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機構和定位及穿螺母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0:55:11
專利名稱:定位機構和定位及穿螺母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藝裝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定位機構和定位及穿螺母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生產中,是通過手工對銅管進行穿螺母操作的,這樣,使得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工人勞動強度大,容易疲勞,同時也佔用了大面積的廠房。銅管穿螺母的過程主要分為兩步,需要先對銅管進行準確定位,然後再進行穿螺母的操作。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一般銅管外側包裹有保溫棉,在銅管定位時需要使保溫棉層脫落。現有技術中沒有能適用於穿螺母的定位機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能對銅管準確定位和便於脫落銅管外包裹的保溫棉的定位機構和定位及穿螺母機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定位機構,包括上導向定位塊,沿縱向可移動地設置,上導向定位塊具有第一容納槽;下導向定位塊,沿縱向可移動地設置,下導向定位塊具有第二容納槽,上導向定位塊和下導向定位塊接觸時形成完整的定位塊,定位塊上設有由第一容納槽和第二容納槽配合形成的定位內孔,定位內孔為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的階梯孔,第一孔段的內徑大於第二孔段的內徑。進一步地,第一和第二孔段均為圓孔段,定位內孔還包括第三孔段,第三孔段為錐孔段,第一孔段位於第三孔段和第二孔段之間。進一步地,定位內孔還包括第四孔段,第四孔段為錐孔段,第四孔段位於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之間。進一步地,第三孔段迴轉母線的斜率大於第四孔段迴轉母線的斜率。進一步地,定位機構還包括蓋板;底板,設置在蓋板的下方;導向支撐軸,沿縱向連接在蓋板和底板之間,並且,導向支撐軸為至少兩根;驅動機構,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驅動缸,第一驅動缸的缸體固定設置在蓋板上;第二驅動缸,第二驅動缸的缸體固定設置在底板上;上導向滑板,連接在第一驅動缸的活塞杆和上導向定位塊之間,上導向滑板上具有容納導向支撐軸的第一通孔;下導向滑板,連接在第二驅動缸的活塞杆和下導向定位塊之間,下導向滑板上具有容納導向支撐軸的第二通孔。進一步地,上導向滑板的第一通孔和導向支撐軸之間設有與上導向滑板連接的第一直線軸承,下導向滑板的第二通孔和導向支撐軸之間設有與下導向滑板連接的第二直線軸承。 進一步地,蓋板上具有定位孔,上導向滑板朝向蓋板的側面上設有定位柱,定位柱穿設在定位孔中並且在定位柱的自由端部連接有定位螺母。進一步地,蓋板上設有用於緩衝上導向滑板的第一緩衝器,底板上設有用於緩衝下導向滑板的第二緩衝器。進一步地,下導向滑板上設有用於緩衝上導向滑板的第三緩衝器。進一步地,第一、第二和第三緩衝器結構相同。進一步地,上導向定位塊和下導向定位塊均為多個。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定位及穿螺母機構,包括定位機構,為上述的定位機構;料盒,設置在靠近定位機構的第二孔段的一側,料盒內固定有螺母,螺母具有與定位機構的定位內孔相對應的位置。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定位機構包括上導向定位塊,沿縱向可移動地設置,上導向定位塊具有第一容納槽;下導向定位塊,沿縱向可移動地設置,下導向定位塊具有第二容納槽,上導向定位塊和下導向定位塊接觸時形成完整的定位塊,定位塊上設有由第一容納槽和第二容納槽配合形成的定位內孔,定位內孔為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的階 梯孔,第一孔段的內徑大於第二孔段的內徑。在定位機構對銅管進行定位操作時,上導向定位塊縱向向下移動至指定位置,下導向定位塊縱向向上移動到與上導向定位塊相接觸,此時上導向定位塊和下導向定位塊接觸後形成完整的定位塊,定位塊上設有由第一容納槽和第二容納槽配合形成的定位內孔,銅管在外力作用下進入定位塊的定位內孔中,外側包裹有保溫棉的銅管依次進入定位內孔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由於第一孔段的內徑與帶有保溫棉的銅管外徑相適配,保溫棉被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之間的臺階抵住無法繼續前進,銅管繼續前進進入第二孔段從而實現銅管的定位。銅管所在位置與待穿螺母位置相適配,便於後續的穿螺母操作。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定位機構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圖I的定位機構的定位塊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定位及穿螺母機構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定位機構包括上導向定位塊11和下導向定位塊12,上導向定位塊11沿縱向可移動地設置,上導向定位塊11具有第一容納槽;下導向定位塊12沿縱向可移動地設置,下導向定位塊12具有第二容納槽,上導向定位塊11和下導向定位塊12接觸時形成完整的定位塊,定位塊上設有由第一容納槽和第二容納槽配合形成的定位內孔,定位內孔為包括第一孔段21和第二孔段22的階梯孔,第一孔段21的內徑大於第二孔段22的內徑。在定位機構對銅管進行定位操作時,上導向定位塊11縱向向下移動至指定位置,下導向定位塊12縱向向上移動到與上導向定位塊相接觸,此時上導向定位塊11和下導向定位塊12接觸後形成完整的定位塊,定位塊上設有由第一容納槽和第二容納槽配合形成的定位內孔,銅管Ml在外力作用下進入定位塊的定位內孔中,外側包裹有保溫棉Mll的銅管Ml依次進入定位內孔的第一孔段21和第二孔段22,由於第一孔段21的內徑與帶有保溫棉Mll的銅管外徑相適配,保溫棉Mll被第一孔段21和第二孔段22之間的臺階抵住無法繼續前進,銅管Ml繼續前進進入第二孔段22從而實現銅管Ml的定位。銅管Ml所在位置與待穿螺母位置相適配,便於後續的穿螺母操作。優選地,第一和第二孔段均為圓孔段,定位內孔還包括第三孔段23,第三孔段23為錐孔段,第一孔段21位於第三孔段23和第二孔段22之間。由於銅管進入定位內孔之前位置有偏差,這時第三孔段23的錐面對銅管Ml和保溫棉Ml I具有導向的作用,帶動保溫棉和銅管順著錐面滑進第一孔段21內。優選地,定位內孔還包括第四孔段24,第四孔段24為錐孔段,第四孔段24位於第一孔段21和第二孔段22之間。由於保溫棉的厚度可能略有不同,當帶有保溫棉Mll的銅管在第一孔段21脫落保溫棉Mll後,銅管的位置與第二孔段22的位置還存在有一定的偏差,這時,第四孔段24的錐面對銅管具有導向作用,經過第四孔段24的引導,銅管與第二孔 段22的孔口正好對齊,以便銅管通過第二孔段22。在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第三孔段23迴轉母線的斜率大於第四孔段24迴轉母線的斜率。優選地,本實施例的定位機構還包括蓋板31、底板32、導向支撐軸33、驅動機構、上導向滑板61和下導向滑板62 ;底板32設置在蓋板31的下方;導向支撐軸33沿縱向連接在蓋板31和底板32之間,並且,導向支撐軸33為至少兩根;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驅動缸41和第二驅動缸42,第一驅動缸41的缸體固定設置在蓋板31上,第二驅動缸42的缸體固定設置在底板32上;上導向滑板61連接在第一驅動缸41的活塞杆和上導向定位塊11之間,上導向滑板61上具有容納導向支撐軸33的第一通孔;下導向滑板62連接在第二驅動缸42的活塞杆和下導向定位塊12之間,下導向滑板62上具有容納導向支撐軸33的第二通孔;第一驅動缸41的活塞杆上連接有氣缸接頭43。第一驅動缸41的活塞杆向下運動,通過氣缸接頭43、上導向滑板61帶動上導向滑板61沿著導向支撐軸33向下運動,進而驅動上導向定位塊11向下運動,當上導向定位塊11到達指定位置後,第一驅動缸41繼續施加壓力進行保壓;第二驅動缸42的活塞杆向上運動,帶動下導向滑板62沿著導向支撐軸33向上運動,進而驅動下導向定位塊12向上運動,當下導向定位塊12到與上導向定位塊11接觸後,第二驅動缸42繼續施加壓力進行保壓;這樣,定位機構的形成了完整的定位塊,定位內孔處於最佳工作狀態,減少了定位塊內部鬆動而造成的定位誤差。在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第一驅動缸41和第二驅動缸42都為氣缸。當然,作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知道,第一驅動缸41和第二驅動缸42也可以都為油缸。優選地,上導向滑板61的第一通孔和導向支撐軸33之間設有與上導向滑板61連接的第一直線軸承61a,下導向滑板62的第二通孔和導向支撐軸33之間設有與下導向滑板62連接的第二直線軸承62a。上述的第一直線軸承61a和第二直線軸承62a有助於對導向支承軸33與第一、第二通孔之間的潤滑,減少了運動過程中的摩擦。優選地,蓋板31上具有定位孔,上導向滑板61朝向蓋板31的側面上設有定位柱61b,定位柱61b穿設在定位孔中並且在定位柱61b的自由端部連接有定位螺母61c。定位柱61b與導向滑板61同步向下運動,當與定位柱61b連接的定位螺母61c與蓋板31接觸時,上導向滑板61到達指定位置,上導向定位塊11向下移動的指定位置可以通過定位柱61b和定位螺母61c的配合進行調節。優選地,蓋板31上分別在兩端設有一個用於緩衝上導向滑板61的第一緩衝器31a,底板32上分別在兩端設有用於緩衝下導向滑板62的第二緩衝器32a。當第一驅動缸41不再施壓,第一驅動缸41的活塞杆向上回位,並帶動上導向滑板61向上運動,在上導向滑板61向上運動時,首先接觸到第一緩衝器31a,第一緩衝器31a產生緩衝力,消除上導向滑板61向上運動對蓋板31產生的衝擊力;當第二驅動缸42不再施壓,第二驅動缸42的活塞杆向下回位,並帶動下導向滑板61向下運動,在下導向滑板62向下運動時,首先接觸到第二緩衝器32a,第二緩衝器32a產生緩衝力,消除了下導向滑板62向下運動對底板32產生的衝擊力;這樣設置有效地減小了上導向滑板61向上運動過快而對蓋板31產生的撞擊損壞以及下導向滑板62向下運動過快而對底板32產生的撞擊損壞,有利於延長定位機構的壽命。優選地,下導向滑板62上設有用於緩衝上導向滑板61的第三緩衝器62b。這樣設·置消除了上下導向定位塊相接觸時的一部分衝擊力,減少了定位機構的磨損。在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緩衝器結構相同。優選地,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上導向定位塊11和下導向定位塊12均為多個,上導向定位塊11和下導向定位塊12的數量可根據具體的生產需要進行選擇設定。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定位及穿螺母機構,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定位及穿螺母機構的實施例,如圖3所示,定位及穿螺母機構包括上述的定位機構和料盒70,料盒70設置在靠近定位機構的第二孔段22的一側,料盒70內固定有螺母,螺母具有與定位機構的定位內孔相對應的位置。銅管經過定位機構定位後,銅管由第二孔段22處穿出,由於料盒70內的螺母與定位機構的定位內孔的第二孔段22相對應設置,同時,螺母在料盒70內四周限位,銅管繼續穿出後,便可以順暢的穿過螺母,從而實現穿螺母的目的。本實施例的定位及穿螺母機構實現了銅管定位和穿螺母,從而減少了人工定位銅管和穿螺母的勞動,提升了生產效率。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 上導向定位塊(11),沿縱向可移動地設置,所述上導向定位塊(11)具有第一容納槽; 下導向定位塊(12),沿縱向可移動地設置,所述下導向定位塊(12)具有第二容納槽,所述上導向定位塊(11)和下導向定位塊(12)接觸時形成完整的定位塊,所述定位塊上設有由所述第一容納槽和所述第二容納槽配合形成的定位內孔,所述定位內孔為包括第一孔段(21)和第二孔段(22)的階梯孔,所述第一孔段(21)的內徑大於所述第二孔段(22)的內徑。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和第二孔段均為圓孔段,所述定位內孔還包括第三孔段(23),所述第三孔段(23)為錐孔段,所述第一孔段(21)位於所述第三孔段(23)和第二孔段(22)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內孔還包括第四孔段(24),所述第四孔段(24)為錐孔段,所述第四孔段(24)位於所述第一孔段(21)和第二孔段(22)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孔段(23)迴轉母線的斜率大於所述第四孔段(24)迴轉母線的斜率。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蓋板(31); 底板(32),設置在所述蓋板(31)的下方; 導向支撐軸(33),沿縱向連接在所述蓋板(31)和底板(32)之間,並且,所述導向支撐軸(33)為至少兩根; 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 第一驅動缸(41),所述第一驅動缸(41)的缸體固定設置在所述蓋板(31)上; 第二驅動缸(42),所述第二驅動缸(42)的缸體固定設置在所述底板(32)上;上導向滑板(61),連接在所述第一驅動缸(41)的活塞杆和所述上導向定位塊(11)之間,所述上導向滑板¢1)上具有容納所述導向支撐軸(33)的第一通孔; 下導向滑板(62),連接在所述第二驅動缸(42)的活塞杆和所述下導向定位塊(12)之間,所述下導向滑板¢2)上具有容納所述導向支撐軸(33)的第二通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導向滑板(61)的第一通孔和所述導向支撐軸(33)之間設有與所述上導向滑板¢1)連接的第一直線軸承^la),所述下導向滑板¢2)的第二通孔和所述導向支撐軸(33)之間設有與所述下導向滑板¢2)連接的第二直線軸承(62a)。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蓋板(31)上具有定位孔,所述上導向滑板¢1)朝向所述蓋板(31)的側面上設有定位柱^lb),所述定位柱(61b)穿設在所述定位孔中並且在所述定位柱(61b)的自由端部連接有定位螺母(61c)。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蓋板(31)上設有用於緩衝所述上導向滑板¢1)的第一緩衝器(31a),所述底板(32)上設有用於緩衝所述下導向滑板(62)的第二緩衝器(32a)。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導向滑板(62)上設有用於緩衝所述上導向滑板¢1)的第三緩衝器^2b)。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緩衝器結構相同。
11.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導向定位塊(11)和下導向定位塊(12)均為多個。
12.—種定位及穿螺母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 定位機構,為根據權利要求I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定位機構; 料盒(70),設置在靠近所述定位機構的第二孔段(22)的一側,所述料盒(70)內容納有螺母,所述螺母具有與所述定位機構的定位內孔相對應的位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定位機構和定位及穿螺母機構。該定位機構包括上導向定位塊(11),沿縱向可移動地設置,上導向定位塊(11)具有第一容納槽;下導向定位塊(12),沿縱向可移動地設置,下導向定位塊(12)具有第二容納槽,上導向定位塊(10)和下導向定位塊(12)接觸時形成完整的定位塊,定位塊上設有由第一容納槽和第二容納槽配合形成的定位內孔,定位內孔為包括第一孔段(21)和第二孔段(22)的階梯孔,第一孔段(21)的內徑大於第二孔段(22)的內徑。本實用新型的定位機構和定位及穿螺母機構能對銅管準確定位並便於脫落銅管外包裹的保溫棉。
文檔編號B23P19/12GK202517266SQ20122016696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8日
發明者佔美虎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