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腦水腫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04:59:41 4
一種治療腦水腫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腦水腫的藥物,屬於中醫藥【技術領域】。該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配製而成:枸杞子8-16份、山茱萸8-16份、杜仲12-16份、玉米須10-20份、制何首烏12-16份、桑寄生12-16份、車前子18-25份、白茯苓12-16份、白茅根15-20份。本發明的藥物配伍合理,療效顯著,療程短,治癒率高,安全無毒副作用,成本低,便於推廣使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腦水腫的藥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純中藥製備的一種治療腦水腫的藥物,屬於中醫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現代醫學認為,腦水腫是腦卒中的基本病理變化之一,是腦實質液體增多導致腦容積增加,或腦組織內液體異常積聚使腦體積增加,當超過生理調節限度時可導致顱內壓增高。腦微循環障礙是腦水腫形成的基礎。腦水腫在臨床上常見於神經系統疾病,如顱腦外傷,顱內感染(腦炎,腦膜炎等),腦血管疾病,顱內佔位性疾病(如腫瘤),癲癇發作以及全身性疾病如中毒性痢疾、重型肺炎。腦水腫是患者急性期病情惡化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腦水腫治療理想,能顯著降低患者病死率、致殘率,從而改善患者預後,有利於社會家庭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諧。
[0003]目前西醫上對於腦水腫的治療主要採用20%甘露醇、甘油、呋塞米等藥物進行治療,但這幾類西藥均有很大的副作用,且價格比較昂貴,給患者帶來的極大的身心痛苦和經濟壓力。中藥因為其副作用輕微,療效持久,成本低廉等特點成為治療腦水腫的最佳選擇。現今市場上也存在較多的中藥配方治療腦水腫,但其療程較長,治療效果普遍不理想。
【發明內容】
[0004]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腦水腫的藥物。該藥物療效好,療程短,成本低廉,製備方法簡單,安全無毒副作用。
[0005]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腦水腫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配製而成:枸杞子8-16份、山茱萸8-16份、杜仲12-16份、玉米須10-20份、制何首烏12-16份、桑寄生12-16份、車前子18-25份、白茯苓12-16份、白茅根15-20份。
[0006]優選地,上述治療腦水腫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配製而成:枸杞子12份、山茱萸12份、杜仲14份、玉米須15份、制何首烏14份、桑寄生14份、車前子22份、白茯苓14份、白茅根18份。
[0007]本發明的藥物是採用以下方法製備得到的:
Cl)按照配方稱取藥物,冷水快速洗淨,將車前子單獨用冷水浸泡1.5-2小時;
(2)將洗淨的原料藥物下鍋,加800ml水加熱至沸騰50分鐘,過濾取一次濾汁;向濾渣中加水600ml加熱至沸騰40分鐘,過濾取二次濾汁;
(3)將一次濾汁和二次濾汁合併,加熱濃縮至300ml即可。
[0008]本發明的用法與用量:水煎口服,一日一劑,一日2次,早晚飯後I小時各服150ml。10天為I療程,一般2-4療程即可治癒。
[0009]方解:
枸杞子:歸肝、肺、胃經,具有滋補肝腎,明目潤肺之功效。
[0010]山茱萸:歸肝、胃經,具有補益肝腎,收斂,固澀之功效。
[0011]杜仲:歸、肝胃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之功效。
[0012]玉米須:歸腎、肝、膽經,具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的功效。
[0013]制何首烏:歸肝、腎經,具有補益精血,解毒,潤腸通便之功效。
[0014]桑寄生:歸肝、腎經,具有祛風溼,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
[0015]車前子:歸肝、肺、腎經,具有利水通淋,止瀉明目,清肺化痰之功效。
[0016]白茯苓:歸心、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安神的功效。
[0017]白茅根:歸肺、胃、小腸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
[001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此藥物既保護肝腎功能,又疏利腦顱水腫,引上水而下行,消解疼痛,避免形成精神障礙。本發明的藥物配伍合理,療效顯著,療程短,治癒率高,安全無毒副作用,成本低,便於推廣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0]實施例1
一種治療腦水腫的藥物,它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藥配成:枸杞子Sg、山茱萸Sg、杜仲12g、玉米須10g、制何首烏12g、桑寄生12g、車前子18g、白茯苓12g、白茅根15g。
[0021]上述藥物的製備方法為:
Cl)按照配方稱取藥物,冷水快速洗淨,將車前子單獨用冷水浸泡1.5-2小時;
(2)將洗淨的原料藥物下鍋,加800ml水加熱至沸騰50分鐘,過濾取一次濾汁;向濾渣中加水600ml加熱至沸騰40分鐘,過濾取二次濾汁;
(3)將一次濾汁和二次濾汁合併,加熱濃縮至300ml即可。
[0022]實施例2
一種治療腦水腫的藥物,它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藥配製而成:枸杞子16g、山茱萸16g、杜仲16g、玉米須20g、制何首烏16g、桑寄生16g、車前子25g、白茯苓16g、白茅根20g。
[0023]上述藥物的製備方法同實施例1。
[0024]實施例3
一種治療腦水腫的藥物,它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藥配製而成:枸杞子12g、山茱萸12g、杜仲14g、玉米須15g、制何首烏14g、桑寄生14g、車前子22g、白茯苓14g、白茅根18g。
[0025]上述藥物的製備方法同實施例1。
[0026]臨床應用例
1.臨床資料:隨機收治門診腦水腫患者11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48例,平均年齡53歲;其中,腦腫瘤患者56例,重度顱腦損傷患者18例,腦炎患者36例。
[0027]2.診斷標準:根據病人的症狀及體徵,結合病史及頭部CT和MRI等影像學資料,對上述病人進行臨床診斷。
[0028]3.治療方法:患者服用本發明實施例3的藥物,水煎口服,一日一劑,一日2次,早晚飯後I小時各服150ml。10天為I療程。一般用藥2_4個療程即可治癒。
[0029]4.療效判定標準:
治癒:臨床症狀全部消失,頭部CT及MRI影像學顯示無腦水腫信號表現;
有效:臨床症狀明顯減輕,具有間斷頭痛及部分頭部CT和MRI影像學腦水腫信號表現;
無效:臨床症狀無明顯減輕。
[0030]5.治療結果:腦腫瘤患者,治癒49例,有效7例,無效O例;重度顱腦損傷患者,治癒12例,有效5例,無效I例;腦炎患者,治癒30例,有效5例,無效I例;治癒率82.7%,有效率15.5%,總有效率達98.2%。
[0031]典型病例
病例1:董某某,女,54歲,2004年元月CT查出患有腦膜瘤,於當年6月份二次γ刀手術,術後顱內水腫,顱壓增高,患者疼痛難忍。先是採用西藥治療一段時間後,患者出現精神恍惚,精神異常,健忘,肝、腎功能嚴重異常。隨後患者放棄西醫療法,採用本發明的藥物進行治療,服藥3天後疼痛感減輕大半,繼續服藥I療程後症狀全部消失,患者恢復如常人,後隨訪至今十年未復發。
[0032]病例2:申某,男,19歲,2009年5月,在北京301醫院做了腦顱手術,引流管從顱引入腹腔。服用本發明2個療程後,顱內水腫消失,顱壓降至正常,引流管取出。次年考入大學,現已畢業工作,身體健壯。
[0033]病例3:闞某,男,45歲,腦膠質瘤,2009年2月份在南方某醫院做開顱膠質瘤切除術。由於開顱切瘤創傷,患者感到十分痛苦,時有嘔吐,服用本發明的藥物2天後,患者疼痛感明顯減輕,後繼續服用本發明藥物2個療程,症狀全部消失,隨訪至今未復發。
[0034]病例4:孫某,女,65歲,2008年患腦炎引發腦水腫,患者表現出顱內壓增高、劇烈頭痛、噁心、噴射狀嘔吐等症狀。採用西藥治療半年後,副作用極大且症狀反覆發作,患者長期交替性遭受病痛折磨。後患者服用本發明的藥物I個療程後,症狀明顯好轉,後繼續服用2個療程藥物,症狀全部消失,患者生活恢復如常,隨訪至今未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腦水腫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配製而成:枸杞子8-16份、山茱萸8-16份、杜仲12-16份、玉米須10_20份、制何首烏12-16份、桑寄生12-16份、車前子18-25份、白茯苓12-16份、白茅根15-2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配製而成:枸杞子12份、山茱萸12份、杜仲14份、玉米須15份、制何首烏14份、桑寄生14份、車前子22份、白茯苓14份、白茅根18份。
【文檔編號】A61P7/10GK104510936SQ201410780145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17日
【發明者】蔣樹俠, 蔣莉莉, 楊波, 蔣新然, 龔晨, 方園, 蔣婷婷 申請人:蔣樹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