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肥產品稱量與包裝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12:42:5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複合肥生產技術領域,具體地指一種複合肥產品稱量與包裝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複合肥包裝工藝流程大致為:首先複合肥輸送到進料鬥,然後從進料鬥落入稱重皮帶上,然後從稱重皮帶上轉至收料槽,然後複合肥從收料槽出口落入包裝袋,封口後完成包裝。整個過程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在包裝完成後需要將一袋袋複合肥運送進倉庫,耗費人力物力;另外複合肥料從稱重皮帶上轉至收料槽,常常會因為電機工作產生的振動使得複合肥料不能集中鋪在稱重皮帶上,甚至出現部分肥料因振動移動至稱重皮帶外,造成浪費;而且部分複合肥料容易殘留在稱重皮帶上,造成包裝的複合肥產品重量不準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複合肥產品稱量與包裝系統,對複合肥產品進行稱量和包裝,其稱量準確,包裝完成後運送至倉庫方便,也減少了在稱量和包裝過程中複合肥料的浪費。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複合肥產品稱量與包裝系統,它包括第一傳送帶,所述第一傳送帶輸送末端下方設有集料筒,所述集料筒出料口下方設有電子秤,所述電子秤下底與翻轉機構固定連接;
所述電子秤一側下方設有第二傳送帶,所述第二傳送帶輸送末端設有溜筒,所述溜筒下方出料口設有用於對複合肥袋進行封包操作的封包裝置,第三傳送帶用於將裝有複合肥產品的複合肥袋輸送到產品儲藏間。
優選地,所述電子秤通過重量傳感器與控制系統電連接,所述控制系統與控制集料筒出料口開閉的電磁閥電連接,所述控制系統還與控制翻轉機構翻轉的電機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翻轉機構包括旋轉軸,旋轉軸上側與電子秤下底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傳送帶位於樓板上方,所述第二傳送帶、第三傳送帶位於樓板下方,所述集料筒穿設在樓板上。
優選地,所述第二傳送帶輸送末端斜上方位置還設有滾動刷。
優選地,所述滾動刷的旋轉方向與第二傳送帶傳動軸旋轉方向相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對複合肥產品進行稱量和包裝,其稱量準確,包裝完成後運送至倉庫方便,也減少了在稱量和包裝過程中複合肥料的浪費。
附圖說明
圖1 為一種複合肥產品稱量與包裝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第一傳送帶1、集料筒2、電子秤3、翻轉機構4、第二傳送帶5、溜筒6、複合肥袋7、封包裝置8、第三傳送帶9、重量傳感器10、控制系統11、電磁閥12、樓板13、滾動刷1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複合肥產品稱量與包裝系統,它包括第一傳送帶1,所述第一傳送帶1輸送末端下方設有集料筒2,所述集料筒2出料口下方設有電子秤3,所述電子秤3下底與翻轉機構4固定連接;
所述電子秤3一側下方設有第二傳送帶5,所述第二傳送帶5輸送末端設有溜筒6,所述溜筒6下方出料口設有用於對複合肥袋7進行封包操作的封包裝置8,第三傳送帶9用於將裝有複合肥產品的複合肥袋7輸送到產品儲藏間。
優選地,所述電子秤3通過重量傳感器10與控制系統11電連接,所述控制系統11與控制集料筒2出料口開閉的電磁閥12電連接,所述控制系統11還與控制翻轉機構4翻轉的電機電連接。這樣重量傳感器10不斷將重量數據傳送給控制系統11,當複合肥產品重量達到設定值時,控制系統11控制電磁閥12關閉集料筒2的出料口,同時控制翻轉機構4的電機運行,使得翻轉機構4翻轉將稱重後的複合肥產品傾倒入第二傳送帶5上。
優選地,所述翻轉機構4包括旋轉軸,旋轉軸上側與電子秤3下底固定連接。這種連接方式簡單、可靠,同時易操作。
優選地,所述第一傳送帶1位於樓板13上方,所述第二傳送帶5、第三傳送帶9位於樓板13下方,所述集料筒2穿設在樓板13上。這種布局方式能夠節省安裝空間,提高包裝過程的效率。
優選地,所述第二傳送帶5輸送末端斜上方位置還設有滾動刷14。滾動刷14可以不斷地將第二傳送帶5上殘留的複合肥料刷到溜筒6內,避免物料損失。
優選地,所述滾動刷14的旋轉方向與第二傳送帶5傳動軸旋轉方向相反。這種方式更加有利於殘留肥料的清潔。
本實施例工作原理如下:第一傳送帶1將複合肥料輸送到集料筒2中,通過下料口將複合肥料下到電子秤3上,重量傳感器10不斷將重量數據傳送給控制系統11,當複合肥產品重量達到設定值時,控制系統11控制電磁閥12關閉集料筒2的出料口,同時控制翻轉機構4的電機運行,使得翻轉機構4翻轉將稱重後的複合肥產品傾倒入第二傳送帶5上;第二傳送帶5將稱好的複合肥料輸送到溜筒6內,然後通過出料口進入到複合肥袋7內,封包裝置8封包後,通過第三傳送帶9輸送到產品儲藏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