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或墊片的自動送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16:24:01 1
專利名稱:螺栓或墊片的自動送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送料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指一種螺栓或墊片自動送料裝置。
技術背景
工廠對螺栓進行的後續加工中,有一部分要求螺栓與其相應的墊片配套使用,所以需將生產好的螺栓或墊片從地面運送到高處的工作平臺上,方能運用機器進行安裝工作。現有技術中,螺栓或墊片的運送一般是由人工用鐵鍬將螺栓或墊片從地面鏟到高處的工作平臺,這樣操作不僅耗費較多的人力資源,而且效率也不是很高,所以該運送方式需進行改進。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設計巧妙、操作方便、且能自動將螺栓或墊片輸送至工作平臺上的螺栓或墊片自動運送裝置。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本螺栓或墊片自動運送裝置,包括有翻鬥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蓄料鬥,在所述蓄料鬥的側面下部設置有出料口 ;所述翻鬥機包括有翻鬥、支承架、電機,所述支承架為豎直設置在蓄料鬥的側邊上,支承架的上部高出蓄料鬥的上方,所述翻鬥通過傳動裝置與電機的輸出軸相聯動,當翻鬥滑動到支承架的底部時,所述翻鬥位於出料口的正下方;在所述支承架的上部以及翻鬥的底部設置有彼此適配、且能使翻鬥翻轉的翻轉裝置,在支承架的上部和底部還分別設置有使電機停止或開始轉動的感應器,所述感應器分別通過線路與電器程控系統相連接。
作為改進,所述傳動裝置的具體結構為所述電機設置在支承架的頂部,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有與傳動鏈相嚙合的鏈輪,所述傳動鏈的一端與翻鬥相連接,其另一端與配重塊相連接,所述翻鬥能上下滑動的設置在支承架的滑軌上。
再改進,所述翻轉裝置的具體結構為所述支承架的上部設置有凸柱,而所述翻鬥的底部固定有轉軸,轉軸的一端設置有齒輪,當翻鬥上升或下降至支承架的凸柱位置時,所述齒輪與凸柱能相互嚙合。
再改進,所述蓄料鬥的底部設置有振動機,而蓄料鬥的底板通過彈簧與其下方的機架相連接。
再改進,所述彈簧為4根螺旋彈簧,且分別位於蓄料鬥底板的四個頂點處。
再改進,所述蓄料鬥的出料口處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與豎向的螺杆相連接,所述螺杆穿過蓄料鬥側壁上的螺栓孔與頂端的手輪相連接。
再改進,所述出料口的前端設置有能翻轉的翻板,所述翻板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角板,所述角板通過彈簧一與蓄料鬥的側壁相連接。
再改進,所述蓄料鬥的底板呈斜坡狀,且出料口設置在底板的最低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於本墊片自動運送裝置採用電機作為動力供給裝置,巧妙的結合傳動鏈、凸柱、以及角板,達到了自動輸送墊片的技術效果。不僅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種省時、省力的輸送設備。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2為圖1中的I部的放大圖3為圖1中的II部的放大圖4為圖1中的分解圖5為圖1中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6為圖1中的另一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至6所示,本螺栓或墊片自動運送裝置,包括有翻鬥機和蓄料鬥3,翻鬥機又包括有翻鬥2、、支承架4、電機51,在蓄料鬥3的側面下部設置有出料口 ;支承架4為豎直設置在蓄料鬥3的側邊上,支承架4的上部高出蓄料鬥3的上方,翻鬥2通過傳動裝置與電機51的輸出軸相聯動;蓄料鬥3的底部設置有振動機52,而蓄料鬥3的底板通過若干個彈簧11與其下方的機架1相連接。當翻鬥2滑動到支承架4的底部時,翻鬥2位於出料口的正下方。在支承架4的上部以及翻鬥2的底部設置有彼此適配、且能使翻鬥2翻轉的翻轉裝置,在支承架4的上部和底部還分別設置有使電機51停止或開始轉動的感應器,感應器分別通過線路與電器程控系統相連接。翻鬥2可優選為簸箕形狀,彈簧11可優選為4根螺旋彈簧。
上述傳動裝置的具體結構為電機51設置在支承架4的頂部,電機51的輸出軸上設置有與傳動鏈6相嚙合的鏈輪,傳動鏈6的一端與翻鬥2相連接,另一端與與配重塊7相連接,翻鬥2能上上下滑動設置在支承架4的滑軌上。
上述翻轉裝置的具體結構為支承架4的上部設置有凸柱41,而翻鬥2的底部固定有轉軸21,轉軸21的一端設置有齒輪22,當翻鬥2上升或下降至支承架4的凸柱41位置時,齒輪22與凸柱41能相互嚙合。
上述蓄料鬥3的出料口處設置有擋板31,擋板31與豎向的螺杆32相連接,螺杆 32穿過蓄料鬥3側壁上的螺栓孔與頂端的手輪33相連接,通過旋轉手輪33能控制擋板31 的開和關。蓄料鬥3的出料口的前端還設置有能翻轉的翻板34,翻板34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角板35,角板35通過彈簧一與蓄料鬥3的側壁相連接。蓄料鬥3的底板30呈斜坡狀,且出料口設置在底板30的最低端。
工作原理當翻鬥2向上運動經過角板35時,通過壓力使角板35向上旋轉,進而使翻板34向上旋轉,關閉出料口的通道,同時振動機52的開關斷開,使蓄料鬥3停止振動, 從而阻止了墊片繼續掉入翻鬥2 ;當翻鬥2繼續向上運動經過支承架4的凸柱41時,齒輪 22與凸柱41相互嚙合,齒輪22帶動轉軸21發生轉動,從而使翻鬥2翻轉,使墊片倒出翻鬥 2。當翻鬥2向下運動再次經過凸柱41時,齒輪22再次與凸柱41相互嚙合,齒輪22帶動轉軸21發生反向轉動,從而使翻鬥2反向翻轉,使翻鬥2還原為上升時的狀態;當翻鬥2繼續向下運動經過角板35時,通過壓力使角板35向下旋轉,進而使翻板34向下旋轉,打開了出料口的通道,同時振動機52的開關連接,蓄料鬥3再次開始振動,墊片繼續掉入翻鬥2。
權利要求
1.一種螺栓或墊片的自動運送裝置,包括有翻鬥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蓄料鬥 (3),在所述蓄料鬥C3)的側面下部設置有出料口 ;所述翻鬥機包括有翻鬥O)、支承架G)、 電機(51),所述支承架(4)為豎直設置在蓄料鬥C3)的側邊上,支承架(4)的上部高出蓄料鬥(3)的上方,所述翻鬥(2)通過傳動裝置與電機(51)的輸出軸相聯動,當翻鬥(2)滑動到支承架(4)的底部時,所述翻鬥( 位於出料口的正下方;在所述支承架(4)的上部以及翻鬥⑵的底部設置有彼此適配、且能使翻鬥⑵翻轉的翻轉裝置,在支承架⑷的上部和底部還分別設置有使電機(51)停止或開始轉動的感應器,所述感應器分別通過線路與電器程控系統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運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裝置的具體結構為所述電機(51)設置在支承架的頂部,電機(51)的輸出軸上設置有與傳動鏈(6)相嚙合的鏈輪,所述傳動鏈(6)的一端與翻鬥( 相連接,其另一端與配重塊(7)相連接,所述翻鬥(2)能上下滑動的設置在支承架的滑軌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運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翻轉裝置的具體結構為所述支承架的上部設置有凸柱(41),而所述翻鬥O)的底部固定有轉軸(21),轉軸的一端設置有齒輪(22),當翻鬥( 上升或下降至支承架的凸柱Gl)位置時,所述齒輪02)與凸柱能相互嚙合。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自動運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蓄料鬥(3)的底部設置有振動機(52),而所述蓄料鬥(3)的底板(30)通過彈簧(11)與其下方的機架⑴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運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11)為4根螺旋彈簧, 且分別位於蓄料鬥(3)底板(30)的四個頂點處。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運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蓄料鬥(3)的出料口處設置有擋板(31),所述擋板(31)與豎向的螺杆(3 相連接,所述螺杆(3 穿過蓄料鬥(3) 側壁上的螺栓孔與頂端的手輪(3 相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運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料口的前端設置有能翻轉的翻板(34),所述翻板(34)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角板(35),所述角板(3 通過彈簧一與蓄料鬥(3)的側壁相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運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蓄料鬥(3)的底板(30)呈斜坡狀,且出料口設置在底板(30)的最低端。
全文摘要
一種螺栓或墊片的自動運送裝置,包括有翻鬥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蓄料鬥(3),在所述蓄料鬥(3)的側面下部設置有出料口;所述翻鬥機包括有翻鬥(2)、支承架(4)、電機(51),所述支承架(4)為豎直設置在蓄料鬥(3)的側邊上,所述翻鬥(2)通過傳動裝置與電機(51)的輸出軸相聯動;在所述支承架(4)的上部以及翻鬥(2)的底部設置翻轉裝置,在支承架(4)的上部和底部還分別設置有使電機(51)停止或開始轉動的感應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於本螺栓或墊片自動送料裝置採用電機作為動力供給裝置,巧妙的結合傳動鏈、凸柱、以及角板,達到了自動方便的技術效果。
文檔編號B65G25/06GK102530492SQ20121003804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7日
發明者戴如軍, 楊培清 申請人:舟山市7412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