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抽油機平衡塊的防脫扳手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18:17: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於抽油機平衡塊的防脫扳手。
背景技術:
在油田開採過程中,石油從地層中被採出,使得地表不同部位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沉,導致應用於油田開採中的遊梁式抽油機在採油的過程中發生重心偏移,這會影響抽油機的使用壽命,並且降低石油產量。因此,在對抽油機的日常管理中,有必要經常調節抽油機的重心,使抽油機處於平衡狀態。
現有技術通過移動安裝在抽油機兩側曲柄上的平衡塊位置來調節抽油機的平衡。其中,平衡塊通過螺栓固定在抽油機兩側曲柄上,當需要移動平衡塊時,使用扳手擰松螺栓,扳手一般包括中部設置有一個梅花形通孔的扳手頭、與該扳手頭固定連接的手柄。應用時,一人通過扳手頭上的梅花形通孔將扳手頭套在該螺栓的螺栓頭上,同時手扶手柄,以固定扳手位置,另一人用大錘敲打手柄末端,以轉動扳手頭,進而擰松螺栓,移動平衡塊。當抽油機恢復平衡狀態時,再使用扳手用同樣的方式擰緊螺栓,進而完成對抽油機平衡狀態的調節。
設計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現有技術使用扳手擰動螺栓時,扳手易發生脫落,存在安全隱患;同時,在擰緊和擰松螺栓的過程中需要兩個人操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了一種安全且高效的用於抽油機平衡塊的防脫扳手。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於抽油機平衡塊的防脫扳手,包括手柄和設置在所述手柄前端的扳手頭,所述扳手頭的中部設置有通孔,所述扳手頭的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與所述通孔連通的軸孔;
所述防脫扳手還包括至少一個緊固件,每個所述緊固件分別插入並固定於一個所述軸孔內,用於與待擰動螺栓的螺栓頭側壁相抵。
具體地,作為優選,所述緊固件為頂絲,所述扳手頭的側壁外部設置有至少一個與所述軸孔對應的凸塊;所述凸塊內部設置有與所述軸孔同心的內螺紋孔,所述緊固件與所述凸塊螺紋連接後插入所述軸孔內。
具體地,作為優選,所述緊固件包括順次連接的光杆、與所述內螺紋孔螺紋連接的螺杆以及頂絲頭。
具體地,作為優選,所述內螺紋孔的內徑比所述軸孔的內徑大3mm-5mm。
具體地,作為優選,所述凸塊焊接在所述扳手頭的外壁上。
具體地,作為優選,所述緊固件為螺栓,所述軸孔為內螺紋孔,所述緊固件與所述軸孔螺紋連接。
具體地,作為優選,至少一個所述軸孔繞圓周方向均勻設置在所述扳手頭側壁的中部。
具體地,作為優選,在所述扳手頭的側壁上設置有一個所述軸孔,所述軸孔的軸線與所述手柄的軸線垂直。
具體地,作為優選,所述手柄與所述扳手頭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
具體地,作為優選,所述手柄包括小徑杆體和大徑帽體,所述小徑杆體的一端與所述扳手頭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大徑帽體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於抽油機平衡塊的防脫扳手,通過在扳手頭的側壁上設置至少一個與通孔連通的軸孔,並使用至少一個緊固件插入並固定在該軸孔內,使緊固件的一端與待擰動螺栓的螺栓頭的側壁相抵,進而將通孔緊固在該螺栓頭上(此時,該防脫扳手固定在待擰動的螺栓上),隨後通過轉動手柄,對待擰動螺栓進行擰松或擰緊,以調節平衡塊,直至抽油機處於平衡狀態。如此,避免了在工作過程中防脫扳手發生脫落,造成安全隱患;並且,在擰緊和擰松待擰動螺栓的過程中只需要一個人操作即可,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於抽油機平衡塊的防脫扳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緊固件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分別表示:
1 手柄,
101 小徑杆體,
102 大徑帽體,
2 扳手頭,
201 通孔,
202 軸孔,
3 緊固件,
301 光杆,
302 螺杆,
303 頂絲頭,
4 凸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於抽油機平衡塊的防脫扳手,如圖1所示,該防脫扳手包括手柄1和設置在手柄1前端的扳手頭2,扳手頭2的中部設置有通孔201,扳手頭2的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與通孔201連通的軸孔202。該防脫扳手還包括至少一個緊固件3,每個緊固件3分別插入並固定於一個軸孔202內,用於與待擰動螺栓的螺栓頭側壁相抵。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於抽油機平衡塊的防脫扳手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通過在扳手頭2的側壁上設置至少一個與通孔201連通的軸孔202,隨後使用至少一個緊固件3插入並固定在該軸孔202內,使緊固件3的一端與待擰動螺栓的螺栓頭的側壁相抵,進而將通孔201緊固在該螺栓頭上(此時,該防脫扳手固定在待擰動的螺栓上),隨後通過轉動手柄1,對待擰動螺栓進行擰松或擰緊,以調節平衡塊,直至抽油機處於平衡狀態。如此,避免了在工作過程中防脫扳手發生脫落,造成安全隱患;並且,在擰緊和擰松待擰動螺栓的過程中只需要一個人操作即可,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通孔201一般為梅花形通孔,以實現對待擰動螺栓的調節。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緊固件3為頂絲,扳手頭2的側壁外部設置有至少一個與軸孔202對應的凸塊4;該凸塊4內部設置有與軸孔202同心的內螺紋孔,緊固件3與凸塊4螺紋連接後插入軸孔202內。其中,頂絲外壁設置有與該內螺紋孔中內螺紋相適配的外螺紋,在需要擰動上述螺栓時,將緊固件3與凸塊4螺紋連接後插入並固定於軸孔202內,直至緊固件3的一端抵住該螺栓的螺栓頭側壁,如此,使緊固件3與凸塊4連接緊固,確保緊固件3能夠牢牢地抵住該螺栓的螺栓頭側壁,進一步避免了在工作過程中該防脫扳手發生脫落,造成安全隱患。同時,緊固件3便於攜帶,在該防脫扳手上安裝和拆卸十分方便。其中,頂絲為本領域所常見的,本領域技術人員通過市購即可獲得,舉例來說,可以為深圳市佰瑞特緊固件有限公司生產並銷售的型號為M12的頂絲。
作為優選,如圖2所示,緊固件3包括順次連接的光杆301、與上述凸塊4的內螺紋孔螺紋連接的螺杆302以及頂絲頭303。在緊固件3插入軸孔202時,光杆301穿過凸塊4內的內螺紋孔後處於軸孔202內,並且光杆301的一端與待擰動螺栓的螺栓頭側壁相抵。螺杆302與內螺紋孔螺紋連接後處於該內螺紋孔內,保證了緊固件3與防脫扳手連接的緊固性。頂絲頭303用於旋轉緊固件3,當需要調節待擰動的螺栓時,可以通過手或使用工具轉動頂絲頭303,進而帶動螺杆302在內螺紋孔中旋轉即可。其中,光杆301為外壁光滑的杆體,使緊固件3在插入軸孔202的過程中十分快捷。
進一步地,作為優選,該內螺紋孔的內徑比軸孔202的內徑大3mm-5mm,例如3.5mm、4mm、4.5mm等。通過如此設置,在光杆301穿過內螺紋孔進入軸孔202中並抵住待擰動螺栓時能夠保證緊固件3穩固,不會產生晃動,進而保證了後續使用大錘對手柄1進行砸擊時該防脫扳手的穩固性。其中,光杆301的直徑優選比螺杆302的直徑小3mm-5mm,例如3.5mm、4mm、4.5mm等,使光杆301在穿過內螺紋孔時十分迅速,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為了保證凸塊4與扳手頭2連接的緊固性,避免在操作過程中凸塊4與扳手頭2分離,導致緊固件3脫落,進而使防脫扳手無法緊固用於固定平衡塊的螺栓。將凸塊4焊接在扳手頭2的外壁上。
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緊固件3為螺栓,軸孔202為內螺紋孔,緊固件3與軸孔202螺紋連接。通過如上設置,不僅提高了緊固件3在軸孔202中的緊固性,以及防脫扳手與待擰動螺栓的緊固性,並且使該防脫扳手在待擰動的螺栓上的安裝及拆卸更加方便。可以理解的是,在該種實施方式時,緊固件3包括螺栓杆和固定在螺栓杆一端的螺栓頭,螺栓杆上設置有與該內螺紋孔中內螺紋相適配的外螺紋。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至少一個軸孔202繞圓周方向均勻設置在扳手頭2側壁的中部。即多個(例如2個、3個、4個等)軸孔202呈對稱關係,通過如此設置,當多個緊固件3穿過多個軸孔202抵住待擰動螺栓時,該螺栓受力均勻,使防脫扳手穩固地套裝在該螺栓上。舉例來說,軸孔202為兩個,則兩個軸孔202位於扳手頭2側壁的中部相對位置(兩個軸孔202的徑向夾角為180°),此時,緊固件3也為兩個,兩個緊固件3穿過並固定於兩個軸孔202內以後抵住該螺栓,即可完成防脫扳手在該螺栓上的安裝,既節省材料,又便於製備成型。
作為優選,在扳手頭2的側壁上設置有一個軸孔202,該軸孔202的軸線與手柄1的軸線垂直。通過如此設置,不僅扳手頭2便於加工成型,而且在緊固或拆卸緊固件3時,只需一隻手扶住手柄1,另一隻手對緊固件3進行緊固或拆卸即可,操作十分方便。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為了保證手柄1與扳手頭2緊固連接,避免在操作過程中使用大錘將防脫扳手砸斷,使手柄1與扳手頭2分離,將手柄1與扳手頭2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在一起。作為另一種實現方式,可以直接將手柄1與扳手頭2加工為一體,以擰動用於固定平衡塊的螺栓。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手柄1包括小徑杆體101和大徑帽體102,小徑杆體101的一端與扳手頭2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大徑帽體102固定連接。其中,小徑杆體101的直徑小於大徑帽體102的直徑,小徑杆體101用於在操作時進行抓握,大徑帽體102用於在防脫扳手緊固待擰動螺栓後用大錘砸擊,進而轉動防脫扳手,擰松或擰緊待擰動螺栓,以調節抽油機的平衡狀態。可以理解的是,由於在手柄1上,大徑帽體102處於遠離扳手頭2的端部,且大徑帽體102的受力面積較大,因此,使用大錘砸擊大徑帽體102時較省力,更容易擰動該螺栓。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