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良型道路交通分隔護欄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7:29:56 2
一種改良型道路交通分隔護欄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良型道路交通分隔護欄,包括若干個均勻設置的立柱,及設置在兩相鄰立柱之間的護欄組件,所述立柱的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連接柱和第二連接柱,所述護欄組件包括第一欄杆和第二欄杆,所述第一欄杆套設在兩相鄰的第一連接柱內,所述第二欄杆套設在兩相鄰的第二連接柱內,所述立柱為空心立柱,所述立柱的頂部設置有一個十字形的槽,所述立柱內部配合有一個十字形的卡件,所述卡件配合在所述立柱內的兩端為圓柱形,所述卡件配合在所述槽內的兩端為矩形,所述卡件的矩形端內安插有閘杆,所述閘杆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插杆配合使用的插孔;該裝置可以對發生事故或者正在維修作業的路段進行隔離,保護現場,避免行人和車輛進入。
【專利說明】一種改良型道路交通分隔護欄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良型道路交通分隔護欄。
【背景技術】
[0002]在城市道路主幹道路段,行人隨意橫向過街、車輛隨意掉頭、借用對向車道行駛等現象較為普遍,因此一般會在道路中央分隔帶設置道路交通隔離護欄,以防止行人穿越道路,並警示、強制對向機動車分道行駛,這樣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暢通、有序,同時也能起到一定的防眩作用。由於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帶較為狹窄(彡0.5m),車速較慢(彡60km/h),小汽車比例高(90%以上,大貨車中心城區多數禁止通行),因此這種交通隔離護欄防撞級別較低。
[0003]由於通過隔離護欄進行分隔,因此部分道路的寬度較窄,經常會發生交通事故,當路段發生交通事故時,需要對事故現場進行維護,現有的辦法是通過安裝警示帶進行隔離,但是該方法需要通過部件對警示帶進行支撐,因此使用較為不變,而此時,隔離護欄不能提供足夠的幫助,因此現有的隔離護欄由於功能的單一性較為不實用。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良型道路交通分隔護欄,該裝置可以對發生事故或者正在維修作業的路段進行隔離,保護現場,避免行人和車輛進入。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改良型道路交通分隔護欄,包括若干個均勻設置的立柱,及設置在兩相鄰立柱之間的護欄組件,所述立柱的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連接柱和第二連接柱,所述護欄組件包括第一欄杆和第二欄杆,所述第一欄杆的桿身上貫穿設置有通孔,所述第二欄杆的頂部設置有與所述通孔相對的盲孔,所述第一欄杆套設在兩相鄰的第一連接柱內,所述第一欄杆和第一連接柱之間配合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二欄杆套設在兩相鄰的第二連接柱內,所述第二欄杆和第二連接柱之間配合有第二螺栓,所述通孔和盲孔之間配合有插杆,所述立柱為空心立柱,所述立柱的頂部設置有一個十字形的槽,所述立柱內部配合有一個十字形的卡件,所述卡件配合在所述立柱內的兩端為圓柱形,所述卡件配合在所述槽內的兩端為矩形,所述卡件的矩形端內安插有閘杆,所述卡件與所述閘杆之間緊固有第三螺栓,所述閘杆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插杆配合使用的插孔。
[0007]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立柱的底部設置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與所述立柱為一體式,所述支撐座的頂部環形形設置有四個以上的安裝孔。
[0008]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立柱的前、後側面上對稱設置有兩個以上的警示板,所述警示板為PVC塑料板。
[0009]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插杆位於所述第一欄杆和所述第二欄杆之間的那一部分上粘結有警示貼紙,所述警示貼紙為紅色塑料紙。
[0010]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卡件頂部套設有封帽,所述封帽為錐形,所述封帽的底部的直徑大於所述立柱頂部的直徑。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當路段發生交通事故或者由於維修作業需要進行道路封閉和隔離時,只需要抬起卡件,此時閘杆跟隨卡件,閘杆與插杆脫離,而後旋轉卡件至90°角,此時卡件配合入槽內,閘杆與護欄組件相垂直,閘杆對道路進行封閉,有效組織行人和車輛的進入,本裝置對現場進行保護時,無需通過警示帶進行輔助,因此現場保護較為迅速和方便,同時在日常狀態下,閘杆可以增加護欄組件的高度,避免行人跨越,同時增加護欄組件的自重,避免被大風吹倒,同時本裝置的結構較為簡單,製造較為方便,適合推廣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狀態圖;
[0015]圖3為立柱的主視圖;
[0016]圖4為立柱的俯視圖;
[0017]圖5為卡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9]參閱圖1至圖5所示的一種改良型道路交通分隔護欄,包括若干個均勻設置的立柱1,及設置在兩相鄰立柱I之間的護欄組件2,所述立柱I的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連接柱101和第二連接柱102,所述護欄組件2包括第一欄杆201和第二欄杆202,所述第一欄杆201的桿身上貫穿設置有通孔(未圖示),所述第二欄杆202的頂部設置有與所述通孔相對的盲孔(未圖不),所述第一欄杆201套設在兩相鄰的第一連接柱101內,所述第一欄杆201和第一連接柱101之間配合有第一螺栓111,所述第二欄杆202套設在兩相鄰的第二連接柱102內,所述第二欄杆202和第二連接柱102之間配合有第二螺栓112,所述通孔和盲孔之間配合有插杆3,所述立柱I為空心立柱,所述立柱I的頂部設置有一個十字形的槽103,所述立柱I內部配合有一個十字形的卡件4,所述卡件4配合在所述立柱I內的兩端為圓柱形,所述卡件4配合在所述槽103內的兩端為矩形,所述卡件4的矩形端內安插有閘杆5,所述卡件4與所述閘杆5之間緊固有第三螺栓6,所述閘杆5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插杆3配合使用的插孔(未圖示)。
[0020]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立柱I的底部設置有支撐座7,所述支撐座7與所述立柱I為一體式,所述支撐座7的頂部環形形設置有四個以上的安裝孔701。
[0021]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立柱I的前、後側面上對稱設置有兩個以上的警示板8,所述警示板8為PVC塑料板。
[0022]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插杆3位於所述第一欄杆201和所述第二欄杆202之間的那一部分上粘結有警示貼紙301,所述警示貼紙301為紅色塑料紙。
[0023]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卡件4頂部套設有封帽401,所述封帽401為錐形,所述封帽401的底部的直徑大於所述立柱I頂部的直徑。
[002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當路段發生交通事故或者由於維修作業需要進行道路封閉和隔離時,只需要抬起卡件,此時閘杆跟隨卡件,閘杆與插杆脫離,而後旋轉卡件至90°角,此時卡件配合入槽內,閘杆與護欄組件相垂直,閘杆對道路進行封閉,有效組織行人和車輛的進入,本裝置對現場進行保護時,無需通過警示帶進行輔助,因此現場保護較為迅速和方便,同時在日常狀態下,閘杆可以增加護欄組件的高度,避免行人跨越,同時增加護欄組件的自重,避免被大風吹倒,同時本裝置的結構較為簡單,製造較為方便,適合推廣使用。
[002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改良型道路交通分隔護欄,其特徵在於:包括若干個均勻設置的立柱,及設置在兩相鄰立柱之間的護欄組件,所述立柱的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連接柱和第二連接柱,所述護欄組件包括第一欄杆和第二欄杆,所述第一欄杆的桿身上貫穿設置有通孔,所述第二欄杆的頂部設置有與所述通孔相對的盲孔,所述第一欄杆套設在兩相鄰的第一連接柱內,所述第一欄杆和第一連接柱之間配合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二欄杆套設在兩相鄰的第二連接柱內,所述第二欄杆和第二連接柱之間配合有第二螺栓,所述通孔和盲孔之間配合有插杆,所述立柱為空心立柱,所述立柱的頂部設置有一個十字形的槽,所述立柱內部配合有一個十字形的卡件,所述卡件配合在所述立柱內的兩端為圓柱形,所述卡件配合在所述槽內的兩端為矩形,所述卡件的矩形端內安插有閘杆,所述卡件與所述閘杆之間緊固有第三螺栓,所述閘杆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插杆配合使用的插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道路交通分隔護欄,其特徵在於:所述立柱的底部設置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與所述立柱為一體式,所述支撐座的頂部環形形設置有四個以上的安裝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道路交通分隔護欄,其特徵在於:所述立柱的前、後側面上對稱設置有兩個以上的警示板,所述警示板為PVC塑料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道路交通分隔護欄,其特徵在於:所述插杆位於所述第一欄杆和所述第二欄杆之間的那一部分上粘結有警示貼紙,所述警示貼紙為紅色塑料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道路交通分隔護欄,其特徵在於:所述卡件頂部套設有封帽,所述封帽為錐形,所述封帽的底部的直徑大於所述立柱頂部的直徑。
【文檔編號】E01F13/04GK204163018SQ201420477083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3日
【發明者】金永冬 申請人:金永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