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站二次發電工程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19:07:11 1
專利名稱:水電站二次發電工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通過裝置,開發水電站出水孔衝出的水力資源,支持國家電力建設。
背景技術:
利用水電站衝出的水流的衝擊力,水輪機運轉時形成的離心力,因槓桿作用加大 的推力,重力,推動水輪機運轉發電。水輪機為輻輪機。
發明內容
水電站二次發電工程是利用水電站流出的水流能量進行二次發電的工程。是發明 專利《低壩(下挖)半開放性臥式水輪機動力裝置》(專利申請號200610092011· 2)技術 的延伸。水輪機為輻輪機,葉片不少於5片,進水口和葉片的高與寬應略大於水電站出水口 的高與寬,以確保全部接入出水口衝出的水流;立式安裝,入水口與水電站的出水口的距離 為1 3米,切不可影響發電站的發電。其工作原理為利用水電站出水口衝出的水流的強勁衝擊力推動水輪機運轉(見 圖1);水輪機運轉後產生的離心力,使水流往葉片的末端集中,因槓桿原理,加大對葉 片的推力(見圖2);水輪機的葉片與軸的角度呈45度,水經洩流設施流出,在流經水輪機 葉片時,因水的重力也對葉片產生推力(見圖3、圖7)。本工程由四層建築結構組合成一個整體,第一層為基礎設施(見圖4),其頂部略 低於河流的水面;第二層為洩流設施(見圖5),其頂部略低於水電站出水口下端;第三層為 工作設施(見圖6),其頂部略高於水電站出水口的上端;第四層為發電機房,水輪機與發電 機之間應安裝調速器,達到發電機所需轉速。整個結構組合見圖7。圖中陰影部分為鋼筋混 凝土建築。由於本工程綜合運用了水流的衝擊力、離心力、水的重力、槓桿原理,儘可能使水 流的衝擊力延緩衰減,可使水資源再度利用,進一步提高水電站的發電效益。
四
1.圖中陰影部分為鋼筋混凝土結構。2.圖1、圖2、圖3中的箭頭表示水流方向和力的方向。3.圖5、圖6、圖7中的箭頭表示水流方向。4.圖1至圖7均為示意圖。5.圖1表示衝擊力作用;圖2表示離心力和槓桿作用;圖3表示重力作用,裝N片葉片水輪機軸的橫截面就為正N邊形;圖4基礎設施;圖5洩流設施;
圖6水輪機室;圖7為圖5的虛線L截面圖,自上而下分別為發電機房、水輪機室、洩流設施、基 礎設施。可另在入水口的背面設置加固設施兼人行通路。
五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工程由四層建築結構組合成一個整體,第一層為基礎設施(見圖4),其頂部略 低於河流的水面;第二層為洩流設施(見圖5),其頂部略低於水電站出水口下端;第三層為 工作設施(見圖6),其頂部略高於水電站出水口的上端 ;第四層為發電機房,水輪機與發電 機之間應安裝調速器,達到發電機所需轉速。整個結構組合見圖7。
權利要求
水電站二次發電工程獲得動力的原理和結構方法。其特徵是利用水電站出水口衝出的水流的強勁衝擊力,推動水輪機運轉,水輪機運轉後形成的離心力使水流往葉片的末端集中。因槓桿原理,加大對葉片的推力;水輪機的葉片與軸的角度呈45度,水經洩流設施流出,在流經水輪機葉片時,因水的重力也對葉片產生推力。
全文摘要
水電站二次發電工程,利用水電站出水口衝出的水流的強勁衝擊力,推動水輪機運轉,水輪機運轉後形成的離心力使水流往葉片的末端集中。因槓桿原理,加大對葉片的推力;水輪機的葉片與軸的角度呈45度,水經洩流設施流出,在流經水輪機葉片時,因水的重力也對葉片產生推力。這樣儘可能使水流的衝擊力延緩衰減,使水資源再度利用,進一步提高水電站的發電效益。
文檔編號F03B1/00GK101825048SQ20091012731
公開日2010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6日
發明者章禮文 申請人:章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