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包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06:13:16 1
專利名稱:捆包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設置有包裹用緩衝件支承兩端的被捆包物整體且連 接緩衝件之間的呈筒狀的外箱的捆包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對這種捆包裝置而言,通過將用豎起部包圍周圍的託座狀的 緩衝件插入被捆包物的兩端夾持被捆包物,並將用緩衝件所夾持地被捆包 物插入筒狀的外箱,用帶綑紮插入緩衝件的外箱整體之後,完成捆包,由 此,利用緩衝件和外箱進行保管時的負載的支承和被捆包物的保護(參照 例如專利文獻1)。
圖6表示專利文獻1所述的現有的捆包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如圖6所 示,其由託座狀的緩衝件a、被捆包物b、筒狀的外箱c、帶e構成,形成 緩衝件a的帶狀的底面部的面作為側面d從外箱c露出。
專利文獻l:日本特開平8-198373號公報
但是,在所述現有的構成中有如下課題,緩衝件插入外箱內,外箱的 端面露出在捆包上的外側,在卸貨時外箱的端面彼此碰撞後使外箱破損, 給保管時的負載的支承和被捆包物的保護功能帶來麻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鑑於現有技術的這些問題點而作出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 用少的材料使用量維持捆包的功能,並能降低外箱等的包裝件的破損的捆 包裝置。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捆包裝置的特徵在於,在周圍設置有豎起 部的帶狀的緩衝件上,設置有在豎起部前端的外側全周上使豎起部的厚度 降低的臺階,用緩衝件支承被捆包物的兩端,捆包裝置還設置有包裹臺階 及被捆包物且連接緩衝件之間的呈筒狀的外箱,用帶巻繞整體後綑紮。
另外,優選由所述臺階引起的豎起部的厚度的降低的長度比外箱的板 厚大。
再者,在捆包裝置的頂面側,以從頂面側的兩端朝向中央臺階變小的 方式設置有斜坡,且中央部採用平坦的形狀為好。
另外,優選外箱包裹臺階及被捆包物且連接緩衝件之間呈筒狀時,在 設置於捆包裝置的頂面側的豎起部的臺階上以規定的長度重疊外箱的端 部,則頂面側的所述外箱成為雙重結構。
另外,使捆包裝置正面及背面側的臺階以從捆包裝置底面側向頂面側 傾斜的方式設置斜坡為好。
另外,在緩衝件的豎起部中,至少在形成底面側的面上,設置有避讓 在綑紮時使用的帶的凹部。
根據本發明,由於構成為用在豎起部前端的外側全周上設置有臺階 的託座狀的緩衝件支承被捆包物的兩端,並用外箱包裹臺階及被捆包物, 連接緩衝件之間,因此,緩衝件形成為捆包側面的外廓部,由此,外箱的 端面不會露出在捆包的外側,可防止運送時的外箱的破損。
另外,由於設定由臺階引起的緩衝件的豎起部的厚度的降低的長度比 外箱的板厚大,因此,即使由於保管時的負載等外箱略有膨脹,外箱外面 部也不會超越緩衝件的外面,即使運送中或卸貨時外箱彼此衝撞也不會使 外箱破損。
再者,由於在設置於緩衝件的豎起部的臺階中,在設置於捆包裝置的 頂面側的臺階上,以從緩衝件頂面側的兩端朝向中央臺階變小的方式設置 斜坡,並且,中央部採用平坦的形狀,因此,在外箱頂面上形成有中央成 凹狀的斜坡,可防止外箱頂面成為內彎的變形,從而降低外箱的變形不良。
另外,由於外箱包裹臺階及被捆包物且連接緩衝件之間呈筒狀時,在 設置於捆包裝置的頂面側的豎起部的臺階上重疊外箱的端部,則頂面側的 外箱成為雙重結構,因此,可提高外箱的強度防止外箱的變形,可提高施 加有來自外箱的頂面外力時保護被捆包物的功能。
另外,由於在設置於緩衝件豎起部的臺階中,使捆包裝置正面及背面 側的臺階以從捆包裝置底面側向頂面側傾斜的方式設置斜坡,因此,即使 在施加有保管時的負載和來自頂面的衝擊的情況下,也能防止外箱自身的彎曲和撓曲等的變形。
另外,由於在緩衝件的豎起部中,在形成捆包裝置的頂面側或底面側 的面上設置有避讓在綑紮時使用的帶的凹部,因此,即使在運送中拖拉捆 包裝置,帶也不與地面摩擦,能夠防止發生帶的斷開等運送中的不良的事 故。
圖1是本發明的捆包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圖1的捆包裝置的主視圖。
圖3是沿圖1的捆包裝置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的端部的剖視圖。 圖4是與圖1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正交方向的剖視圖。 圖5是圖1的捆包裝置的側面的局部放大圖。 圖6是現有的捆包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中1、 2、 3、 4-豎起部,5-緩衝件,6、 7、 8、 9-臺階部,10-外箱, 11-帶,12-緩衝件的外面,13-頂面側的斜坡部,14-平坦部,15、 16-側面 側的斜坡部,17-凹部,18-被捆包物。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還有,本發明並不限 定於該實施方式。
圖1是本發明的捆包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其主視圖。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捆包裝置具備配置於被捆包物18的兩端部 的一對緩衝件5;和外箱IO,其配置於這些一對的緩衝件5之間,且折彎
為大致矩形狀後包裹被捆包物18。
各緩衝件5形成為託座狀,並具有相互連接於其周圍的多個豎起部1、 2、 3、 4,在這些多個豎起部l、 2、 3、 4的前端的外側全周上形成有降低 各豎起部的厚度的臺階6、 7、 8、 9、
在捆包之際,通過將被捆包物18的兩端首先插入一對的緩衝件5,支 承被捆包物18,用呈筒狀的外箱10包裹臺階6、 7、 8、 9及被捆包物18, 同時連接緩衝件5之間,在捆包裝置整體上巻繞帶11,然後綑紮帶11,
從而完成捆包。
如圖2詳細示出,構成為當用外箱10連接相互離間的一對緩衝件5 時,外箱10僅遮蓋緩衝件5的臺階6、 7、 8、 9,露出緩衝件5的外面12, 因此,緩衝件5外面成為捆包裝置的外廓,即外箱10的端面不在捆包裝 置的外部露出。由此,能夠防止由運送中的碰撞等引起的外箱10的破損, 可提高運送時的包裝件的品質。
圖3是沿捆包裝置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的端部的剖視圖,如圖3所示, 為使覆蓋緩衝件5的臺階6、 7、 8、 9的外箱10的外面不超越緩衝件5的 外面12,將由緩衝件5的臺階6、 7、 8、 9引起的豎起部1、 2、 3、 4的厚 度的降低的長度Tl設定為比外箱10的板厚T2大,由此,能夠降低運送 中的外箱10的破損。
圖4是與捆包裝置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正交的方向的剖視圖。
如圖4所示,在設置於緩衝件5的豎起部1、 2、 3、 4的臺階6、 7、 8、 9中,在設置於捆包裝置的頂面側的豎起部1的臺階6上,以從頂面側的 兩端向中央臺階6變小的方式,即以中央的臺階長度T4比中央的臺階長 度T3小的方式形成斜坡13。並且,在臺階6的中央形成有與斜坡13連 續的平坦部14。
由於外箱頂面中央設置有呈凸狀的斜坡,因此,能夠防止外箱頂面的 內彎變形,從而降低外箱的變形不良。
另外,如圖4所示,當用外箱10包裹緩衝件5的臺階6、 7、 8、 9及 被捆包物18並連接緩衝件5之間呈筒狀時,通過在設置於捆包裝置的頂 面側的豎起部1的臺階6上以規定的長度重疊外箱10的彼此端部,而使 頂面側的外箱10成為雙重結構。由此,可提高外箱的強度,防止外箱的 變形,同時也能提高被捆包物的保護功能。
另外,在圖4中,在設置於緩衝件5的豎起部1、 2、 3、 4的臺階6、 7、 8、 9中,設定捆包裝置正面及背面側的臺階7、 8為從捆包裝置的底面 側朝向頂面側傾斜,即,上端的臺階部長度H2比下端的臺階長度H1大, 從而形成斜坡15、 16。
這樣,通過使緩衝件臺階部的側面形成為傾斜的並使外箱的側面也形 成為斜坡,使得在施加有保管時的載荷和來自頂面的衝擊時也能防止外箱
的變形。
圖5是本發明的捆包裝置的側面的局部放大圖。
如圖5所示,在緩衝件5的豎起部1、 2、 3、 4中,形成頂面的豎起 部1和形成底面的豎起部4上,在綑紮緩衝件5時使用的帶11通過的部 分形成有凹部17。並且,該凹部17可以只形成於形成底面的豎起部4。
由於在緩衝件5設置凹部17,即使在運送中拖拉捆包裝置,帶11也 不與地面摩擦,能夠防止帶11的斷開等運送中的不測的事態。
工業實用性
如以上所述,本發明所涉及的捆包裝置,由於能夠利用緩衝件防止外 箱端面向外部露出並保護外箱,因此,作為各種的被捆包物的捆包裝置有 用。
權利要求
1. 一種捆包裝置,其中,在周圍設置有豎起部的託座狀的緩衝件上,設置有在所述豎起部前端的外側全周上使所述豎起部的厚度降低的臺階,用所述緩衝件支承被捆包物的兩端,所述捆包裝置還設置有包裹所述臺階及所述被捆包物且連接所述緩衝件之間的呈筒狀的外箱,用帶卷繞整體後綑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捆包裝置,其中,由所述臺階引起的所述豎起部的厚度的降低的長度比所述外箱的板 厚大。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捆包裝置,其中,在捆包裝置的頂面側,以從頂面側的兩端朝向中央而使所述臺階變小 的方式設置有斜坡,且中央部形成平坦的形狀。
4. 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捆包裝置,其中, 所述外箱包裹所述臺階及被捆包物且連接所述緩衝件之間並呈筒狀時,在設置於捆包裝置的頂面側的所述豎起部的所述臺階上,將所述外箱 的端部重疊規定的長度,由此所述頂面側的所述外箱成為雙重結構。
5. 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捆包裝置,其中, 使捆包裝置正面及背面側的所述臺階以從捆包裝置底面側向頂面側傾斜的方式設置斜坡。
6. 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捆包裝置,其中, 在所述緩衝件的豎起部中、至少形成底面側的面上,設置有避讓在綑紮時使用的帶的凹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捆包裝置,在周圍設置有豎起部(1)、(2)、(3)、(4)的帶狀的緩衝件(5)上,設置有在豎起部前端的外側全周上使豎起部(1)、(2)、(3)、(4)的厚度降低的臺階(6)、(7)、(8)、(9),用緩衝件(5)支承被捆包物(18)的兩端,並且,捆包裝置還設置有包裹臺階(6)、(7)、(8)、(9)及被捆包物(18)且連接緩衝件(5)之間的呈筒狀的外箱(10)。另外,用帶(11)卷繞捆包裝置的整體後綑紮,捆包被捆包物(18),由此,利用緩衝件(5)保護外箱(10)的端面,可防止運送中外箱(10)的破損,能提高運送時的品質。
文檔編號B65D81/113GK101389546SQ20078000648
公開日2009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22日
發明者本田透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