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筋膜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7:28:11
專利名稱:取筋膜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取筋膜器。
背景技術:
目前醫療領域取筋膜時一般採用的方法是,先將筋膜分離後先用血管鉗夾住,再用刀進行切割,或用剪刀剪下來,這樣取得的筋膜不平整,取下的筋膜邊緣也不規則,並且取下後會收縮變厚,影響使用。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一種專門用來取筋膜的工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現有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ー種使用方便的取筋膜 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取筋膜器,包含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一切割頭和第二切割頭,第一切割頭連接於第一手柄的一端,第二切割頭連接於第二手柄的一端,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鉸接在一起,在第一和第二手柄末端設有人的手指可伸進握持的圓形或橢圓形把手,所述第一切割頭和第二切割頭均為中空的柱形體,或橢圓形柱體,或錐臺體,或矩形體,或正多邊形體,第一切割頭的孔徑尺寸略大於第二切割頭的相應的外框架尺寸,第一切割頭和第二切割頭相互匹配咬合切割。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把手上端水平方向凸出有鎖緊卡扣,所述鎖緊卡扣表面設有凸起的斜紋,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上的鎖緊卡扣可相互扣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取筋膜器可以直接用來取下整片的筋膜,根據切割頭形狀的不同可以切割出不同形狀的筋膜以適應不同的需求,並且採用錐臺狀的切割頭時可以將筋膜拉伸後才切斷,這樣不會出現筋膜切割後收縮變厚的現象,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使用。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ー;圖3是圖I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ニ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三;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四。圖中標號I為第二切割頭,標號2為第一手柄,標號3為鎖緊卡扣,標號4為把手,標號5為第二手柄,標號6為第一切割頭。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 :參見圖I、圖2和圖3, —種取筋膜器,第一手柄2和第二手柄5相互鉸接在一起,在第一手柄2上和第二手柄5的一端分別連接有第一切割頭6和第二切割頭1,在第一手柄2和第二手柄5的另一端設有人的手指可伸進握持的圓形或橢圓形把手4,在把手4的上端兩手柄上分別設有帶有表面帶斜紋的鎖緊卡扣3,兩鎖緊卡扣可利用斜紋相互扣合在一起。第一切割頭6和第二切割頭I均為圓柱形體,第一切割頭6的孔徑尺寸略大於第二切割頭I的外框架尺寸。在使用時準備好筋膜後,手拿本取筋膜器的手柄,用切割頭在筋膜上咬合切割筋膜,取下一塊筋膜以備手術中使用,實施例2 :參見圖4,與實施例I基本相同,相同之處不重複,不同的是第一切割頭6和第二切割頭I均為錐臺體。實施例3 :參見圖5,與實施例I基本相同,相同之處不重複,不同的是第一切割頭6和第二切割頭I的均為矩形體。實施例4 :參見圖6,與實施例I基本相同,相同之處不重複,不同的是第一切割 頭6和第二切割頭I的均為橢圓形體。
權利要求1.一種取筋膜器,包含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一切割頭和第二切割頭,第一切割頭連接於第一手柄的一端,第二切割頭連接於第二手柄的一端,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鉸接在一起,在第一和第二手柄末端設有人的手指可伸進握持的圓形或橢圓形把手,其特徵是所述第一切割頭和第二切割頭均為中空的柱形體,或橢圓形柱體,或錐臺體,或矩形體,或正多邊形體,第一切割頭的孔徑尺寸略大於第二切割頭的相應的外框架尺寸,第一切割頭和第ニ切割頭相互匹配咬合切割。
2.—種權利要求I所述的取筋膜器,其特徵是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把手上端水平方向凸出有鎖緊卡扣,所述鎖緊卡扣表面設有凸起的斜紋,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上的鎖緊卡扣可相互扣合。
專利摘要一種取筋膜器,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相互鉸接在一起,在兩手柄端部分別連接有兩個切割頭,切割頭均為中空的柱形體,或橢圓形柱體,或錐臺體,或矩形體,或正多邊形體,第一切割頭的孔徑尺寸略大於第二切割頭的相應的外框架尺寸,第一切割頭和第二切割頭相互匹配咬合切割。根據切割頭形狀的不同可以切割出不同形狀的筋膜以適應不同的需求,並且採用錐臺狀的切割頭時可以將筋膜拉伸後才切斷,這樣不會出現筋膜切割後收縮變厚的現象,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使用。
文檔編號A61B17/3209GK202409052SQ201120566749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0日
發明者李煒長 申請人:李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