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中城市排名(我國唯一位於長江中間的建制城市)
2023-05-09 09:24:22 3
我國的大小城市上千個,建制城市691個,但是以島建市的並不多,我國的海島建制市總共有4個(廈門市、舟山市、三沙市、玉環市),縣城9個(本文所指的海島城市是一座海島或群島獨屬一座城市,臺灣島和海南島上的臺北市、高雄市、海口市、三亞市等城市和崇明島上的崇明區不屬此類),江河中的島嶼建立一個獨立的建制城市的就只有揚中市了。
揚中市是由長江中四個島組成的縣級市,為什麼取這個名字?沒人告訴我。我猜想是不是因為位於「揚子江(長江)中心」,而取的名字「揚—中」?也未可知。
揚中位於長江中下遊,東北與泰州、揚州隔江相望,西南與鎮江一衣帶水。揚中當前已有四座跨江大橋分別與上海、南京方向相通,連接泰州的泰州長江大橋已經於2012年11月25日開通,揚中將真正成為連接蘇南蘇北的交通樞紐。未來揚中將形成「一島五橋」的格局,真正成為連接大江南北的「中心鏈核 」。清麗現代的長江島城---揚中,水田肥沃,物豐富庶,人稱之為「長江小威尼斯」。
揚中的歷史並不久遠,據資料介紹:清同治年間(1862-1874),長江中的沙洲相繼出水。清末民初,今揚中陸地之雛形才形成,逐漸有人居住。光緒三十年,鎮江府始在此設太平廳,宣統三年(1911)改名為太平縣,民國3年(1914)改名為揚中縣。1994年9月,撤縣設市,改名為揚中市。
建國前,揚中縣交通很不發達。由於四面環江,交通以水路為主,除少數客運輪船航班外,全靠帆槳木船。境內無公路,無機動車輛,運輸靠人推獨輪車和肩挑手提。1957年開始建造公路,使用汽車客運、貨運。1960年建成汽渡碼頭,汽車可直接過江。1971年開始經營公路、鐵路聯合運輸業務。2012年泰州長江大橋建成通車,使揚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揚中市有著豐富的江鮮物種資源和深厚博大的江鮮菜烹飪傳統遺產,是河豚烹飪文化的發源地,該市在飲食文化方面擁有包括河豚在內的「長江三鮮」的烹飪技術性壟斷優勢。
揚中水產資源豐富,所盛產的刀魚、鰣魚、河豚,即所謂的「揚中三鮮」,乃是揚中飲食文化精華之所在。揚中3月左右是吃河豚的季節,每年舉辦河豚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