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預製生態護坡及其施工方法
2023-05-17 03:17:46 1
專利名稱:一種預製生態護坡及其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態護坡及其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種預製生態護坡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在公路、鐵路、水利、電力、礦山等工程建設過程中,經常有大量的挖方、填方,形成大量的裸露邊坡,裸露邊坡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如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局部小氣候變化、生物鏈破壞等。因此,採取 工程措施進行防護及人工綠化恢復植被和生態功能,減少災害,保護環境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使用的護坡方法有多種多樣,使用較多的是利用混凝土材料護坡。比較早的是用平面模板混凝土整體澆注。這種方法雖然護坡效果不錯,但無法綠化,環境破壞嚴重。為了能夠對護坡進行綠化,人們採用預製好的混凝土磚將邊坡砌起來,在磚中間的空格處種植植物,這種方法雖然達到了綠化的效果,但磚與磚之間很難形成整體,容易在水流的衝刷下坍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預製生態護坡及其施工方法,將預製好的網格梁安裝在坡面上,並使得網格梁相互牢固連接形成一個整體,同時與邊坡固定連接,使護坡結構穩定的同時為邊坡的綠化奠定了基礎。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一方面提供一種預製生態護坡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根據坡面傾斜角度β和坡面上土體自然休止角α進行網格梁的預製,同時在坡面上安裝錨杆;2)將預製的多個網格梁鋪設在坡面上,相鄰網格梁之間相互連接,形成包含多個用來種植的網格的網狀護坡,並將所述網狀護坡與錨杆固定連接。其中,網格梁包括圓弧形本體,圓弧形本體的中部外側設置有中栓孔,圓弧形本體的兩端部分別設置有連接部。特別是,步驟2)中,所述網格梁由所述坡面底部至頂部逐排安置,每個網格梁的所述中栓孔與安置在下排的兩相鄰網格梁的一個所述連接部連接,從而實現所述相鄰網格梁之間的相互連接。特別是,連接部為端栓孔,所述網格梁的所述中栓孔與所述安置在下排的兩相鄰網格梁的一個所述連接部通過第一連接件相互連接。特別是,連接部為由所述圓弧形本體端部伸出的鋼筋向下彎折形成的勾部,所述安置在下排的兩相鄰網格梁的一個所述連接部分別插入所述網格梁的所述中栓孔內,從而實現所述中栓孔與所述連接部的連接。其中,網格梁包括圓弧形梁和八字形梁,八字形梁的兩端分別與圓弧形梁的兩端連接形成整體;圓弧形梁和八字形梁的中部外側分別設置有中栓孔,圓弧形梁與八字形梁連接的兩端部分別設置有連接部。
特別是,連接部為端栓孔;所述步驟2)中,所述網格梁由所述坡面底部至頂部逐排安置;每個網格梁的兩個所述連接部分別與安置在同一排的相鄰網格梁的一個所述連接部通過第二連接件連接;每個網格梁的所述圓弧形梁的中栓孔與安置在下排的相鄰網格梁的八字形梁的中栓孔通過第二連接件連接,從而實現所述相鄰網格梁之間的相互連接。特別是,中栓孔或所述端栓孔安裝在所述錨杆上,從而將所述多個網格梁連接形成的所述網狀護坡與所述錨杆固定連接;所述網格梁上對應所述中栓孔和所述連接部的位置開有凹槽,通過在所述凹槽內澆築混凝土從而將所述相鄰網格梁永久地連接在一起。特別是,網格梁的斜高與所述坡面之間的夾角Z C = 90° +α -β。本發明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預製生態護坡,包括安裝在坡面上的多個預製的網格梁,相鄰網格梁之間相互連接,形成包含多個用來種植的網格的網狀護坡。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體現在以下方面·
I)本發明將預製的網格梁安裝在坡面上,並使得相鄰網格梁之間牢固地連接在一起,使得多個網格梁連接形成的護坡梁結構穩定,不會在水流的衝擊下發生坍塌;2)本發明的預製網格梁根據坡面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製作,使得不同的網格梁能夠應用於不同條件的邊坡,網格梁的應用範圍廣、結構設計簡單適用;3)本發明的網格梁能夠形成蓄水平臺,對自然邊坡變緩的同時可對自然降雨進行蓄積,有效的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達到水土保持的效果,同時大大降低旱區養護成本;4)本發明生態護坡施工工藝簡單,可在坡面施工的同時進行網格梁的批量化生產,網格梁之間的連接方便,節省了護坡的施工時間。
圖I是本發明預製生態護坡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Ia是本發明預製的網格梁與坡面的關係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中網格梁第一實施例的立體效果圖;圖2a是本發明中網格梁第一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圖2b是沿圖2a中A-A線的剖視圖;圖2c是本發明中網格梁第一實施例的主視示意圖;圖2d是多個圖2a所示網格梁連接時的局部示意圖;圖2e是本發明中第一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f是網格梁在對應錨杆位置連接時的局部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中網格梁第二實施例的立體效果圖;圖3a是圖3所示網格梁的俯視示意圖;圖3b是圖3a所示網格梁的主視示意圖;圖3c是多個圖3a所示網格梁連接時的局部示意圖;圖3d是網格梁在對應錨杆位置連接時的局部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中網格梁第三實施例的立體效果圖;圖4a是本發明中網格梁第三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圖4b是沿圖4a中A-A線的剖視圖;圖4c是沿圖4a中B-B線的剖視圖4d是本發明中網格梁第三實施例的主視示意圖;圖4e是兩個圖4a所示網格梁連接時的局部示意圖;圖4f是本發明中第二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g是網格梁在對應錨杆位置連接時的局部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I-坡面;10-鋼筋;10c、IOd-鋼筋;10a、IOb-勾部;11-混凝土 ;12-護腳;13_錨杆;2、2』、2」、2a、2b、2c-網格梁;21_本體;22_中栓孔;23a、23b_端栓孔;24、24a、24b-凹槽;5_ 三腳環;5a、5a』、5b、5c_ 支腳;2a』、2b』、2c』、2a」、2b」_ 網格梁;3-護坡梁;3a-網格;41-圓弧形梁;42-八字形梁;41a、42a_中栓孔;43a、43b_端栓孔;44_凹槽;6-U型卡;6a、6b-支腳;420、421_小圓弧形梁。
具體實施方式
·
如圖I本發明預製生態護坡的整體結構示意圖所示,本發明的預製生態護坡包括安裝在坡面I上的多個預製的網格梁2,相鄰網格梁2之間相互連接形成整體,使得多個網格梁2形成包含多個網格3a的網狀護坡3,在網格3a內填置種植土並種植植物,使護坡穩固的同時可以達到綠化的效果。實施例一下面結合附圖2d、2e描述本發明的預製生態護坡的施工過程進行詳細描述。首先,對邊坡進行詳細勘測,收集到邊坡坡面I的傾斜角度β和坡面上土體的自然休止角α,以及土質、坡高、坡長等數據,並進行坡面修整。根據勘測的坡面數據進行網格梁的預製。本實施例預製的網格梁2的結構如圖2、2a、2b、2c 所示。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網格梁2包括圓弧形本體21,本體21的中部外側設置有中栓孔22,兩端部分別設置有連接部。如圖2a本發明網格梁2的俯視示意圖所示,本發明的本體21的底面水平,本體I的寬度由底部至頂部逐漸減小,使得本體21沿徑向的截面形狀為光滑的錐形,如圖2b所示。如圖2c網格梁的主視示意圖所示,本體21的高度由中部向兩端逐漸減小,也就是說本體21的中部高度大於兩端高度,這樣,當將網格梁安裝在坡面上時,網格梁2的中部能夠形成保土蓄水平臺,從而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達到水土保持的效果。本發明中本體21由鋼筋10和混凝土 11澆築而成,本體21還可以由生態混凝土、菱鎂、石膏等其他粘結材料製成。本發明的連接部為端栓孔23a、23b,如圖2、2a、2c所示,在本體21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端栓孔23a、23b,鋼筋10的兩端部分別形成環繞端栓孔的圓圈狀,如圖2a所示,從而加強端栓孔23a、23b的連接強度,鋼筋10的中部沿中栓孔22的外側繞過中栓孔22,從而也加強中栓孔22的連接強度。本發明的本體21上對應中栓孔22和端栓孔23a、23b的位置分別開有凹槽24、24a、24b,如圖2所示,本體21上的三個凹槽24、24a、24b的底部位於同一高度,從而使得中栓孔22的頂部與端栓孔23a、23b的頂部位於同一高度(如圖2c所示)。本發明本體21中部的外側面為平面,本體21的兩端部由橫向端面和豎向端面形成直角形。對應中栓孔22的凹槽24的開口寬度延伸至本體21中部的外側面,從而使得本體21中部形成臺階狀,凹槽24的截面為半圓形;對應端栓孔23a、3b的凹槽24a、24b的開口寬度分別延伸至本體21的兩端的端面,從而使得本體21的兩端也形成臺階狀,凹槽24a、24b的開口寬度與凹槽24的半圓形截面的半徑相等,凹槽24a、24b的截面形狀可以為1/4圓形,如圖2a所示。預製的網格梁2滿足以下要求如圖l、la所示,網格梁2的斜高與坡面I之間的夾角C、坡面的傾斜角度β、網格3a內土體的自然休止角α之間存在以下關係Z C =90° +α-β ;網格梁2安置在坡面I上時,如圖I所示,位於同一列兩相鄰網格梁2之間的距離R、網格梁2的底部寬度b、坡面的傾斜角度β、以及網格3a內土體的自然休止角α
之間存在以下關係
權利要求
1.一種預製生態護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1)根據坡面(I)傾斜角度β和坡面上土體自然休止角α進行網格梁(2、2』、2」)的預製,同時在坡面(I)上安裝錨杆(13); 2)將預製的多個網格梁(2、2』、2」)鋪設在坡面⑴上,相鄰網格梁(2、2』、2」)之間相互連接,形成包含多個用來種植的網格的網狀護坡,並將所述網狀護坡與錨杆固定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網格梁(2、2』)包括圓弧形本體(21),圓弧形本體(21)的中部外側設置有中栓孔(22),圓弧形本體(21)的兩端部分別設置有連接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2)中,所述網格梁(2、2』)由所述坡面(I)底部至頂部逐排安置,每個網格梁的所述中栓孔(22)與安置在下排的兩相鄰網格梁的一個所述連接部連接,從而實現所述相鄰網格梁之間的相互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部為端栓孔(23a、23b),所述網格梁的所述中栓孔(22)與所述安置在下排的兩相鄰網格梁的一個所述連接部通過第一連接件相互連接。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部為由所述圓弧形本體(I)端部伸出的鋼筋向下彎折形成的勾部(IOaUOb),所述安置在下排的兩相鄰網格梁的一個所述連接部分別插入所述網格梁的所述中栓孔(22)內,從而實現所述中栓孔(22)與所述連接部的連接。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網格梁(2」)包括圓弧形梁(41)和八字形梁(42),八字形梁(42)的兩端分別與圓弧形梁(41)的兩端連接形成整體;圓弧形梁(41)和八字形梁(42)的中部外側分別設置有中栓孔(41a、42a),圓弧形梁(41)與八字形梁(42)連接的兩端部分別設置有連接部。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部為端栓孔(43a、43b);所述步驟2)中,所述網格梁(2」)由所述坡面(I)底部至頂部逐排安置; 每個網格梁的兩個所述連接部分別與安置在同一排的相鄰網格梁的一個所述連接部通過第二連接件連接; 每個網格梁的所述圓弧形梁(41)的中栓孔(41a)與安置在下排的相鄰網格梁的八字形梁(42)的中栓孔(42a)通過第二連接件連接,從而實現所述相鄰網格梁之間的相互連接。
8.如權利要求4或5或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中栓孔(22、41a、42a)或所述端栓孔(23a、23b、43a、43b)安裝在所述錨杆(13)上,從而將所述多個網格梁連接形成的所述網狀護坡(3)與所述錨杆固定連接; 所述網格梁(2、2』、2」)上對應所述中栓孔(22、41a、42a)和所述連接部的位置開有凹槽(24、24a、24b、44),通過在所述凹槽(24、24a、24b、44)內澆築混凝土從而將所述相鄰網格梁永久地連接在一起。
9.如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網格梁(2、2』、2」)的斜高與所述坡面(I)之間的夾角Z C = 90° +α-β。
10.一種採用如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方法成型的預製生態護坡,其特徵在於包括 安裝在坡面⑴上的多個預製的網格梁(2、2』、2」),相鄰網格梁(2、2』、2」)之間相互連接,形成包含多個用來種植的網格(3a)的網狀護坡(3)。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預製生態護坡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1)根據坡面(1)傾斜角度β和坡面上土體自然休止角α進行網格梁(2、2』、2」)的預製,同時在坡面(1)上安裝錨杆(13);2)將預製的多個網格梁(2、2』、2」)鋪設在坡面(1)上,相鄰網格梁(2、2』、2」)之間相互連接,形成包含多個用來種植的網格的網狀護坡,並將所述網狀護坡與錨杆固定連接。該施工方法將預製好的網格梁安裝在坡面上,並使得網格梁相互牢固連接形成一個整體,同時與邊坡固定連接,使護坡結構穩定的同時為邊坡的綠化奠定了基礎。
文檔編號E02D17/20GK102900086SQ20111021021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6日
發明者王建軍 申請人:王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