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軌道減振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03:22:26
專利名稱:火車軌道減振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軌道減振裝置,尤其是用於鐵路以減少火車的振動問題。
背景技術:
火車運輸由於其價格低、安全的優點廣泛用於中長距離的貨物與人員的運輸。但是火車在行使過程中振動大,由此產生的噪音也大。產生振動的原因是不同季節不同溫度下,鐵路軌道會熱脹冷縮,為了給軌道熱脹冷縮留有一定餘量,現有鐵路的軌道與軌道之間留有一定距離,這便產生了一個縫隙,其示意圖可從圖1中看到。火車行使時,火車車輪就會不斷陷入縫隙中,車廂便跟著振動,行使不平穩,坐在車廂裡的人們不斷被車輪與縫隙碰撞產生的振動引起的噪音打擾,不能好好休息,舒適度不好。尤其是現在火車提速,高速火車受此影響更加嚴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減少火車的振動和噪聲問題,在現有鐵軌的接縫處安裝一個火車軌道減振裝置。
火車軌道減振裝置,其特點是它含有底板、輔助軌道(輪轂軌道、內車輪軌道)、內壓板、外壓板、內連接板、外連接板,並由底板上的安裝孔固定在軌枕上,底板、輔助軌道(輪轂軌道、內車輪軌道)、內壓板、內連接板為一體,用螺栓將底板、輔助軌道(輪轂軌道、內車輪軌道)、內壓板、內連接板一體件與鐵軌、外連接板在鐵軌縫隙固定在一起,一般情況下,使用輪轂軌道,安裝後輔助軌道即輪轂軌道位置在火車車輪輪轂經過處,該輔助軌道與鐵軌的高度差為輪轂與車輪的半徑差。
本發明火車軌道減振裝置,其特點是如果在車輪輪轂內側再做一個內車輪,安裝後輔助軌道即內車輪軌道位置在火車內車輪經過處,該輔助軌道的高度與鐵軌的高度一致。
本發明火車軌道減振裝置,其特點是在輔助軌道的兩端設計一個斜坡,使火車更平穩得通過輔助軌道;在輔助軌道的底部做一缺口與鐵軌工字鋼底部保持一段距離,內壓板在此缺口處安裝後正好壓住鐵軌工字鋼底部。
在鐵軌適當處焊一塊擋板限位,安裝後與減振裝置兩端面配合,保證了安裝後軌道與軌道之間的縫隙。
採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當車輪經過軌道與軌道之間的縫隙時,輪轂或內車輪便壓在輔助軌道上,車廂仍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車輪不會陷入縫隙中,車廂便不會因此振動,火車將行使平穩,振動引起的噪音也減少,人們可以在安靜的環境下度過整個旅程。
四
圖1是現有鐵路的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火車軌道減振裝置實施例1的俯視圖;圖3是本發明火車軌道減振裝置實施例2的俯視圖;圖4是本發明火車軌道減振裝置實施例1中的A-A剖視圖;圖5是本發明火車軌道減振裝置實施例2中的B-B剖視圖;圖6是本發明火車軌道減振裝置實施例1的主視圖;圖7是圖4中C-C的剖視圖;圖8是本發明火車軌道減振裝置實施例2的主視圖。
對各幅附圖中的標號說明如下1-鐵軌;2-軌枕;3-縫隙;4-底板;5-輪轂軌道;6-內車輪軌道;7-安裝孔;8-內壓板;9-外壓板;10-內連接板;11-外連接板;12-車輪;13-輪轂;14-內車輪;15-擋板。
五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本實施例火車軌道減振裝置,其結構簡圖可從圖2、圖4和圖6中看到,它包括底板4、輪轂軌道5、內壓板8、外壓板9、內連接板10、外連接板11。其中通過底板上的安裝孔用道釘將減振裝置固定在軌枕2上,安裝孔7的位置與現有軌枕上裝壓板的孔一致。底板4、輪轂軌道5、內壓板8、內連接板10為一體,如圖7所示。用螺栓將底板4、輪轂軌道5、內壓板8、內連接板10一體件與鐵軌1、外連接板11固定在一起,將前後鐵軌連接起來。安裝後輔助軌道即輪轂軌道5位於火車車輪輪轂6經過處,其與鐵軌1的高度差為輪轂13與車輪12的半徑差。內壓板8與外壓板9分別壓住鐵軌1工字鋼底部兩側,限制了其上下左右方向的晃動。在鐵軌1適當處焊一塊擋板15限位,安裝後與減振裝置兩端面配合,保證了安裝後軌道與軌道之間的縫隙。當火車行使,車輪12經過軌道與軌道之間的縫隙3時,輪轂13便恰好壓在輪轂軌道5上,此時是輪轂13在輔助軌道5上的滾動帶動火車前進,車輪12不會陷入縫隙中,車廂仍保持在之前同一水平面上,車廂便不會因此振動,火車將行使平穩,振動引起的噪音也減少,人們可以在安靜的環境下度過整個旅程。車輪12經過縫隙3後便又恢復在鐵軌1上行使。
本實施例不改變現有車輪、軌道、軌枕等標準件,安裝方便,實施簡單。
實施例2.本實施例火車軌道減振裝置,其結構簡圖可從圖3、圖5和圖8中看到,它與實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火車車輪輪轂13內側再做一個內車輪14,此時輔助軌道即內車輪軌道6位置在火車內車輪14經過處,該內車輪軌道6的高度與鐵軌1的高度一致,用螺栓將底板4、內車輪軌道6、內壓板8、內連接板10一體件與鐵軌1、外連接板11固定在一起,將前後鐵軌連接起來。這樣,當火車行使,車輪12經過軌道與軌道之間的縫隙3時,內車輪14便恰好壓在內車輪軌道6上,此時是內車輪14在內車輪軌道6上的滾動帶動火車前進,車輪12也不會陷入縫隙3中,車廂仍保持在之前同一水平面上,車廂便不會因此振動,火車將行使平穩,振動引起的噪音也減少,人們可以在安靜的環境下度過整個旅程。車輪12經過縫隙3後便又恢復在鐵軌1上行使。
本實施例需改變現有車輪的形狀及軌枕上孔的位置,該位置由內車輪軌道的寬度決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火車軌道減振裝置,其特徵是它含有底板(4)、輔助軌道[輪轂軌道(5)、內車輪軌道(6)]、內壓板(8)、外壓板(9)、內連接板(10)、外連接板(11),並由底板(4)上的安裝孔(7)固定在軌枕(2)上,底板(4)、輔助軌道[輪轂軌道(5)、內車輪軌道(6)]、內壓板(8)、內連接板(10)為一體,用螺栓將底板(4)、輔助軌道[輪轂軌道(5)、內車輪軌道(6)]、內壓板(8)、內連接板(10)一體件與鐵軌(1)、外連接板(11)在鐵軌縫隙(3)處固定在一起,一般情況下,使用輪轂軌道(5),安裝後輔助軌道即輪轂軌道(5)位置在火車車輪輪轂(13)經過處,該輪轂軌道(5)與鐵軌(1)的高度差為輪轂(13)與車輪(12)的半徑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火車軌道減振裝置,其特徵是如果在車輪輪轂(13)內側再做一個內車輪(14),安裝後輔助軌道即內車輪軌道(6)位置在火車內車輪(14)經過處,該內車輪軌道(6)的高度與鐵軌(1)的高度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火車軌道減振裝置,其特徵是在輔助軌道[輪轂軌道(5)、內車輪軌道(6)]的兩端設計一個斜坡,在輔助軌道(輪轂軌道(5)、內車輪軌道(6))的底部做一缺口與鐵軌(1)工字鋼底部保持一段距離,內壓板(8)在此缺口處安裝後正好壓住鐵軌(1)工字鋼底部。
4.根據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火車軌道減振裝置,其特徵是在鐵軌(1)適當處焊一塊擋板(15)限位,安裝後與減振裝置兩端面配合,保證了安裝後軌道與軌道之間的縫隙。
全文摘要
火車軌道減振裝置,它是一種軌道減振裝置,尤其是用於鐵路以減少火車的振動和噪聲問題。其特點是它含有底板、輔助軌道、內壓板、外壓板、內連接板、外連接板,並由底板上的安裝孔固定在軌枕上,底板、輔助軌道、內壓板、內連接板為一體,用螺栓將一體件與鐵軌、外連接板固定在一起。輔助軌道即輪轂軌道位置在火車車輪輪轂經過處;如果在車輪輪轂內側再做一個內車輪,安裝後輔助軌道即內車輪軌道位置在火車內車輪經過處。本發明解決了現有鐵路為了給軌道熱脹冷縮留有一定餘量,而使軌道與軌道之間留有一定距離,該距離產生了一個凹槽,從而引起行駛中車輪與凹槽碰撞產生振動,致使火車行駛不平穩,振動又引起噪音,影響乘客休息等問題。
文檔編號E01B11/30GK1760447SQ20051006160
公開日2006年4月19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18日
發明者王寶根 申請人:王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