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顆粒活性炭複合濾芯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21:52:11 2
專利名稱:一種顆粒活性炭複合濾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顆粒活性炭複合濾芯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過濾器材,尤其涉及一種集吸附、脫色、除臭於一體的 顆粒活性炭複合濾芯。
背景技術:
[0002]在過濾淨化過程中,濾芯為淨化處理過程中常用的過濾元件,但傳統的濾芯為 單層,濾芯孔徑單一,無法同時滿足處理量和處理精度的要求,於是,人們採用了複合 濾芯技術,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精度的濾芯組合在一起,達到了處理量和處理精度的 平衡,如中國專利號為CN99213583.4的、名稱為多功能淨化器濾芯的實用新型專利,由 鋼網、過濾布、活性炭濾層、封頭組成,表面有濾膜層的鋼網,按一定距離連接鋼網, 鋼網的內壁連接活性炭層,活性炭層內側再連接鋼網,鋼網內壁連接過濾布,組成一筒 狀的複合材料濾芯,兩端用封頭各壓接過濾布,雖然提高了濾芯的過濾效果,但該專利 的濾芯加工複雜、製造成本較高、破碎的碳纖維容易穿過鋼網汙染下遊,使濾芯的應用 範圍較小。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現有複合濾芯加工複雜、製造成本較高、碳纖維碎片容易 汙染下遊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加工簡單、製造成本低、濾芯使用壽命長、過濾吸附精 度高、將吸附、脫色、除臭集於一體的顆粒活性炭複合濾芯。[0004]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0005]本實用新型包括中空的圓柱狀複合濾芯、設置在複合濾芯兩端並分別與複合濾 芯兩端連接的封蓋,所述複合濾芯包括同軸套裝並等高的圓柱狀中空式外熔噴濾芯和內 熔噴濾芯,所述外熔噴濾芯的內表面和內熔噴濾芯的外表面與兩端封蓋之間形成的空間 內設有散狀的活性炭顆粒,所述活性炭顆粒形成密實的活性炭吸附層,複合濾芯使液體 先通過外熔噴濾芯的粗過濾,除去濾液中的汙染物顆粒,再通過中間層的活性炭顆粒層 吸附、脫色、除臭,最後通過內熔噴濾芯的精過濾,在保證過濾精度、脫色、除臭的同 時,延長了過濾濾材的使用壽命,降低了使用成本和材料成本。[0006]作為優選,所述外熔噴濾芯的外芯孔內表面上環形均勻分布有若干條直槽,所 述直槽平行於外芯孔軸線,直槽的設計增強了外熔噴濾芯的強度,延長了外熔噴濾芯的 使用時間,並使密實的活性炭顆粒不容易竄動。[0007]作為優選,所述內熔噴濾芯的內芯孔內表面上沿內芯孔軸線均勻分布有若干條 環形槽,所述環形槽的平面垂直於內芯孔軸線,環形槽的設計增強了內熔噴濾芯的強 度,延長了內熔噴濾芯的使用時間。[0008]作為優選,所述的封蓋為圓盤狀,包括從外到內依次分布的環形外側邊、底面 和環形內側邊,所述環形外側邊、底面和環形內側邊形成一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的 槽寬與所述複合濾芯的濾層厚度相吻合,所述複合濾芯的端部放置在所述環形凹槽內並與環形凹槽固定,環形內側邊形成內孔,所述內孔為通孔,環形內側邊的外徑與內熔噴 濾芯的內芯孔直徑相吻合,環形外側邊的內徑與外熔噴濾芯的外徑相吻合,環形凹槽使 複合濾芯與封蓋的密封性得到了提升,上、下封蓋與複合濾芯連成一體,增強複合濾芯 的強度,散狀活性炭顆粒不容易洩出,延長複合濾芯的使用壽命,同時,也方便了複合 濾芯的更換。[0009]作為優選,所述封蓋的環形凹槽的槽底內表面設有多圈同軸的細紋,細紋使熔 噴濾芯與封蓋的連接密封性更好。[0010]作為優選,所述封蓋的外表面中央設有環形凸條,所述的環形凸條與所述封蓋 同軸,所述環形凸條與封蓋外表面之間形成密封墊槽,所述密封墊槽內設有橡膠密封 墊,密封墊槽的深度與所述橡膠密封墊的厚度相吻合,密封墊槽與密封墊相吻合,使復 合濾芯的安裝更密封。[0011]作為優選,所述封蓋為一次注塑成型的圓盤式塑料封蓋,加工方便。[0012]所述密封橡膠墊的中央設有圓孔,所述圓孔與封蓋中央的內孔相吻合。[0013]作為優選,所述的內熔噴濾芯和外熔噴濾芯的兩端與封蓋的連接處設有密封 膠,使密封性更好。[0014]作為優選,所述散狀活性炭顆粒的粒徑為30 200目。[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複合濾芯加工簡單、強度高、製造成本低、濾芯的 使用壽命長、過濾精度高,將吸附、脫色、除臭集於一體。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外形示意圖。[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複合濾芯爆炸示意圖。[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複合濾芯爆炸剖面示意圖。[0019]圖中1.複合濾芯,2.封頭,21.環形外側邊,22.底面,23.環形內側邊,24.環 形凹槽,25.內孔,26.細紋,27.環形凸起,28.密封墊槽,3.外熔噴濾芯,31.外芯孔, 32.環形槽,4.內熔噴濾芯,41.內芯孔,42.直槽,5.空間,6.活性炭顆粒,7.橡膠密封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 明。[0021]實施例本實施例的一種顆粒活性炭複合濾芯,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包 括中空的圓柱狀複合濾芯、設置在複合濾芯兩端並分別與複合濾芯兩端連接的封蓋,復 合濾芯包括同軸套裝並等高的圓柱狀中空外熔噴濾芯和內熔噴濾芯,外熔噴濾芯和內熔 噴濾芯與兩端封蓋之間形成的空間內充滿散狀的活性炭顆粒,活性炭顆粒的粒徑為80 目,活性炭顆粒經壓實後形成密實的活性炭吸附層,外熔噴濾芯的外芯孔表面環形均勻 分布有若干條直槽,直槽平行於外芯孔的軸線,內熔噴濾芯的內芯孔表面沿芯孔軸線均 勻分布有若干條環形槽,環形槽的平面垂直於內芯孔的軸線,封蓋為一次注塑成型的塑 料封蓋,呈圓盤狀,包括從外到內依次分布的環形外側邊、底面和環形內側邊,環形外側邊、底面和環形內側邊形成一環形凹槽,環形凹槽的槽寬與複合濾芯的濾層厚度相吻 合,複合濾芯的端部放置在環形凹槽內並與環形凹槽充分粘接,環形內側邊形成內孔, 內孔為通孔,環形內側邊的外徑與內熔噴濾芯的內芯孔直徑相吻合,環形外側邊的內徑 與外熔噴濾芯的外徑相吻合,在封蓋環形凹槽的槽底表面設計有多圈同軸的細紋,封蓋 的外表面中央設計有環形凸條,環形凸條與封蓋同軸,環形凸條與封蓋外表面之間形成 密封墊槽,所述密封墊槽內嵌有橡膠密封墊,密封墊槽的深度與橡膠密封墊的厚度相吻 合,橡膠密封墊的中央開有圓孔,圓孔與封蓋中央的內孔相吻合;使用時,將顆粒活性 炭複合濾芯設置在液體處理過濾器中,使液體先通過外熔噴濾芯的粗過濾,除去濾液中 較大的的汙染物顆粒,再通過中間層的顆粒活性炭吸附層對液體進行吸附、脫色、除臭 工藝過程,最後通過內熔噴濾芯的精過濾完成最終的過濾處理,達到液體處理的要求。
權利要求1.一種顆粒活性炭複合濾芯,其特徵在於包括中空的圓柱狀複合濾芯(1)、設置 在複合濾芯兩端並分別與複合濾芯兩端連接的封蓋(2),所述複合濾芯包括同軸套裝並 等高的圓柱狀中空外熔噴濾芯(3)和內熔噴濾芯(4),所述外熔噴濾芯的內表面和內 熔噴濾芯的外表面與兩端封蓋之間形成的空間(5)內設有散狀的活性炭顆粒(6),所 述活性炭顆粒形成密實的活性炭吸附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顆粒活性炭複合濾芯,其特徵在於所述外熔噴濾芯(3)的外芯孔(31)內表面上環形均勻分布有若干條直槽(32),所述直槽平行於外 芯孔軸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顆粒活性炭複合濾芯,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熔噴濾芯(4)的內芯孔(41)內表面上沿內芯孔軸線均勻分布有若干條環形槽(42),所述環 形槽的平面垂直於內芯孔軸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顆粒活性炭複合濾芯,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封蓋(2) 為圓盤狀,包括從外到內依次分布的環形外側邊(21)、底面(22)和環形內側邊(23),所述環形外側邊、底面和環形內側邊形成一環形凹槽(24),所述環形凹槽的 槽寬與所述複合濾芯(1)的濾層厚度相吻合,所述複合濾芯的端部放置在環形凹槽內 並與環形凹槽固定,環形內側邊形成內孔(25),所述內孔為通孔,環形內側邊的外徑 與內熔噴濾芯(4)的內芯孔(41)直徑相吻合,所述環形外側邊的內徑與外熔噴濾芯 (3)的外徑相吻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種顆粒活性炭複合濾芯,其特徵在於所述封蓋 (2)的環形凹槽(24)的槽底內表面設有多圈同軸的細紋(26)。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顆粒活性炭複合濾芯,其特徵在於所述封蓋(2)的 外表面中央設有環形凸條(27),所述的環形凸條與封蓋同軸,環形凸條與封蓋外表面 之間形成密封墊槽(28),所述密封墊槽內設有橡膠密封墊(7),密封墊槽的深度與 所述橡膠密封墊的厚度相吻合。
7.根據權利要求1或4或6所述的一種顆粒活性炭複合濾芯,其特徵在於所述封蓋 (2)為一次注塑成型的圓盤式塑料封蓋。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顆粒活性炭複合濾芯,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橡膠墊 (7)的中央設有圓孔,所述圓孔與封蓋(2)中央的內孔(25)相吻合。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顆粒活性炭複合濾芯,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熔噴濾 芯(3)和內熔噴濾芯(4)的兩端與封蓋(2)的連接處設有密封膠。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顆粒活性炭複合濾芯,其特徵在於所述活性炭顆粒 (6)的粒徑為30 200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顆粒活性炭複合濾芯,包括中空的圓柱狀複合濾芯、設置在複合濾芯兩端並分別與複合濾芯兩端連接的封蓋,複合濾芯包括同軸套裝並等高的圓柱狀中空外熔噴濾芯和內熔噴濾芯,外熔噴濾芯的內表面和內熔噴濾芯的外表面與兩端封蓋之間形成的空間內設有散狀的活性炭顆粒,活性炭顆粒形成密實的活性炭吸附層,複合濾芯使液體先通過外熔噴濾芯的粗過濾,除去濾液中較大的汙染顆粒,經中間層的活性炭吸附層吸附、脫色和除臭,最後通過內熔噴濾芯的精過濾層,達到過濾要求,本實用新型在保證過濾精度和流量的同時,延長了濾芯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濾芯使用成本。
文檔編號B01D29/33GK201799152SQ201020540658
公開日2011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5日
發明者何樂平 申請人:杭州大立過濾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