板的兩相對側邊; 所述第一側板的第三側邊上設有插頭,所述第三側邊處於所述第一側邊和所述第二側邊之間; 所述第二側板上設有第一軸,所述第三側板上設有第一限位結構以及與所述第一軸同軸的第二軸; 所述箱體的第一側壁的內壁面上設有第一支撐板筋和第二支撐板筋,所述第一支撐板筋和所述第二支撐板筋上均設有支撐槽,所述第一軸和第二軸分別嵌入至對應的所述支撐槽內; 所述箱體的第一側壁上還設有與所述插頭配合使用的插槽,所述支撐架繞所述第一軸旋轉至所述第一側板與所述第一側壁呈設定角度時,所述插頭插入至所述插槽內; 所述箱體的與所述第一側壁相鄰的第二側壁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限位結構配合的第二限位結構,所述第一限位結構與所述第二限位結構配合使用,以限制所述支撐架相對所述箱體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箱,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限位結構為彈性裝置,所述彈性裝置包括彈片,所述彈片上設有凸起於所述彈片外表面的凸塊,所述彈片的一端彈起於所述第三側板; 所述第二限位結構為與所述凸塊配合的開口,所述凸塊由所述彈片壓設在所述開口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箱,其特徵在於, 所述彈片的一端還設有連接板以及設置在所述連接板上的手柄; 所述連接板朝向所述機箱內方向彎折於所述彈片的一端。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箱,其特徵在於, 所述彈性裝置還包括垂直於所述第三側板外表面的支撐板,以及設置在所述支撐板上且平行於所述第三側板外表面的固定板,所述彈片的另一端與所述固定板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機箱,其特徵在於, 所述固定板上設有從所述固定板外表面凸起的第一折板; 所述第二側壁上設有凸起於所述箱體內方向的凸起平臺,所述凸起平臺上開有與所述第一折板配合的豁口,所述第一折板與所述豁口相牴觸。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機箱,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側板上設有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側板設有下凹於所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所述插頭為凸起於所述第二平面的第二折板; 所述插槽包括:擋板以及連接所述擋板與所述第一側壁的斜板,所述擋板凸起於所述第一側壁的箱體內側方向。
7.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機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擋塊,其設置在所述第二側板外表面和所述第三側板外表面上; 所述第一支撐板筋和所述第二支撐板筋上均設有擋槽,所述擋塊嵌入擋槽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機箱,其特徵在於,所述擋槽為U形擋槽。
9.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上述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機箱。
10.根據權利要求9的電子設備,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主板以及光碟驅動器;所述光碟驅動器設置在所述支撐架內;所述主板設置在所述機箱箱體的連接所述第一側壁以及所述第二側壁的第三側壁上。
【文檔編號】G06F1/18GK203930639SQ201420334426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0日
【發明者】陳建陽, 李霜 申請人:聯想(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