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反射蓋側面變形的數碼管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21:22:47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碼管,特別涉及一種防反射蓋側面變形的數碼管。
背景技術:
在生產數碼管工藝中,灌膠封裝以及烘箱烘烤是兩個非常總要的工序,PCB板以及PIN針通過膠體灌封在反射蓋內,最後將灌封好膠體的反射蓋放置在烘箱中進行熱風循環乾燥。
但是在數碼管灌膠烘烤過程中,由於膠體受熱,反射蓋的側蓋與膠體之間會存在較大的應力,由於受應力的影響經常會出現REF反射蓋側蓋漲肚的不良現象,導致生產出來的數碼管質量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減輕反射蓋側面變形的防反射蓋側面變形的數碼管。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防反射蓋側面變形的數碼管,包括數碼管本體,數碼管本體包括兩排PIN針、REF反射蓋以及LED電路板組件,所述REF反射蓋為矩形的殼體,殼體內形成有殼腔,所述殼腔內灌裝有透明膠體,所述PIN針與LED電路板組件通過所述透明膠體灌裝固定連接在殼腔中,所述REF反射蓋包括上蓋以及相對設置的第一側蓋與相對設置的第二側蓋,所述第一側蓋與第二側蓋分別沿各自的側蓋向內凹陷形成有第一缺口與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與第二缺口的截面均呈梯形,相鄰的第一缺口與第二缺口之間形成有支腳。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灌膠之後的數碼管放入烘箱內進行烘烤,烘箱內部的循環風對REF反射蓋內部的透明膠體進行烘烤乾燥,在REF反射蓋的側蓋上開設有梯形缺口,梯形缺口減小了側蓋的面積,這樣反射蓋殼體內的膠體量也得到了減小,循環風可以通過側面的梯形缺口對透明膠體進行吹風烘乾,使得膠體受熱較為均勻,固化速度較快,減小了膠體的內應力,這樣對反射蓋側蓋的應力也相應減小;同時由於側蓋的面積較小,膠體固化時對側蓋的應力較小;由於在灌膠時,一部分側蓋接觸膠體,另一部分側蓋不接觸膠體,在烘乾過程中,由於側蓋受到應力不同,導致側蓋發生變形,通過將不接觸的側蓋部分裁剪,減小了側蓋應力不均的問題,使得側蓋不容產生漲肚變形的現象,提高了數碼管質量;另外由於側面開設有梯形缺口,當需要對數碼管進行更換時,可以用手指插入側面的凹槽中拔出數碼管,方便對數碼管進行維修更換。
較佳的,所述第二缺口的上底長度為9mm。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上底長度為9mm,使得數碼管結構更加合理、穩定,能夠適應通用規格的插座。
較佳的,所述第二缺口的下底長度為11mm。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數碼管結構更加合理、穩定。
較佳的,所述REF反射蓋的高度與所述兩排PIN針之間的間距相等。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限制REF反射蓋與PIN針的結構,設計合理,能夠適應於通用插座。
較佳的,所述兩排PIN針之間的間距為12.7mm。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兩排PIN針之間的間距為12.7mm,設計結構合理,較為穩定,能夠適應通用規格的插座。
較佳的,所述第一缺口與第二缺口的高度為6.5mm。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缺口與第二缺口的高度為6.5mm,使得第二側蓋的面積較小,使得第二側蓋與膠體的接觸面積降低,應力減小,減小了反射蓋側面變形。
較佳的,所述第一側蓋與第二側蓋上設置有條形防滑紋。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由於PIN腳插入插座中後,在維修或者更換數碼管時很難將其從插座上拔出,用力過度會導致PIN腳折斷在插座內,通過在第一側蓋以及第二側蓋上開設條形的防滑紋,可以增大手指與側蓋的摩擦力,方便拔出數碼管。
較佳的,所述殼腔內側四面固定連接有弧形凸稜,所述弧形凸稜首尾相互連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殼腔的內側四面上設置的弧形凸稜可以使得第一反射蓋與第二反射蓋連接處更加牢固,很難產生物理變形,在灌膠烘烤過程中,弧形凸稜可以使得應力分布更加均勻,最大應力值是隨著弧度的半徑增大而減小,這樣可以提高了反射蓋的疲勞安全係數,使得反射蓋不易變形、破裂。
由於凸稜的弧形面可以使得應力得到分散,不會集中到側面上,所以反射蓋的側面不容易產生漲肚現象。
較佳的,所述殼腔內側四面固定連接有豎直的弧形凸稜。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灌膠烘烤過程中,豎直凸稜的弧形面可以使應力分散,使得集中到反射蓋側的應力減小;另外豎直的弧形凸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在REF反射蓋的側面上開設有梯形的缺口,減小了側蓋的面積,減小了灌膠量,同時使得側蓋與膠體均勻,不會發生側蓋受力不均的問題,減小了側蓋受到膠體的應力,使得側蓋不容易發生變形;
2、通過在反射蓋側面上設置防滑紋,可以方便將數碼管從插座上拔出來,方便維修更換;
3、通過在反射蓋的殼腔內部的四面上設置水平與豎直的弧形凸稜,可以使得反射蓋的側蓋固定穩定,另外由於凸稜弧形設置,可以使得應力分布更加均勻,可以分散一部分作用在側蓋上的應力,這樣可以提高了反射蓋的疲勞安全係數,使得反射蓋的側蓋不易變形、破裂。
附圖說明
圖1是防反射蓋側面變形的數碼管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突出電路板組件的示意圖;
圖3是突出第一側蓋的正視圖;
圖4是突出第二側蓋的側視圖;
圖5是突出殼腔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REF反射蓋;11、上蓋;12、第一側蓋;13、第二側蓋;14、殼腔;2、PIN針;3、LED電路板組件;42、第一缺口;41、第二缺口;411、上底;412、下底;313、防滑紋;4、支腳;5、水平弧形凸稜;51、豎直弧形凸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後」、「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底面」和「頂面」、「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實施例1:一種防反射蓋側面變形的數碼管,如圖1所示,包括數碼管本體,數碼管本體包括矩形的REF反射蓋1,REF反射蓋1內部形成有殼腔14,殼腔14內設置有LED電路板組件3以及兩排PIN針2,殼腔14內的LED電路板組件3(如圖2所示)以及PIN針2通過透明膠體進行灌封。
REF反射蓋1包括上蓋11、第一側蓋12與第二側蓋13,REF反射蓋1的上蓋11長邊長度為40.5mm,短邊長度為16mm;第二側蓋13的高度為12.7mm。
兩排PIN針2分別位於第一側蓋12內側且與第一側蓋12平行,兩排PIN針2之間的距離與第二側蓋13的高度一致,高度均為12.7mm,第一側蓋12與第二側蓋13上設置有水平的條形防滑紋313。
結合圖3和圖4看,REF反射蓋1的第一側蓋12與第二側蓋13分別沿各自的側面向內凹陷形成有截面呈等腰梯形的第一缺口42與第二缺口41,第二缺口41的上底411長度為9mm,下底412長度為11mm,第一缺口42與第二缺口41的高度為6.5mm。
相鄰的第一缺口42與第二缺口41之間形成有支腳4,PIN針2長度超出支腳4。
結合圖5看,REF反射蓋1的殼腔14內部的四個面上一體成型有水平弧形凸稜5,各水平弧形凸稜5的首端與尾端相互連接。
工作過程:將灌膠後的數碼管放入烘箱中進行烘烤,透明膠體受熱膨脹,對第一側蓋12與第二側蓋13產生應力發生漲肚現象,在側面開設梯形的缺口,第一側蓋12與第二側蓋13的與透明膠體接觸的面較窄,同時殼腔14內的膠量較小,烘箱內的循環風經過第一缺口42與第二缺口41對殼腔14內的透明膠體進行乾燥固化,透明膠體受熱較為均勻,透明膠體以及側蓋的熱應力較小,使得REF反射蓋1的側面不容易發生變形。
實施例2: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於,如圖6所示,REF反射蓋1的殼腔14內部的四個面上一體成型有豎直弧形凸稜51,豎直弧形凸稜51與水平弧形凸稜5交叉設置。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