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座椅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6:26:26 6
專利名稱:安全座椅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安全座椅,特別地但並非排他地是涉及車用兒童安全座椅。
安全座椅被設計成●用於在發生事故時防止乘客從所述座椅中被拋出超過一定距離,以及●用於限制乘客所承受的減速度或負加速度(其最大值以及其在一個閾值之上的周期)。
背景技術:
0002在乘客與車輛部件相撞之前,與其他部分相比,在一個方向上可獲得的間距很小,這個方向就是車窗、車門、或門柱旁的方向。為了防止乘客頭部橫向移動,座椅上可以裝有一種頭部保護結構,其形式為座椅靠背的垂直延長部分,所述延長部分具有用於限制頭部橫向移動的向前延伸的翼。在本說明書中,這種結構被稱為「帶翼頭枕」。為了避免所述翼造成座椅正要避免的同一問題,即與硬表面相撞帶來的傷害,所述帶翼頭枕通常具有一個軟墊內襯。
發明內容
0003包括橫向移動的事故由側向碰撞產生,所述側向碰撞即以基本側向的加速度對被撞車輛產生作用的傾斜或橫向方向上的碰撞。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具有改進的頭部保護的安全座椅。
0005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安全座椅,其包括●一個帶翼頭枕,所述頭枕具有●一個後頭部支撐,
●前向和橫向延長支撐翼,所述支撐翼在其各自的相對側面固定於所述後頭部支撐,並且,●所述支撐翼的可變形延長部分,每個延長部分以鉸合或鉸鏈方式(hingedly)連接於其遠離所述後頭部支撐的支撐翼,並且通常向其支撐翼的斜前方側向向外地延伸,由此,當發生包括所述帶翼頭枕與車輛側面部分的碰撞的側向碰撞時,在被撞側面上的延長部分首先撞擊所述側面部分,所述延長部分以鉸合方式向內運動。
0006這種鉸接方式提供了一個加強區域,以保護座椅上乘客的頭部免受車輛部件的碰撞。
0007同時,可以設想,所述可變形延長部分可以與所述頭枕整體地形成,由於在該優選實施例中,通過整體注模以及提供一個活動鉸合部(living hinge),所述可變形延長部分被提供作為所述帶翼頭枕內部的內襯的樞軸延長部分(pivotal extensions)。
0008特別地,所述內襯可以是●所述內襯在所述後頭部支撐及其支撐翼之間的根部固定到所述頭枕;●所述內襯在所述支撐翼內部具有內襯翼,●所述內襯通過其樞軸延長部分鄰接於或靠著所述支撐翼的遠端,具有在所述內襯翼和所述支撐翼的遠端內部的內襯樞軸延長部分之間的鉸合式連接,並且●所述內襯在它自身和所述支撐翼之間形成一個空間,由此,當發生包括安全座椅上乘客的頭部與所述內襯翼之一的碰撞的橫向碰撞時●頭部加速度能量被所述內襯翼朝向其支撐翼的變形吸收,並且●當所述內襯翼朝向其支撐翼變形時,通過其支撐翼遠端的內襯延長部分,繞著所述遠端轉動,並且所述前向延長部分相對於所述翼的側向外延樞軸轉動地向內運動。
0009應該注意的是,本發明的安全座椅被定義為面向前方。如果所述座椅被設置為面向後方,所述頭部支撐將處於所述翼的前面,所述翼是朝向後向和橫向的。
0010無論如何仔細地設計帶翼頭枕以及它們的內襯,帶翼頭枕的效果都會被那些使乘客感覺沒有障礙的需求所限制,因為障礙易使乘客暈車。
0011本發明的一個優勢是一個裝有前向延長部分的安全座椅,其提供了加強的保護而不會使人感到有障礙,這是由把它們固定在使它們適於樞軸地轉動到的位置而實現的。
0012同時,可以設想,所述可變形內襯翼可以單獨地連接於所述後頭部支撐,這是通過所述內襯翼上嚙合於所述後頭部支撐內插槽中的榫舌實現的;在所述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兩個內襯翼通過一個鄰接於所述後頭部支撐的橫梁互相連接。
0013所述內襯翼在它們遠離其支撐翼的側面上,即它們的內側面上,提供有吸能襯墊。
0014通常,所述內襯翼和它們所提供的襯墊,以及它們所提供的橫梁,覆蓋有裝飾織物。
0015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安全座椅,其包括●一個帶翼頭枕,所述頭枕具有●一個後頭部支撐,以及●前向和橫向延長支撐翼,所述支撐翼在其各自的相對側面,固定於所述後頭部支撐,●用於所述支撐翼的可變形內襯翼,每個內襯翼●在所述後頭部支撐與其支撐翼之間的根部位置,固定於所述頭枕,●鄰接於它的支撐翼的遠端,並且●在它自身與其支撐翼之間形成一個空間,由此,當發生包括所述安全座椅上的乘客的頭部與內襯翼之一的碰撞的橫向碰撞時,頭部加速度能量被所述內襯翼朝向其支撐翼的變形吸收。
0016優選地,每個所述可變形內襯翼具有一個通過其支撐翼遠端的前向延長部分,由此,當發生這種橫向碰撞時,由於所述內襯翼朝向其支撐翼變形,它繞著其支撐翼的遠端轉動,並且所述前向延長部分相對於所述翼的側向外延樞軸轉動地向內運動。
0017可以設想,所述內襯翼和它們的前向延長部分可具有一致的橫截面。但是,在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內襯翼以及它們的前向延長部分,在它們之間提供有一個鉸合線,該鉸合線接近於所述各自的遠端而且是從所述各自的遠端插入的,由此,它們被削弱以使所述鉸合線能夠鄰接於變形的所述支撐翼,以提供所述支撐翼的可預料的向內移動。
0018為了幫助理解本發明,現在通過例子並且參考附圖,描述本發明的一個特定實施例。所述附圖中0019圖1是裝有根據本發明的頭枕的第一實施例的兒童安全座椅的殼體的一個透視圖。
0020圖2是圖1中線II-II上的橫截面視圖,其包括了圖1頭枕的內襯和裝飾物。
0021圖3是乘客頭部撞擊圖1中座椅左手邊的翼的類似於圖2的簡化視圖;0022圖4是另一撞擊模式的類似視圖;0023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頭枕的第二實施例的類似於圖3的簡化視圖;以及0024圖6是撞擊時所述第二頭枕的類似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0025首先參考附圖中的圖1,一個兒童安全座椅具有一個底架或殼體1,其包括座墊2和靠背3。所述殼體可以是整體模製的或者是分成座墊和靠背兩部分模製的。在靠背上方,所述殼體具有一個頭部部件4,頭部部件4具有一個後頭部支撐5和一對右邊和左邊的前向和橫向延長支撐翼6、7。所述殼體是一種聚丙烯模製件,而且頭枕是與該模製件的其他部分整體模製而成的。
0026根據本發明,以及如圖2所示,可變形內襯11(也是一聚丙烯模製件)被提供在所述頭枕中。它具有一個橫梁12,被夾在14所述頭部支撐5以及右邊和左邊可變形翼15、16上。這些比所述頭部部件4的支撐翼5、6長,延長通過所述支撐翼的遠側邊緣17。同樣應該注意,所述可變形翼被從所述支撐翼向內隔開,在它們之間形成一個空間18。所述可變形翼在它們的前向外延中被一個活動鉸合部19分成兩部分,即前面部分20和後面部分21。所述活動鉸合部被正好安置在殼體翼遠側邊緣的內部。
0027注模而成的內襯具有其自己的泡沫材料內襯22,其整個被裝飾物23覆蓋。
0028這種布局的結果是,如果乘客的頭部H在裝有所述座椅的車輛的側面撞擊中撞擊所述內襯(如圖3所示),那麼相應的內襯翼將被壓靠在所述殼體翼上。這包括了不僅是泡沫材料的吸能(最大加速度限制)變形,而且包括了內襯翼的吸能變形,以及所述殼體翼的較小程度的吸能變形。這些變形導致的結果是,頭部加速度從沒有內襯翼時的加速度被限制。內襯翼變形24被示於圖3中,在它被壓縮緊靠所述殼體翼時,所述內襯翼的前部分20繞著殼體邊緣17向前轉動,從一個位置相對於所述殼體翼掠回至與所述內襯的壓縮內部部分大致成一直線的位置。這通過所述前面部分的長度超過所述活動鉸合部,對頭部與例如甚至所述遠側邊緣之外的側面窗戶的碰撞提供了保護。雖然這種碰撞可以被認為,如果頭部已經在所述頭枕的內部發生碰撞時,不太可能發生,但我們從測試中認識到,在側面撞擊期間,頭部從所述頭枕中移出的可能性很高。
0029典型地,所述內襯模製件為3mm厚,且所述泡沫材料為12mm厚,具有EPS中的28gm/ltr密度。兩個內襯在所述鉸合部處厚度被減少一半。在鉸合部處所述泡沫的厚度也可被減少,以便進行轉動。
0030現在轉向圖4,其示出了一種碰撞模式,其中所述座椅的座墊移動得比所述座椅的頂部少,如在所述座墊撞擊車輪罩拱,並造成所述座椅的頂部轉動至緊靠車輛側窗的情況中。在這樣的碰撞中,由於反作用於座椅殼體側翼的乘客慣性,在頭部撞擊內襯之前,前面部分20的遠端可以撞擊所述窗W。這一動作造成所述前面部分繞著它的活動鉸合部19轉動。
0031轉向圖5和圖6,這裡所示的頭枕可以具有一個EPS和裝飾物內襯,這兩者都沒有示出。這樣的頭枕具有一個後頭部支撐105和一對右邊和左邊的前向橫向延長支撐翼106、107。與所述翼整體地模製而成的是延長部分120,其在活動鉸合部119處連接至所述翼上。所述延長部分向前並且橫向向外延伸。
0032在發生圖4所示的碰撞時,所述延長部分轉動,以提供一個加強的保護區域,以避免頭部與車輛側面的碰撞。
權利要求
1.一種安全座椅,其包括●一個帶翼頭枕,所述頭枕具有●一個後頭部支撐,●前向和橫向延長支撐翼,所述支撐翼在其各自的相對側面固定於所述後頭部支撐,以及●所述支撐翼的可變形延長部分,每個延長部分以鉸合方式連接於其遠離所述後頭部支撐的支撐翼,並且通常向其支撐翼的斜前方側向向外地延伸,由此,當發生包括所述帶翼頭枕與車輛側面部分的碰撞的側向碰撞時,在被撞側面上的延長部分首先撞擊所述側面部分,所述延長部分以鉸合方式向內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可變形延長部分與支撐翼被整體地形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後頭部支撐,所述支撐翼以及所述可變形延長部分,是具有活動鉸合部的整體注模件,所述活動鉸合部被提供在所述支撐翼與所述延長部分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其中,在所述帶翼頭枕中具有至少部分剛性的內襯,所述可變形延長部分是所述內襯的樞軸延長部分。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內襯在所述後頭部支撐與其支撐翼之間的根部固定於所述頭枕;●所述內襯在所述支撐翼內部具有內襯翼,●所述內襯通過它的樞軸延長部分鄰接於所述支撐翼的遠端,在所述內襯翼與所述支撐翼遠端內部的內襯樞軸延長部分之間為鉸合式連接,並且●所述內襯在其自身與所述支撐翼之間形成一個空間,由此,當發生包括安全座椅上的乘客的頭部與所述內襯翼之一的碰撞的橫向碰撞時●頭部加速度能量被所述內襯翼朝向其支撐翼的變形吸收,並且●當所述內襯翼朝向其支撐翼變形時,通過其支撐翼的遠端的內襯延長部分,繞著所述遠端轉動,並且所述前向延長部分相對於所述翼的側向外延樞軸轉動地向內運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可變形內襯翼獨立地連接於所述後頭部支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可變形內襯翼包括位於所述內襯翼上的榫舌,其嚙合於所述後頭部支撐內的插槽中。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兩個內襯翼通過一個鄰接於所述後頭部支撐的橫梁,互相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4-8中任一項所述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內襯翼在它們遠離其支撐翼的側面上,即它們的內側面上,提供有吸能襯墊。
10.根據權利要求4-9任一項所述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內襯翼以及它們所提供的襯墊,以及它們所提供的橫梁,覆蓋有裝飾織物。
11.一種安全座椅,其包括●一個帶翼頭枕,所述頭枕具有●一個後頭部支撐,以及●前向和橫向延長支撐翼,所述支撐翼在其各自的相對側面,固定於所述後頭部支撐,●用於所述支撐翼的可變形內襯翼,每個內襯翼●在所述後頭部支撐與其支撐翼之間的根部位置,固定於所述頭枕,●鄰接於它的支撐翼的遠端,並且●在其自身與其支撐翼之間形成一個空間,由此,當發生包括所述安全座椅上乘客的頭部與內襯翼之一碰撞的橫向碰撞時,頭部加速度能量被所述內襯翼朝向其支撐翼的變形吸收。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座椅,其中每個所述可變形內襯翼具有一個通過其支撐翼遠端的前向延長部分,由此,當發生這種橫向碰撞時,由於所述內襯翼朝向其支撐翼變形,所述內襯翼繞著所述遠端轉動,並且所述前向延長部分相對於所述翼的側向外延樞軸轉動地向內運動。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內襯翼和它們的前向延長部分具有一致的橫截面。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內襯翼和它們的前向延長部分,在它們之間提供有一個鉸合線,該鉸合線接近於所述各自的遠端而且是從所述各自的遠端插入的,由此,它們被削弱以使所述鉸合線能夠鄰接於變形的所述支撐翼,以提供所述支撐翼的可預料的向內移動。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削弱是一個活動鉸合部。
16.根據權利要求11-15中任一項所述的安全座椅,其中在所述內襯翼遠離其支撐翼的側面上,即在所述內襯翼的內側面上,提供有吸能襯墊。
17.根據權利要求11-15中任一項所述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內襯翼和它們所提供的襯墊,以及它們所提供的橫梁,覆蓋有裝飾織物。
全文摘要
一種可變形的聚丙烯模製內襯(11),其被提供在一個頭枕中。所述內襯具有一個橫梁(12),夾至(14)所述頭部支撐(5)以及右邊和左邊的可變形翼(15,16)。這些比頭部部件(4)的支撐翼(5,6)更長,延伸通過所述支撐翼的遠側邊緣(17)。所述可變形翼從所述支撐翼向內隔開,在它們之間形成一個空間(18)。所述可變形翼被一個活動鉸合部(19)在它們的前向外延中分成兩個部分,即一個前面部分(20)和一個後面部分(21)。所述活動鉸合部被正好安置在所述殼體翼的遠側邊緣內部。所述注模內襯具有自己的泡沫材料內襯(22),其整個覆蓋有裝飾物(23)。這種布局的結果是,如果在裝有所述座椅的車輛的側面撞擊中,一個居住者的頭部H撞擊所述內襯,相應的內襯翼將被壓靠在所述殼體翼上。這包括了不僅是泡沫材料的吸能(最大加速度限制)變形,而且包括了內襯翼的吸能變形,以及所述殼體翼的較小程度的吸能變形。利用這種內襯翼變形(24),所述內襯翼的前面部分(20)繞著所述殼體邊緣(17)向前轉動,從一位置相對於所述殼體翼掠回至與所述內襯的壓縮的內部部分大致成一直線的位置。
文檔編號B60N2/48GK1930019SQ200580007221
公開日2007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04年3月13日
發明者D·S·卡琳 申請人:百代求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