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節牆板矩管模板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1:24:01 2
可調節牆板矩管模板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調節牆板矩管模板,包括由竹梯形下框架和門形上框架組成的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框架插入下框架矩管內,可以相對下框架實施調節移動,所述上框架通過固定螺栓固定在下框架上,所述框架的後側面通過螺釘固定安裝有塑鋼面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選用薄壁矩管作框架,在同等材料的基礎上,強度更好,剛度更高,抗變形能力更強;因鋼矩管的使用,整個框架平整度、精度、垂直度都明顯優於其他類型模板結構的框架;可調節牆板矩管模板,可以適應不同混凝土牆體高度的澆注要求,操作簡便,拆裝容易,可重複使用率更高。
【專利說明】可調節牆板矩管模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領域,是一種可調節牆板矩管模板。
【背景技術】
[0002]建築施工時砼牆體的澆築是十分重要的一步。現有技術中,砼牆體的澆築都是在木模板和圓形鋼管搭建的澆築空間內澆築,這種方法搭建費時費力,浪費木材,而且澆築時容易出現砼澆注「跑、冒、漲、漏」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混凝土澆築用可調節牆板矩管模板,該牆板模板採用矩管結構,可根據需要調節高度,結構穩定,強度更好,剛度更高,抗變形能力更強,重複使用率更高。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方案是,一種可調節牆板矩管模板,包括由竹梯形下框架和門形上框架組成的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框架插入下框架矩管內,可以相對下框架實施調節移動,所述上框架通過固定螺栓固定在下框架上,所述框架的後側面通過螺釘固定安裝有塑鋼面板。
[0005]進一步的,所述下框架為若干薄壁矩管相互垂直對接沿全周連續焊接的矩管結構,所述下框架的兩側的立矩管之間設置連接有若干與立矩管平行或垂直的橫肋和縱肋,所述橫肋和縱肋為薄壁矩管,所述下框架左右兩側的立矩管面上設置有若干連接其他框架用的螺栓孔,所述下框架下端為中間留有利於螺栓鉤或定位銷矩管通過的槽孔的雙矩管結構。
[0006]進一步的,所述雙矩管結構由位於立矩管上端或下端分別靠立矩管前側面和靠立矩管後側面設置安裝的兩根橫截面尺寸相同的矩管和兩根矩管之間的間隔組成,所述兩根橫截面尺寸相同的矩管左右兩側的間隔處設置有垂直於兩根尺寸相同的矩管的連接矩管,連接矩管與矩管之間的封閉區域構成槽孔。
[0007]進一步的,所述上框架為若干薄壁矩管對接沿全周連續焊接的矩管結構,所述上框架上端為中間留有利於螺栓鉤或定位銷矩管通過的槽孔的兩矩管結構,所述上框架左右立矩管可以插入下框架的左右立矩管內上下調節移動。
[0008]進一步的,所述上框架左右立矩管外徑尺寸略小於下框架的左右立矩管內徑尺寸。
[0009]進一步的,所述兩矩管結構由位於立矩管上端或下端分別靠立矩管前側面和靠立矩管後側面設置安裝的兩根橫截面尺寸不相同的矩管和兩根矩管之間的間隔組成,所述兩根尺寸橫截面尺寸不相同的矩管左右兩側的間隔處設置有垂直於兩根尺寸不同的矩管的連接矩管,連接矩管與矩管之間的封閉區域構成槽孔。
[0010]進一步的,所述塑鋼面板的尺寸相對於框架橫向大出4mm,縱向大出2mm。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選用薄壁矩形管件製作框架,在同等材料的基礎上,強度更好,剛度更高,抗變形能力更強;因鋼矩管的使用,整個框架平整度、精度、垂直度都明顯優於其他類型模板結構的框架;操作簡便,拆裝容易,重複使用率更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專利進一步說明。
[0013]圖1為該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0015]圖3為該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0016]圖4為該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7]圖5為該實用新型的雙矩管結構示意圖;
[0018]圖6為該實用新型的兩矩管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
[0020]1-上框架;2_下框架;3_塑鋼面板;4-橫肋;5-縱肋;6_固定螺栓;7-槽孔;8-螺栓孔,9-連接矩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2]如圖1?6所示,一種可調節牆板矩管模板,包括由竹梯形下框架2和門形上框架I組成的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框架I插入下框架2矩管內,可以相對下框架2實施調節移動,所述上框架I通過固定螺栓6固定在下框架2上,所述框架的後側面通過螺釘固定安裝有塑鋼面板3。
[0023]在本實施例中,框架使用優質的Q235鋼材,所述下框架2為若干薄壁矩管相互垂直對接沿全周連續焊接的矩管結構,所述下框架2的兩側的立矩管之間設置連接有若干與立矩管平行或垂直的橫肋4和縱肋5,所述橫肋4和縱肋5為薄壁矩管,所述下框架2左右兩側的立矩管面上設置有若干連接其他框架用的螺栓孔8,所述下框架2下端為中間留有利於螺栓鉤或定位銷矩管通過的槽孔7的雙矩管結構。
[002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雙矩管結構由位於立矩管上端或下端分別靠立矩管前側面和靠立矩管後側面設置安裝的兩根橫截面尺寸相同的矩管和兩根矩管之間的間隔組成,所述兩根橫截面尺寸相同的矩管左右兩側的間隔處設置有垂直於兩根尺寸相同的矩管的連接矩9管,連接矩管9與矩管之間的封閉區域構成槽孔7。
[002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上框架I為若干薄壁矩管對接沿全周連續焊接的矩管結構,所述上框架I上端為中間留有利於螺栓鉤或定位銷矩管通過的槽孔7的兩矩管結構,所述上框架I左右立矩管可以插入下框架2的左右立矩管內上下調節移動。
[0026]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上框架I左右立矩管外徑尺寸略小於下框架2的左右立矩管內徑尺寸。
[0027]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兩矩管結構由位於立矩管上端或下端分別靠立矩管前側面和靠立矩管後側面設置安裝的兩根橫截面尺寸不相同的矩管和兩根矩管之間的間隔組成,所述兩根橫截面尺寸不相同的矩管左右兩側的間隔處設置有垂直於兩根尺寸不同的矩管的連接矩管9,連接矩管9與矩管之間的封閉區域構成槽孔7。
[0028]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塑鋼面板3為優質的塑鋼面板3,優選厚度為15mm,所述塑鋼面板3的尺寸相對於框架橫向大出4mm,縱向大出2mm,其作用主要在於能保證模板面板拼縫嚴密,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澆注過程中的漏漿現象。
[0029]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塑鋼面板3用自攻螺釘固定住表面平整的框架上。
[0030]具體實施過程:
[0031]將上框架I安裝在下框架2上,根據施工實際需要,調節上框架I至合適高度,然後通過固定螺栓6固定,框架固定好後,通過自攻螺釘安裝塑鋼面板3於框架上,下次再使用時,只需將塑鋼面板3拆下,重新調節上框架I至合適高度,更換合適尺寸的塑鋼面板3即可。
[0032]上列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可調節牆板矩管模板,包括由竹梯形下框架和門形上框架組成的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框架插入下框架矩管內,可以相對下框架實施調節移動,所述上框架通過固定螺栓固定在下框架上,所述框架的後側面通過螺釘固定安裝有塑鋼面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牆板矩管模板,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框架為若干薄壁矩管相互垂直對接沿全周連續焊接的矩管結構,所述下框架的兩側的立矩管之間設置連接有若干與立矩管平行或垂直的橫肋和縱肋,所述橫肋和縱肋為薄壁矩管,所述下框架左右兩側的立矩管面上設置有若干連接其他框架用的螺栓孔,所述下框架下端為中間留有利於螺栓鉤或定位銷矩管通過的槽孔的雙矩管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調節牆板矩管模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雙矩管結構由位於立矩管上端或下端分別靠立矩管前側面和靠立矩管後側面設置安裝的兩根橫截面尺寸相同的矩管和兩根矩管之間的間隔組成,所述兩根橫截面尺寸相同的矩管左右兩側的間隔處設置有垂直於兩根尺寸相同的矩管的連接矩管,連接矩管與矩管之間的封閉區域構成槽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牆板矩管模板,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框架為若干薄壁矩管對接沿全周連續焊接的矩管結構,所述上框架上端為中間留有利於螺栓鉤或定位銷矩管通過的槽孔的兩矩管結構,所述上框架左右立矩管可以插入下框架的左右立矩管內上下調節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調節牆板矩管模板,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框架左右立矩管外徑尺寸略小於下框架的左右立矩管內徑尺寸。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調節牆板矩管模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兩矩管結構由位於立矩管上端或下端分別靠立矩管前側面和靠立矩管後側面設置安裝的兩根橫截面尺寸不相同的矩管和兩根矩管之間的間隔組成,所述兩根尺寸橫截面尺寸不相同的矩管左右兩側的間隔處設置有垂直於兩根尺寸不同的矩管的連接矩管,連接矩管與矩管之間的封閉區域構成槽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牆板矩管模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塑鋼面板的尺寸相對於框架橫向大出4mm,縱向大出2mm。
【文檔編號】E04G11/06GK204081467SQ201420426606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1日
【發明者】林經豪 申請人:林經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