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料鬥及應用其的混凝土泵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00:43:46 1
專利名稱:一種料鬥及應用其的混凝土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泵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料鬥及應用該料鬥的混凝土泵。
背景技術:
料鬥是泵送系統中存儲混凝土的容器,主要保證泵送時混凝土連續且不離析、不吸空。同時起連接安裝泵送系統的作用,並承受泵送衝擊載荷。目前,常見的料鬥包括前後牆板、左右側板及底板,該前後牆板與左右側板垂直連接。其中,該前後牆板用於安裝S閥, 左右側板用於安裝攪拌系統。所述前後牆板、左右側板及底板共同圍成一腔體以盛裝混凝土。由於前後牆板、左右側板及底板為單層結構,在經過混凝土長時間的衝擊磨損後, 該料鬥容易破損,從而使混凝土外漏造成環境的汙染。提供一種不易破損、防止混凝土外漏的料鬥,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料鬥,包括上鬥體及與所述上鬥體配合的下鬥體,所述下鬥體包括鬥身、前牆板、後牆板及隔板,所述鬥身與所述前牆板及後牆板相連接並共同圍成一收容腔,所述隔板設置於所述收容腔內,並與該鬥身、前牆板及後牆板相連接,以將所述收容腔分隔成兩個部分。優選地,所述隔板包括左弧形板、右弧形板、圓錐板及與所述圓錐板相連接的圓弧板,所述左弧形板及右弧形板分別與所述鬥身、前牆板、後牆板、圓錐板及圓弧板相連接,所述圓錐板還與所述前牆板相連接,所述圓弧板還與所述後牆板相連接。優選地,所述鬥身包括底板、兩個側板及兩個過渡連接板,所述每個過渡連接板分別將其中一個側板與一個底板相連接,所述左弧形板及右弧形板分別與其中一個側板、其中一個過渡連接板及前牆板、後牆板相連接。優選地,所述過渡連接板與所述底板之間形成鈍角。優選地,所述左弧形板及右弧形板分別與鄰近所述收容腔開口端一側的側板、過渡連接板之間的夾角為鈍角。優選地,所述前牆板與所述收容腔開口端之間的夾角為銳角。優選地,所述銳角為0至40度之間。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應用上述料鬥的混凝土泵。該隔板設置於該收容腔內以將該底板及過渡連接板與該收容腔相隔離,以對該下鬥體的底板及過渡連接板進行保護,防止該底板因混凝土長時間的衝擊磨損後,造成該下鬥體的破損,從而使混凝土外漏造成環境的汙染。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提供的料鬥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15]圖2所示為圖1中料鬥的另一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提供的料鬥的下鬥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所示為圖3中下鬥體的另一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所示為圖4中下鬥體的A-A方向的剖視圖。圖6所示為圖4中下鬥體的B-B方向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的圖1至圖6,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請參閱圖1及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料鬥,其應用於混凝土泵等工程機械中。 該料鬥包括上鬥體1及下鬥體2。該上料鬥1包括本體11及篩網12。該本體11為一筒狀結構,其設置於該下鬥體 2的開口端以將混凝土導入該下鬥體2內。該篩網12固定於該本體11上,該篩網12用於篩分混凝土,防止混凝土中大於規定尺寸的物料或其它雜物進入下鬥體2中。請參閱圖3至圖5,該下鬥體2包括鬥身21、前牆板22、後牆板23及隔板。該鬥身21包括底板211、兩個側板212及兩個過渡連接板213。所述兩個過渡連接板213分別將對應的側板212與該底板211相連接,以增大前牆板22與兩個側板212之間的夾角,可防止混凝土在前牆板22與側板212的拐角處積料。每個過渡連接板213分別與該底板211之間形成鈍角,以便於混凝土向該底板211的方向滑落。該前牆板22與所述兩個過渡連接板213相連接。該後牆板23與所述兩個側板212 及該底板211相連接。該底板211、兩個側板212、兩個過渡連接板213、前牆板22及後牆板 23共同圍成一收容腔觀。請結合參閱圖6,該前牆板22與該收容腔觀開口端之間的夾角 α為銳角,較佳角度為0至40度之間。該前牆板22上設有一軸承座221,該軸承座221用於安裝S管(圖未示)的出料端。該後牆板23上開設兩個與S管的進料口相配合的物料管口 231。該隔板設置於該收容腔28內,並與該鬥身21、前牆板22及後牆板23相連接,以將該收容腔觀分隔成兩個部分。該隔板包括左弧形板Ml、右弧形板M2、圓錐板243及圓弧板 244。該左弧形板241及右弧形板242分別與對應的側板212、過渡連接板213、前牆板 22及後牆板23相連接,且與鄰近收容腔觀開口端一側的側板212及過渡連接板213之間的夾角為鈍角,因此,過渡連接板213可引導混凝土向該底板211的方向滑落。該圓錐板243與該左弧形板Ml、右弧形板242及前牆板22相連接。該圓弧板M4 與該左弧形板Ml、右弧形板M2、圓錐板243及後牆板23相連接。該圓錐板243及圓弧板 244共同形成的曲面與S管擺動所形成的連續軌跡相仿。該隔板設置於該收容腔觀內以將該底板211及過渡連接板213與該收容腔觀相隔離,以對該下鬥體2的底板211及過渡連接板213進行保護,防止該底板211因混凝土長時間的衝擊磨損後,造成該下鬥體2的破損,從而使混凝土外漏造成環境的汙染。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料鬥,包括上鬥體(1)及與所述上鬥體(1)相配合的下鬥體O),所述下鬥體 (2)包括鬥身(21)、前牆板02)及後牆板(23),所述鬥身與所述前牆板02)及後牆板相連接並共同圍成一收容腔( ),其特徵在於所述下鬥體( 還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設置於所述收容腔08)內,並與該鬥身(21)、前牆板0 及後牆板相連接,以將所述收容腔08)分隔成兩個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料鬥,其特徵在於所述隔板包括左弧形板(Ml)、右弧形板 042)、圓錐板( 及與所述圓錐板( 相連接的圓弧板044),所述左弧形板(Ml)及右弧形板( 分別與所述鬥身(21)、前牆板(22)、後牆板(23)、圓錐板( 及圓弧板 (244)相連接,所述圓錐板( 還與所述前牆板0 相連接,所述圓弧板(M4)還與所述後牆板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料鬥,其特徵在於所述鬥身包括底板011)、兩個側板(21 及兩個過渡連接板013),所述每個過渡連接板(21 分別將其中一個側板012) 與一個底板011)相連接,所述左弧形板041)及右弧形板( 分別與其中一個側板 012)、其中一個過渡連接板013)、前牆板0 及後牆板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料鬥,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渡連接板(21 與所述底板011) 之間形成鈍角。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料鬥,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弧形板(Ml)及右弧形板042) 分別與鄰近所述收容腔08)開口端一側的側板012)、過渡連接板(21 之間的夾角為鈍 角。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料鬥,其特徵在於所述前牆板0 與所述收容腔 (28)開口端之間的夾角為銳角。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料鬥,其特徵在於所述銳角為O至40度之間。
8.—種混凝土泵,包括料鬥,其特徵在於所述料鬥為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料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料鬥及應用其的混凝土泵,該料鬥包括上鬥體及與所述上鬥體相配合的下鬥體,所述下鬥體包括鬥身、前牆板、後牆板及隔板,所述鬥身與所述前牆板及後牆板相連接並共同圍成一收容腔,所述隔板設置於所述收容腔內,並與該鬥身、前牆板及後牆板相連接,以將所述收容腔分隔成兩個部分。該隔板可對下鬥體進行保護,防止下鬥體的底板因混凝土長時間的衝擊磨損後,造成該下鬥體的破損,從而使混凝土外漏造成環境的汙染。
文檔編號E04G21/02GK202220445SQ201120337169
公開日2012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8日
發明者張小軍, 張春光, 黃立 申請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