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壓縮裝置製造方法
2023-04-27 21:04:21
空氣壓縮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氣壓縮裝置,包括一殼體、一傳動軸體、一葉片段及一止擋塊。殼體兩端分別鎖設有一第一蓋體及一第二蓋體,第一蓋體設有一排氣口、一第一穿孔及一第一軸承,第二蓋體設有一進氣口、一第二穿孔及一第三軸承;傳動軸體兩端分別具有一傳動部及一承靠部,於傳動軸體的周緣以螺旋方式環設有一螺旋滑槽,並於螺旋滑槽的一端設有一固定部;葉片段具有數個葉片,這些葉片間隔處數個大小不一的壓氣距離,這些壓氣距離由葉片段的一端往另一端依大小順序進行排列;止擋塊呈一具有二孔洞的扇形結構,以二螺件穿設於孔洞以鎖固方式設置於固定部。本實用新型降低噪音音量,運行時輸氣量平穩,可提升用戶的輸氣量的需求。
【專利說明】空氣壓縮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氣壓縮裝置,屬於機械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空氣壓縮裝置通常為一壓縮機,公知的壓縮機利用一馬達作為動力來源,而一板廣泛使用的壓縮方式便是活塞式壓縮機,而活塞式壓縮機作為一種往復式運動機構,具有不可消除的慣性力,當活塞式壓縮機運行時,便會使得振動幅度較大,噪音相對較高,此外,活塞式壓縮機屬於往復間斷性的供氣方式,運行時氣流脈動大,輸氣量不穩較無法滿足要求較高氣量用戶的需求,實在有待改進之處。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氣壓縮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氣壓縮裝置,包括一殼體、一傳動軸體、一葉片段及一止擋塊,具體結構如下。
[0005]殼體兩端分別鎖設有一第一蓋體及一第二蓋體,第一蓋體設有一排氣口、一第一穿孔及一第一軸承,第二蓋體設有一進氣口、一第二穿孔及一第三軸承;傳動軸體兩端分別具有一傳動部及一承靠部,傳動部以轉動方式偏心穿設於殼體內部,且傳動軸體周緣的一側抵靠於殼體內側,傳動部及承靠部分別設置於第二穿孔及第一穿孔,且於傳動軸體的周緣以螺旋方式環設有一螺旋滑槽,並於螺旋滑槽的一端設有一固定部;葉片段具有數個葉片,這些葉片間隔處數個大小不一的壓氣距離,這些壓氣距離由葉片段的一端往另一端依大小順序進行排列,並使葉片段及螺旋滑槽的外形呈一螺旋狀;止擋塊呈一具有二孔洞的扇形結構,且以二螺件穿設於孔洞以鎖固方式設置於固定部,供抵頂固定葉片段。
[0006]殼體為中空圓柱狀。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噪音音量,且運行時輸氣量平穩,且可提升用戶的輸氣量的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示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
[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狀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氣壓縮裝置,包括一殼體1、一傳動軸體2、一葉片段3及一止擋塊4,具體結構如下。
[0013]殼體1為中空圓柱狀,其兩端分別鎖設有一第一蓋體5及一第二蓋體6,第一蓋體5設有一排氣口 7、一第一穿孔8及一第一軸承9,第二蓋體6設有一進氣口 10、一第二穿孔11及一第三軸承12。
[0014]傳動軸體2兩端分別具有一傳動部13及一承靠部14,傳動部13以轉動方式偏心穿設於殼體1內部,且傳動軸體2周緣的一側抵靠於殼體1內側,另一側與殼體1內側形成一滑動距離D1,傳動部13及承靠部14分別設置於第二穿孔11及第一穿孔8,且於傳動軸體2的周緣以螺旋方式環設有一具槽深D2的螺旋滑槽15,並於螺旋滑槽15的一端設有一固定部16,其中,螺旋滑槽15的槽深D2略大於滑動距離D1。
[0015]葉片段3具有數個葉片17,這些葉片17間隔處數個大小不一的壓氣距離D3,這些壓氣距離D3由葉片段3的一端往另一端依大小順序進行排列,並使葉片段3及螺旋滑槽15的外形概呈一螺旋狀,葉片段3的外徑略小於殼體1的內徑,當裝設好葉片段3的傳動軸體2設置於殼體1時,葉片段3的外徑周緣與殼體1內壁便可產生緊閉氣壓的效果,此外,葉片段3的壓氣距離D3彼此相通,且與傳動軸體2周緣間隔形成一氣道18,且氣道18供連通於排氣口 7及進氣口 10。
[0016]止擋塊4呈一具有二孔洞19的扇形結構,且以二螺件20穿設於孔洞19以鎖固方式設置於固定部16,供抵頂固定葉片段3,用以防止葉片段3鬆脫。
[0017]組裝時,首先將葉片段3依螺旋滑槽15的軌道套設於傳動軸體20周緣,當葉片段3的兩端完全對位設置於螺旋滑槽15的兩端時,便可將止擋塊4鎖固於固定部16內,以防止葉片段3進行軸向移動,此時,將裝設好葉片段3的傳動軸體20穿設於殼體1,並使第一蓋體5及第二蓋體6套設於殼體1的兩側,其中,第一穿孔8及第二穿孔11便可分別設置第一軸承9及第二軸承12,以供套設於傳動軸體20的承靠部14及傳動部13,並使傳動軸體20整體可藉由一動力源(圖中未顯示)進行轉動。
[0018]使用時,當動力源驅使傳動部13連帶傳動軸體20進行轉動,依據流體力學可形成一吸力將空氣流體由進氣口 10吸入經由持續偏心旋轉的傳動軸體20,搭配螺旋滑槽15的槽深D2設計,便可於轉動過程中使葉片段3於槽深D2產生徑向位移,並使得葉片段3呈現一軸向平移,且葉片段3的外徑略小於殼體1的內徑,因此,當葉片段3轉動位移時,由於壓氣距離D3由進氣口 10往排氣口 7方向依大小順序排列,便可直接將進氣口 10的空氣流體直接壓縮進入排氣口 7,以達到壓縮氣體的效果,其中,更利用葉片段3的螺紋設計,便可不斷迴轉循環空氣壓縮流體,並藉由螺杆式壓縮機的特性,以達到降低噪音音量,且運行時輸氣量平穩,且可提升用戶的輸氣量的需求。
【權利要求】
1.一種空氣壓縮裝置,包括一殼體、一傳動軸體、一葉片段及一止擋塊,其特徵是:殼體兩端分別鎖設有一第一蓋體及一第二蓋體,第一蓋體設有一排氣口、一第一穿孔及一第一軸承,第二蓋體設有一進氣口、一第二穿孔及一第三軸承;傳動軸體兩端分別具有一傳動部及一承靠部,傳動部以轉動方式偏心穿設於殼體內部,且傳動軸體周緣的一側抵靠於殼體內側,傳動部及承靠部分別設置於第二穿孔及第一穿孔,且於傳動軸體的周緣以螺旋方式環設有一螺旋滑槽,並於螺旋滑槽的一端設有一固定部;葉片段具有數個葉片,這些葉片間隔處數個大小不一的壓氣距離,這些壓氣距離由葉片段的一端往另一端依大小順序進行排列,並使葉片段及螺旋滑槽的外形呈一螺旋狀;止擋塊呈一具有二孔洞的扇形結構,且以二螺件穿設於孔洞以鎖固方式設置於固定部,供抵頂固定葉片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壓縮裝置,其特徵是:殼體為中空圓柱狀。
【文檔編號】F04B39/00GK204061099SQ201420509154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5日
【發明者】陳文卿 申請人:陳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