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濃度EDTA、NaOH同時脫鈣脫蛋白製備甲殼素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22:46:36 1
專利名稱:低濃度EDTA、NaOH同時脫鈣脫蛋白製備甲殼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先用0.2-2mol/LHCl脫鈣,再用0.8-3mol/LNaOH脫蛋白;或先用0.8-3mol/L NaOH脫蛋白,後用1-2mol/L HCl脫鈣的兩步法製備甲殼素。使用這樣的兩步法製備甲殼素,一般需要20-28小時,耗時長。甲殼素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鹽酸脫鈣的同時使甲殼素分子鏈降解,而降低甲殼素的產出率。使用這樣高濃度的酸鹼製備甲殼素,成本高,汙染嚴重。
有人發明(申請號02134504.X)用飽和EDTA(0.3mol/LEDTA)溶液脫鈣,再用5%NaOH(1.25mol/LNaOH)脫蛋白的兩步法製備甲殼素,耗時長,需要48小時以上才製備出甲殼素,且使用EDTA、NaOH濃度高。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用低濃度EDTA、NaOH同時脫鈣脫蛋白製備甲殼素,耗時短(需要12-18小時左右),回收EDTA、蛋白質,成本低,對甲殼素幾乎無降解作用,汙染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採用以下步驟製備甲殼素(一)、EDTA、NaOH混合溶液同時脫鈣脫蛋白以幹蝦殼或新鮮蝦殼為原料,洗淨,瀝乾,用蝦殼乾重的10倍重量的每升含0.1mol/LEDTA二鈉和0.35mol/LNaOH的混合溶液於97℃作用三小時後,更換新溶液,又於97℃作用三小時,每次更換加入的新溶液的量比前次加入溶液的量減少10%,收集更換出的廢液,如此反覆同時脫鈣脫蛋白三次,過濾,清水洗至中性,壓幹,得甲殼素;收集廢液、濾液回收利用。
(二)、乾燥於60~80℃鼓風乾燥7~8小時,得白色或灰白色的甲殼素成品。
(三)、收集的用於脫鈣脫蛋白後的廢液、濾液用1∶1HCl調至pH=4.8~5.5,蛋白質沉澱,分離沉澱,洗滌,60~80℃鼓風乾燥7~8小時,得蛋白質;回收蛋白質後的廢液、濾液,再用1∶1HCl調至pH=0.5-0.8,EDTA酸沉澱析出,分離沉澱,將其配製成每升含0.1mol/LEDTA二鈉和0.35mol/LNaOH的混合溶液,用於步驟(一)的同時脫鈣脫蛋白工藝。
本發明的優點1.用EDTA、NaOH同時脫鈣脫蛋白製備甲殼素,耗時短,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生產效率。
2.用低濃度EDTA、NaOH同時脫鈣脫蛋白製備甲殼素,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汙染。
3.用EDTA代替HCl脫鈣,避免HCl對甲殼素的降解。
4.回收EDTA重複使用,降低了生產成本。
5.避免HCl腐蝕設備。
6.省去酸浸脫鈣工藝和設備,可降低成本。
7.回收蛋白質,提高經濟效益。
附圖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以幹蝦殼為原料製備甲殼素稱取100千克幹蝦殼,洗淨,瀝乾,置於反應釜中,加入1000升含0.1mol/LEDTA二鈉和0.35mol/LNaOH的混合溶液,於97℃作用三小時後,排出廢液,收集該廢液;又加入900升前述混合溶液,於97℃作用三小時後,排出廢液,收集該廢液;再加入800升前述混合溶液,於97℃作用三小時後,排出廢液,收集該廢液,過濾,收集濾液。用淸水衝洗經前述處理的蝦殼至中性,壓幹,得甲殼素。
於60~80℃鼓風乾燥上述甲殼素7~8小時,得白色或灰白色的甲殼素成品。
收集的用於脫鈣脫蛋白後的廢液、濾液用1∶1HCl調至pH=4.8~5.5,蛋白質沉澱,分離沉澱,洗滌,60~80℃鼓風乾燥7~8小時,得蛋白質;回收蛋白質後的廢液、濾液,再用1∶1HCl調至pH=0.5-0.8,EDTA酸沉澱析出,分離沉澱,將其配製成每升含0.1mol/LEDTA二鈉和0.35mol/LNaOH的混合溶液,用於蝦殼的同時脫鈣脫蛋白工藝。
實施例二以溼蝦殼為原料製備甲殼素稱取100千克新鮮蝦殼,洗淨,瀝乾,測得其乾物質含量為25.3%,置於反應釜中,加入253升含0.1mol/LEDTA二鈉和0.35mol/LNaOH的混合溶液,於97℃作用三小時後,排出廢液,收集該廢液;又加入227.7升前述混合溶液,於97℃作用三小時後,排出廢液,收集該廢液;再加入202.4升前述混合溶液,於97℃作用三小時後,排出廢液,收集該廢液,過濾,收集濾液,用淸水衝洗經前述處理的蝦殼至中性,壓幹,得甲殼素。
於60~80℃鼓風乾燥上述甲殼素7~8小時,得白色或灰白色的甲殼素成品。
收集的用於脫鈣脫蛋白後的廢液、濾液用1∶1HCl調至pH=4.8~5.5,蛋白質沉澱,分離沉澱,洗滌,60~80℃鼓風乾燥7~8小時,得蛋白質;回收蛋白質後的廢液、濾液,再用1∶1HCl調至pH=0.5-0.8,EDTA酸沉澱析出,分離沉澱,將其配製成每升含0.1mol/LEDTA二鈉和0.35mol/LNaOH的混合溶液,用於蝦殼的同時脫鈣脫蛋白工藝。
權利要求
1.一種低濃度EDTA、NaOH同時脫鈣脫蛋白製備甲殼素,按下列步驟(一)、EDTA、NaOH混合溶液同時脫鈣脫蛋白以幹蝦殼或新鮮蝦殼為原料,洗淨,瀝乾,用蝦殼乾重的10倍重量的每升含0.1mol/LEDTA二鈉和0.35mol/LNaOH的混合溶液於97℃作用三小時後,更換新溶液,又於97℃作用三小時,每次更換加入的新溶液的量比前次加入溶液的量減少10%,收集更換出的廢液,如此反覆同時脫鈣脫蛋白三次,過濾,清水洗至中性,壓幹,得甲殼素;收集廢液、濾液回收利用。(二)、乾燥於60~80℃鼓風乾燥7~8小時,得白色或灰白色的甲殼素成品。(三)、收集的用於脫鈣脫蛋白後的廢液、濾液用1∶1HCl調至pH=4.8~5.5,蛋白質沉澱,分離沉澱,洗滌,60~80℃鼓風乾燥7~8小時,得蛋白質;回收蛋白質後的廢液、濾液,再用1∶1HCl調至pH=0.5-0.8,EDTA酸沉澱析出,分離沉澱,將其配製成每升含0.35mol/LNaOH和0.1mol/LEDTA二鈉的混合溶液,用於步驟(一)的同時脫鈣脫蛋白工藝。
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濃度EDTA、NaOH同時脫鈣脫蛋白製備甲殼素,其特徵是用EDTA、NaOH混合溶液同時脫鈣脫蛋白製備甲殼素。
3.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濃度EDTA、NaOH同時脫鈣脫蛋白製備甲殼素,其特徵是用低濃度EDTA和NaOH(0.1mol/LEDTA和0.35mol/LNaOH)同時脫鈣脫蛋白製備甲殼素。
4.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濃度EDTA、NaOH同時脫鈣脫蛋白製備甲殼素,其特徵是所述步驟(一)回收蛋白質後的廢液、濾液,再用1∶1HCl調至pH=0.5-0.8,EDTA酸沉澱析出,分離沉澱,將其配製成每升含0.1mol/LEDTA二鈉和0.35mol/LNaOH的混合溶液,用於步驟(一)的同時脫鈣脫蛋白工藝。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製備方法。該製備方法採用低濃度EDTA、NaOH(0.1mol/LEDTA二鈉和0.35mol/LNaOH)的混合溶液同時脫鈣脫蛋白製備甲殼素,縮短生產周期,回收EDTA、蛋白質,降低成本,避免對甲殼素的降解作用,產出率高,汙染輕。
文檔編號C08B37/08GK1854159SQ20051003431
公開日2006年11月1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05年4月28日
發明者黃甫, 李思東, 章超樺, 宋文東 申請人:廣東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