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築用抗衝擊力擴底樁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09:37:06 2
專利名稱:高層建築用抗衝擊力擴底樁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築基礎用樁,特別是涉及一種高層建築用抗衝擊力 擴底樁。
背景技術:
目前在高層建築地基的樁基工程中,通常採用沉管灌注樁、預製樁和大直 徑鑽孔灌注樁三種。其中大直徑鑽孔灌注樁承載力最高,但其造價昂貴、工效 低,而且施工時汙染嚴重,所以只用於高層建築及承載力要求高的建築。預製 樁的質量好、承載力也較高,但其造價也高, 一般用於安全等級較高的建築。 按承受力情況分類所述的三種樁均屬摩擦樁。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是沉管灌注 樁,約佔各類樁總數量的50%,該樁的樁身為現澆鋼砼,樁頭為預製;但是此 種樁,往往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斷樁、縮頸現象,從而導致約有10-20%的沉管灌 注樁的質量達不到要求,迫使設計人員降低單樁承載力的標準,致使下樁密布, 引起土體嚴重變形,甚至危及樁身的質量;該樁的另一個缺點是承載力低,如 果為提高單樁的承載力,底座直徑過大不但會增加施工困難,而且對其端承力 的發揮會產生不利影響,致使標定的承載力大打折扣,也就是說企圖再擴大底 座直徑的方式來提高單樁承載力的潛力很有限,很難突破。因此使其應用受到 一定的局限。另外,現有技術中的樁身連接處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承載力和抗 衝擊力較弱的問題,穩固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為適用範圍廣通用性強、能較理想地適應不同地區土層地質變化情況、提高材料強度利用率、使單樁承 載力更高的高層建築用抗衝擊力擴底樁,解決了樁身連接處在使用過程中承載 力和抗衝擊力較弱、穩固性較差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上段設置為鋼管,鋼管內 設置穩固件混凝土,鋼管內部設置的上段鋼管的下插筋直接伸入下段管狀預製 樁身中,下段管狀預製樁身內設置的下段預製樁身的下插筋穿過現澆底座釘入 硬土層,通過上現澆砼底座將上段鋼管和下段預製樁身連成一體,上段鋼管和 下段預製樁身的內部連接處設置有交叉型穩固筋,上現澆砼底座和現澆底座中 設有放射筋。
所述的現澆砼底座和上現澆砼底座的縱剖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或削尖三角形。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上底座的設置對下底座承載力的發揮產 生良好影響,明顯提高單樁的承載力和材料強度的利用率,容易達到設計的預 期效果,更好地滿足建築工程的需要,同時適用範圍廣無論是高層還是低層建 築、安全等級和地基土質情況都能組合成與其相匹配的沉管預製多級擴底樁。 並且提高了樁身的穩固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高層建築用擴底樁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現澆砼底座;2、上現澆砼底座;3、下段管狀預製樁身;4、上
段鋼管;5、下段預製樁身的下插筋;6、上段鋼管的下插筋,8、混凝土, 9、
穩固筋。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結合附圖加以詳細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 受實施例所限。 實施例一
圖1所示,其結構如下上段設置為鋼管4,鋼管4內設置穩固件混凝土8, 鋼管內部設置的上段鋼管的下插筋6直接伸入下段管狀預製樁身3中,下段管 狀預製樁身3內設置的下段預製樁身的下插筋5穿過現澆底座1釘入硬土層, 通過上現澆砼底座2將上段鋼管4和下段預製樁身3連成一體,上段鋼管4和 下段預製樁身3的內部連接處設置有交叉型穩固筋9,上現澆砼底座2和現澆底 座l中設有放射筋7。
所述的現澆砼底座1和上現澆砼底座2的形狀不限,其縱剖面呈上小下大 的梯形或削尖三角形都可以,其底部為平面、凸面和凹面中的一種。
權利要求1、高層建築用抗衝擊力擴底樁,其特徵在於結構如下上段設置為鋼管(4),鋼管(4)內設置穩固件(8),鋼管(4)內部設置的上段鋼管的下插筋(6)直接伸入下段管狀預製樁身(3)中,下段管狀預製樁身(3)內設置的下段預製樁身的下插筋(5)穿過現澆底座(1)釘入硬土層,通過上現澆砼底座(2)將上段鋼管(4)和下段預製樁身(3)連成一體,上段鋼管(4)和下段預製樁身(3)的內部連接處設置有交叉型穩固筋(9),上現澆砼底座(2)和現澆底座(1)中設有放射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層建築用抗衝擊力擴底樁,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現澆砼底座(1)和上現澆砼底座(2)的縱剖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或削尖三角 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層建築用抗衝擊力擴底樁。其結構為上段設置為鋼管,鋼管內部設置的上段鋼管的下插筋直接伸入下段管狀預製樁身中,下段管狀預製樁身內設置的下段預製樁身的下插筋穿過現澆底座釘入硬土層,通過上現澆砼底座將上段鋼管和下段預製樁身連成一體,上段鋼管和下段預製樁身的內部連接處設置有交叉型穩固筋,上現澆砼底座和現澆底座中設有放射筋。本實用新型明顯提高單樁樁身的承載力、抗衝擊力和材料強度的利用率、適用範圍廣,穩固性高。
文檔編號E02D5/44GK201137082SQ200720015770
公開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9日
發明者姚健生, 孫偉萍, 楊國龍, 王國奮, 王茂華 申請人:王國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