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壓高溫熱汽鍋爐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8:27:06 2
專利名稱:常壓高溫熱汽鍋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汽鍋爐,特別是一種利用水和醇的混合液作為熱傳導介質的常壓高溫熱汽鍋爐。
傳統的常壓鍋爐,其供熱系統是以水作為介質來傳導熱能,其傳導速度慢,且消耗能源大,效率低,若工業生產上需要超出100℃以上的高溫時,則須採用工業高壓蒸汽鍋爐來滿足需求,而這種高壓蒸汽鍋爐,一是不安全,二是效率低,影響了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而設計一種安全的、能提供高溫熱汽的常壓高溫熱汽鍋爐。
本實用新型是按如下的方式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由燃燒爐和加熱室組成,所述加熱室由火道和爐殼組成,其特徵在於爐殼的頂部設有蒸發室,兩者相互聯通,蒸發室上設有蒸汽出口,該出口通過三通分別與真空泵和用熱設備相聯,與真空泵相聯的一端設有閥門,與用熱設備相聯的一端,當蒸汽冷卻後其冷卻液通過管道與燃燒爐上的管形爐排之進口端相聯,管形爐排的出口端與加熱室的爐殼相聯通,冷卻液經過管形爐排預熱,然後回到加熱室。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圖。
圖2是管形爐排結構圖。
圖中,1.燃煤室,2.第一燃燒室,3.管形爐排,4.爐箅,5.煤灰室,6.焰孔,7.第二燃燒室,8.混火盤,9.火管,10.爐殼,11.進液口,12.出液口,13.蒸發室,14.蒸汽出口,15.閥門,16.真空泵,17.保溫層,18.用熱設備。
如
圖1所示,燃煤室1與第一燃燒室2之間設有管形爐排3,第一燃燒室2和煤灰室5之間設有爐箅4,第一燃燒室2與第二燃燒室7通過焰孔6相通,第二燃燒室7與火管9通過混火盤8相聯,火管9的另一端與引風機相聯,爐殼10的上端設有進液口11,其底部設有出液口12,爐殼10的頂部設有蒸發室13,兩者彼此相通,蒸發室13上設有蒸汽出口14,該出口通過三通分別與真空泵16和用熱設備18相聯,與真空泵16相聯的一端設有閥門15,與用熱設備相聯的一端,其冷卻液與管形爐排3的進口端相聯,管形爐排的出口端與爐殼10相通(如圖2所示)。
具體使用時,由進液口注入水和醇類的混合液,應使蒸發室留有適當空間,首先打開閥門,真空泵將蒸發室內留下的空間部分抽成負壓區,其壓強約為-0.06兆帕,然後關上閥門,這時整個設備將處於低壓運行狀態,點火時,熾熱火焰從混火盤進入火道,使爐殼和蒸發室裡的水、醇混合液加熱,其蒸汽通過蒸汽出口進入用熱設備,點火升溫後,系統內的氣壓增至+0.04-0.05兆帕,其溫度可達到110℃-130℃,當系統內氣壓增至+0.06-0.08兆帕時,溫度可達到140℃-170℃,蒸汽從用熱設備流出時被冷卻成液態,其冷卻液經管道流入管形爐排,冷卻液經預熱後流回爐殼內。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在於由於低壓運行,所以保證了設備的運行安全與可靠,同時可以獲得較高溫度的工業蒸汽,保證了生產上對高溫蒸汽的需求。
權利要求1.一種常壓高溫熱汽鍋爐,由燃燒爐和加熱室組成,所述加熱室由火道和爐殼組成,其特徵在於爐殼的頂部設有蒸發室,兩者相互聯通,蒸發室上設有蒸汽出口,該出口通過三通分別與真空泵和用熱設備相聯,與真空泵相聯的一端設有閥門,與用熱設備相聯的一端,當蒸汽冷卻後其冷卻液通過管道與燃燒爐上的管形爐排之進口端相聯,管形爐排的出口端與加熱室的爐殼相聯通。
專利摘要一種常壓高溫熱汽鍋爐,其特徵在於爐殼的頂部設有蒸發室,兩者相通,蒸發室上設有蒸汽出口,該出口通過三通分別與真空泵和用熱設備相聯,與真空泵相聯的一端設有閥門,與用熱設備相聯的一端,其冷卻液流經管形爐排,預熱後又流回爐殼,本實用新型處於低壓運行狀態,所以安全可靠,且可提供110℃—170℃的高溫蒸汽,滿足了生產的需要。
文檔編號F24H1/46GK2345906SQ9820827
公開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1998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1998年9月22日
發明者曹安民 申請人:北京市耕耘電子產品研製中心, 曹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