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扭矩扳手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23:04:06 3
專利名稱:液壓扭矩扳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工具,具體講是一種液壓扭矩扳手。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的液壓扭矩扳手均包括有一進油孔、一回油孔、活塞組件和旋轉體組件,其中進油孔與高壓油泵站的高壓管道連接,回油孔與高壓油泵站的低壓管道連接;活塞組件和旋轉體組件均設在扳手本體內;活塞組件的活塞杆與旋轉體組件的棘爪連接;活塞杆與扳手本體之間設有隔斷活塞組件和旋轉體組件空間用的U型密封圈。由於高壓油泵站中只有高壓管道中安裝有過壓保護裝置,而低壓管道中卻沒有安裝過壓保護裝置,因此便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由於低壓管道堵塞或其它原因而導致低壓管道內壓力過高時,很容易損壞低壓管道中的U型密封圈而使油體自活塞組件內洩漏至旋轉體組件內,使棘爪與棘輪打滑,從而降低整個液壓扭矩扳手的工作可靠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以上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能防止低
壓管道中U型密封圈損壞以保證液壓扭矩扳手的工作可靠性的液壓扭矩扳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液壓扭矩扳手,包括扳手本體以及設在扳手
本體內的進油通道和回油通道,所述的扳手本體內還設有過壓保護裝置,所述過壓保護裝
置的進油口與回油通道相通,所述的過壓保護裝置的排油口與外界相通。 所述的過壓保護裝置包括本體以及依次設在本體內腔中的球體、彈簧座、彈簧和
螺堵,所述的進油口通過本體內腔與排油口相通;所述的球體與進油口的圓形孔相抵;所
述的球體還與彈簧座相抵;所述的彈簧座與彈簧相抵;所述的彈簧與螺堵相抵;所述的螺
堵與本體螺接。 採用以上結構後,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液壓扭矩扳手在扳手本體內低壓管道壓力過高時,通過進油口的油壓將過壓保護裝置中的球體推開,使油通過過壓保護裝置的排油口流出而保護了 U型密封圈不被損壞,防止油流入而導致棘爪與棘輪打滑,從而提高了整個液壓扭矩扳手的可靠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液壓扭矩扳手的剖視圖。[0009] 圖2是圖1中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所示1、扳手本體,2、進油通道,3、回油通道,4、進油口,5、排油口,6、本體,7、球體,8 、彈簧座,9 、彈簧,10 、螺堵。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2]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液壓扭矩扳手,包括扳手本體1以及設在扳手本體1內進 油通道2和回油通道3,所述的扳手本體1內還設有過壓保護裝置,所述過壓保護裝置的進 油口 4與回油通道3相通;所述的過壓保護裝置的排油口 5與外界相通。 所述的過壓保護裝置包括本體6以及依次設在本體6內腔中的球體7、彈簧座8、 彈簧9和螺堵10,所述的進油口 4通過本體6內腔與排油口 5相通;所述的球體7為鋼製, 其與進油口 4的圓形孔相抵,其密封作用;所述的球體7還與彈簧座8相抵;所述的彈簧座 8與彈簧9相抵;所述的彈簧9與螺堵10相抵;也就是所述的球體7與彈簧座8 —端相抵, 所述彈簧座8另一端與彈簧9的一端相抵,所述彈簧9另一端與螺堵10相抵。所述的螺堵 10與本體6螺接。 工作時通過進油通道2和回油通道3內的油體流動來推動活塞往復運動。當扳手 本體1的低壓管道中壓力超過設定值(過高)時,壓力通過進油口將過壓保護裝置中的球 體7推開,使油通過過壓保護裝置排油口流出,而使油缸低壓管道中的壓力下降。
權利要求一種液壓扭矩扳手,包括扳手本體(1)以及設在扳手本體(1)內的進油通道(2)和回油通道(3),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扳手本體(1)內還設有過壓保護裝置,所述過壓保護裝置的進油口(4)與回油通道(3)相通;所述的過壓保護裝置的排油口(5)與外界相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扭矩扳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過壓保護裝置包括本體(6)以及依次設在本體(6)內腔中的球體(7)、彈簧座(S)、彈簧(9)和螺堵(IO),所述的進 油口 (4)通過本體(6)內腔與排油口 (5)相通;所述的球體(7)與進油口 (4)的圓形孔相 抵;所述的球體(7)還與彈簧座(8)相抵;所述的彈簧座(8)與彈簧(9)相抵;所述的彈簧 (9)與螺堵(10)相抵;所述的螺堵(10)與本體(6)螺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液壓扭矩扳手,包括扳手本體(1)以及設在扳手本體(1)內的進油通道(2)和回油通道(3),所述的扳手本體(1)內還設有過壓保護裝置,所述過壓保護裝置的進油口(4)與回油通道(3)相通;所述的過壓保護裝置的排油口(5)與外界相通。該液壓扭矩扳手能有效防止低壓管道中U型密封圈損壞以保證液壓扭矩扳手的工作可靠性。
文檔編號B25B21/00GK201511333SQ20092019876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22日
發明者周重威 申請人:周重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