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人造板銑槽運動執行機構及其工作方法與流程
2023-04-27 19:32:1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工業產品加工設備,具體是一種人造板銑槽運動執行機構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術:
人造板,以木材或其他非木材植物為原料,經一定機械加工分離成各種單元材料後,施加或不施加膠粘劑和其他添加劑膠合而成的板材或模壓製品。主要包括膠合板、刨花(碎料)板和纖維板等三大類產品,其延伸產品和深加工產品達上百種。人造板的誕生,標誌著木材加工現代化時期的開始,使過程從單純改變木材形狀發展到改善木材性質。這一發展,不但涉及全部木材加工工藝,需要吸收紡織、造紙等領域的技術,從而形成獨立的加工工藝。此外,人造板還可提高木材的綜合利用率,1立方米人造板可代替3~5立方米原木使用。
人造板為了裝配以及美觀需求,常需要在其表面銑出若干開口槽,現有的銑槽方式通過步進電機控制的銑刀配合可進給的工作床,逐一進行銑槽,這種工作方式是不連續的,工作床在縱向進給間斷進行,對人造板產生振動和衝擊,對其裝夾穩定性具有很大影響,將會影響銑槽的直線度等精度條件,同時,垂直進給的銑刀導致車床結構變得複雜,生產成本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人造板銑槽運動執行機構及其工作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人造板銑槽運動執行機構,包括:外框架、內框架、縱向控制框架和工作床,所述外框架的左右兩側固定設置橫嚮導杆,所述橫嚮導杆滑動設置在固定滑座內,所述內框架位於外框架內,內框架的左右兩端與分別外框架左右兩側接觸,內框架上固定設置縱嚮導杆,縱嚮導杆設置在位於外框架的導槽內;內框架內設置長腰孔形的鏤空部,該鏤空部內壁設置齒槽結構,齒槽結構與驅動齒輪嚙合,驅動齒輪由驅動裝置驅動;
所述縱向控制框架固定設置在外框架的正上方,縱向控制框架內設置與內框架鏤空部形狀、尺寸一致的滑槽,內框架頂端中部位置固定連接撐杆,所述撐杆的頂端與工作床固定連接,撐杆上位於滑槽的位置設置滑杆,滑杆位於滑槽內。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床上設置用於將人造板裝夾固定的夾具。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床下方設置能夠使工作床平穩運動的支撐裝置。
一種人造板銑槽運動執行機構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人造板裝夾固定到工作床上,並啟動銑刀,使其運動到銑槽初始位置;
s2,向下進給銑刀,並達到既定銑槽深度位置,隨後啟動驅動裝置,使驅動齒輪帶動內框架運動;
s3,在步驟2中,外框架向右移動時,控制銑刀縱向進給,進入下一道銑槽的工位上,工作床重新進入上工位時將開始下一道銑槽的加工;
s4,重複s3,直到所有銑槽加工完成,退刀,將人造板拆卸下來。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在步驟s1執行前,預先啟動驅動齒輪,帶動內框架移動到下方位置。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上下軌道的距離小於30mm。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驅動齒輪轉速優選為50-80r/min。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通過外框架的左右移動帶動人造板運動,取代銑刀的進給運動,人造板往復運動的過程是連續的,因而系統結構更穩定,人造板受衝擊較小,因而銑槽質量也更高;
2、內框架帶動人造板上下往復運動,以取代銑刀的縱向進給和退刀運動,降低對銑刀的衝擊,同時簡化銑刀端控制結構和系統,降低車床複雜程度和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人造板銑槽運動執行機構在上工位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人造板銑槽運動執行機構在下工位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人造板銑槽運動執行機構,包括:外框架7、內框架9、縱向控制框架4和工作床3,外框架7的左右兩側固定設置橫嚮導杆5,橫嚮導杆5滑動設置在固定滑座6內,可同外框架7左右移動,內框架9位於外框架7內,內框架9的左右兩端與分別外框架7左右兩側接觸,內框架9上固定設置縱嚮導杆91,縱嚮導杆91設置在位於外框架7的導槽內,可使內框架9沿縱向在外框架7內移動;內框架9內設置長腰孔形的鏤空部,該鏤空部內壁設置齒槽結構,齒槽結構與驅動齒輪8嚙合,驅動齒輪8由驅動裝置驅動;
縱向控制框架4固定設置在外框架7的正上方,縱向控制框架4內設置與內框架9鏤空部形狀、尺寸一致的滑槽41,內框架9頂端中部位置固定連接撐杆10,撐杆10的頂端與工作床3固定連接,撐杆10上位於滑槽41的位置設置滑杆11,滑杆11位於滑槽41內。
工作床3上設置用於將人造板2裝夾固定的夾具31。
工作床3下方設置能夠使工作床3平穩運動的支撐裝置(圖中未畫出),起到對工作床3的支撐作用,使其運動狀態更平穩,保持銑槽質量。
一種人造板銑槽運動執行機構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人造板2裝夾固定到工作床3上,並啟動銑刀1,使其運動到銑槽初始位置;
s2,向下進給銑刀1,並達到既定銑槽深度位置,隨後啟動驅動裝置,使驅動齒輪8帶動內框架9運動,由於內框架9左右兩端與分別外框架7左右兩側接觸,因而在傳動過程中外框架7將左右移動,並帶動撐杆10及滑杆11在滑槽41內移動,當驅動齒輪8與內框架9左或右側半圓齒槽嚙合時,滑杆11滑動到滑槽41的半圓部分內,帶動撐杆10向下運動,使內框架9在外框架7內向下移動,此時,工作床3向下運動後與銑刀1脫離,相當於銑刀1的退刀過程,按圖示運動方向,外框架7向左移動時,工作床3位於上工位,運動時將由銑刀1銑槽,而外框架7向右移動時,工作床3位於下工位,此時銑刀1與人造板2脫離;
s3,在步驟2中,外框架7向右移動時,控制銑刀1縱向進給,進入下一道銑槽的工位上,工作床3重新進入上工位時將開始下一道銑槽的加工;
s4,重複s3,直到所有銑槽加工完成,退刀,將人造板2拆卸下來。
在步驟s1執行前,預先啟動驅動齒輪8,帶動內框架9移動到下方位置,即工作床3的下工位。
滑槽41上下軌道的距離小於30mm,減小上下工位的距離,提高銑槽效率。
驅動齒輪8轉速優選為50-80r/min。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