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計管理盒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05:59:36
專利名稱:體溫計管理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溫計管理盒。
背景技術:
體溫計是測量生命指徵的基本工具,是臨床上使用科室最多,應用最 頻繁的醫療器械之一,目前,體溫計的應用和管理存在很多弊端,如在消毒方法上應用方盤 裡墊紗布後,將體溫計放在其上,倒入酒精浸泡消毒,半小時後用鑷子撈出放入另一個方盤 內,用幹紗布擦試後備用,此過程,體溫計是羅列的,消毒效果不佳,每次消毒後夾取體溫計 時易脫落打碎,體溫計存放零散,保管體溫計時容易丟失。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體溫計管理盒,它主要 解決了目前體溫計消毒效果差,夾取時易脫落打碎,保管時容易丟失等問題。本實用新型的 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體溫計管理盒由床位標記號、外盒、內盒、密碼鎖、病房標記號、體溫計 插孔、插孔板、通風孔、液體流出孔、消毒液箱、把手、上蓋構成。內盒的上端裝有插孔板,插 孔板可左右活動,插孔板上設有數個體溫計插孔,內盒的底部設有數個液體流出孔,內盒的 四周設有通風孔,消毒液箱上安有上蓋,內盒安放在上蓋上,並裝在外盒內,上蓋安裝有把 手,內盒的盒體上設有床位標記號和病房標記號,外盒的上端裝有密碼鎖。該產品結構簡 單,輕巧便於攜帶,將體溫計放在內盒中的插孔板上,體溫計可全方位消毒,消毒效果好,體 溫計同時放入消毒,同時取出,節省時間,便於管理查數,防止丟失,設有病床標記號和病房 標記號,每位患者有其住院期間固定的體溫計,可防止交叉感染。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體溫計管理盒的結構示意圖。I-床位標記號2-外盒3-內盒 4-密碼鎖5-病房標記號6-體溫計插孔7-插孔板8-通風孔9-液體流出孔10-消毒液箱11-把手12-上蓋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體溫計管理盒 由床位標記號1、外盒2、內盒3、密碼鎖4、病房標記號5、體溫計插孔6、插孔板7、通風孔 8、液體流出孔9、消毒液箱10、把手11、上蓋12構成。內盒3的上端裝有插孔板7,插孔板 7可左右活動,插孔板7上設有數個體溫計插孔6,內盒3的底部設有數個液體流出孔9,內 盒3的四周設有通風孔8,消毒液箱10上安有上蓋12,內盒3安放在上蓋12上,並裝在外 盒2內,上蓋12安裝有把手11,消毒時可將上蓋12抽出,內盒3的盒體上設有床位標記號 1和病房標記號5,外盒2的上端裝有密碼鎖4。
權利要求一種體溫計管理盒,它由床位標記號(1)、外盒(2)、內盒(3)、密碼鎖(4)、病房標記號(5)、體溫計插孔(6)、插孔板(7)、通風孔(8)、液體流出孔(9)、消毒液箱(10)、把手(11)、上蓋(12)構成,其特徵在於內盒(3)的上端裝有插孔板(7),插孔板(7)可左右活動,插孔板(7)上設有數個體溫計插孔(6),內盒(3)的底部設有數個液體流出孔(9),內盒(3)的四周設有通風孔(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體溫計管理盒,其特徵在於消毒液箱(10)上安有上蓋(12),內盒(3)安放在上蓋(12)上,並裝在外盒(2)內,上蓋(12)安裝有把手(11),內盒 (3)的盒體上設有床位標記號(1)和病房標記號(5),外盒(2)的上端裝有密碼鎖(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溫計管理盒,它由床位標記號、外盒、內盒、密碼鎖、病房標記號、體溫計插孔、插孔板、通風孔、液體流出孔、消毒液箱、把手、上蓋構成。內盒的上端裝有插孔板,插孔板上設有體溫計插孔,內盒的底部設有液體流出孔,消毒液箱上安有上蓋,內盒安放在上蓋上,並裝在外盒內,內盒上設有床位標記號和病房標記號。該產品結構簡單,輕巧便於攜帶,將體溫計放在內盒中的插孔板上,體溫計可全方位消毒,消毒效果好,體溫計同時放入消毒,同時取出,節省時間,便於管理查數,防止丟失,設有病床標記號和病房標記號,每位患者有其住院期間固定的體溫計,可防止交叉感染。
文檔編號A61G12/00GK201631570SQ201020169770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20日
發明者王楚源, 趙愛娟 申請人:趙愛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