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液化氣制丙烯與幹氣制汽油相結合的組合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09:22:06 2
專利名稱:一種液化氣制丙烯與幹氣制汽油相結合的組合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屬於液化氣加工及幹氣綜合利用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液化氣制丙烯與幹氣制汽油的組合工藝。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原油加工能力的迅速提高和乙烯產量的不斷增加,作為石油化工副產品的碳四資源也在不斷擴大,2006年我國乙烯產量9. M9Mt,原油加工量307Mt,碳四餾分產量已超過20Mt,除丁二烯和異丁烯利用外,約8Mt碳四烯烴作為液化氣燃料使用。 因此如何充分地、合理地利用碳四資源,發掘碳四產品的潛在價值,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丙烯作為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其需求不斷增加,以年均4. 8%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91Mt。近5年來,全球丙烯的生產能力不斷增長,但仍遠低於丙烯需求的增長速度,供需差距還在逐年擴大。丙烯的來源主要通過3條途徑乙烯廠蒸汽裂解的副產物(約佔68%),催化裂化副產物(約佔四%),其餘的3%則是通過烯烴轉化、丙烷脫氫和甲醇轉化制烯烴等方法獲得。採用石腦油為原料的蒸汽裂解所得丙烯與乙烯的收率比一般為0. 50-0. 65,而煉油廠的流化催化裂化(FCC)裝置副產的丙烯常規收率只有3% _6%。 所以,通過常規的蒸汽裂解和催化裂化裝置解決丙烯短缺的問題在短時間內難以實現。近年來在乙烯工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丙烯需求的增長速度一直高於乙烯,丙烯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國內外科研單位和大公司對擴大丙烯來源技術的開發一直十分活躍。利用液化氣組分中C4烯烴裂解反應轉化成丙烯是製取丙烯的一個新途徑。在液化氣催化裂解制丙烯過程中,除生成丙烯外,還副產乙烯。乙烯進入幹氣中。 如何回收、利用乙烯直接影響液化氣制丙烯工藝的經濟性。採用常規深冷分離方法從幹氣中回收乙烯,流程複雜,設備投資大。而將富含乙烯幹氣直接作為燃料氣燒掉,浪費了寶貴的乙烯資源,降低了裝置的經濟效益。對於液化氣制丙烯技術,迫切需要找到一種流程簡單、投資少、效益好的乙烯利用途徑。中國專利CN101343568A提出了一種石油裂解幹氣為原料製取汽油的方法。將催化裂化幹氣、催化裂解(DCC)幹氣、焦化幹氣等石油裂解幹氣,通入裝有催化劑的反應器中,在一定溫度、壓力條件下,反應生成汽油。在該方法中,石油裂解與幹氣制汽油作為各自獨立單元,未考慮對兩個單元進行有機集成,因此整個系統能耗高,投資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減少了液化氣制丙烯單元吸收劑的用量,從而實現減少裝置操作費及降低能耗的液化氣制丙烯與幹氣制汽油的組合工藝。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液化氣制丙烯與幹氣制汽油相結合的組合工藝,其特徵在於,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經冷卻壓縮後的液化氣制丙烯反應流出物進入碳三吸收塔,吸收塔頂的幹氣進入幹氣制汽油單元,幹氣制汽油單元生成的汽油經補充吸收劑吸收,吸收後汽油作為碳三吸收塔吸收劑返回碳三吸收塔中,經吸收的碳三吸收塔的塔釜餾分進入後續脫吸及穩定部分。所述的吸收塔頂的幹氣可以是液化氣制丙烯單元副產的幹氣和/或煉廠副產裂化幹氣、裂解幹氣或焦化幹氣。所述的幹氣制汽油單元的反應器為固定床或流化床,其操作條件為壓力為 0. 1 l.OMPa(表壓),溫度為200 500°C。所述的吸收劑為液化氣制丙烯單元生產的汽油和/或外供C4及以上的組分。所述的幹氣制汽油單元生成的汽油與補充吸收劑一起作為碳三吸收塔吸收劑。所述的幹氣制汽油單元產生的尾氣可以直接送出界區或部分返回幹氣制汽油單元反應部分循環利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實現了液化氣制丙烯及幹氣制汽油工藝的有機組合,是一種能夠將液化氣最大限度地轉化為丙烯產品和汽油組分以及使煉廠幹氣得到充分利用的組合生產工藝,開創了一條液化氣、幹氣得到充分利用的有效途徑。(2)本發明中幹氣制汽油的原料幹氣可以是液化氣制丙烯的裂解幹氣也可以是煉廠副產裂化幹氣、裂解幹氣及焦化幹氣,解決了煉廠幹氣難以得到充分利用問題。(3)本發明利用幹氣制汽油單元生成的汽油(含外供吸收劑)作為液化氣制丙烯單元碳三吸收塔的吸收劑,既減少了液化氣制丙烯單元吸收劑補入量,同時減少了液化氣制丙烯單元後續脫吸、穩定部分吸收劑的循環量,從而實現減少裝置操作費用及降低能耗的目的。
圖1為常規液化氣制丙烯吸收部分與幹氣制汽油的工藝流程圖;圖2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圖中1為液化氣制丙烯反應流出物、2為吸收塔頂幹氣、3為補充吸收劑、4為吸收後的汽油、5為尾氣、6為塔釜餾分、7為汽油、A為碳三吸收塔、B為幹氣制汽油單元。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本實施例為建設於某煉廠的20萬噸/年的液化氣制丙烯裝置,原料為自產液化氣,幹氣制汽油單元幹氣來自液化氣制丙烯單元副產幹氣。採用的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經冷卻壓縮後的液化氣制丙烯反應流出物1進入碳三吸收塔A,吸收塔頂的幹氣2進入幹氣制汽油單元B,向幹氣制汽油單元B中補入補充吸收劑3,吸收後的汽油4返回碳三吸收塔A中,經吸收的碳三吸收塔 A的塔釜餾分6進入後續脫吸及穩定部分。幹氣制汽油單元B產生的尾氣5可以直接送出界區或部分返回幹氣制汽油單元B的反應部分循環利用。
其中,吸收塔頂的幹氣2可以是液化氣制丙烯單元副產的幹氣和/或煉廠副產裂化幹氣、裂解幹氣或焦化幹氣,幹氣制汽油單元B的反應器採用固定床或流化床,其操作壓力為0. 1 l.OMPa (表壓),反應溫度為200 500°C,在幹氣制汽油單元B中補入的補充吸收劑3為液化氣制丙烯單元生產的汽油和/或外供C4及以上的組分。原料液化氣主要組成分別見表1。表1液化氣主要組成
權利要求
1 一種液化氣制丙烯與幹氣制汽油相結合的組合工藝,其特徵在於,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經冷卻壓縮後的液化氣制丙烯反應流出物進入碳三吸收塔,吸收塔頂的幹氣進入幹氣制汽油單元,幹氣制汽油單元生成的汽油經補充吸收劑吸收,吸收後汽油作為碳三吸收塔的吸收劑返回碳三吸收塔中,經吸收的碳三吸收塔塔釜餾分進入後續脫吸及穩定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化氣制丙烯與幹氣制汽油相結合的組合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吸收塔頂的幹氣可以是液化氣制丙烯單元副產的幹氣和/或煉廠副產裂化幹氣、裂解幹氣或焦化幹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化氣制丙烯與幹氣制汽油相結合的組合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幹氣制汽油單元的反應器為固定床或流化床,其操作條件為壓力為0. 1 1. OMPa (表壓),溫度為200 500"C。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化氣制丙烯與幹氣制汽油相結合的組合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補充吸收劑為液化氣制丙烯單元生成的汽油和/或外供C4及以上的組分。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化氣制丙烯與幹氣制汽油相結合的組合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幹氣制汽油單元生成的汽油與補充吸收劑一起作為碳三吸收塔吸收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化氣制丙烯與幹氣制汽油相結合的組合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幹氣制汽油單元產生的尾氣可以直接送出界區或部分返回幹氣制汽油單元的反應部分循環利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化氣制丙烯與幹氣制汽油相結合的組合工藝,經冷卻壓縮後的液化氣制丙烯反應流出物進入碳三吸收塔,吸收塔頂的幹氣進入幹氣制汽油單元,幹氣制汽油單元生成的汽油經補充吸收劑吸收,吸收後汽油作為碳三吸收塔的吸收劑返回碳三吸收塔中,經吸收的碳三吸收塔塔釜餾分進入後續脫吸及穩定部分。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對幹氣制汽油單元生成汽油組分的循環利用,減少了組合工藝補充吸收劑的補入量,同時減少了液化氣制丙烯單元脫吸、穩定部分吸收劑的循環量,實現了減少裝置操作費用及降低能耗的目的,是一種能夠將煉廠液化氣和/或幹氣轉化為丙烯產品和汽油組分的低操作費用、低能耗的組合生產工藝。
文檔編號C07C4/02GK102464547SQ20101054438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5日
發明者張明會, 張韓, 李立新, 袁萍, 陳首創 申請人:上海河圖石化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