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電機組進風裝置製造方法
2023-04-23 02:42:46 1
一種發電機組進風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減弱噪音的發電機組進風裝置,包括第一導風罩和設置於柴油發電機組底座上的進風通道,所述第一導風罩安裝於所述進風通道上方,所述進風通道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第一導風罩設有入口和出口,所述進風口與大氣相通,所述出風口與所述入口相通,所述出風口與所述入口之間設有消音棉,所述出口與柴油發電機組相連。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發電機組進風裝置有益效果有:進風通道出風口設有導風罩,以及進風通道和第一導風罩之間設有消音棉,可減弱進風時發出的噪音。
【專利說明】一種發電機組進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發電機組進風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柴油發電機組進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當供電商面臨電路檢修或錯峰用電時,柴油發電機便成為工廠的首選備用電源。然而傳統的柴油發電機組工作時,風直接從底座的進風通道進入到柴油發電機組內部,這樣的進風方式導致噪音非常大,居民生活受到嚴重幹擾。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減弱噪音的發電機組進風裝置。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發電機組進風裝置,包括第一導風罩和設置於柴油發電機組底座上的進風通道,所述第一導風罩安裝於所述進風通道上方,所述進風通道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第一導風罩設有入口和出口,所述進風口與外界相通,所述出風口與所述入口相通,所述出風口與所述入口之間設有消音棉,所述出口與柴油發電機組相連。
[0005]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導風罩包括空腔直三稜柱和安裝在直三稜柱頂部的空腔圓柱,所述直三稜柱的一個側面垂直於水平面放置,所述圓柱底面垂直於水平面放置,位於直三稜柱底部的側面和垂直於水平面的側面分別設有開口,所述直三稜柱底部側面的開口形成所述入口,所述直三稜柱垂直於水平面的側面開口與所述圓柱相通,所述圓柱位於柴油發電機一側的底面設有開口形成所述出口。
[0006]進一步的,所述進風通道包括第二導風罩,所述第二導風罩包括空腔長方體,所述第二導風罩側面設有開口形成所述進風口,所述長方體上方設有開口形成所述出風口。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進風通道出風口設有導風罩,以及進風通道和第一導風罩之間設有消音棉,可減弱進風時發出的噪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發電機組進風裝置的剖視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發電機組進風裝置的立體圖。
[0010]標號說明:
[0011]1、第一導風罩;11、入口; 12、出口; 2、進風通道;21、進風口; 22、出風口 ; 3、消音棉。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並配合附圖予以說明。
[0013]本實用新型最關鍵的構思在於:在柴油發動機底座的進風通道出風口設置一個導風罩以延長進風通道長度,另外在進風通道和導風罩之間設置消聲棉,可減弱進風時發出的噪音。
[0014]請參照圖1和圖2,一種發電機組進風裝置,包括第一導風罩1和設置於柴油發電機組底座上的進風通道2,所述第一導風罩1安裝於所述進風通道2上方,所述進風通道2設有進風口 21和出風口 22,所述第一導風罩1設有入口 11和出口 12,所述進風口 21與外界相通,所述出風口 22與所述入口 11相通,所述出風口 22與所述入口 11之間設有消音棉3,所述出口 12與柴油發電機組相連。
[0015]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導風罩1包括空腔直三稜柱和安裝在直三稜柱頂部的空腔圓柱,所述直三稜柱的一個側面垂直於水平面放置,所述圓柱底面垂直於水平面放置,位於直三稜柱底部的側面和垂直於水平面的側面分別設有開口,所述直三稜柱底部側面的開口形成所述入口 11,所述直三稜柱垂直於水平面的側面開口與所述圓柱相通,所述圓柱位於柴油發電機一側的底面設有開口形成所述出口 12。
[0016]進一步的,所述進風通道2包括第二導風罩,所述第二導風罩包括空腔長方體,所述第二導風罩側面設有開口形成所述進風口 21,所述長方體上方設有開口形成所述出風口22。
[0017]請參照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為:一種發電機組進風裝置,包括第一導風罩1和設置於柴油發電機組底座上的進風通道2,所述第一導風罩1安裝於所述進風通道2上方,所述進風通道2設有進風口 21和出風口 22,所述第一導風罩1設有入口 11和出口12,所述進風口 21與外界相通,所述出風口 22與所述入口 11相通,所述出風口 22與所述入口 11之間設有消音棉3,所述出口 12與柴油發電機組相連。所述第一導風罩1包括空腔直三稜柱和安裝在直三稜柱頂部的空腔圓柱,所述直三稜柱的一個側面垂直於水平面放置,所述圓柱底面垂直於水平面放置,位於直三稜柱底部的側面和垂直於水平面的側面分別設有開口,所述直三稜柱底部側面的開口形成所述入口 11,所述直三稜柱垂直於水平面的側面開口與所述圓柱相通,所述圓柱位於柴油發電機一側的底面設有開口形成所述出口12。所述進風通道2包括第二導風罩,所述第二導風罩包括空腔長方體,所述第二導風罩側面設有開口形成所述進風口 21,所述長方體上方設有開口形成所述出風口 22。
[0018]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發電機組進風裝置有益效果有:進風通道出風口設有導風罩,以及進風通道和第一導風罩之間設有消音棉,可減弱進風時發出的噪音。
[001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同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發電機組進風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導風罩和設置於柴油發電機組底座上的進風通道,所述第一導風罩安裝於所述進風通道上方,所述進風通道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第一導風罩設有入口和出口,所述進風口與外界相通,所述出風口與所述入口相通,所述出風口與所述入口之間設有消音棉,所述出口與柴油發電機組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機組進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導風罩包括空腔直三稜柱和安裝在直三稜柱頂部的空腔圓柱,所述直三稜柱的一個側面垂直於水平面放置,所述圓柱底面垂直於水平面放置,位於直三稜柱底部的側面和垂直於水平面的側面分別設有開口,所述直三稜柱底部側面的開口形成所述入口,所述直三稜柱垂直於水平面的側面開口與所述圓柱相通,所述圓柱位於柴油發電機一側的底面設有開口形成所述出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機組進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進風通道包括第二導風罩,所述第二導風罩包括空腔長方體,所述第二導風罩側面設有開口形成所述進風口,所述長方體上方設有開口形成所述出風口。
【文檔編號】F01P11/12GK204200351SQ201420657680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5日
【發明者】吳昌華 申請人:吳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