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聯機系統及其的過冷迴路閥體的控制方法與流程
2023-05-04 05:58:37

本發明涉及空調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聯機系統中過冷迴路閥體的控制方法以及一種多聯機系統。
背景技術:
多聯機系統具有純製冷、純制熱、主製冷和主制熱四種模式,其中,主製冷模式和主制熱模式可以同時利用系統的冷凝熱和蒸發熱,大大提高了系統的能效。通常多聯機系統由室外機、室內機和分流裝置三部分組成,室外機通過分流裝置將氣液態冷媒分配到具有不同製冷制熱需求的室內機中,分流裝置中設置了過冷迴路,並用兩個串聯的換熱器當作再冷卻器。
考慮到分流裝置的通用性,分流裝置通常設計成能夠滿足很大的能力範圍,即室外機從很小能力(如6ton)到很大能力(如30ton)都使用同一個分流裝置,此時,分流裝置中的相關閥體的選型通常考慮最惡劣環境下的使用情況,即考慮室外機能力最大和冷媒流量最大的情況。但是,當室外機能力較小時,相關閥體就顯得偏大。例如,當室外溫度和室內溫度都較高的情況下進行製冷,或者室外換熱器存在髒堵等,從室外機進入分流裝置的過冷度很低(甚至沒有過冷度),過冷迴路會出現跑氣,此時系統會按照過熱度對閥體進行控制,錯誤的將閥體開至最大,導致跑氣更加嚴重,系統無過冷效果,製冷室內機效果變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多聯機系統中過冷迴路閥體的控制方法,通過對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過熱度進行修正,來防止因閥體開度偏大而造成過冷迴路出現跑氣,導致系統無過冷度,製冷室內機效果變差的問題,從而使得系統能夠獲得較好的製冷效果,且具有較高的能效。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多聯機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一方面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多聯機系統中過冷迴路閥體的控制方法,所述多聯機系統包括室外機、多個室內機和分流裝置,所述分流裝置包括過冷迴路,所述過冷迴路閥體設置在所述過冷迴路的入口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當所述多聯機系統以純製冷模式或者主製冷模式運行時,判斷所述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是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如果所述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小於所述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則對所述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所述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進行修正;以及根據修正後的所述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所述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對所述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控制。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多聯機系統中過冷迴路閥體的控制方法,當多聯機系統以純製冷模式或者主製冷模式運行時,如果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則對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進行修正,並根據修正後的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對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控制。從而通過對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過熱度進行修正,來防止因閥體開度偏大而造成過冷迴路出現跑氣,導致系統無過冷度,製冷室內機效果變差的問題,從而使得系統能夠獲得較好的製冷效果,且具有較高的能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將所述過冷迴路閥體的當前最大允許開度減小第一預設值,以獲得修正後的所述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將所述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當前目標過熱度增加第二預設值,以獲得修正後的所述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判斷所述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是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之前,還包括:判斷所述過冷迴路閥體的開度是否大於第一預設開度,並判斷對所述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調節的時間是否大於第一預設時間;如果所述過冷迴路閥體的開度大於所述第一預設開度,或者對所述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調節的時間大於所述第一預設時間,則再進一步判斷所述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是否小於所述預設的最小過冷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根據修正後的所述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所述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對所述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控制後,還包括:判斷所述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是否大於等於所述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如果所述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大於等於所述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則停止對所述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所述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進行修正;否則,繼續對所述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所述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進行修正。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另一方面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多聯機系統,包括:室外機;多個室內機;分流裝置,所述分流裝置包括過冷迴路,所述過冷迴路閥體設置在所述過冷迴路的入口處;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用於當所述多聯機系統以純製冷模式或者主製冷模式運行時,判斷所述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是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其中,如果所述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小於所述預設的最小過冷度,所述控制模塊則對所述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所述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進行修正,並根據修正後的所述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所述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對所述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控制。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多聯機系統,當多聯機系統以純製冷模式或者主製冷模式運行時,控制模塊判斷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是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如果小於,則對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進行修正,並根據修正後的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對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控制。從而通過對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過熱度進行修正,來防止因閥體開度偏大而造成過冷迴路出現跑氣,導致系統無過冷度,製冷室內機效果變差的問題,從而使得系統能夠獲得較好的製冷效果,且具有較高的能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控制模塊將所述過冷迴路閥體的當前最大允許開度減小第一預設值,以獲得修正後的所述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控制模塊將所述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當前目標過熱度增加第二預設值,以獲得修正後的所述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控制模塊在判斷所述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是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之前,還用於判斷所述過冷迴路閥體的開度是否大於第一預設開度,並判斷對所述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調節的時間是否大於第一預設時間,其中,如果所述過冷迴路閥體的開度大於所述第一預設開度,或者對所述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調節的時間大於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所述控制模塊則再進一步判斷所述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是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控制模塊在根據修正後的所述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所述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對所述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控制後,還進一步判斷所述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是否大於等於所述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其中,如果所述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大於等於所述預設的最小過冷度,所述控制模塊則停止對所述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所述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進行修正;否則,所述控制模塊繼續對所述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所述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進行修正。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多聯機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多聯機系統中過冷迴路閥體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以及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多聯機系統中過冷迴路閥體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於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下面參照附圖來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提出的多聯機系統中過冷迴路閥體的控制方法以及多聯機系統。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多聯機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多聯機系統可包括室外機10、多個室內機20、分流裝置30和控制模塊40。
其中,室外機10可包括壓縮機11。分流裝置30可包括氣液分離器31、第一換熱器32、第二換熱器33、第一節流元件34和過冷迴路閥體35。氣液分離器31的第一端與室外機10的一端相連,氣液分離器31的第二端與第一換熱器32的第一換熱流路的入口相連,第一換熱器32的第一換熱流路的出口通過第一節流元件34與第二換熱器33的第一換熱流路的入口相連。第二換熱器33的第一換熱流路的出口通過過冷迴路閥體35與第二換熱器33的第二換熱流路的入口相連,第二換熱器33的第二換熱流路的出口與第一換熱器32的第二換熱流路的入口相連,第一換熱器32的第二換熱流路的出口分別與室外機10的另一端和製冷室內機的一端相連。製冷室內機的另一端與第二換熱器33的第一換熱流路的出口相連,氣液分離器31的第三端與制熱室內機的一端相連,制熱室內機的另一端與第二換熱器33的第一換熱流路的入口相連。
第一換熱器32的第一換熱流路、第一節流元件34和第二換熱器33的第一換熱流路構成了分流裝置30的主路,過冷迴路閥體35、第二換熱器33的第二換熱流路和第一換熱器32的第二換熱流路構成了分流裝置30的過冷迴路,過冷迴路閥體35設置在過冷迴路的入口處。其中,第一換熱器32和第二換熱器33可以為板式換熱器,第一節流元件34和過冷迴路閥體35可以為電子膨脹閥。
當多聯機系統以純製冷模式運行時,第一節流元件34處於全開狀態,從氣液分離器31出來的高溫氣態混合物,先後經過第一換熱器32和第二換熱器33,在第二換熱器33的第一換熱流路的出口處的冷媒獲得過冷度,一部分通過過冷迴路吸收主路放出的熱量,最終進入室外機10的低壓管,另一部分通過製冷室內機的節流元件進入製冷室內機,吸熱後也進入室外機10的低壓管。
當多聯機系統以主製冷模式運行時,氣液分離器31將從室外機10的高壓管進入的高溫氣液混合物分離為高壓液和高壓氣,其中,高壓液通過第一換熱器32過冷,高壓氣則進入制熱室內機,在制熱室內機放熱後,與從第一換熱器32的第一換熱流路出來的液態冷媒混合後,進入第二換熱器33。從第二換熱器33的第一換熱流路出來的冷媒,一部分通過過冷迴路吸收主路放出的熱量,最終與從製冷室內機出來的冷媒混合後進入室外機10的低壓管,另一部分通過製冷室內機的節流元件進入製冷室內機,對需要製冷的空間進行製冷。
在多聯機系統以純製冷模式或主製冷模式運行的過程中,過冷迴路閥體35主要用於給第二換熱器33提供用於過冷到製冷室內機的冷媒,系統根據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SHB對過冷迴路閥體35進行PI調節,從而使得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過熱度SHm3(SHm3=Tm3-Tps3,其中,Tm3為第一換熱器32的第一換熱流路的出口處的溫度,Tps3為第一換熱器32的第一換熱流路的出口處的壓力對應的飽和溫度)在一定範圍內。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在室外溫度和室內溫度都較高的製冷情況下,或者室外機換熱器出現髒堵等,從室外機10輸送至分流裝置30的冷媒可能具有較低的過冷度(甚至沒有過冷度),那麼初始進入過冷迴路閥體35的冷媒為氣液兩相態,即主路出口處的過冷度SCm2(SCm2=Tps2-Tm2,其中,Tps2為第二換熱器33的第一換熱流路的入口處的壓力對應的飽和溫度,Tm2為第二換熱器33的第一換熱流路的出口處的溫度)很小,可能小於最小值(如,最小值為5℃)。經過過冷迴路閥體35的冷媒幹度越大,換熱效果越差(即,過冷迴路閥體35開始跑氣),從而導致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過熱度SHm3很大。由於過熱度SHm3遠大於目標過熱度SHB,根據PI控制邏輯,將持續開大過冷迴路閥體35的開度。當過冷迴路閥體35的開度開大至最大開度時,可能造成系統低壓壓力升高,由於第二換熱器33前後換熱溫差減小,使得第二換熱器33喪失過冷的功能,過冷迴路閥體35旁通大量冷媒直接回到壓縮機11,從而使得製冷室內機的製冷效果變差。
因此,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在多聯機系統以純製冷模式或者主製冷模式運行時,控制模塊40判斷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SCm2是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如果小於,則對過冷迴路閥體35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SHB進行修正,並根據修正後的過冷迴路閥體35進行PI控制。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控制模塊40將過冷迴路閥體35的當前最大允許開度減小第一預設值,以獲得修正後的過冷迴路閥體35的最大允許開度。其中,當前最大允許開度和第一預設值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標定,例如,當前最大允許開度可以為480pls,第一預設值可以為60。
進一步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控制模塊40將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當前目標過熱度增加第二預設值,以獲得修正後的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其中,第二預設值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標定,例如,第二預設值可以為5℃。
具體而言,在多聯機系統以純製冷或主製冷模式運行的過程中,控制模塊40實時獲取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並對其進行判斷。如果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如5℃),控制模塊40則將過冷迴路閥體35的當前最大開度(如480pls)減小第一預設值(如60),即修正後的過冷迴路閥體35的最大允許開度=當前最大允許開度-第一預設值,並將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當前目標過熱度增加第二預設值(如5℃),即修正後的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當前目標過熱度+第二預設值。然後,控制模塊40根據修正後的過冷迴路閥體35的最大允許開度和修正後的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對過冷迴路閥體35進行PI調節。從而使得過冷迴路閥體35的開度不會超過合理值,有效避免因過冷迴路閥體35的開度過大導致旁通大量冷媒直接回到壓縮機11中,保證了主路出口處具有一定的過冷度,有效提高系統的製冷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控制模塊40在判斷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是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之前,還用於判斷過冷迴路閥體35的開度是否大於第一預設開度,並判斷對過冷迴路閥體35進行PI調節的時間是否大於第一預設時間,其中,如果過冷迴路閥體35的開度大於第一預設開度,或者對過冷迴路閥體35進行PI調節的時間大於第一預設時間,控制模塊40則再進一步判斷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是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其中,第一預設開度和第一預設時間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標定,例如,第一預設開度可以是過冷迴路閥體35允許的最大開度,或者根據控制邏輯計算得出的值。
具體而言,在系統每次開機運行時,過冷迴路閥體35都有一個初始開度(初始開度可以為0pls,或者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定)。在系統開始運行時,當過熱度遠大於目標過熱度時,根據PI控制邏輯,將持續開大過冷迴路閥體35的開度。為了防止誤修正,可先判斷過冷迴路閥體35的當前開度是否大於第一預設開度,或者過冷迴路閥體35進行PI調節的時間是否大於第一預設時間,如果過冷迴路閥體35的當前開度大於第一預設開度,或者過冷迴路閥體35進行PI調節的時間大於第一預設時間,控制模塊40則再進一步判斷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是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從而有效防止了系統的誤修正。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控制模塊40在根據修正後的過冷迴路閥體35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對過冷迴路閥體35進行PI控制後,還進一步判斷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是否大於等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其中,如果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大於等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控制模塊40則停止對過冷迴路閥體35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進行修正;否則,控制模塊40繼續對過冷迴路閥體35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進行修正。
具體而言,在系統進入修正邏輯時,根據修正後的過冷迴路閥體35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對過冷迴路閥體35進行PI控制後,再次判斷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是否大於等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如果是,則說明過冷迴路的旁通(跑氣)現象已經有所改善,系統已經有了過冷作用,此時會逐漸穩定過冷迴路閥體35的開度至最優開度,從而使得系統具有較好的製冷效果,且具有較高的能效。
如果經過一輪調節後,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仍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控制模塊40則繼續對過冷迴路閥體35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進行修正,即將修正後的過冷迴路閥體35的最大允許開度減小第一預設值,以得到再次修正後的過冷迴路閥體35的最大允許開度,將修正後的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增加第二預設值,以得到再次修正後的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然後,根據再次修正後的過冷迴路閥體35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對過冷迴路閥體35進行PI控制,以獲得更低的最大允許開度,進一步提高過冷度,如此反覆幾輪調整,使得過冷迴路閥體35的開度達到最優值,以得到較好的製冷效果,且具有較高的能效。
需要說明的是,在過冷迴路閥體35的最大允許開度修正到某一值時,如果系統停機或者壓縮機11退出PI控制,則將過冷迴路閥體35的最大允許開度調至初始最大開度,以使多聯機系統再次運行時能夠按照過冷迴路閥體35的初始最大開度進行PI控制。
因此,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多聯機系統,通過對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過熱度進行修正,來防止因閥體開度偏大而造成過冷迴路出現跑氣,導致系統無過冷度,製冷室內機效果變差的問題,從而使得系統能夠獲得較好的製冷效果,且具有較高的能效。
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清楚的了解本發明,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多聯機系統中過冷迴路閥體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如圖2所示,該多聯機系統中過冷迴路閥體的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驟:
S101,開始運行。
S102,判斷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過熱度SHm3是否大於目標過熱度SHB。如果是,執行步驟S103;如果否,返回步驟S102。
S103,對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調節,過冷迴路閥體持續開大。
S104,判斷是否存在過冷迴路閥體的開度大於第一預設開度X,或者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調節的時間大於第一預設時間T。如果是,執行步驟S105;如果否,返回步驟S104。
S105,判斷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SCm2是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B。如果是,執行步驟S106;如果否,執行步驟S109。
S106,將過冷迴路閥體的當前最大允許開度減小第一預設值C,並將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當前目標過熱度SHB增加第二預設值D。
S107,根據修正後的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SHB,對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調節。
S108,判斷SCm2是否大於等於B。如果是,執行步驟S109;如果否,返回步驟S106。
S109,獲得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優開度。
綜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多聯機系統中過冷迴路閥體的控制方法,當多聯機系統以純製冷模式或者主製冷模式運行時,如果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則對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進行修正,並根據修正後的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對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控制。從而通過對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過熱度進行修正,來防止因閥體開度偏大而造成過冷迴路出現跑氣,導致系統無過冷度,製冷室內機效果變差的問題,從而使得系統能夠獲得較好的製冷效果,且具有較高的能效。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多聯機系統中過冷迴路閥體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多聯機系統可包括室外機、多個室內機和分流裝置,分流裝置可包括過冷迴路,其中,過冷迴路閥體設置在過冷迴路的入口處。
如圖3所示,該多聯機系統中過冷迴路閥體的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驟:
S1,當多聯機系統以純製冷模式或者主製冷模式運行時,判斷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是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
S2,如果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則對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進行修正。
S3,根據修正後的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對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控制。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將過冷迴路閥體的當前最大允許開度減小第一預設值,以獲得修正後的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將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當前目標過熱度增加第二預設值,以獲得修正後的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判斷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是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之前,還包括:判斷過冷迴路閥體的開度是否大於第一預設開度,並判斷對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調節的時間是否大於第一預設時間;如果過冷迴路閥體的開度大於第一預設開度,或者對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調節的時間大於第一預設時間,則再進一步判斷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是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根據修正後的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對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控制後,還包括:判斷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是否大於等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如果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大於等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則停止對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進行修正;否則,繼續對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進行修正。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多聯機系統中過冷迴路閥體的控制方法中未披露的細節,請參照本發明實施例的多聯機系統中所披露的細節,具體這裡不再贅述。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多聯機系統中過冷迴路閥體的控制方法,當多聯機系統以純製冷模式或者主製冷模式運行時,如果過冷迴路的入口處的過冷度小於預設的最小過冷度,則對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進行修正,並根據修正後的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允許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處的目標過熱度對過冷迴路閥體進行PI控制。從而通過對過冷迴路閥體的最大開度和過冷迴路的出口過熱度進行修正,來防止因閥體開度偏大而造成過冷迴路出現跑氣,導致系統無過冷度,製冷室內機效果變差的問題,從而使得系統能夠獲得較好的製冷效果,且具有較高的能效。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徵。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徵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徵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高於第二特徵。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小於第二特徵。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徵進行結合和組合。
儘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範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