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底座傳動裝置及其使用方法與流程
2023-08-12 10:53:16 1

本發明主要涉及高壓開關技術領域,特指一種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底座傳動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在電力系統中,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廣泛應用於各35kv及以上電壓的變電站。目前,大部分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底座傳動裝置採用齒輪配合傳動,裝設有齒輪的底座在安裝和調試方面均較為繁瑣,隨著在變電站的長久運行,齒輪磨損嚴重,隔離開關主閘刀分、合閘到位困難,對該型號隔離開關傳動底座的檢修耗費工時高,操作難度大。
另一部分採用石墨軸套的傳動底座,軸套不能同時承受較大的軸向與徑向負荷,在隔離開關側裝和倒裝的工況中,機械承載能力與傳動穩定性較差,而且鎖緊螺母置於左、右筒外,由於需固定整個轉軸,受力較大,在戶外環境長期運行中,容易產生鏽蝕、粘滯現象,拆卸困難,且緊鎖螺母與轉軸固定連接,在轉軸旋轉時,緊鎖螺母也跟隨旋轉,與底座安裝面摩擦、磨損嚴重。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v型隔離開關現有傳動底座齒輪配合傳動方式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靠性高、操作維護方便的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底座傳動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底座傳動裝置,包括左筒和右筒,左筒和右筒分別設於底座兩端,左筒和右筒內均裝有主軸體,其中一個主軸體(即左筒內的主軸體或右筒內的主軸體)的下部與上萬向節叉固連,上萬向節叉通過中心塊與下萬向節叉相連,左筒內的主軸體的上方和右筒內的主軸體的上方均設有法蘭,兩法蘭上均裝有極間拐臂,兩極間拐臂上均設有關節軸承,兩關節軸承之間設有極間拉杆,兩關節軸承分別裝於極間拉杆的兩端,兩關節軸承分別與極間拉杆的兩端活動連接。
進一步,還包括套筒和端蓋,主軸體的上部裝有油封和圓錐滾子軸承,主軸體中部裝有另一圓錐滾子軸承和螺母,另一圓錐滾子軸承和螺母位於套筒、端蓋和主軸體共同構成的封閉空間內,螺母與端蓋之間存在間隙,套筒和端蓋均與底座固連。
進一步,圓錐滾子軸承優選金屬圓錐滾子軸承。所述螺母優選圓螺母。
進一步,關節軸承與極間拉杆通過螺紋實現活動連接,關節軸承與極間拉杆的螺紋旋合長度可調,通過調節關節軸承與極間拉杆的螺紋旋合長度,可調整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的主閘刀分、合閘時觸頭與觸指的接觸位置,保證開關順利的分、合閘。
關節軸承與極間拉杆之間的活動連接方式除了螺紋連接方式之外,還可採用其它方式連接,只要能夠實現關節軸承與極間拉杆的旋合長度可調節即可。
進一步,其中一個主軸體的下部通過平鍵、鍵槽與上萬向節叉固連。
進一步,中心塊開有與下萬向節叉相連的銷孔和與上萬向節叉相連的銷孔,中心塊分別通過不同的銷與下萬向節叉和上萬向節叉相連。
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的主閘刀的觸頭側導電部分固定在一個瓷瓶上端,觸指側導電部分固定在另一個瓷瓶上端,觸頭側導電部分端部設有觸頭,觸指側導電部分端部設有觸指,觸指的端部設有圓弧面。
使用前,將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的兩個瓷瓶的下端分別固定在左筒內主軸體上方的法蘭和右筒內主軸體上方的法蘭上。在正常情況下,開關分、合閘時,觸頭的端部與觸指接觸或分離的位置是在觸指端部的圓弧處,從而使觸頭順滑的進入或分離觸指。在實際中,由於加工和裝配過程存在不可消除的誤差,觸頭與觸指接觸或分離時,觸頭的端部可能偏離了觸指端部的圓弧面,造成「頂死」現象,造成開關分、合閘困難。通過調節關節軸承與極間拉杆的螺紋旋合長度,可保證觸頭與觸指的接觸或分離位置是在觸指端部的圓弧處,從而避免分、合閘卡滯現象。
如前所述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底座傳動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通過下萬向節叉的旋轉,使上萬向節叉跟隨旋轉,帶動與上萬向節叉相連的主軸體旋轉,從而帶動與上萬向節叉相連的主軸體上的極間拐臂旋轉,通過極間拉杆拉動另一主軸體上的極間拐臂旋轉運動,進而帶動另一主軸體旋轉,實現左筒內主軸體和右筒內主軸體同步旋轉,最終實現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的主閘刀分、合閘過程;
如需調整主閘刀分、合閘時觸頭與靜觸指的接觸位置,通過調節關節軸承與極間拉杆的螺紋旋合長度即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於:
使用本發明,取消了現有傳動底座內的齒輪,底座外部增設極間拐臂和極間拉杆,安裝拆卸方便、調試簡單、可靠性高、便於維護。底座內部裝設圓錐滾子軸承,能同時承受較大的軸向與徑向負荷,具有優秀的機械承載能力與傳動穩定性。圓螺母置於筒內密封環境中,具有鎖緊作用,在戶外環境中難以鏽蝕,且圓螺母與端蓋之間存在間隙,在主軸體旋轉時不會產生摩擦、磨損,有利於延長主軸體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底座傳動裝置的剖視圖;
圖2為圖1所示的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底座傳動裝置的側視圖;
圖3為圖1所示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底座傳動裝置的的俯視圖;
圖4是圖1所示底座傳動裝置與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裝配示意圖;
圖5為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的觸頭和觸指接觸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圖2和圖3,一種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底座傳動裝置,包括左筒和右筒,左筒和右筒分別設於底座1兩端,左筒和右筒內均裝有主軸體4,其中一個主軸體4的下部通過平鍵、鍵槽與上萬向節叉8固連,上萬向節叉8通過中心塊9與下萬向節叉10相連,左筒內的主軸體4的上方和右筒內的主軸體4的上方均設有法蘭,兩法蘭上均裝有極間拐臂11,兩極間拐臂11上均設有關節軸承12,兩關節軸承12之間設有極間拉杆13,兩關節軸承12分別裝於極間拉杆13的兩端,兩關節軸承12分別與極間拉杆13的兩端活動連接。
還包括套筒6和端蓋7,主軸體4上部裝有油封5和圓錐滾子軸承2-1,主軸體4中部裝有另一圓錐滾子軸承2-2和圓螺母3,另一圓錐滾子軸承2-2和圓螺母3位於套筒6、端蓋7和主軸體4共同構成的封閉空間內,圓螺母3與端蓋7之間存在間隙,套筒6和端蓋7均與底座固連。
關節軸承12與極間拉杆13通過螺紋實現活動連接,關節軸承12與極間拉杆13的螺紋旋合長度可調,通過調節關節軸承12與極間拉杆13的螺紋旋合長度,可調整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的主閘刀分、合閘時觸頭與靜觸指的接觸位置,保證開關順利的分、合閘。
關節軸承與極間拉杆之間的活動連接方式除了螺紋連接方式之外,還可採用其它方式連接,只要能夠實現關節軸承與極間拉杆的旋合長度可調節即可。
中心塊9開有與下萬向節叉10相連的銷孔和與上萬向節叉8相連的銷孔,中心塊9分別通過不同的銷與下萬向節叉10和上萬向節叉8相連。
本實施例中,對於每一個主軸體4,圓螺母3的數量為兩個,如圖中3-1和3-2所示,以利於對主軸體4起到更好的鎖緊和限位作用。
參照圖4,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的主閘刀的觸頭側導電部分14固定在一個瓷瓶15上端,觸指側導電部分16固定在另一個瓷瓶17上端,觸頭側導電部分14端部設有觸頭18,觸指側導電部分16端部設有觸指19,觸指19的端部設有圓弧面20。
使用前,將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的兩個瓷瓶15、17的下端分別固定在左筒內主軸體上方的法蘭和右筒內主軸體上方的法蘭上。在正常情況下,開關分、合閘時,觸頭18的端部與觸指19接觸或分離的位置是在觸指19端部的圓弧面20(參見圖5),從而使觸頭18順滑的進入或分離觸指。在實際中,由於加工和裝配過程存在不可消除的誤差,觸頭18與觸指19接觸或分離時,觸頭18的端部可能偏離了觸指19端部的圓弧面,造成「頂死」現象,造成開關分、合閘困難。通過調節關節軸承12與極間拉杆13的螺紋旋合長度,可保證觸頭18與觸指19的接觸或分離位置是在觸指19端部的圓弧處,從而避免分、合閘卡滯現象。
如前所述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底座傳動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通過下萬向節叉10的旋轉,使上萬向節叉8跟隨旋轉,帶動與上萬向節叉8相連的主軸體4旋轉,從而帶動與上萬向節叉8相連的主軸體4上的極間拐臂11旋轉,通過極間拉杆13拉動另一主軸體4上的極間拐臂11旋轉運動,進而帶動另一主軸體旋轉,實現左筒內主軸體4和右筒內主軸體4同步旋轉,最終實現v型旋轉開啟式隔離開關的主閘刀分、合閘過程;
如需調整主閘刀分、合閘時觸頭與觸指的接觸位置,通過調節關節軸承12與極間拉杆13的螺紋旋合長度即可。
以上對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具體實施方式作了詳細介紹。所述具體實施方式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