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農業生產用智能噴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05:57:31
本發明屬於農業灌溉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農業生產用智能噴灌裝置。
背景技術:
噴灌是將有壓水流通過噴頭噴射到空中,呈雨滴狀散落在田間及農作物上從而進行農田灌溉。噴灌設備的使用能夠實現農田的自動化灌溉管理,當噴灌設備與土壤溼度檢測系統相連接後,可以根據農田溼度檢測信號對農作物進行及時的灌溉。專利號為:201520331479.7的中國專利,具體內容為:農業噴灌設施;包括支撐架,及通過支撐架,及安裝於支撐架上的旋轉機構;及帶動旋轉機構動作的動力機構;及安裝於旋轉機構上的噴淋機構;所述旋轉機構為T型結構,所述旋轉機構兩側安裝有自配機構;所述自配機構包括自配重力機構和自配長度機構;所述動力機構電連接有變頻裝置。上述專利不能根據具體的外部風力情況進行噴灌,容易影響噴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和水資源的浪費。因此,需要一種能夠根據具體外部風力進行自動調節噴灌壓力的設備,以解決上述專利中存在的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於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農業生產用智能噴灌裝置。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農業生產用智能噴灌裝置,包括三腳架、注水管、噴槍、風速監測器,所述三腳架上設置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下方安裝有輸水閥,所述注水管上方設置有自動轉向器,所述自動轉向器上方安裝有所述噴槍,所述噴槍下方安裝有電磁閥,所述噴槍一側設置有手動開關,所述噴槍上方安裝有所述風速監測器,所述噴槍上安裝有噴管,所述噴管上方安裝有噴灌指示燈,所述噴管下方設置有調壓器,所述噴管上安裝有信號發射器,所述噴管一端安裝有噴嘴。
上述結構中,有壓水源通過所述注水管送入所述噴槍中,所述調壓器通過所述風速監測器的監測信號對噴灌壓力進行自動調節,並且由所述信號發射器將風力信號傳輸給遠程控制端實現對噴灌的實時監控。
為了進一步提高性能,所述注水管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三腳架上,所述輸水閥通過卡槽固定在所述注水管下端,所述自動轉向器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注水管上端。
為了進一步提高性能,所述噴槍通過卡槽固定在所述自動轉向器上方,所述電磁閥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噴槍下端,所述手動開關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噴槍一端。
為了進一步提高性能,所述風速監測器通過卡槽固定在所述噴槍上方,所述噴管通過卡槽固定在所述噴槍一側,所述噴嘴通過卡槽固定在所述噴管一端。
為了進一步提高性能,所述噴灌指示燈通過卡槽固定在所述噴管上方,所述調壓器通過卡槽固定在所述噴管下方,所述信號發射器通過卡槽固定在所述噴管上。
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能夠自動檢測外部風力情況,並根據該風力信號通過所述調壓器對噴灌壓力進行自動調節,節約能源,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噴灌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一種農業生產用智能噴灌裝置的立體視圖。
1、輸水閥;2、自動轉向器;3、電磁閥;4、調壓器;5、噴嘴;6、噴管;7、信號發射器;8、噴灌指示燈;9、風速監測器;10、噴槍;11、手動開關;12、注水管;13、三腳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農業生產用智能噴灌裝置,包括三腳架13、注水管12、噴槍10、風速監測器9,三腳架13上設置有注水管12,注水管12用於向噴槍10輸送有壓水源,注水管12下方安裝有輸水閥1,注水管12上方設置有自動轉向器2,自動轉向器2用於在噴灌過程中實現自動轉向,自動轉向器2上方安裝有噴槍10,噴槍10下方安裝有電磁閥3,電磁閥3用於控制水源輸送的開啟和關閉,噴槍10一側設置有手動開關11,手動開關11用於手動對設備進行開合,噴槍10上方安裝有風速監測器9,風速監測器9用於自動檢測外部風力,並將風力信號傳輸給調壓器4,噴槍10上安裝有噴管6,噴管6上方安裝有噴灌指示燈8,噴管6下方設置有調壓器4,調壓器4用於根據風力信號調節噴槍10噴射的壓力,噴管6上安裝有信號發射器7,噴管6一端安裝有噴嘴5。
上述結構中,有壓水源通過注水管12送入噴槍10中,調壓器4通過風速監測器9的監測信號對噴灌壓力進行自動調節,並且由信號發射器7將風力信號傳輸給遠程控制端實現對噴灌的實時監控。
為了進一步提高性能,注水管12通過螺栓固定在三腳架13上,輸水閥1通過卡槽固定在注水管12下端,自動轉向器2通過螺栓固定在注水管12上端,噴槍10通過卡槽固定在自動轉向器2上方,電磁閥3通過螺栓固定在噴槍10下端,手動開關11通過螺栓固定在噴槍10一端,風速監測器9通過卡槽固定在噴槍10上方,噴管6通過卡槽固定在噴槍10一側,噴嘴5通過卡槽固定在噴管6一端,噴灌指示燈8通過卡槽固定在噴管6上方,調壓器4通過卡槽固定在噴管6下方,信號發射器7通過卡槽固定在噴管6上。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