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磁珠分離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20:40:36 2
專利名稱:簡易磁珠分離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分離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磁珠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磁珠分離技術是一種基於以表面功能化的磁珠(Magnetic Beads, MBs)為分離介質的新型分離方法。磁珠通常以超順磁性納米四氧化三鐵為核,經非磁性聚合物材料包裹而成。通過在磁珠表面修飾不同的生物及化學功能團對目標物進行特異性或者非特異性捕獲。該方法結合了磁珠分離的簡便性與微納米粒子分散捕獲的高效性(大比表面積),採用結合磁珠的分離模式,克服了傳統分離操作的缺點(如跟柱式分離相比,基於柱原理的分離耗時長、易堵塞、流速太快可造成的分離效率下降,以及裝柱時填料填裝不均勻密實產生的短路等問題);同時由於磁珠粒徑介於納米和亞微米之間,比表面積遠大於固相材料,磁珠用量少,富集倍數高,對基質的適應性強;磁珠在溶液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溶液中可均勻分布,比表面積大,提高了分離過程中捕獲分離物的速率,縮短了捕獲時間;同時可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體積樣品,有利於通過加大樣品處理量來增加富集係數,降低檢測限。在磁珠與樣品結合後,常用磁珠分離裝置將結合了目標物的磁珠吸在磁珠分離裝置上,再將磁珠與溶液分開,通過多次清洗、洗脫,獲得高濃度的目標物,達到富集目標物的效果。但是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將透光樣品池取出再去觀察磁珠的吸附情況,非常麻煩, 並且容易在取出透光樣品池時晃動導致本已分離的磁珠再分散到液體中,增加了分離時間。
發明內容
針對需要將透光樣品池取出再觀察磁珠吸附情況的缺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方便觀察吸附效果的磁珠分離裝置。具體方案是
一種簡易磁珠分離裝置,包括透光樣品池、緊貼透光樣品池擺放的磁鐵透光樣品池底部放有LED燈。在使用時,將透光樣品池取出,倒入含磁珠的樣品液,再放入相應位置進行吸附。吸附過程中,可打開放置於透光樣品池底部的LED燈電源,方便隨時觀察透光樣品池中磁珠吸附分離的情況。為便於觀察,透光樣品池是玻璃或石英透光樣品池。為了達到更好的分離效果,所述磁鐵為多塊永磁鐵,緊貼樣品池擺放,增強吸附磁珠能力。為了達到更好的觀察效果,所述LED燈發光面比透光樣品池底部稍大,這樣可以讓整個樣品池都有光線透過,方便觀察整個樣品池中磁珠吸附情況。生物樣品(或特殊樣品)需在一定溫度下(如4°C )進行分離才能保持樣品的活性, 本磁珠分離裝置還可以包括一個外殼(4),外殼內壁安裝有溫控裝置(5)。事先設定溫控裝置(5)溫度至適於樣品吸附的溫度,當溫控裝置感受到的溫度低於設定溫度時開始加熱,而高於設定溫度時開始製冷,使該樣品一直保持在最適溫度。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I、不需要取出樣品池觀察納米磁珠吸附情況,直接打開LED燈即可觀察,使用方便。2、結構簡單、容易工業化生產。3、可控溫,適用於對分離時溫度有要求的樣品。
圖I本發明磁珠分離裝置俯視圖。圖2帶有溫控裝置的磁珠分離裝置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從附圖I可見,該磁珠分離裝置,有裝樣品的玻璃或石英透光樣品池,緊貼透光樣品池兩側擺放了兩塊永磁鐵,在透光樣品池底部放有一發光面比樣品池底部稍大的LED燈。在檢測時,將透光樣品池取出,倒入樣品液,再放入相應位置進行分離。磁珠分離裝置對樣品液中磁珠吸附過程中,通過打開LED燈,可以方便的觀察透光樣品池中磁珠吸附的情況。從附圖2可見,該磁珠分離裝置還有一個外殼,外殼上安裝了溫控裝置。事先設定溫控裝置溫度至適於樣品吸附的溫度,當溫控裝置感受到的溫度低於設定溫度時開始加熱,而高於設定溫度時開始製冷,使該樣品一直保持在設定溫度。
權利要求
1.簡易磁珠分離裝置,包括玻璃或石英透光樣品池(I)、緊貼透光樣品池(I)擺放的磁鐵(2),其特徵在於透光樣品池底部放有LED燈(3),LED燈(3)發光面比透光樣品池(I) 底部稍大,所述磁鐵為多塊永磁鐵,磁珠分離裝置還包括外殼(4),外殼(4)內壁安裝有溫控裝置(5)。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簡易磁珠分離裝置,包括透光樣品池、緊貼透光樣品池擺放的磁鐵,透光樣品池底部放有LED燈。本發明可以無需取出透光樣品池觀察磁珠吸附情況,結構簡單、非常方便。
文檔編號B03C1/02GK102600966SQ20121005648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6日
發明者許恆毅 申請人:南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