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大蒜秸稈的平菇栽培基質及平菇生產方法
2023-04-22 18:13:51 1
一種利用大蒜秸稈的平菇栽培基質及平菇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大蒜秸稈的平菇栽培基質,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備得到:大蒜秸稈粉碎物30~60份、棉籽殼30~60份、麥麩10~20份、生石灰1~3份,石膏1~2份,尿素0.5~1份,過磷酸鈣0.5~1份。該栽培基質的原料中用大蒜秸稈部分代替玉米芯或是棉籽殼,與常規操作沒有顯著不同,大大降低了基質的成本。大蒜秸稈經過食用菌栽培利用再作為肥料還田,不僅解決了大量大蒜秸稈低效利用問題,可以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同時解決了環境問題,一舉多得。
【專利說明】一種利用大蒜秸稈的平菇栽培基質及平菇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利用大蒜秸杆的平菇栽培基質及平菇 生產方法,屬於農業微生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大蒜為百合科蔥屬植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揮髮油、多種胺基酸、維生素、糖類、 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腫瘤、降血脂、降血糖、解毒、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等功效。大蒜原產地在西亞和中亞,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把大蒜帶回中國安家落戶,至今 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我國大蒜種植面積達70萬公頃左右,佔全球大蒜種植面積的60% 以上,主要生產基地集中在山東、河南、江西、廣西、安徽等。大蒜秸杆是大蒜去掉大蒜頭後 的地上秸杆部分,是大蒜種植中的副產品,據測定大蒜秸杆中的常規營養成分含量為:水分 9. 39±2· 25%,乾物質 90. 61±2· 36%,粗纖維 14. 26±2· 11%,粗蛋白質 13. 78±1· 57%, 粗脂肪 4. 15±0· 71%,粗灰分 7. 21±1· 26%,鈣 0· 65±0· 10%,磷 0· 32±0· 03%。是一種 很好的資源材料。
[0003] 多年來,作為大蒜生產的副產物,大蒜秸杆除少部分被作為粗飼料使用外,絕大部 分被當成廢物廢棄掉,不僅大大浪費了資原,而目嚴重地汙染了環境。如何充分利用這一豐 富資源,提高大蒜生產的經濟效益是當前大蒜生產基地的一大難題。
[0004] 平菇是我國栽培最為廣泛,產量居第一位的食用菌,平菇栽培的原料主要有棉籽 殼、木屑、玉米芯、玉米秸杆等,近年來由於林木資源日趨匱乏,棉籽殼、玉米芯被多方面應 用,農作物秸杆又採取了粉碎還田措施,造成平菇原料成本日漸升高,制約了平菇生產的發 展,開發平菇栽培的新原料具有重要意義。
[0005] 中國專利文獻CN 102584354A公開了一種利用大蒜秸杆廢棄物製備食用菌培養 基質的方法,該發明是將經磨碎的大蒜秸杆放入水蒸氣蒸餾裝置的蒸鍋中,用含有大蒜酶 的水溶液噴灑在經磨碎的大蒜秸杆上,然後利用水蒸氣蒸餾方法提取大蒜油,提取大蒜油 後的大蒜秸幹用於配製食用菌培養基質。用該發明處理大蒜秸杆廢棄物,不僅實現了變廢 為寶,而且可得到天然大蒜油產品。但該發明人同時指出如果利用大蒜秸杆廢棄物只是為 了提取大蒜油,是很不經濟的,因為大蒜秸杆提取大蒜油的收率很低,該發明的目的是將大 蒜秸杆廢棄物轉化為食用菌培養基質,而大蒜油只是副產品。而利用該方法獲得的大蒜油 其經濟效益若無法覆蓋秸杆處理成本,勢必增加食用菌種植成本,同時該方法也不適合菇 農分散操作,因此該方法難以大面積推廣應用。
[0006] 經檢索,尚未發現相關利用大蒜秸杆直接作為栽培原料生產平菇的相關報導。
【發明內容】
[0007] 為降低平菇的種植成本,解決大蒜秸杆的低效利用及對環境的汙染問題,本發明 提供一種利用大蒜秸杆的平菇栽培基質,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利用大蒜秸作為栽培基質生產 平菇的方法。
[0008] 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9] -種利用大蒜秸杆的平菇栽培基質,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備得到:
[0010] 大蒜結杆粉碎物30?60份、棉籽殼30?60份、麥麩10?20份、生石灰1?3 份,石骨1?2份,尿素0. 5?1份,過磷酸I丐0. 5?1份。
[0011] 本發明優選的,一種利用大蒜秸杆的平菇栽培基質,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備 得到:
[0012] 大蒜結杆粉碎物30?40份、棉籽殼40?50份、麥麩12?15份、生石灰2份,石 膏1份,尿素〇. 5份,過磷酸鈣1份。
[0013] 一種利用大蒜秸作為栽培基質生產平菇的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0014] (1)取無黴變、無腐爛的大蒜秸杆,經過曬乾或烘乾至秸杆含水量為15?18wt%, 然後粉碎至粒徑5?8mm,製得大蒜秸杆粉碎物;所述的大蒜秸杆為大蒜去掉大蒜頭後的地 上結杆部分;
[0015] (2)取步驟(1)製得的大蒜秸杆粉碎物30?60份、棉籽殼30?60份、麥麩10? 20份混合攪拌均勻製成混合料;
[0016] (3)取生石灰1?3份,石膏1?2份,尿素 (λ 5?1份,過磷酸鈣(λ 5?1份加 水配製成混合料液,將混合料液加入步驟(2)製得的混合料中攪拌混合均勻,加水調至含 水量58?62 % ;堆料發酵,料堆頂部每隔0. 3?0. 6m打1個通氣孔,蓋上遮陽網堆制發酵 5?18天,料溫達到58?60°C時進行翻堆,發酵結束後散堆降溫,調節含水量至55?60%, 製得平菇栽培基質;
[0017] (4)將製得的平菇栽培基質裝入聚乙烯塑膠袋中,接種平菇菌種,接種後製得菌 袋,
[0018] (5)將菌袋分層排放在菇房內進行發菌,溫度控制在22°C?28°C,空氣相對溼度 控制在70%?78%,經過IOd?12d的培養,即可進入出菇管理。本發明經過IOd?12d 的培養,菌絲長滿料袋,菌絲滿袋後繼續培養,當菌袋內出現淺黃色水狀積液並逐漸變為深 褐色粘稠狀積液時,菌絲已經生理成熟,
[0019] 出菇管理按現有的出菇管理方式進行。
[0020] 本發明優選的,大蒜秸杆曬乾或烘乾過程中,需要經常翻動,使大蒜秸杆中的有害 氣體充分發揮。
[0021] 本發明優選的,所述的棉籽殼含水量小於等於15%,為棉籽經過剝殼機分離後剩 下的外殼。本發明優選無淋雨、無黴變的棉籽殼。
[0022] 本發明優選的,所述的麥麩為小麥加工麵粉後剩餘的麥皮,含水率15%以下,無淋 雨、無黴變。
[0023] 本發明優選的,尿素為普通農用級市售品,含氮量46% wt。
[0024] 本發明優選的,步驟(3)中所述的堆制發酵為冬季發酵13?18天、春秋季8?12 天、夏季5?8天,料溫達到60°C時進行翻堆,夏季每天翻1次,冬季每2?3天翻1次。
[0025] 本發明優選的,步驟(4)每袋裝平菇栽培基質2300_2500g,裝袋時,將聚乙烯塑料 袋一端扎住,在料袋底部放一層菌種,然後裝一層培養料,以此類推,邊裝邊壓實,使菌種與 栽培料緊密接觸,袋子中部放三層菌種,兩端封面各放一層菌種,每袋共計五層菌種,紮緊 袋口後在袋身菌種層處用針扎若干個透氣孔。
[0026] 本發明優選的,平菇菌種的接種量為袋內平菇栽培基質15?25wt%,進一步優選 的,平菇菌種的接種量為袋內平菇栽培基質20wt %,
[0027] 本發明優選的,所述的聚乙烯塑膠袋塑料20?25 cm X40?50 cm X0· 001? 0.002cm的高密度低壓聚乙烯袋,進一步優選的,聚乙烯塑膠袋塑料的規格為22 cm X45 cm X 0. 0015cm。
[0028] 本發明優選的,步驟(5)中將菌袋分層排放在菇房內碼成菌袋牆,每排菌袋牆4? 5層,每排菌袋牆之間留50?60cm的走道。
[0029] 本發明在應用方法中沒有特別限定的,按本領域常規技術選擇即可。
[0030]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優良效果如下:
[0031] 1、本發明的利用大蒜秸杆的平菇栽培料,為平菇栽培料的原料開發開闢了一條新 的途徑,拓寬了栽培原料的來源渠道,減少環境汙染,具有非常顯著的環境和經濟效益,降 低了平菇原料成本。
[0032] 2、利用大蒜秸杆配製平菇栽培基質,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大蒜秸杆,避免了現有技 術條件下大蒜秸杆的浪費,延長了資源的循環利用鏈,利於循環經濟、可持續經濟的發展。
[0033] 3、利用大蒜秸杆配製平菇栽培基質,可以替代現有技術中使用的棉籽殼、玉米芯 等資源。
[0034] 4、本發明的利用大蒜秸杆的平菇栽培料,栽培平菇的生物學效率一般在 100-120 %左右,較之純棉籽殼原料基質幾無差別,但原料成本降低20-30 %。
【具體實施方式】
[0035]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中未詳加說明的接種、發菌、出菇 管理等均按本領域平菇栽培的現有技術。
[0036] 實施例1
[0037] -種利用大蒜秸杆的平菇栽培基質,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備得到:
[0038] 大蒜結杆粉碎物35份、棉籽殼50份、麥麩11份、生石灰2份,石膏1份,尿素0. 5 份,過磷酸鈣1份。
[0039] 利用大蒜秸作為栽培基質生產平菇的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0040] (1)取無黴變、無腐爛的大蒜秸杆,經過曬乾或烘乾至秸杆含水量為15wt %,然後 粉碎至粒徑5mm,製得大蒜秸杆粉碎物;所述的大蒜秸杆為大蒜去掉大蒜頭後的地上秸杆 部分;
[0041] (2)取步驟(1)製得的大蒜秸杆粉碎物、棉籽殼、麥麩,混合攪拌均勻製成混合料; 所述的棉籽殼含水量小於等於15%,為棉籽經過剝殼機分離後剩下的外殼,無淋雨、無黴變 的棉籽殼;所述的麥麩為小麥加工麵粉後剩餘的麥皮,含水率15%以下,無淋雨、無黴變。
[0042] (3)取生石灰、石膏、過磷酸鈣、尿素加水攪拌製得混合料液,將料液加入步驟(2) 製得的混合料中攪拌混合均勻,加水調至含水量62% ;堆料發酵,料堆頂部每隔0.5m打1 個通氣孔,冬季發酵13?18天、春秋季8?12天、夏季5?8天,料溫達到60°C時進行翻 堆,夏季每天翻1次,冬季2?3天翻1次,發酵結束後散堆降溫,調節含水量至60%左右, 製得平菇栽培基質;
[0043] (4)將步驟(3)製得的平菇栽培基質裝入規格為22 cm X 45 cm X0. 0015cmc的高 密度低壓聚乙烯袋中。每袋裝平菇栽培基質2500g,裝袋時,將聚乙烯塑膠袋一端扎住,在料 袋底部放一層菌種,然後裝一層培養料,以此類推,邊裝邊壓實,使菌種與栽培料緊密接觸, 袋子中部放三層菌種,兩端封面各放一層菌種,每袋共計五層菌種,紮緊袋口後在袋身菌種 層處用針扎若干個透氣孔,平菇菌種的接種量為袋內平菇栽培基質20wt%。
[0044] (5)將步驟(4)製得的菌袋分層排放在菇房內進行發菌,菌袋分層排放在菇房內 碼成菌袋牆,每排菌袋牆4層,每排菌袋牆之間留55cm的走道,發菌室溫度控制在25 °C,空 氣相對溼度控制在72 %,保持通風,經過IOd?12d的培養,菌絲長滿料袋,菌絲滿袋後繼續 培養,當菌袋內出現淺黃色水狀積液並逐漸變為深褐色粘稠狀積液時,表明菌絲已經生理 成熟,即可進入出菇管理。
[0045] 出菇管理按現有的出菇管理方式進行。
[0046] 實施例2
[0047] -種利用大蒜秸杆的平菇栽培基質,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備得到:
[0048] 大蒜結杆粉碎物50份、棉籽殼30份、麥麩15份、生石灰2份,石膏1份,尿素0. 5 份,過磷酸鈣1份。
[0049] 利用大蒜秸作為栽培基質生產平菇的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0050] (1)取無黴變、無腐爛的大蒜秸杆,經過曬乾或烘乾至秸杆含水量為15wt %,然後 粉碎至粒徑6mm,製得大蒜秸杆粉碎物;所述的大蒜秸杆為大蒜去掉大蒜頭後的地上秸杆 部分;
[0051] (2)取步驟(1)製得的大蒜秸杆粉碎物、棉籽殼、麥麩,混合攪拌均勻製成混合料; 所述的棉籽殼含水量小於等於15%,為棉籽經過剝殼機分離後剩下的外殼,無淋雨、無黴變 的棉籽殼;所述的麥麩為小麥加工麵粉後剩餘的麥皮,含水率15%以下,無淋雨、無黴變。
[0052] (3)取石灰、石膏、過磷酸鈣、尿素加水攪拌製得混合料液,將料液加入步驟(2)制 得的混合料中攪拌混合均勻,加水調至含水量60% ;堆料發酵,料堆頂部每隔0. 6m打1個 通氣孔,冬季發酵13?18天、春秋季8?12天、夏季5?8天,料溫達到60°C時進行翻堆, 夏季每天翻1次,冬季2?3天翻1次,發酵結束後散堆降溫,調節含水量至58 %,製得平菇 栽培基質;
[0053] (4)將步驟(3)製得的平菇栽培基質裝入規格為22 cm X 45 cm X0. 0015cmc的高 密度低壓聚乙烯袋中。每袋裝平菇栽培基質2400g,裝袋時,將聚乙烯塑膠袋一端扎住,在料 袋底部放一層菌種,然後裝一層培養料,以此類推,邊裝邊壓實,使菌種與栽培料緊密接觸, 袋子中部放三層菌種,兩端封面各放一層菌種,每袋共計五層菌種,平菇菌種的接種量為袋 內平菇栽培基質20wt%。
[0054] (5)將步驟(4)製得的菌袋分層排放在菇房內進行發菌,菌袋分層排放在菇房內 碼成菌袋牆,每排菌袋牆5層,每排菌袋牆之間留50cm的走道,發菌室溫度控制在26 °C,空 氣相對溼度控制在75%,通風良好。經過IOd?12d的培養,菌絲長滿料袋,菌絲滿袋後繼 續培養,當菌袋內出現淺黃色水狀積液並逐漸變為深褐色粘稠狀積液時,表明菌絲已經生 理成熟,即可進入出菇管理。
[0055] 出菇管理按現有的出菇管理方式進行。
[0056] 實施例3
[0057] -種利用大蒜秸杆的平菇栽培基質,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備得到:
[0058] 大蒜結杆粉碎物40份、棉籽殼40份、麥麩15份、生石灰2份,石膏1份,尿素0. 5 份,過磷酸鈣1份。
[0059] 利用大蒜秸杆作為栽培基質生產平菇的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0060] (1)取無黴變、無腐爛的大蒜秸杆,經過曬乾或烘乾至秸杆含水量為15wt%,然後 粉碎至粒徑7mm,製得大蒜秸杆粉碎物;所述的大蒜秸杆為大蒜去掉大蒜頭後的地上秸杆 部分;
[0061] (2)取步驟(1)製得的大蒜秸杆粉碎物、棉籽殼、麥麩,混合攪拌均勻製成混合料; 所述的棉籽殼含水量小於等於15%,為棉籽經過剝殼機分離後剩下的外殼,無淋雨、無黴變 的棉籽殼;所述的麥麩為小麥加工麵粉後剩餘的麥皮,含水率15%以下,無淋雨、無黴變。
[0062] (3)取石灰、石膏、過磷酸鈣、尿素加水攪拌製得混合料液,將料液加入步驟(2)制 得的混合料中攪拌混合均勻,加水調至含水量65% ;堆料發酵,料堆頂部每隔0. 4m打1個 通氣孔,冬季發酵13?18天、春秋季8?12天、夏季5?8天,料溫達到60°C時進行翻堆, 夏季每天翻1次,冬季2?3天翻1次,發酵結束後散堆降溫,調節含水量至60%左右,製得 平菇栽培基質;
[0063] (4)將步驟(3)製得的平菇栽培基質裝入規格為22 cm X 45 cm X0. 0015cmc的高 密度低壓聚乙烯袋中。每袋裝平菇栽培基質2500g,裝袋時,將聚乙烯塑膠袋一端扎住,在料 袋底部放一層菌種,然後裝一層培養料,以此類推,邊裝邊壓實,使菌種與栽培料緊密接觸, 袋子中部放三層菌種,兩端封面各放一層菌種,每袋共計五層菌種,平菇菌種的接種量為袋 內平菇栽培基質18wt%。
[0064] (5)將步驟(4)製得的菌袋分層排放在菇房內進行發菌,菌袋分層排放在菇房內 碼成菌袋牆,每排菌袋牆5層,每排菌袋牆之間留50cm的走道,發菌室溫度控制在28 °C,空 氣相對溼度控制在76%,通風良好。經過IOd?12d的培養,菌絲長滿料袋,菌絲滿袋後繼 續培養,當菌袋內出現淺黃色水狀積液並逐漸變為深褐色粘稠狀積液時,表明菌絲已經生 理成熟,即可進入出菇管理。
[0065] 出菇管理按現有的出菇管理方式進行。
[0066] 應用效果:
[0067] 1、大蒜秸杆代替部分棉籽殼作為栽培原料的應用效果
[0068] I. 1材料與方法
[0069] I. I. 1培養料配方:A :本發明實施例1的配方(大蒜秸杆粉碎物35份、棉籽殼50 份、麥麩11份、生石灰2份,石膏1份,尿素0. 5份,過磷酸I丐1份)。B :實施例2的配方 (大蒜結杆粉碎物50份、棉籽殼30份、麥麩15份、生石灰2份,石膏1份,尿素0. 5份,過磷 酸隹丐1份)。C實施例3的配方(大蒜結杆粉碎物40份、棉籽殼40份、麥麩15份、生石灰 2份,石膏1份,尿素0. 5份,過磷酸鈣1份)。D對照配方(棉籽殼86份、麥麩10份、生石 灰2份,石膏1份,尿素0.5份,過磷酸鈣1份。)
[0070] I. 1. 2供試菌株:雙抗黑平,為普通市購產品,由市場購得。
[0071] I. 1. 2試驗設計:採用隨機區組設計,每個配方各設4個重複,每個重複20袋,詳 細試驗處理方法按實施例1。同時記載發菌、現蕾時間,並於採收時記載產量。
[0072] I. 1. 3生物學效率
[0073] 生物學效率=鮮菇重/培養料乾重。
[0074] I. 2結果與分析
[0075] 1. 2. 1不同培養料對平菇菌絲生長及生物學效率的影響
[0076] 表1不同培養料配方對平菇菌絲生長及生物學效率的影響
【權利要求】
1. 一種利用大蒜秸杆的平菇栽培基質,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備得到: 大蒜結杆粉碎物30?60份、棉籽殼30?60份、麥麩10?20份、生石灰1?3份,石 骨1?2份,尿素0. 5?1份,過磷酸|丐0. 5?1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大蒜秸杆的平菇栽培基質,其特徵在於,是由以下重量 份的原料製備得到: 大蒜結杆粉碎物30?40份、棉籽殼40?50份、麥麩12?15份、生石灰2份,石膏1 份,尿素0.5份,過磷酸鈣1份。
3. -種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秸作為栽培基質生產平菇的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1) 取無黴變、無腐爛的大蒜秸杆,經過曬乾或烘乾至秸杆含水量為15?18wt%,然後 粉碎至粒徑5?8mm,製得大蒜秸杆粉碎物;所述的大蒜秸杆為大蒜去掉大蒜頭後的地上秸 杆部分; (2) 取步驟(1)製得的大蒜秸杆粉碎物30?60份、棉籽殼30?60份、麥麩10?20 份混合攪拌均勻製成混合料; (3) 取生石灰1?3份,石膏1?2份,尿素0. 5?1份,過磷酸鈣0. 5?1份加水配 製成混合料液,將混合料液加入步驟(2)製得的混合料中攪拌混合均勻,加水調至含水量 58?62% ;堆料發酵,料堆頂部每隔0. 3?0. 6m打1個通氣孔,蓋上遮陽網堆制發酵5? 18天,料溫達到60°C時進行翻堆,發酵結束後散堆降溫,調節含水量至55?60%,製得平菇 栽培基質; (4) 將製得的平菇栽培基質裝入聚乙烯塑膠袋中,接種平菇菌種,接種後製得菌袋, (5) 將菌袋分層排放在發菌室內進行發菌,溫度控制在22°C?28°C,空氣相對溼度控 制在70%?78%,經過10d?12d的培養,菌絲長滿料袋,即可進入出菇管理。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大蒜秸作為栽培基質生產平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 述的棉籽殼含水量小於等於15%,為棉籽經過剝殼機分離後剩下的外殼,優選無淋雨、無黴 變的棉籽殼。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大蒜秸作為栽培基質生產平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 述的麥麩為小麥加工麵粉後剩餘的麥皮,含水率15%以下,無淋雨、無黴變。
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大蒜秸作為栽培基質生產平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尿 素含氮量46% wt。
7.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大蒜秸作為栽培基質生產平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 驟⑶中所述的堆制發酵為冬季發酵13?18天、春秋季8?12天、夏季5?8天,料溫達 到60°C時進行翻堆,夏季每天翻1次,冬季2?3天翻1次。
8.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大蒜秸作為栽培基質生產平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 驟(4)每袋裝平菇栽培基質2300-2500g,裝袋時,將聚乙烯塑膠袋一端扎住,在料袋底部放 一層菌種,然後裝一層培養料,以此類推,邊裝邊壓實,使菌種與栽培料緊密接觸,袋子中部 放三層菌種,兩端封面各放一層菌種,每袋共計五層菌種,紮緊袋口後在袋身菌種層處用針 扎若干個透氣孔,平菇菌種的接種量為袋內平菇栽培基質15?25wt%,進一步優選的,平 菇菌種的接種量為袋內平菇栽培基質20wt %,
9.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大蒜秸作為栽培基質生產平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 述的聚乙烯塑膠袋塑料20?25 cm X 40?50 cm X0. 001?0. 002cm的高密度低壓聚乙烯 袋,進一步優選的,聚乙烯塑膠袋塑料的規格為22 cm X45 cm XO. 0015cm。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大蒜秸作為栽培基質生產平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步驟(5)中將菌袋分層排放在菇房內碼成菌袋牆,每排菌袋牆4-5層,每排菌袋牆之間留 50?60cm的走道。
【文檔編號】C05G3/00GK104402616SQ201410689704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5日
【發明者】張海蘭, 黃春燕, 萬魯長, 宮志遠, 韓建東, 任鵬飛, 郭惠東, 楊鵬 申請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