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循環移動式停車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07:44:11 2
一種新型循環移動式停車設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一種新型循環移動式停車設備,包括設備機架、升降裝置、橫移裝置、載車板;設備機架用於構建分別位於左、右兩側的升降通道和上、下平行排列的至少兩個橫移通道;橫移通道同時作為停車層、橫向寬度為載車板寬度的整數倍、用於放置載車板;載車板可以在所在停車層靜置或往左、右橫向移動;當設備停止運行、載車板緊挨並列靜置在停車層,而兩個升降裝置的升降框架其中一個承載有載車板;若每個橫移通道可放置M個載車板、橫移通道個數為N,則設備的載車板數量和停車位數量均為M×N+1。設備最少只需在其中一個升降通道上設置車輛出入口,出入口可設置在升降通道任一高度。因此,設備在車輛出入口難以設置的半封閉區間顯示出獨特優勢。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循環移動式停車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機械式停車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載車板可循環移動的停車設備,該停車設備尤其適用於難以按升降橫移類設備設置車輛出入口的半封閉空間。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停車場地不足的問題日趨明顯,機械式停車設備已得到廣泛使用,其中升降橫移類停車設備以成本低、結構簡約、性價比高而得到廣泛應用。但升降橫移類停車設備的載車板只能作橫向或豎向的單方向移動而不能作循環移動,因此,在車輛出入口難以設置的半封閉空間的使用受到限制。而採用平面移動類停車設備,則受到空間尺寸以及投資成本的制約。採用本發明一種新型循環移動式停車設備則顯示出其獨特優勢,可以有效增加車位且結構簡單、性價比高。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載車板可升降及水平移動、形成循環的新型停車設備,以彌補升降橫移類停車設備的不足,擴大停車設備的使用範圍,有效增加車位。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之一是:一種新型循環移動式停車設備,包括設備機架、升降裝置、橫移裝置、載車板;其特徵在於:所述設備機架為通常的鋼結構構件或鋼筋混凝土框架配合鋼結構構件,用於構建升降通道、橫移通道;其中,升降通道有兩列,分別位於設備機架的左、右兩側、為垂直的矩形空間,升降通道的四角固定安裝有至少四根升降軌道,該升降軌道的截面形狀為常用形式、如內凹或外凸的三角形、矩形、圓柱形截面,用於升降裝置的升降框架上、下運行所需;橫移通道為水平的矩形空間,呈上、下平行排列,橫移通道同時作為設備的停車層、至少有兩個,即停車層至少為兩層;橫移通道的橫向寬度為載車板寬度的整數倍,用於放置載車板;載車板可以在所在停車層靜置或往左、右橫向移動;橫移通道底板上部固定安裝有貫通整個橫移通道、供載車板橫移的至少兩根橫移軌道,該橫移軌道的截面形狀為常用形式、如內凹或外凸的三角形、矩形、圓柱形截面;所述升降裝置每個升降通道配置一套,包括升降驅動機構、升降框架及升降框架載車板橫移裝置;升降驅動機構採用機械驅動升降形式的升降橫移類停車設備常用的四根鋼索懸掛升降框架的形式,即由一套電機+減速機作為驅動機構、同時驅動兩個捲筒、兩個捲筒分別繞卷兩根鋼索、共四根鋼索,四根鋼索的其中一端分別固定在升降框架的四個角上面、形成懸掛,四根鋼索的另一端分別固定在捲筒的外圓周表面之上,兩個捲筒同時、同向旋轉帶動四根鋼索曳引升降框架上升或下降;升降框架為鋼結構、用於承託載車板的矩形框架,由上述升降驅動機構的四根鋼索懸掛、曳引升降;升降框架的四個外角安裝有與升降通道上設置的升降軌道匹配的滑移裝置,使得升降框架可在升降通道的中間作上、下移動;升降框架的上部還固定安裝有供載車板橫移、與橫移通道底板上部安裝的橫移軌道數量相同、參數相同的升降框架載車板橫移軌道;升降框架載車板橫移裝置安裝在升降框架的上部,為電機+減速機+齒輪驅動機構、齒輪安裝在減速機的輸出軸之上,與載車板框架底部安裝的齒條配合;所述橫移裝置每個停車層至少安裝兩套、分別安裝在橫移通道靠近左側升降通道的停車位的上部位置和靠近右側升降通道的停車位的上部位置,為電機+減速機+齒輪驅動機構、齒輪安裝在減速機的輸出軸之上,與載車板框架底部安裝的齒條配合;所述載車板包括載車板框架、滾輪機構和齒條;載車板框架為鋼結構、用於承載車輛的矩形框架,滾輪機構安裝在載車板框架的底部、與橫移通道底板上部安裝的橫移軌道及與升降框架上部安裝的升降框架載車板橫移軌道配套使用;齒條固定安裝在載車板框架的底部,齒條參數與橫移裝置的電機+減速機+齒輪驅動機構以及與升降框架載車板橫移裝置的電機+減速機+齒輪驅動機構的齒輪配套、齒條的長度方向與橫移通道底板上部設置的橫移軌道長度方向的中心線平行;當設備停止運行、載車板處於靜置狀態時,載車板一個接一個緊挨並列排放在每個橫移通道的停車層之上,而兩個升降裝置的升降框架中,其中一個承載有載車板、另一個沒有載車板;即:若每個橫移通道的停車層可並列排放M個載車板、橫移通道的數量為N個,則設備的總載車板數量為MXN+1個;設備總停車位數與設備的總載車板數量相同,為MXN+1個。
[0005]本設備的運行特性是:設備的車輛出入口不在橫移通道上設置,而是根據實際情況至少在其中的一個升降通道設置、也可以在兩個升降通道同時設置;即設備至少有一個車輛出入口。而車輛出入口可以與某個停車層處於同一平面設置,也可以在升降通道的任一高度設置(即車輛出入口的平面不一定與某個停車層處於同一平面);由於載車板排滿所有橫移通道,故任一停車層的載車板調度都需要左、右兩側升降通道的升降框架同時在該層平層,然後,該停車層的全部載車板在橫移裝置和升降框架載車板橫移裝置的驅動和推動下,同時、同步向沒有載車板的升降框架一側移動一個載車板的距離。即:載車板橫移完成、設備停止運行,原來有載車板的升降框架上已經沒有載車板;原來沒有載車板的升降框架上承載有一個載車板;橫移通道上仍然排滿載車板。組合類似動作,即可把任一停車層的任一車位的載車板轉移到其他任一車位位置;同理,任一停車層的任一車位的載車板可以轉移到設備的車輛出入口。
[0006]前述技術方案之一所述的一種新型循環移動式停車設備,改變其中的升降驅動裝置的升降驅動機構,即為技術方案之二。具體是技術方案之一所述升降裝置其中的升降驅動機構,由採用機械驅動升降形式的升降橫移類停車設備常用的四根鋼索懸掛升降框架的形式改為液壓驅動升降形式的升降橫移類停車設備常用的四根鋼索懸掛升降框架的形式;即由一套電機+減速機作為驅動機構、同時驅動兩個捲筒、兩個捲筒分別繞卷兩根鋼索、共四根鋼索,四根鋼索的其中一端分別固定在升降框架的四個角上面、形成懸掛,四根鋼索的另一端分別固定在捲筒的外圓周表面之上,兩個捲筒同時、同向旋轉帶動四根鋼索曳引升降框架上升或下降的形式,改為一套液壓油缸+活塞驅動四套滑輪組、四套滑輪組的主驅動輪安裝在活塞的前端、每套滑輪組驅動一根鋼索、共四根鋼索,四根鋼索的其中一端分別固定在升降框架的四個角上面、形成懸掛,四根鋼索的另一端分別繞過各自的滑輪組之後固定在設備機架或油缸外部,活塞的軸向運動驅動四套滑輪組的主驅動輪往復直線運動、從而帶動四根鋼索曳引升降框架上升或下降。
[0007]前述技術方案之一或技術方案之二所述的一種新型循環移動式停車設備,改變其中的齒輪+齒條驅動方式為鏈輪+鏈條驅動方式,即為技術方案之三。即技術方案之一或技術方案至二所述升降框架載車板橫移裝置採用的電機+減速機+齒輪驅動機構以及所述橫移裝置採用的電機+減速機+齒輪驅動機構均改為電機+減速機+鏈輪驅動機構;所述載車板框架底部安裝的齒條改為與改變後的升降框架載車板橫移裝置的電機+減速機+鏈輪驅動機構以及改變後的橫移裝置的電機+減速機+鏈輪驅動機構的鏈輪配套的鏈條。
[0008]本發明能擴大停車設備的使用範圍並有效增加車位。其推廣應用將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發明其中兩個橫移通道、每個橫移通道四車位、第一層為出入車層、有兩個車輛出入口的布局示意圖。圖中,1-設備機架;4-車輛;10-車輛出入口;21-電機;22-減速機;23-捲筒;31-鋼索;32-鋼索;50_載車板;51_載車板;52_載車板;53_載車板;54_載車板;55_載車板;56_載車板;57_載車板;58_載車板;61_第一層橫移通道;62-第二層橫移通道;71_左側升降通道;72_右側升降通道;73_左側升降框架;74_右側升降框架。
[0010]圖2是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對應圖1)的運行簡圖。圖中,50-載車板;51-載車板;52_載車板;53_載車板;54_載車板;55載車板;56_載車板;57_載車板;58_載車板;
61-第一層橫移通道;62_第二層橫移通道;71_左側升降通道;72_右側升降通道;73_左側升降框架;74-右側升降框架。
[0011]圖3是本發明其中兩個橫移通道、每個橫移通道四車位、設備的頂層為出入車層、只有一個車輛出入口的布局示意圖。圖中,1-設備機架;4-車輛;10-車輛出入口;21-電機;22_減速機;23_捲筒;31_鋼索;32_鋼索;50_載車板;51_載車板;52_載車板;53_載車板;54_載車板;55_載車板;56_載車板;57_載車板;58_載車板;61_第一層橫移通道;
62-第二層橫移通道;71_左側升降通道;72_右側升降通道;73_左側升降框架;74_右側升降框架。
[0012]圖4是本發明其中載車板及橫移通道相關零部件的安裝配合示意圖。圖中,1-設備機架;5a-載車板框架;5b-滾輪機構;5c-齒條;8_橫移軌道;91_電機;92_減速機;93-齒輪。
[0013]圖5是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對應圖3)的運行簡圖。圖中,50-載車板;51-載車板;52_載車板;53_載車板;54_載車板;55載車板;56_載車板;57_載車板;58_載車板;61-第一層橫移通道;62_第二層橫移通道;71_左側升降通道;72_右側升降通道;73_左側升降框架;74-右側升降框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限於以下所述。
[0015]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一,圖示為該實施例的兩個橫移通道、每個橫移通道四車位、第一層為出入車層、有兩個車輛出入口的布局示意圖。圖中可見,設備機架I構建分別位於圖示設備左側位置的左側升降通道71和位於設備右側位置的右側升降通道72 ;構建位於圖示設備中部位置的兩個橫移通道、每個橫移通道各布置四個停車位;其中第一層橫移通道61自左至右分別是載車板55、56、57、58 ;第二層橫移通道62自左至右分別是載車板51、52、53、54 ;另外有一個載車板50當前位於左側升降通道71的升降框架73之上;圖示有一部分載車板承託有車輛4 ;左側升降通道71和右側升降通道72分別安裝有由電機21、減速機22、捲筒23以及鋼索31、鋼索32組成的升降驅動機構,其中,每套升降驅動機構的鋼索31和鋼索32合計最少四根、分別對升降框架73和升降框架74實現四點懸掛曳引,升降框架73和升降框架74在鋼索的曳引驅動下可以沿各自的升降通道、在升降軌道的定位和限位下實現垂直升降、平層;該升降驅動機構即為採用機械驅動升降形式的升降橫移類停車設備常用的四根鋼索懸掛升降框架的形式。圖示設備的出入車層位於第一層,共有兩個車輛出入口 10,分別位於左側升降通道71和右側升降通道72的下方;圖示左側的升降框架73和右側的升降框架74當前位置都在第二層停車層平層,即與第二層橫移通道62形成貫通。本發明的結構決定了以下運行規律:同一停車層的載車板(包括該層橫移通道上的載車板以及在該層平層的升降框架上的載車板)可以整排橫移。因此,就本圖現狀所示,當前第二層停車層的載車板可以整排向右橫移,結果是載車板54移入右側升降框架74、左側升降框架73的載車板50移入第二層橫移通道62、第二層橫移通道62的載車板排列自左至右分別是載車板50、51、52、53。
[0016]本實施例若需取出位於第二層橫移通道62最左側載車板51上面的車輛,其具體步驟從圖1的現狀開始共須五步,可參考圖2所示。即若取出停放在載車板51上的車輛,步驟A:左側升降框架73和右側升降框架74同時下降至第一層、平層(參見圖2編號為A的簡圖)。步驟B:第一層停車層的所有載車板(包括位於左側升降框架73上面的載車板50)同時往右橫移;使得左側升降框架73的載車板50移入第一層橫移通道61、原位於第一層橫移通道61的載車板依次右移、原最右側停車位的載車板58橫移進入右側升降框架74,第一層橫移通道61上面的載車板自左至右依次為載車板50、55、56、57(參見圖2編號為B的簡圖)。步驟C:左側升降框架73和右側升降框架74同時上升至第二層、平層(參見圖2編號為C的簡圖)。步驟D:第二層停車層的所有載車板(包括位於右側升降框架74上面的載車板58)同時往左橫移;使得右側升降框架74的載車板58移入第二層橫移通道62、原位於第二層橫移通道62的載車板依次左移、原最左側停車位的載車板51 (即目標載車板)橫移進入左側升降框架73,第二層橫移通道62上面的載車板自左至右依次為載車板52、53、54、58(參見圖2編號為D的簡圖)。步驟E:左側升降框架73下降至第一層、平層(參見圖2編號為E的簡圖)。本實施例所需的載車板調度完成。其他位置的載車板的運行調度類推。
[0017]如圖3所示,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二,圖示為該實施例的兩個橫移通道、每個橫移通道四車位、只有一個車輛出入口的布局示意圖,且真正的車輛出入口在設備第二層之上的頂層。與實施例一比較,主要不同之處為本實施例二隻有左側升降通道71的頂層有一個車輛出入口。
[0018]本實施例若需取出位於第二層橫移通道62左起第二個載車板(即載車板52)上面的車輛,其具體步驟從圖3的現狀開始共須九步,可參考圖5所示。即若取出停放在載車板52上的車輛,步驟A:左側升降框架73和右側升降框架74同時下降至第一層、平層(參見圖5編號為A的簡圖)。步驟B:第一層停車層的所有載車板(包括位於左側升降框架73上面的載車板50)同時往右橫移;使得左側升降框架73的載車板50移入第一層橫移通道61、原位於第一層橫移通道61的載車板依次右移、原最右側停車位的載車板58橫移進入右側升降框架74,第一層橫移通道61上面的載車板自左至右依次為載車板50、55、56、57 (參見圖5編號為B的簡圖)。步驟C:左側升降框架73和右側升降框架74同時上升至第二層、平層(參見圖5編號為C的簡圖)。步驟D:第二層停車層的所有載車板(包括位於右側升降框架74上面的載車板58)同時往左橫移;使得右側升降框架74的載車板58移入第二層橫移通道62、原位於第二層橫移通道62的載車板依次左移、原最左側停車位的載車板51橫移進入左側升降框架73,第二層橫移通道62上面的載車板自左至右依次為載車板52、53、54、58 (參見圖5編號為D的簡圖)。步驟E:左側升降框架73和右側升降框架74同時下降至第一層、平層(參見圖5編號為E的簡圖)。步驟F:第一層停車層的所有載車板(包括位於左側升降框架73上面的載車板51)同時往右橫移;使得左側升降框架73的載車板51移入第一層橫移通道61、原位於第一層橫移通道61的載車板依次右移、原最右側停車位的載車板57橫移進入右側升降框架74,第一層橫移通道61上面的載車板自左至右依次為載車板51、50、55、56(參見圖5編號為F的簡圖)。步驟G:左側升降框架73和右側升降框架74同時上升至第二層、平層(參見圖5編號為G的簡圖)。步驟H:第二層停車層的所有載車板(包括位於右側升降框架74上面的載車板57)同時往左橫移;使得右側升降框架74的載車板57移入第二層橫移通道62、原位於第二層橫移通道62的載車板依次左移、原最左側停車位的載車板52 (目標載車板)橫移進入左側升降框架73,第二層橫移通道62上面的載車板自左至右依次為載車板53、54、58、57 (參見圖5編號為H的簡圖)。步驟1:左側升降框架73上升至第頂層、平層(參見圖5編號為I的簡圖)。本實施例所需的載車板調度完成。其他位置的載車板的運行類推。
[0019]根據之前的敘述,本發明在升降框架的上面安裝有由電機+減速機+齒輪驅動機構以及橫移軌道;在橫移通道的上部貫通安裝有橫移軌道;在橫移通道靠近升降通道的一側的底板的上部安裝有一套電機+減速機+齒輪驅動機構(即橫移通道的最左側和最右側各安裝一套);而載車板框架的底部安裝有滾輪機構和齒條。上述相關部件的安裝關係可通過圖4知悉。
[0020]如圖4所示是本發明其中載車板及橫移通道相關零部件的安裝配合示意圖。圖中,設備機架I構建的橫移通道的底板的上部安裝有兩根橫移軌道8 ;兩根橫移軌道8通過承託滾輪機構5b對載車板框架5a實現承託;載車板框架5a的底部除固定安裝有滾輪機構5b(至少四套、圖中顯示其中兩套),還固定安裝有齒條5c ;而在設備機架I構建的橫移通道的底部的上部還安裝有由電機91、減速機92和齒輪93組成的橫移裝置。升降框架載車板橫移裝置與載車板框架的關係與上面描述的一致。因此,升降框架載車板橫移裝置與橫移裝置的聯合驅動將使得載車板可以在橫移通道與升降通道上平層的升降框架之間實現連貫橫移,經過一系列的綜合運行,從而實現把停車層任一停車位的載車板移送至車輛出入口 ;或者把車輛出入口的載車板移送至停車層的任一停車位。因此,本發明的設備的停車位的位置與載車板並非固定對應,而是根據實際情況按最優存取路線運行的結果。
[0021]另外,本發明的橫移驅動裝置的動力部分還有若干優選方式。即:升降框架載車板橫移裝置以及橫移裝置使用的的電機+減速機,可以是電機+外置減速裝置,可以是電機自帶減速裝置,也可以是調速電機、步進電機。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循環移動式停車設備,包括設備機架、升降裝置、橫移裝置、載車板;其特徵在於:所述設備機架為通常的鋼結構構件或鋼筋混凝土框架配合鋼結構構件,用於構建升降通道、橫移通道;其中,升降通道有兩列,分別位於設備機架的左、右兩側、為垂直的矩形空間,升降通道的四角固定安裝有至少四根升降軌道,用於升降裝置的升降框架上、下運行所需;橫移通道為水平的矩形空間,呈上、下平行排列,橫移通道同時作為設備的停車層、至少有兩個,即停車層至少為兩層;橫移通道的橫向寬度為載車板寬度的整數倍,用於放置載車板;載車板可以在所在停車層靜置或往左、右橫向移動;橫移通道底板上部固定安裝有貫通整個橫移通道、供載車板橫移的至少兩根橫移軌道;所述升降裝置每個升降通道配置一套,包括升降驅動機構、升降框架及升降框架載車板橫移裝置;升降驅動機構採用機械驅動升降形式的升降橫移類停車設備常用的四根鋼索懸掛升降框架的形式,即由一套電機+減速機作為驅動機構、同時驅動兩個捲筒、兩個捲筒分別繞卷兩根鋼索、共四根鋼索,四根鋼索的其中一端分別固定在升降框架的四個角上面、形成懸掛,四根鋼索的另一端分別固定在捲筒的外圓周表面之上,兩個捲筒同時、同向旋轉帶動四根鋼索曳引升降框架上升或下降;升降框架為鋼結構、用於承託載車板的矩形框架,由上述升降驅動機構的四根鋼索懸掛、曳引升降;升降框架的四個外角安裝有與升降通道上設置的升降軌道匹配的滑移裝置,使得升降框架可在升降通道的中間作上、下移動;升降框架的上部還固定安裝有供載車板橫移、與橫移通道底板上部安裝的橫移軌道數量相同、參數相同的升降框架載車板橫移軌道;升降框架載車板橫移裝置安裝在升降框架的上部,為電機+減速機+齒輪驅動機構、齒輪安裝在減速機的輸出軸之上,與載車板框架底部安裝的齒條配合;所述橫移裝置每個停車層至少安裝兩套、分別安裝在橫移通道靠近左側升降通道的停車位的上部位置和靠近右側升降通道的停車位的上部位置,為電機+減速機+齒輪驅動機構、齒輪安裝在減速機的輸出軸之上,與載車板框架底部安裝的齒條配合;所述載車板包括載車板框架、滾輪機構和齒條;載車板框架為鋼結構、用於承載車輛的矩形框架,滾輪機構安裝在載車板框架的底部、與橫移通道底板上部安裝的橫移軌道及與升降框架上部安裝的升降框架載車板橫移軌道配套使用;齒條固定安裝在載車板框架的底部,齒條參數與橫移裝置的電機+減速機+齒輪驅動機構以及與升降框架載車板橫移裝置的電機+減速機+齒輪驅動機構的齒輪配套、齒條的長度方向與橫移通道底板上部設置的橫移軌道長度方向的中心線平行;當設備停止運行、載車板處於靜置狀態時,載車板一個接一個緊挨並列排放在每個橫移通道的停車層之上,而兩個升降裝置的升降框架中,其中一個承載有載車板、另一個沒有載車板;即:若每個橫移通道的停車層可並列排放M個載車板、橫移通道的數量為N個,則設備的總載車板數量為MXN+1個;設備總停車位數與設備的總載車板數量相同,為MXN+1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循環移動式停車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升降裝置其中的升降驅動機構,由採用機械驅動升降形式的升降橫移類停車設備常用的四根鋼索懸掛升降框架的形式改為液壓驅動升降形式的升降橫移類停車設備常用的四根鋼索懸掛升降框架的形式;即由一套電機+減速機作為驅動機構、同時驅動兩個捲筒、兩個捲筒分別繞卷兩根鋼索、共四根鋼索,四根鋼索的其中一端分別固定在升降框架的四個角上面、形成懸掛,四根鋼索的另一端分別固定在捲筒的外圓周表面之上,兩個捲筒同時、同向旋轉帶動四根鋼索曳引升降框架上升或下降的形式,改為一套液壓油缸+活塞驅動四套滑輪組、四套滑輪組的主驅動輪安裝在活塞的前端、每套滑輪組驅動一根鋼索、共四根鋼索,四根鋼索的其中一端分別固定在升降框架的四個角上面、形成懸掛,四根鋼索的另一端分別繞過各自的滑輪組之後固定在設備機架或油缸外部,活塞的軸向運動驅動四套滑輪組的主驅動輪往復直線運動、從而帶動四根鋼索曳引升降框架上升或下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循環移動式停車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升降框架載車板橫移裝置採用的電機+減速機+齒輪驅動機構以及所述橫移裝置採用的電機+減速機+齒輪驅動機構均改為電機+減速機+鏈輪驅動機構;所述載車板框架底部安裝的齒條改為與改變後的升降框架載車板橫移裝置的電機+減速機+鏈輪驅動機構以及改變後的橫移裝置的電機+減速機+鏈輪驅動機構的鏈輪配套的鏈條。
【文檔編號】E04H6/22GK104314340SQ201410380903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9日
【發明者】梁崇彥 申請人:梁崇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