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向的儲存裝置固定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0:55:01 1
專利名稱::可轉向的儲存裝置固定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儲存裝置的固定結構,尤其是可應用於立式與臥式電腦的殼體上,用以固定不同的儲存裝置的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現今是信息多媒體的時代,無庸置疑地電腦對現在的人類而言幾乎已成為生活與工作中的必需品之一,無論伺服器(server)、工作站(workstation)、桌上型電腦(desktopcomputer)或筆記本電腦(portablecomputer),甚至工業用電腦(industrialcomputer),在一般人生活與工作之中,電腦漸漸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硬碟(hardwaredisk)、軟盤(floppydisk)及光碟機(CD-ROMdrive)等儲存裝置為電腦不可缺少的組件,因此現有電腦殼體皆配置有一儲存裝置座。第一圖繪示為現有儲存裝置座與儲存裝置的組裝示意圖。請參照第一圖,儲存裝置座70的側壁具有多個自側壁的前緣往內延伸的條狀開口72,以及多個固定孔74。儲存裝置50的側壁亦具有對應於條狀開口72的第一螺絲孔52,以及對應於固定孔74的第二螺絲孔54。藉由儲存裝置座70的側壁的滑軌76,儲存裝置50可組裝至儲存裝置座70內。同時,配置於第一螺絲孔52的螺絲60亦會到達條狀開口72的末端。之後,再將另一螺絲60穿過固定孔74而螺合於第二螺絲孔54內,以限制儲存裝置50在水平方向的移動。以上的方式雖可將儲存裝置50穩固組設於儲存裝置座70內,但是仍有如下不足由於該儲存裝置座70隻是針對於立式的電腦殼體,其不能適用於臥式的殼體,因此需針對臥式電腦殼體需重新設計相應的儲存裝置座,因此增加系統組裝廠商的製造與庫存管理成本,不利於降低產品的成本。有鑑於此,實有必要開發一種既可利用於立式的電腦殼體上,並且可利用於臥式的電腦殼體上的儲存裝置的固定結構。
發明內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既可利用於立式的電腦殼體上,並且可利用於臥式的電腦殼體上的儲存裝置的固定結構。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儲存裝置的固定結構,尤其是可應用於立式與臥式電腦殼體上,用以固定不同的儲存裝置,該殼體內組設有一框體,該框體包括兩相對的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且第一與第二側壁之間設有第三側壁,且第二側壁末端向第一側壁彎折設有第四側壁,該第四側壁與第三側壁平行,且第四側壁末端彎折設有第五側壁,該第五側壁與第一側壁平行,並與第一側壁形成該框體的通口,且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之間的距離與第三側壁至通口末端的距離與第一儲存裝置的寬度相同,而第一側壁與第五側壁之間的距離與第三側壁與第四側壁之間的距離與第二儲存裝置的寬度相同,且各相對的側壁均設有狹槽,且第三側壁與第一側壁外圍分別組設有第一固定板與第二固定板,用以與第三與第一側壁的狹槽配合,用以固定立式或臥式電腦殼體中的第一與第二儲存裝置。相較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藉由令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之間的距離與第三側壁至通口末端的距離與第一儲存裝置的寬度相同,而第一側壁與第五側壁之間的距離與第三側壁與第四側壁之間的距離與第二儲存裝置的寬度相同,且各相對的側壁均設有狹槽,且第三側壁與第一側壁外圍分別組設有第一固定板與第二固定板,用以與第三與第一側壁的狹槽配合,因此可根據立式或臥式電腦殼體的需要,分別採用不同側壁的狹槽與對定的固定板,從而可達成採用一種框體即可滿足在立式與臥式電腦殼體中安裝不同的儲存裝置的需要,從而降低製造的成本及庫存管理的成本。為使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構造特徵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茲配合圖示詳細說明如下圖1為現有電腦殼體與儲存裝置的組裝示意圖。圖2A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立式電腦殼體的立體組裝圖。圖2B為圖2A的立體分解圖。圖3A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臥式電腦殼體的立體組裝圖。圖3B為圖3A的立體分解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以光碟機(opticdiskdrive)與軟碟機(floppydiskdrive)在立式與臥式電腦殼體中的安裝方式為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構思,熟悉該項領域的人士易於理解,該構思亦可完全應用於固定其它不同尺寸的儲存裝置上。請參閱圖2A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立式電腦殼體上,以固定光碟機(opticdiskdrive)與軟碟機(floppydiskdrive)的立體圖,其中殼體10內形成一收容空間100,用以收容電路板及電源供應器等電子裝置(未圖示),該殼體10在收容空間100的一角設置一框體11,該框體11用以收容儲存裝置。在本實施例中,該殼體10的前擋板101上設有與該框體11對應且連通的開口102,當儲存裝置組設於框體11中後,該儲存裝置的一端通過開口102露出,以便於使用者置放光碟或軟盤(未圖示)。另,該框體11的側壁上開設有與儲存裝置對應並與該框體11內部連通的狹槽116,因此儲存裝置組設於框體11內時,藉由一螺絲15穿過該狹槽116,而與儲存裝置一側設置的螺孔相鎖合,以限制該儲存裝置相對該立式電腦殼體10垂直方向上的位移。為令該儲存裝置在水平方向上充分定位,以限制其相對殼體10的前槽板101開口102位移,該框體11在與儲存裝置設置螺孔的側面相對的側壁上設置有第一固定板13,該第一固定板13與鎖固儲存裝置的螺絲15相抵靠,如此可令儲存裝置在相對立式電腦殼體10的前擋板101開口102前後方向的定位。請參閱圖2B,為圖2A的立體分解圖,其中該框體11包括兩相對的第一側壁111與第二側壁112,且第一與第二側壁111、112之間設有第三側壁113,該第三側壁113連接第一與第二側壁111、112的末端,且第二側壁112末端向第一側壁111彎折設有第四側壁114,該第四側壁114與第三側壁113平行,且第四側壁114末端彎折設有第五側壁115,該第五側壁115與第一側壁111平行,並與第一側壁111形成該框體的通口117,且第一側壁111與第二側壁112之間的距離(即第三側壁111的長度)與第三側壁113至通口117末端的距離(即第一側壁111的長度)與第一儲存裝置3(在本實施例中為光碟機)的寬度相同,而第一側壁111與第五側壁115之間的距離與第三側壁113與第四側壁114之間的距離與第二儲存裝置4(在本實施例中為軟碟機)的寬度相同,且各相對的側壁均設有狹槽116,以便螺絲15穿過該狹槽116而與第一與第二儲存裝置3、4側壁的螺孔30、40相鎖合而限制該第一與第二儲存裝置3、4相對立式電腦殼體10在垂直方向的位移。本實用新型應用於立式電腦殼體10中時,該框體11的通口117與該殼體10的一側板103相對,因此則第一儲存裝置3容設於第三側壁113與該側板103之間,而第二儲存裝置4則容設於第三側壁113與第四側壁114之間,如此即第一與第二儲存裝置3、4的側面均與第三側壁113相對,因此藉由螺絲15穿過第三側壁113上的狹槽116而與第一與第二儲存裝置3、4側壁的螺孔30、40相鎖合。另,該第三側壁113在鄰近殼體10的開口102一側彎折形成擋板118,而在與擋板118相隔一定距離處衝設有數個熱擋持片119,如此在該擋板118與擋持片119之間形成夾持槽120,用以容設第一固定板13,且第三側壁113在夾持槽120一端設有一收容槽121,以便收容第一固定板13的末端。第一固定板13組設於第三側壁113的夾持槽120中,包括一板狀本體130,該板狀本體130中部設有數個通孔131,且通孔131的一端設有固定孔133,該固定孔133與通孔131連通,且該板狀本體130還設有彈夾134,該彈夾134從該本體130向第三側壁113一體衝出,並與第三側壁113相抵持,以便令第一固定板13組設於第三側壁113上。另,該第一固定板13一端設有一握持部132,該握持部132為一半環狀,樞接於本體130的一端,以便於操作者施力將其裝設於第三側壁113上或將其拆卸下來。組裝時,將第一儲存裝置3組設於第三側壁113與殼體10的側板103之間,而將第二儲存裝置4組設於第三側壁113與第四側壁114之間,然後藉由螺絲15穿過第三側壁113的狹槽116而與第一與第二儲存裝置3、4側面的螺孔30、40鎖合,在本實施例中,與第一儲存裝置3配合的螺絲15組設於對應狹槽116的一側邊,而與第二儲存裝置4對應的兩個螺絲15的一設於對應的狹槽116的側邊,而另一則設於狹槽116的中部;之後,再將第一固定板13組設於第三側壁113上,先令與第二儲存裝置4配合的螺絲15穿過第一固定板13的通孔131,隨第一固定板13的移動,該螺絲15卡合於固定孔133中,從而令其在狹槽116延伸方向定位,如此與第二儲存裝置4配合的兩個螺絲15均在狹槽116延伸方向固定,從而令第二儲存裝置4穩固組設於框體10上;而與第一儲存裝置3配合的螺絲3則與第一固定板13一側抵持,從而令其在狹槽116方向定位,從而也令第一儲存裝置3穩固組設於框體10上。同時,該第一固定板13與該螺絲15抵靠的側壁亦與第三側壁113的擋持片119抵靠,而其一端則收容於收容槽121中,如此而令第一固定板13穩固組設於第三側壁113上。請參閱圖3A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臥式電腦殼體上的立體組合圖,與圖2A所示的結構不同之處在於,該第一儲存裝置3組設於框體11的第一側壁111與第二側壁112之間,而第二儲存裝置4則收容於第一側壁111與第五側壁115之間,且這些第一儲存裝置3與第二儲存裝置4藉由設有第一側壁111的第二固定板14而組設於框體11上。請參閱圖3B,為圖3A的立體分解圖,其中框體11的第一側壁111一側彎折亦形成一定位翼片122,且第一側壁111在與該定位翼片122間隔一段距離處衝設出擋片123,如此在定位翼片122與擋片124之間形成定位槽124,用以收容第二固定板14。該第二固定板14包括一主體140,且該主體140一端亦設有一握持部141,以便使用者施力將第二固定板14安裝於第一側壁111上或從其上拆卸下來,而該主體140的另一端則開設有一開槽142,用以與固定第二儲存裝置4的螺絲15相卡持,以定位該第二儲存裝置4。組裝時,將第一儲存裝置3組設於第一側壁111與第二側壁112之間,而將第二儲存裝置4組設於第一側壁111與第五側壁115之間,然後藉由螺絲15穿過第一側壁111的狹槽116而與第一與第二儲存裝置3、4側面的螺孔30、40鎖合,在本實施例中,與第一儲存裝置3與第二儲存裝置4配合的兩個螺絲15之一均組設於對應狹槽116的一側邊,而與第一儲存裝置3與第二儲存裝置4對應的另一個螺絲15設於狹槽116的中部;之後,再將第二固定板14組設於第一側壁111的定位槽124中,同時該第二固定板14的開槽142穿過與第二儲存裝置4配合的螺絲15,而令該第二儲存裝置4在狹槽116的延伸方向定位,而與第一儲存裝置3配合的另一螺絲15則與第二固定板14的邊緣抵靠,如此亦令該第一儲存裝置3在狹槽116的延伸方向定位。相較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藉由令第一側壁111與第二側壁112之間的距離與第三側壁113至通口117末端的距離與第一儲存裝置3的寬度相同,而第一側壁111與第五側壁115之間的距離與第三側壁113與第四側壁114之間的距離與第二儲存裝置4的寬度相同,且各相對的側壁均設有狹槽116,且第三側壁113與第一側壁111外圍分別組設有第一固定板13與第二固定板14,用以與第三與第一側壁113、111的狹槽116配合,因此可根據立式或臥式電腦殼體的需要,分別採用不同側壁的狹槽116與對定的固定板,從而可達成採用一種框體即可滿足在立式與臥式電腦殼體中安裝不同的儲存裝置的需要,從而降低製造的成本及庫存管理的成本。權利要求1.一種可轉向的儲存裝置固定結構,應用於立式與臥式電腦等電子設備的殼體上,用以固定不同的儲存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固定結構包括一框體,組設於該殼體內,該框體至少包括兩相對的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且第一與第二側壁之間設有第三側壁,且第二側壁末端向第一側壁彎折設有第四側壁,該第四側壁與第三側壁平行,且第四側壁末端彎折設有第五側壁,該第五側壁與第一側壁平行,且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之間的距離與第三側壁至第五側壁末端的距離與第一儲存裝置的寬度相同,而第一側壁與第五側壁之間的距離與第三側壁與第四側壁之間的距離與第二儲存裝置的寬度相同,且各相對的側壁均設有狹槽;一第一固定板,組設於第三側壁上,用以與固定第一與第二儲存裝置的螺絲配合以定位第一與第二儲存裝置;一第二固定板,組設於第一側壁上,用以與固定第一與第二儲存裝置的螺絲配合以定位第一與第二儲存裝置;藉由上述結構,使用者可根據立式與臥式電腦殼體而選擇框體與電腦殼體之間的安裝方式及第一與第二固定板,即可只需一種框體即可滿足不種類型的電腦殼體的安裝要求。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轉向的儲存裝置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第三側壁一側彎折形成擋板,而在與擋板相隔一定距離處衝設有數個熱擋持片,如此在該擋板與擋持片之間形成夾持槽,用以容設第一固定板。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轉向的儲存裝置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第三側壁在夾持槽一端設有一收容槽,第一固定板的末端收容於該收容槽內。4.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轉向的儲存裝置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第一固定板包括一板狀本體,該板狀本體中部設有數個通孔,且通孔的一端設有固定孔,該固定孔與通孔連通,在將第一固定板安裝於第三側壁上時,先令固定儲存裝置的螺絲穿過該通孔,並隨著第一固定板相對第三側壁的移動,該螺絲卡持於固定孔中,而定儲存裝置在第三側壁的狹槽延伸方向定位。5.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轉向的儲存裝置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第一固定板一端設有一握持部,該握持部呈半環狀,樞接於第一固定板的一端。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轉向的儲存裝置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第一側壁一側彎折亦形成一定位翼片,且第一側壁在與該定位翼片間隔一段距離處衝設出擋片。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轉向的儲存裝置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第二固定板包括一主體,且該主體一端亦設有一握持部,以便使用者施力將第二固定板安裝於第一側壁上或從其上拆卸下來,而該主體的另一端則開設有一開槽,用以與固定儲存裝置的螺絲相卡持。專利摘要一種儲存裝置的固定結構,應用於立式與臥式電腦等電子設備的殼體上,該殼體內組設有一框體,該框體至少包括兩相對的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且第一與第二側壁之間設有第三側壁,且第二側壁末端向第一側壁彎折設有第四側壁,該第四側壁與第三側壁平行,且第四側壁末端彎折設有第五側壁,該第五側壁與第一側壁平行,並與第一側壁形成該框體的通口,且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之間的距離與第三側壁至通口末端的距離與第一儲存裝置的寬度相同,而第一側壁與第五側壁之間的距離與第三側壁與第四側壁之間的距離與第二儲存裝置的寬度相同,且各相對的側壁均設有狹槽,且第三側壁與第一側壁外圍分別組設有第一固定板與第二固定板,用以與第三與第一側壁的狹槽配合,用以固定立式或臥式電腦殼體中的第一與第二儲存裝置。文檔編號G06F1/18GK2840159SQ20052004477公開日2006年11月22日申請日期2005年9月2日優先權日2005年9月2日發明者曾秋榮申請人:上海環達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神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