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帶行走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17:32:56 2
專利名稱:履帶行走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行走裝置,特別涉及的是一種用於微耕機、拖拉機等機器上的履帶行走裝置。
已有與微耕機、拖拉機等機器配套的履帶行走裝置在轉彎時易出現履帶板與支撐板相錯位的現象,同時在耕地時易出現卡石、卡草、打滑等,如在行走時遇上卡石子或草、易將履帶繃得很緊,造成發動機超負荷或自行熄火,嚴重時,將變速箱內的齒打壞,勞動強度大,整機穩定性差。
鑑於以上原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勞動強度小,行走輕鬆、能提高整機穩定性和使用壽命的履帶行走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對應邊上有齒槽的支撐架,裝於支撐架兩端的周邊為多邊形的稜角驅動輪、稜角從動輪,履帶,稜角驅動輪、稜角從動輪周邊上等距離裝有滾輪,滾輪與滾輪間形成了齒間,履帶的內面上等距離有數十個能與滾輪與滾輪間齒間配合的且能沿支撐架中的齒槽移動的傳動齒,履帶的外面上有腳釘(參見
圖1~圖9),稜角驅動輪和從動輪上的滾輪除隨驅動輪或從動輪公轉外還繞軸自轉,減小摩擦、省力、增加壽命。
上述的稜角驅動輪上有吐泥孔(參見
圖1、圖2)。
上述的支撐架上有含與支撐架連接的並可調節其間的距離的調節千斤,調節千斤上有調節槽,從動軸穿在調節槽和從動輪軸孔中將從動輪連接在支撐架上(參見
圖1),可調節履帶的鬆緊。
上述的履帶由數十塊含傳動齒的齒塊板組合而成(參見
圖1、圖6~圖9),裝拆更換方便,可降低成本。
上述的履帶上的腳釘為八字形(參見圖9),不打滑、穩定性好。
上述的支撐架上位於齒槽處有滾輪槽,滾輪槽中有數個或數十個與履帶配合的滾輪(參見
圖1、
圖10~
圖12),將履帶與支撐架的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減少磨損,延長了支撐板和履帶的使用壽命,行走更加輕鬆,轉彎更加靈活。
上述的齒槽和滾輪槽為一整體,通過聯接件連接在支撐架上(參見
圖10~
圖12),加工使用裝摺更換方便,根據不同履帶和鏈條,只要取下聯接件,取下滾輪槽、齒槽,就可安裝鏈條或其它履帶,一支撐架多用。
參見
圖1,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動力經稜角驅動輪上的滾輪和履帶上的傳動齒傳到履帶上,再經履帶上的傳動齒和與之配合的從動輪上的滾輪而帶動從動輪轉動,行走裝置向前(或後)行走。與此同時,傳動齒將支撐架的槽內沉積泥土、雜草等通過從動輪傳送回到驅動輪再從驅動輪上的吐泥孔中吐出,從而克服了已有的履帶行走裝置耕地時所出現的卡石、卡草、打滑等現象,不怕任何阻力障礙,能任意地在亂石堆中自由行走,石頭、亂草無法將其卡住,行走靈活、從而達到輸出的動力到犁尖的傳動力的最佳效果。履帶運行時,傳動齒始終位於稜角驅動輪、稜角從動輪的齒間和支撐架中的齒槽中,不會出現履帶與支撐架間錯位的現象,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加強了整機的穩定性,能達到單手操作。在支撐架上設置通過聯接件與其連接的齒槽含滾輪的滾輪槽,可根據需要不同,只要取下聯接件,就可安裝鏈條或其它履帶。
本實用新型行走輕鬆、轉彎靈活,維修方便,勞動強度小,能大大提高了整機穩定性和使用壽命裝拆方便一支撐架多用。適用範圍廣,可與微耕機、拖拉機配套,也可用於其它機型上作行走裝置用。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稜角驅動輪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左視圖。
圖4為稜角從動輪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左視圖。
圖6為履帶中齒塊板連接關係示意圖。
圖7為齒塊板結構示意圖。
圖8為齒塊板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9為腳釘位置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支撐架結構示意圖。
圖12為
圖11的俯視圖。
圖13為滾輪槽、齒槽、支撐架的安裝位置圖。
實施例1
圖1~圖9給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圖。
參見
圖1,支撐架1的兩對應邊上有傳動齒槽2,含調節槽3的調節千斤4一端伸入支撐架上的孔中並用螺母5將其緊固。參見
圖1~圖3,稜角驅動輪6的外形為正十六邊形,其輪邊有滾輪槽7,十六個滾輪8置於滾輪槽中等距離分布在稜角上。十六根滾輪軸9分別穿過驅動輪和滾輪其兩端鉚固在驅動輪上而滾輪可繞滾輪軸轉動。在驅動輪上有吐泥孔10。參見
圖1、與動力連接的花鍵驅動輪軸11穿過支撐架和驅動輪上的花鍵槽孔將驅動輪連接在支撐架上。參見
圖1圖4、圖5,稜角從動輪12的外形為正八邊形,其輪邊有滾輪槽13,八個滾輪14置於滾輪槽中等距離分布在稜角上。八根滾輪軸15分別穿過從動輪和滾輪其兩端鉚固在從動輪上而滾輪可繞滾輪軸轉動。從動軸16穿在調節千斤的調節槽和從動輪軸孔中將從動輪連接在調節千斤上而與支撐架連接,從動輪可繞從動軸轉動。參見
圖1、圖6~圖9,裝於稜角驅動輪支撐架、稜角從動輪上的履帶17由數十塊如圖7所示的含傳動齒18的齒塊板19和如圖8、圖9所示的一面含傳動齒20而另一面為八字形腳釘21的齒塊板22用數十根聯接軸23連接而成。傳動齒18和傳動齒20均能伸入驅動輪和從動輪中滾輪與滾輪所形成的齒間中與二者配合。
實施例2
圖10~13給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圖。
參見
圖10~
圖13,本實施例2基本與實施例1同,不同處是在齒槽24的兩側有與之成一體的滾輪槽25,數十個滾輪26分別裝在數十根固定在滾輪傳動槽上的滾輪軸27。數十個滾輪26與履帶配合。齒槽24和與之成一體的滾輪槽25通過聯接件——螺釘28緊裝在支撐架29上。也可將齒槽和滾輪槽焊牢在支撐架上。
權利要求1.履帶行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裝置包括對應邊上有齒槽的支撐架,裝於支撐架兩端的周邊為多邊形的稜角驅動輪、稜角從動輪,履帶,稜角驅動輪、稜角從動輪周邊上等距離裝有滾輪,滾輪與滾輪間形成了齒間,履帶的內面上等距離有數十個能與滾輪與滾輪間齒間配合的且能沿支撐架中的齒槽移動的傳動齒,履帶的外面上有腳釘。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行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稜角驅動輪上有吐泥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行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撐架上有含與支撐架連接的並可調節其間的距離的調節千斤,調節千斤上有調節槽,從動軸穿在調節槽和從動輪軸孔中將從動輪連接在支撐架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行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履帶由數十塊含傳動齒的齒塊板組合而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行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履帶上的腳釘為八字形。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展帶行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撐架上位於齒槽處有滾輪槽,滾輪槽中有數個或數十個與履帶配合的滾輪。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履帶行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齒槽和滾輪槽為一整體,通過聯接件連接在支撐架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履帶行走裝置。包括對應邊上有齒槽的支撐架,裝於支撐架兩端的周邊為多邊形的稜角驅動輪、稜角從動輪,履帶,稜角驅動輪、稜角從動輪周邊上等距離裝有滾輪,滾輪與滾輪間形成了齒間,履帶的內面上等距離有數十個能與滾輪與滾輪間齒間配合的且能沿支撐架中的齒槽移動的傳動齒,履帶的外面上有腳釘。行走輕鬆,轉彎靈活,勞動強度小,維修方便,能大大提高整機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62D55/08GK2281931SQ97217900
公開日1998年5月20日 申請日期1997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1997年5月21日
發明者楊承禹, 蔣成義, 朱素芳 申請人:四川斯克郎科技開發實業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