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床進給復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12:40:31 2
專利名稱:鑽床進給復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鑽床進給復位裝置,用於在進給力釋放後帶動鑽床主軸退回復位。
背景技術:
一般進給復位裝置是一根鏈條固定在鏈輪上的凸輪上,鏈條另一端聯著固定在箱體上的壓縮彈簧,鏈輪一端的齒輪與齒輪軸嚙合,當進給時,施力使齒輪軸旋轉帶動鏈輪使壓縮彈簧拉伸。當鬆開時,齒輪軸在彈簧作用下進行復位。鏈輪凸輪加工難度比較大,而且鏈輪也沒有齒輪應用廣泛,造成成本偏高,並且使用鏈條可靠性也較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鑽床進給復位裝置,降低製造成本,提高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實現的在箱體上固定一彈簧軸,在該彈簧軸上通過軸承套有軸向固定的彈簧盒,彈簧盒內裝有蝸卷彈簧,蝸卷彈簧的內端固定在彈簧軸上,外端固定在彈簧盒的內周上,彈簧盒外周有齒輪部分,該齒輪部分與進給部分齒輪嚙合。進給傳動與蝸卷彈簧之間齒輪傳動,當進給時,施力使彈簧盒旋轉,蝸卷彈簧內縮積聚能量,當撤去進給力後,蝸卷彈簧積聚的能量釋放帶動彈簧盒反向旋轉,通過齒輪傳動帶動進給裝置復位。
在進給部分有齒輪軸,還有固定在箱體上的中間軸,在中間軸上通過軸承裝有中間齒輪,中間齒輪一面與該齒輪軸上的齒形嚙合,中間齒輪的另一面與彈簧盒外周的齒輪部分嚙合。齒輪軸與彈簧盒外周的齒輪部分之間增加了一級中間齒輪傳動,使結構設計更合理。齒輪軸作為進給力和復位力的承載體。
該鑽床進給復位裝置,採用齒輪傳動、蝸卷彈簧存儲釋放旋轉力,製造成本低,可靠性強。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鑽床進給復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該裝置主要由一個齒輪軸1、一個中間齒輪3、一個彈簧盒6、一個中間軸5、一個彈簧軸10、兩個軸承4和7、一個蝸卷彈簧13組成。在箱體9上固定一彈簧軸10並用連接在箱體9上的螺釘11壓緊,在該軸上用軸承7套有彈簧盒6,軸承7可選用銅套,彈簧盒6內裝有蝸卷彈簧13,蝸卷彈簧13的內端固定在彈簧軸10上,外端固定在彈簧盒6的內周上,在彈簧軸10軸端用沉頭螺釘12固定擋圈14,該擋圈14可以對蝸卷彈簧13軸向限位,通過蝸卷彈簧13進而對彈簧盒6軸向定位,彈簧盒6外周有齒輪部分,在箱體9上固定中間軸5,並用連接在箱體9上的螺釘8壓緊,在中間軸5上通過軸承4裝有中間齒輪3,軸承4選用銅套,在中間軸5端部環槽中裝有彈性擋圈2對銅套4軸向定位,從而對中間齒輪3定位,中間齒輪3與彈簧盒6外周的齒輪部分嚙合,進給部分有齒輪軸1,該齒輪軸1上的齒形也與中間齒輪3嚙合。當進行進給時,施力使齒輪軸1旋轉,帶動中間齒輪3、彈簧盒6旋轉,使蝸卷彈簧13積聚能量;當不施力時,蝸卷彈簧13積聚的能量釋放,使齒輪軸1向相反的方向旋轉,進行復位。
權利要求1.一種鑽床進給復位裝置,其特徵在於在箱體(9)上固定一彈簧軸(10),在該彈簧軸(10)上通過軸承(7)套有軸向固定的彈簧盒(6),彈簧盒(6)內裝有蝸卷彈簧(13),蝸卷彈簧(13)的內端固定在彈簧軸(10)上,外端固定在彈簧盒(6)的內周上,彈簧盒(6)外周有齒輪部分,該齒輪部分與進給部分齒輪嚙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鑽床進給復位裝置,其特徵在於在進給部分有齒輪軸(1),還有固定在箱體(9)上的中間軸(5),在中間軸(5)上通過軸承(4)裝有中間齒輪(3),中間齒輪(3)一面與該齒輪軸(1)上的外齒形嚙合,中間齒輪(3)的另一面與彈簧盒(6)外周的齒輪部分嚙合。
專利摘要一種鑽床進給復位裝置,在箱體上固定一彈簧軸,在該彈簧軸上通過軸承套有軸向固定的彈簧盒,彈簧盒內裝有蝸卷彈簧,蝸卷彈簧的內端固定在彈簧軸上,外端固定在彈簧盒的內周上,彈簧盒外周有齒輪部分,該齒輪部分與進給部分齒輪嚙合,在進給部分有齒輪軸,還有固定在箱體上的中間軸,在中間軸上通過軸承裝有中間齒輪,中間齒輪一面與該齒輪軸上的外齒形嚙合,中間齒輪的另一面與彈簧盒外周的齒輪部分嚙合。該裝置用於在進給力釋放後帶動鑽床主軸退回復位,採用齒輪傳動、蝸卷彈簧存儲釋放旋轉力,製造成本低,可靠性強。
文檔編號B23B47/00GK2715892SQ20042005271
公開日2005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27日
發明者馬光玉 申請人:馬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