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三片式全包球閥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18:39:11 2
一種三片式全包球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領域,特別是指一種三片式全包球閥。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包括閥體、閥杆、左側蓋、右側蓋及手把,閥體內設置有閥腔,左側蓋與閥體的左側連接,右側蓋與閥體的右側連接,閥杆上端穿出閥體的上底面,手把固定於閥杆的上端,還包括有左墊圈座及右墊圈座,左墊圈座位於閥腔內設置,該左墊圈座的底面與左側蓋的側壁連接,右墊圈座位於閥腔內設置,該右墊圈座的底面與右側蓋的側壁連接;本實用新型在於:在左側蓋及右側蓋與閥座的連接面處採用左墊圈座及右墊圈座做過渡,在左側蓋與右側蓋與閥體連接時,起到導向的作用,便於安裝,且消除左側蓋及右側蓋與閥體的連接面處的死角,雜質不易堆積,提高了閥體內部的衛生環境。
【專利說明】一種三片式全包球閥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領域,特別是指一種三片式全包球閥。
【背景技術】
[0002]球閥為啟閉件(球體)由閥杆帶動,並繞閥杆的軸線作旋轉運動的閥門,主要用於截斷或接通管路中的介質,亦可用於流體的調節與控制。
[0003]而現有的球閥包括閥體、左側蓋、右側蓋、球體及閥杆,該左側蓋及右側蓋分別連接於閥體的左右兩側,閥體內設置有閥腔,球體位於閥腔內,閥杆與球體固定連接,其中左側蓋及右側蓋與閥體的連接面均為平面直接連接,導致在後期裝配過程中左側蓋及右側蓋與閥體的連接面容易錯位,不便安裝,且左側蓋及右側蓋與閥體的連接面處存在死角,容易堆積雜質,導致球閥內部不衛生。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左側蓋及右側蓋與閥體的連接面處無死角且便於左側蓋及右側蓋與閥體連接的三片式全包球閥。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三片式全包球閥,包括閥體、閥杆、左側蓋、右側蓋及手把,所述的閥體內設置有閥腔,該左側蓋與閥體的左側連接,該右側蓋與閥體的右側連接,所述的閥杆上端穿出閥體的上底面,手把固定於閥杆的上端,還包括有左墊圈座及右墊圈座,所述的左墊圈座位於閥腔內設置,該左墊圈座的底面與左側蓋的側壁連接,所述的右墊圈座位於閥腔內設置,該右墊圈座的底面與右側蓋的側壁連接。
[0006]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左側蓋及右側蓋與閥座的連接面處採用左墊圈座及右墊圈座做過渡,在左側蓋與右側蓋與閥體連接時,起到導向的作用,便於安裝,且消除左側蓋及右側蓋與閥體的連接面處的死角,雜質不易堆積,提高了閥體內部的衛生環境。
[000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左側蓋與左墊圈座的連接面上設置有階梯狀的第一凹腔,該左墊圈座的底面設置有階梯狀的第一凸起,該第一凸起與第一凹腔相適配。
[0008]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左側蓋與左墊圈座的連接面採用階梯狀連接,有效的將左墊圈座與左側蓋連接,且結構簡單,易於實現。
[0009]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右側蓋與右墊圈座的連接面上設置有階梯狀的第二凹腔,該右墊圈座的底面設置有階梯狀的第二凸起,該第二凸起與第二凹腔相適配。
[0010]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右側蓋與右墊圈座的連接面採用階梯狀連接,有效的將右墊圈座與右側蓋連接,且結構簡單,易於實現。
[0011]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左墊圈座的外壁與閥腔的內壁緊貼,所述的右墊圈座的外壁與閥腔的內壁緊貼。
[0012]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左墊圈座與閥腔的配合更加穩固,右墊圈座與閥腔的配合更加穩固,整體結構布局更加合理。
[0013]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閥體的上底面上可拆卸連接有六角定位栓,所述的六角定位栓的下端的外壁上設置有外螺紋,閥體的上底面上設置有螺孔,外螺紋與螺孔相適配。
[0014]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六角定位栓有效的對手把的運動路徑起到限制的作用,且六角定位栓與閥體採用螺紋連接,避免了六角定位栓斷裂後不易替換的情況發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結構剖視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結構側視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中部分零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20]如圖1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三片式全包球閥,包括閥體2、閥杆4、左側蓋1、右側蓋3、球體8及手把5,所述的閥體2內設置有閥腔21,球體8位於該閥腔21內,所述的閥杆4上端穿出閥體2的上底面,閥杆4的下端與球體8固定連接,手把5固定於閥杆4的上端,該左側蓋I與閥體2的左側連接,且左側蓋I上設置有流體入口 11,該右側蓋3與閥體2的右側連接,右側蓋3上設置有流體出口 31,且流體入口 11及流體出口 31分別與閥腔導通,在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還包括有左墊圈座6及右墊圈座7,所述的左墊圈座6位於閥腔內設置,該左墊圈座6的底面與左側蓋I的側壁連接,該左墊圈座6上設置有左通道61,該左通道61與流體入口 11相適配,所述的右墊圈座7位於閥腔內設置,該右墊圈座7的底面與右側蓋2的側壁連接,該右墊圈座7上設置有右通道71,該右通道71與流體出口 31相適配,在左側蓋及右側蓋與閥座的連接面處採用左墊圈座及右墊圈座做過渡,在左側蓋與右側蓋與閥體連接時,起到導向的作用,便於安裝,且消除左側蓋及右側蓋與閥體的連接面處的死角,雜質不易堆積,提高了閥體內部的衛生環境。
[0021]在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左側蓋I與左墊圈座6的連接面上設置有階梯狀的第一凹腔12,該左墊圈座6的底面設置有階梯狀的第一凸起62,該第一凸起62與第一凹腔12相適配,且左墊圈座的第一凸起的水平端面上設置有密封圈,使左側蓋與左墊圈座的連接面採用階梯狀連接,有效的將左墊圈座與左側蓋連接,且結構簡單,易於實現。
[0022]在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右側蓋3與右墊圈座7的連接面上設置有階梯狀的第二凹腔32,該右墊圈座7的底面設置有階梯狀的第二凸起72,該第二凸起72與第二凹腔32相適配,且右墊圈座的第二凸起的水平端面上設置有密封圈,使右側蓋與右墊圈座的連接面採用階梯狀連接,有效的將右墊圈座與右側蓋連接,且結構簡單,易於實現。[0023]在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左墊圈座6的外壁與閥腔21的內壁緊貼,且閥腔與左墊圈座的配合面上還設置有左密封圈13,所述的右墊圈座7的外壁與閥腔21的內壁緊貼,且閥腔與右墊圈座的配合面上還設置有右密封圈14,使左墊圈座與閥腔的配合更加穩固,右墊圈座與閥腔的配合更加穩固,整體結構布局更加合理。
[0024]如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閥體的上底面上可拆卸連接有六角定位栓9,所述的六角定位栓9的下端的外壁上設置有外螺紋,閥體2的上底面上設置有螺孔,外螺紋與螺孔相適配,設置定位栓有效的對手把的運動路徑起到限制的作用,且定位栓與閥體採用螺紋連接,再配合緊固螺母,避免了定位栓斷裂後不易替換的情況發生。
[002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三片式全包球閥,包括閥體、閥杆、左側蓋、右側蓋及手把,所述的閥體內設置有閥腔,該左側蓋與閥體的左側連接,該右側蓋與閥體的右側連接,所述的閥杆上端穿出閥體的上底面,手把固定於閥杆的上端,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左墊圈座及右墊圈座,所述的左墊圈座位於閥腔內設置,該左墊圈座的底面與左側蓋的側壁連接,所述的右墊圈座位於閥腔內設置,該右墊圈座的底面與右側蓋的側壁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片式全包球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側蓋與左墊圈座的連接面上設置有階梯狀的第一凹腔,該左墊圈座的底面設置有階梯狀的第一凸起,該第一凸起與第一凹腔相適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片式全包球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右側蓋與右墊圈座的連接面上設置有階梯狀的第二凹腔,該右墊圈座的底面設置有階梯狀的第二凸起,該第二凸起與第二凹腔相適配。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片式全包球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墊圈座的外壁與閥腔的內壁緊貼,所述的右墊圈座的外壁與閥腔的內壁緊貼。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三片式全包球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墊圈座的外壁與閥腔的內壁緊貼,所述的右墊圈座的外壁與閥腔的內壁緊貼。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片式全包球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閥體的上底面上可拆卸連接有六角定位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三片式全包球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六角定位栓的下端的外壁上設置有外螺紋,閥體的上底面上設置有螺孔,外螺紋與螺孔相適配。
【文檔編號】F16K5/06GK203571089SQ201320609783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9日
【發明者】孫文欽 申請人:溫州日豐流體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