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刀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17 01:36:26 1
進刀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進刀裝置,包括滑板、刀具轉動裝置、槓桿機構和氣缸;刀具轉動裝置設置在滑板上,滑板安裝在導軌上,滑板通過槓桿機構與氣缸鉸接,槓桿機構在氣缸的驅動下帶動滑板在導軌上運動。本實用新型的進刀裝置,通過槓桿的原理,把氣缸驅動波浪式的串動運動比例縮小,得到平穩的驅動效果,在輕切削的應用中,成本低,切削端面質量好。
【專利說明】進刀裝置【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切削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進刀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對於鋁等軟質材料的切削加工,在切削量少的情況下,切削機構可用氣缸實現進刀。現有技術方案氣缸是直接連接在刀具轉動裝置上,驅動刀具轉動裝置進刀及退刀。由於氣體的壓縮量大,氣缸內氣體流量不均勻,氣缸驅動刀具進刀過程,在軸向切削力及運動阻力的作用下,進刀的速度出現波浪式的串動,即忽快忽慢。特別是切削到最後位置,由於進刀速度的突變,出現明顯的變形。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鑑於現有技術的現狀,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進刀裝置,通過槓桿的原理,把氣缸驅動波浪式的串動運動比例縮小,使得進刀和退刀平穩。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4]一種進刀裝置,包括滑板、刀具轉動裝置、槓桿機構和氣缸;
[0005]所述刀具轉動裝置設置在所述滑板上,所述滑板安裝在導軌上,所述滑板通過所述槓桿機構與所述氣缸鉸接,所述槓桿機構在所述氣缸的驅動下帶動所述滑板在所述導軌上運動。
[000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槓桿機構包括槓桿、轉動軸和滑板連接板;
[0007]所述轉動軸作為所述槓桿的支點,所述槓桿的第一端與所述滑板連接板的第一端鉸接,所述槓桿的第二端與所述氣缸的第一端鉸接,所述滑板連接板的第二端固定在滑板上,所述氣缸的第二端鉸接在氣缸安裝座上;
[0008]在所述氣缸的驅動下,所述槓桿能夠繞所述轉動軸轉動,進而帶動所述滑板在所述導軌上往復運動。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槓桿的第一端的鉸接處與所述轉動軸之間的距離為LI,所述槓桿的第二端的鉸接處與所述轉動軸之間的距離為L2,其中,L2>L1。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L2與所述LI的比值範圍在3:1至10:1之間。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L2與所述LI的比值為4:1或5:1。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刀具轉動裝置包括電機和刀具,所述刀具與所述電機的軸連接,所述電機帶動所述刀具轉動。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軌的數量為兩條,兩條所述導軌平行,間隔設置。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進刀裝置還包括底座平臺,所述導軌、氣缸安裝座和轉動軸均固定在所述底座平臺上。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實用新型的進刀裝置,通過槓桿的原理,把氣缸驅動波浪式的串動運動比例縮小,得到平穩的驅動效果,在輕切削的應用中,成本低,切削端面質量好。【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進刀裝置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0018]圖2為圖1所示進刀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進刀裝置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0]參照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的進刀裝置一實施例包括滑板7、刀具轉動裝置、槓桿機構和氣缸3 ;刀具轉動裝置設置在滑板7上,滑板7安裝在導軌6上,導軌6的數量為兩條,兩條導軌6平行,間隔設置。
[0021]滑板7通過槓桿機構與氣缸3鉸接,槓桿機構在氣缸3的驅動下帶動滑板7在導軌6上運動。
[0022]刀具轉動裝置包括電機9和刀具8,刀具8與電機9的軸連接,電機9帶動刀具8轉動。槓桿機構包括槓桿13、轉動軸12和滑板連接板11,轉動軸12作為槓桿13的支點,槓桿13的第一端(圖中的前端)與滑板連接板11的第一端(圖中的左端)鉸接,槓桿13的第二端(圖中的後端)與氣缸3的第一端(圖中的左端)鉸接,滑板連接板11的第二端(圖中的右端)固定在滑板7上,氣缸3的第二端(圖中的右端)通過第三鉸鏈5鉸接在氣缸安裝座4上;導軌6、氣缸安裝座4和轉動軸12均固定在底座平臺上1,方便加工操作。
[0023]在氣缸3的驅動下,槓桿13能夠繞轉動軸12轉動,進而帶動滑板7在導軌6上往復運動。氣缸3退回,驅動槓桿13把刀具轉動裝置頂出,實現刀具8進刀;氣缸3頂出,驅動槓桿13把刀具轉動裝置退回,實現退刀。
[0024]其中,槓桿13的第一端的鉸接處與轉動軸12之間的距離為LI,槓桿的第二端的鉸接處與轉動軸12之間的距離為L2,即第一鉸鏈2與轉動軸12之間的距離為L2,第二鉸鏈10與轉動軸12之間的距離為LI,其中,L2>L1。L2與LI的比值大小直接影響進刀效果,L2與LI的比值越大,驅動刀具轉動裝置的力越大,越有利於克服加工刀具的切削及運動阻力。由於L2大於LI,刀具轉動裝置的驅動速度比氣缸3的運動速度要慢,上述比值越大,刀具8的進退速度就越慢。所以L2與LI的比值越大,相當把氣缸3運動時波浪式串動縮小,刀具轉動裝置的運動越平穩,克服由於進刀忽快忽慢引起的加工變形。實際應用根據使用要求選擇L2與LI的比值,根據實驗得知,L2與LI的比值範圍在於3:1至10:1之間,刀具運動較平穩,優選地,L2與LI的比值為4:1或5:1。
[0025]以上實施例的進刀裝置,通過槓桿的原理,把氣缸驅動波浪式的串動運動比例縮小,得到平穩的驅動效果,在輕切削的應用中,成本低,切削端面質量好。
[0026]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進刀裝置,其特徵在於: 包括滑板、刀具轉動裝置、槓桿機構和氣缸; 所述刀具轉動裝置設置在所述滑板上,所述滑板安裝在導軌上,所述滑板通過所述槓桿機構與所述氣缸鉸接,所述槓桿機構在所述氣缸的驅動下帶動所述滑板在所述導軌上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進刀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槓桿機構包括槓桿、轉動軸和滑板連接板; 所述轉動軸作為所述槓桿的支點,所述槓桿的第一端與所述滑板連接板的第一端鉸接,所述槓桿的第二端與所述氣缸的第一端鉸接,所述滑板連接板的第二端固定在滑板上,所述氣缸的第二端鉸接在氣缸安裝座上; 在所述氣缸的驅動下,所述槓桿能夠繞所述轉動軸轉動,進而帶動所述滑板在所述導軌上往復運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進刀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槓桿的第一端的鉸接處與所述轉動軸之間的距離為LI,所述槓桿的第二端的鉸接處與所述轉動軸之間的距離為L2,其中,L2>L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進刀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L2與所述LI的比值範圍在3:1至10:1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進刀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L2與所述LI的比值為4:1或5: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進刀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刀具轉動裝置包括電機和刀具,所述刀具與所述電機的軸連接,所述電機帶動所述刀具轉動。
7.根據權利要求2-6任一項所述的進刀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導軌的數量為兩條,兩條所述導軌平行,間隔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進刀裝置,其特徵在於: 還包括底座平臺,所述導軌、氣缸安裝座和轉動軸均固定在所述底座平臺上。
【文檔編號】B23Q15/013GK203712383SQ201320856915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4日
【發明者】黃德強, 楊俊明, 羅務曲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