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刷式自清洗過濾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0:22:16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處理領域的過濾器,尤其涉及一種能夠自動清洗濾筒的刷式自清洗過濾器。
背景技術:
在水處理過程中,過濾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目前已經有各式各樣的過濾器被應用於飲用水淨化、汙水處理及再生水利用、工業循環水處理、鍋爐用水軟化等水處理工程中。過濾器主要由筒體、濾網、排汙部分、傳動裝置及電氣控制部分組成,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水體中的懸浮物、顆粒物,降低濁度,淨化水質,減少系統汙垢、菌藻、鏽蝕等產生,一般是作為保護系統其它設備正常工作的預處理裝置。
在過濾器運行過程中,水中的汙染物逐漸在過濾器內部的濾網上沉積,並造成濾網堵塞,使進水壓力增大、產水量減小、過濾效果變差。傳統的過濾器沒有自動清洗功能,需要停機把濾網拆卸後人工清洗,清洗後再重新安裝,設備的維護不僅繁瑣,而且耗時長、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過濾器中濾網清洗不便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自動清洗過濾器濾網的刷式自清洗過濾器。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刷式自清洗過濾器,包括殼體、原水進口、頂蓋、清水出口、支腳、濾網筒,此外,還包括自清洗系統,所述自清洗系統包括壓力表、氣缸、壓差開關、電控器、清洗刷、排汙管、電動排汙閥;所述濾網筒安裝於所述殼體內,且濾網筒側面和底部分別設置有入水口和排汙口;所述原水進口設有進口法蘭,與所述濾網筒的入水口相通;所述清水出口設有出口法蘭,設置在所述殼體下部;所述排汙管設置於所述殼體底部,與所述濾網筒的排汙口相連,所述排汙管上安裝有所述電動排汙閥;所述氣缸固設於所述頂蓋上,通過法蘭與所述殼體進行連接;所述壓差開關設置於所述殼體的外側,其兩端分別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原水進口和清水出口處,並與電控器相連;所述電控器與所述氣缸、壓差開關和電動排汙閥通過控制信號線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壓力表數量為2隻,分別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原水進口和清水出口處。
進一步地,所述壓差開關的信號輸出端與所述電控器的壓差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電控器的氣缸控制信號輸出端與所述氣缸的控制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電控器的閥門控制信號輸出端與所述電動排汙閥的控制信號輸入端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濾網筒內濾網為縱向纏繞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清洗刷為具有一定厚度的、周邊布滿刷毛的圓盤,所述圓盤上設置有上下貫通的過水孔,所述清洗刷設置於所述濾網筒內,並與濾網筒內壁緊密接觸,所述清洗刷的中心與所述氣缸的活塞杆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清洗刷的材質可以為不鏽鋼絲、環氧樹脂或尼龍。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底部設有一個排水閥,可在檢修或停用時將過濾器內部的水排乾淨。
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中,隨著過濾程序的進行,水中的雜質在濾網筒上不斷沉積,濾網出現堵塞,過濾不暢,產水流速降低,濾網筒內外側壓差逐漸增大,當壓差達到設定值時,壓差開關向所述電控器發送信號,電控器再將信號傳遞給所述氣缸和電動排汙閥,啟動如下程序:氣缸通過活塞杆帶動清洗刷上下運動,對濾網筒內側進行清洗,同時,電動排汙閥打開,將清洗廢水通過排汙管排出,該清洗過程持續進行,直至所述濾網筒內外側壓力回到正常數值,清洗過程結束,進入下一個過濾程序。
本實用新型也可以設置一定時器,所述定時器可定時向所述電控器傳遞信號,使氣缸和電動排汙閥在固定間隔時間啟動,定時對濾網筒進行洗刷。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氣缸可以通過電動控制,也可以通過氣動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易損件少,無耗材,運行維護費用低,操作管理簡單,濾網無需拆卸清洗,在過濾的同時可自動對濾網進行清洗、排汙。
(2)可對過濾器進、出水口的壓力變化進行實時監控,定期對濾網筒進行在線清洗,及時除去濾網上的汙染物,避免過濾器發生堵塞。
(3)在清洗過程中可不間斷供水,清洗時間短,每個清洗過程只需持續數十秒鐘,且耗水量少,只佔出水量的0.5%,實現了連續化,自動化生產。
(4)本實用新型濾網筒內濾網為縱向纏繞結構,氣缸通過活塞杆帶動清洗刷上下運動,正洗和反洗交替進行,對濾網筒的清洗更徹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濾網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清洗刷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刷式自清洗過濾器,包括殼體1、原水進口2、頂蓋4、清水出口8、支腳10、濾網筒12,此外,還包括自清洗系統,所述自清洗系統包括壓力表3、氣缸5、壓差開關6、電控器7、清洗刷13、排汙管14、電動排汙閥15;所述濾網筒12安裝於所述殼體1內,且所述濾網筒側面和底部分別設置有入水口和排汙口;所述原水進口2設有進口法蘭,與所述濾網筒12的入水口相通;所述清水出口8設有出口法蘭,設置在所述殼體1下部;所述排汙管14設置於所述殼體1底部,與所述濾網筒12的排汙口相連,所述排汙管14上安裝有所述電動排汙閥15;所述氣缸5固設於所述頂蓋4上,通過法蘭與所述殼體1進行連接;所述壓差開關6設置於所述殼體1的外側,其兩端分別設置在所述殼體1的原水進口2和清水出口8處,並與電控器7相連;所述電控器7與所述氣缸5、壓差開關6和電動排汙閥15通過控制信號線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壓力表3數量為2隻,分別設置在所述殼體1的原水進口2和清水出口8處。
進一步地,所述壓差開關6的信號輸出端與所述電控器7的壓差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電控器7的氣缸控制信號輸出端與所述氣缸5的控制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電控器7的閥門控制信號輸出端與所述電動排汙閥15的控制信號輸入端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濾網筒12內濾網為縱向纏繞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清洗刷13為具有一定厚度的、周邊布滿刷毛的圓盤,所述圓盤上設置有上下貫通的過水孔,所述清洗刷13設置於所述濾網筒12內,並與濾網筒12內壁緊密接觸,所述清洗刷13的中心與所述氣缸5的活塞杆11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清洗刷13的材質可以為不鏽鋼絲、環氧樹脂或尼龍。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1底部設有一個排水閥9,可在檢修或停用時將過濾器內部的水排乾淨。
本實用新型採用自清洗內濾型工作模式,工作時,原水從原水進口2進入到濾網筒12內,水中的雜質被攔截在濾網筒12的內表面上,過濾後的水從清水出口8流出,當濾網筒12內表面的雜質積累到一定量時,濾網被堵塞,從而導致過濾器的進、出水口之間出現水壓差。當壓差達到設定值時,壓差開關6向電控器7發送信號,過濾器開啟自清洗程序:電控器7首先向氣缸5和電動排汙閥15傳送運行指令,隨後,氣缸5通過活塞杆11帶動清洗刷13上下運動,對濾網筒內側進行清洗,同時,電動排汙閥15打開,沉積在濾網上的雜質被清洗刷13刷下,隨水流從排汙管14流出。該清洗過程持續進行,直至過濾器進、出水口之間的壓力回到正常數值,清洗過程結束,壓差開關6向電控器7發送信號,電控器7再將信號傳遞給電動排汙閥15和氣缸5,電動排汙閥15關閉,氣缸5停止運動,過濾器進入下一個過濾程序。
本實用新型也可以設置一定時器,定時向電控器7傳遞信號,使氣缸5和電動排汙閥15在固定間隔時間啟動,定時對濾網筒12進行洗刷。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氣缸5可以通過電動控制,也可以通過氣動控制。
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過濾器的自動在線清洗,每次清洗只需數十秒鐘,耗水量少,而且在一個清洗周期中,正洗和反洗交替進行,對濾網的清洗更徹底,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傳統過濾器納汙量小、易受汙物堵塞、濾網需拆卸清洗等缺點,實現了連續化、自動化運行,適用於石油化工、冶金、電力、市政、環保等諸多行業的水處理工程中。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解釋說明,但並非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本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還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和修飾,但這些改進和修飾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