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式或刀式可互換的溜冰鞋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16:29:36 3
專利名稱:輪式或刀式可互換的溜冰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式或刀式可互換的溜冰鞋,尤指一種可為輪式溜冰鞋,也可為冰刀式溜冰鞋的設計。
目前市面上所見的溜冰鞋區分為數種型式,如直列輪式溜冰鞋、多輪並列式溜冰鞋及冰刀型溜冰鞋,運動者可依個人的技術來選擇,若技術不佳時,得先以多輪並列式的溜冰鞋來訓練平穩性,待平穩性較佳時,再以直列式溜冰鞋或冰刀型溜冰鞋訓練速度及轉彎的技巧,以訓練更為純熟的溜冰技術。
而以往所見的輪式溜冰鞋、冰刀型溜冰鞋,其結構型態相差甚大,因此其鞋體底端的座體也須配合不同型態的冰刀、輪子而分別製造,故對製造者而言,不僅存在製造成本多的問題,且須囤積不同型式的零件,因此,本設計人曾設計出一系列輪式、刀式可調整互換的曲棍球鞋座,如臺灣專利第七四二○九二一二號及其追加案,均屬此一系列的設計,而此種型式的曲棍球鞋座,是藉助前、後固定片的設置,使冰刀或輪子得直接固結於固定片間,達到輪式、刀式可互換的功效。
唯此種互換結構不僅構件較為繁雜,製造成本較高,且使用時存在穩固性不佳、影響精準度的問題,因其固結構件是設置於固定片與冰刀或輪子間,於拆、組時,即會影響冰刀或輪子與固定片間的精準度,進而影響溜冰鞋的穩固性,且現有互換結構僅藉固定片銜接於鞋體與冰刀或輪子間,強度有不足的疑慮。
而現有固結構件的所以設置於固定片與冰刀或輪子間,乃是因其固定片是直接鉚固於鞋體底端,在固定片不易拆卸的情況下,欲達到互換功效,唯有於輪子或冰刀與固定片間設計為可互換的型態,然此設計卻存在上述的問題;因此,若於鞋體與輪座或冰刀座間設置一座體,該座體是與鞋體固結一體,座體與輪座或冰刀座間則為鎖固的設計,藉此設計若欲互換輪座或冰刀座時,僅須將輪座或冰刀座自座體底端拆離更換即可,即無須再將冰刀自冰刀座取下或無須將輪子自輪座取下,應可提供一更加實用的設計。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輪式或刀式可互換的溜冰鞋,該溜冰鞋的鞋體底端固結一座體,座體形狀與鞋體底部形狀相近,座體得直接鎖固於鞋體底端,而於座體底端形成二平行的凸邊,二凸邊為等距的設計,凸邊前後各形成橫向貫穿的定位孔,另冰刀座底端夾製冰刀,冰刀座頂端前後各形成橫向貫穿的定位孔,另輪座可分為前輪座及後輪座,前後輪座底端均固結輪子,欲組成一冰刀型溜冰鞋時,可將冰刀座頂端置於二凸邊間並鎖固一體,若欲組成一輪式溜冰鞋時,得將前後輪座頂端分別置於二凸邊前、後處並鎖固,欲互換時,也僅須將冰刀座或輪座自座體底端拆離更換即可,而提供一構件更加簡化,且不影響冰刀與冰刀座間的穩固性或不影響輪子與輪座間穩固性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輪式或刀式可互換的溜冰鞋,該溜冰鞋具有一鞋體,鞋體底端可固結樞接輪子的輪座,或固結具有冰刀的冰刀座,其特徵在於鞋體底端是固結一座體,座體底端延伸二平行並排的凸邊,並且還具有冰刀座,其為框座設計,內部形成卡制空間,卡制空間上端中央處形成往下延伸的二斜片,冰刀上端可插入卡制空間內並固結於二斜片間,而冰刀座則可固結於座體二凸邊間,輪座,有前、後輪座的設計,輪座上設有輪子,於前、後輪座上端固設定位座,定位座上端可固結於座體二凸邊間。
前述的輪式或刀式可互換的溜冰鞋,其特徵在於前、後輪座底端可樞接呈直式排列的輪座。
前述的輪式或刀式可互換的溜冰鞋,其特徵在於前、後輪座的前後兩側各樞接輪子,為多輪並列式輪座。
前述的輪式或刀式可互換的溜冰鞋,其特徵在於冰刀座的冰刀上端設有與冰刀座上端樞接配合的數長孔,而下端也設有與冰刀座下端樞接配合的數長孔,而其中一孔為圓孔的設計。
前述的輪式或刀式可互換的溜冰鞋,其特徵在於冰刀座與冰刀間先以粘合方式固定,再以鎖定方式組合。
前述的輪式或刀式可互換的溜冰鞋,其特徵在於鞋體內底部得設置二定位片,定位片底端延伸二螺杆,另座體頂端面相對應處形成穿孔,螺杆穿過鞋體及穿孔後即以螺帽鎖固。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及目的。
附圖簡要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冰刀型溜冰鞋的平面外觀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冰刀型溜冰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冰刀型溜冰鞋的組合剖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直列輪式溜冰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多輪並列溜冰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主要在於溜冰鞋座體的設計,此座體可與冰刀座組成
圖1所示的冰刀型溜冰鞋,也可與直列輪座組成圖4所示的直列式溜冰鞋,也可與多輪並列輪座組成圖5所示的多輪並列溜冰鞋,使本實用新型溜冰鞋具有互換性。
以下先以冰刀型溜冰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請配合參看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座體10是固結於鞋體20底端,鞋體20可為圖上所示的高統靴型態,也可為短統靴或其他型式的鞋體,於鞋體20內部設有內襯21,於內襯21尚未置入鞋體20內時,先將二定位片22置於鞋體20底部前後端,定位片22是呈長片體,其兩端各設置往下延伸的螺杆23,定位片22平貼於鞋體20內底部時,螺杆23即突出於鞋體20底部;座體10形狀是配合鞋體20底部的形狀,於前後對應定位片22的螺杆23處形成穿孔11,螺杆23穿過穿孔11後,可藉螺帽鎖固,使座體10固結於鞋體20底端呈固定狀態,本實用新型互換冰刀座或輪座時,均無須將座體10與鞋體20分離;座體10底端形成二平行並排的凸邊12,凸邊12前後各形成橫向貫穿的二定位孔13。
冰刀座30為一體抽制而成,其主要有一中空框座31,框座31為上寬下窄的型態,而於卡制空間32的頂端中央處形成往下延伸的斜片33,請配合參看圖3所示,而於框座31及斜片33對應的前後端二適當處,分別形成與座體10定位孔13對應的定位孔34,而於框座31下端窄端的側面數適當處形成固定孔35,另冰刀36為特硬材質經熱處理程序而成,其上端側面形成貫穿的長方形定位孔361,定位孔361下端形成固定孔362,唯前端數固定孔362為長孔狀設計,後端的固定孔363為圓孔設計,此設計是為預防冰刀經熱處理後產生些微的變形量,固設時即可先以後端固定孔363為基準孔先予鎖定,再固結冰刀前端處。
而冰刀36得先固結於冰刀座30底端,固結方式,可先將粘膠置於冰刀座30的斜片33間,而後將冰刀36頂端自冰刀座30底端穿入至卡制空間32,並插制於斜片33間,此時藉由粘膠即使冰刀36與冰刀座30間的相對位置先予定位,而後藉螺栓穿過固定孔35、362、363,再藉螺帽將螺栓端部鎖固,即組成一含冰刀的冰刀座30結構,而欲組成冰刀型溜冰鞋時,可將冰刀座30頂端卡制於座體10二凸邊12間,並使定位孔13、34、361對齊,而藉螺栓37穿過定位孔並以螺帽371固結,藉此組合方式即組成
圖1所示的冰刀型溜冰鞋。
若欲更換為直列輪式溜冰鞋時,可先將螺栓37、螺帽371拆下,使冰刀座30與座體10分離,請參看圖4所示,再將前、後直列輪座40上端的定位座41,分別置於二凸邊12間的前後端處,並使定位座41上的定位孔42與凸邊12上的定位孔13對齊,而復以螺栓37及螺帽371的組合,而將直列輪座40固結於座體10底端,組成直列輪式溜冰鞋,圖上所示的直列輪座40為具防震、剎車功效的設計,其也為僅具防震功效的設計;若欲更換為多輪並列式的溜冰鞋時,同樣是先將螺栓37、螺帽371拆下,使冰刀座37或直列輪座40與座體10分離,請參看圖5所示,再將前、後多輪並列式輪座50上端的定位座51分別置於二凸邊12間的前後端,並使定位座51上的定位孔52與凸邊12上的定位孔13對齊,而復以螺栓37及螺帽371的組合,而將多輪並列輪座50固結於座體10底端,組成多輪並列式溜冰鞋,而圖上所示的多輪並列輪座50為可防震的設計。
而將本實用新型可互換的結構與現有可互換的結構比較,本實用新型特別處在於,更換時是分離冰刀座與座體間,而使座體與鞋體間於任何狀態均固結一體,而冰刀座與冰刀間或輪座與輪子間,於任何狀態下也均固結一體,座體與鞋體永保持固結一體的狀態,即可免除拆、組不易的困擾,而冰刀座與冰刀間或輪座與輪子間保持固結一體的狀態,即可避免影響冰刀或輪子的穩固性,且藉冰刀座、輪座的定位座為接觸面積大的座設計,更可增加其結合強度。
權利要求1.一種輪式或刀式可互換的溜冰鞋,該溜冰鞋具有一鞋體,鞋體底端可固結樞接輪子的輪座,或固結具有冰刀的冰刀座,其特徵在於鞋體底端是固結一座體,座體底端延伸二平行並排的凸邊,並且還具有冰刀座,其為框座設計,內部形成卡制空間,卡制空間上端中央處形成往下延伸的二斜片,冰刀上端可插入卡制空間內並固結於二斜片間,而冰刀座則可固結於座體二凸邊間,並且還具有輪座,有前、後輪座的設計,輪座上設有輪子,於前、後輪座上端固設定位座,定位座上端可固結於座體二凸邊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式或刀式可互換的溜冰鞋,其特徵在於前、後輪座底端樞接呈直式排列的輪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式或刀式可互換的溜冰鞋,其特徵在於前、後輪座的前後兩側各樞接輪子,為多輪並列式輪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式或刀式可互換的溜冰鞋,其特徵在於冰刀座的冰刀上端設有與冰刀座上端樞接配合的數長孔,而下端也設有與冰刀座下端樞接配合的數長孔,而其中一孔為圓孔的設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式或刀式可互換的溜冰鞋,其特徵在於冰刀座與冰刀間先以粘合方式固定,再以鎖定方式組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式或刀式可互換的溜冰鞋,其特徵在於鞋體內底部得設置二定位片,定位片底端延伸二螺杆,另座體頂端面相對應處形成穿孔,螺杆穿過鞋體及穿孔後即以螺帽鎖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式或刀式可互換的溜冰鞋,該溜冰鞋鞋體底端固設一座體,使冰刀座的框座得以固結於座體底端,也可使輪座上端的定位座固結於座體底端,藉此設計提供一輪式或刀式可互換的結構,且提供一穩固性更高的溜冰鞋。
文檔編號A63C1/00GK2170129SQ9322216
公開日1994年6月29日 申請日期1993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1993年8月25日
發明者蘇明哲 申請人:蘇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